已阅读5页,还剩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职业健康及职业危害防护违章识别 盲目下阀池窒息死亡 一 事故经过 2000年10月12日10时30分 某采油厂某作业区技术人员龚某 副队长库某和技师张某三人到某区计量站进行水套炉试压及改流程的工作 注 该站前一天进行过水套炉酸洗作业 倒流程后检查发现水套炉出口闸门上法兰处泄漏油气 库和龚在张的监护下到阀池进一步检查泄漏点时 水套炉出口阀体突然破裂 泄漏油气量加大 库某 龚某从闸门池迅速爬出 库 张和哈 该站计量工 三人分别到该站所开的三口井关井及关闭计量间总控制和集油管线总控阀 龚某一人留在站上 这时龚某下池倒流程 即打开直通 关闭水套炉进出口旁通闸阀 3人关完井后回到站后 发现龚某不在站上 分头寻找 库某在站后水套炉控制阀门池内发现龚某整个身体浸泡在油内 库 张两人把龚从池中救出 库迅速做人工呼吸 张打电话给作业区调度 领导立即赶赴现场迅速将龚送往附近医院抢救 经检查 龚某已死亡 经法医鉴定为 吸入油性液体窒息死亡 盲目下阀池窒息死亡 二 事故原因分析 一 直接原因因池内大量油气泄漏氧气含量低 致使龚某下水套炉阀池后缺氧 意识模糊 吸入大量油气造成 吸入油性液体窒息死亡 二 间接原因1 管汇阀门池的四块固定盖板未打开 只打开了两块活动盖板 致使大量天然气集聚在池内 2 龚某在无人监护的情况下 下闸门池倒流程 开直通闸门 关水套炉进出口闸门 违反了新油安 1996 46号 关于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 的规定 进入地下有限空间作业必须办理有限空间作业票及先检测后作业 的原则 职业健康及职业危害防护 要有一个好的职业 一份好的工作 更要有健康 如何保证健康的工作 又如何保证工作中的健康 这是人人都需要学习的 目录 一 概述 二 职业健康法律法规体系的构成 四 职业健康常见违章行为识别 三 职业危害因素识别与分析 概述 职业健康术语健康 WHO 世界卫生组织 对健康的定义是 人整个身体 精神和社会生活的完好状态 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 强调了身心健康 职业卫生 也叫劳动卫生或工业卫生 指根据劳动条件对职工健康的影响 提出改善劳动条件 预防 控制 消除职业病危害措施 以达到防治职业病的目的 预防 指预先采取防范措施 也是贯彻于职业病防治活动全过程的根本措施 包括为控制 消除职业病危害因素所采取的一切措施 在职业病防治过程中 特别强调前期预防 既从职业病危害源头采取预防措施 概述 控制 指对工作场所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识别 评价及采取干预措施 目的是保证工作场所职业病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 消除 指依靠科技进步 产业结构调整 技术改造和其他治理措施 消除工作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害因素 职业病危害 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 职业禁忌症 指员工从事特定职业或者接触特定职业病害因素时 比一般职业人群更易于遭受职业病害和发生职业病 或者可能导致自身原有疾病病情加重 或者在从事作业过程中诱发可能导致对他人生命健康造成危险的疾病 概述 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 是以消除或者降低工作场所的职业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 减少职业危害因素对劳动者健康的损害或影响 达到保护劳动者健康目的的装置 职业健康监护 健康监护是职业卫生工作的一项主要内容 通过健康监护 可以早期发现职业损害 并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保护职工的身体健康 健康监护主要分上岗前 在岗期间 离岗前 应急职业健康检查及离岗后的跟综检查 职业危害因素 是职业活动中影响劳动者健康的各种危害因素的统称 可分为三类 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 包括化学 物理 生物因素 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和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概述 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是建设项目在竣工验收前 对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 职业危害程度 职业防护措施及效果 对健康的影响等做出综合评价 职业病 是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接触粉尘 噪声 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危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界定职业病的基本条件是 1 在职业活动中产生的 2 接触职业危害因素 3 列入国家职业病范围 4 与劳动用工行为相连的 职业接触限值 是职业性危害因素的接触限制的量值 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过程中长期反复接触对机体不引起急性或慢性有害健康影响的容许接触水平 应急救援设施 指在工作场所设置的报警装置 现场急救用品 洗眼器 喷淋装置等冲洗设备和强制通风设备等 目录 一 概述 二 职业健康法律法规体系的构成 三 职业健康常见违章行为识别 三 职业危害因素识别与防护 法律 行政法规 部门规章 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实施规范和行业操作规程 基本制度 特殊要求 具体要求 技术要求 怎样执行 二 职业健康法律法规体系的构成 二 职业危害因素识别与防护 一 职业病危害因素1 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分为化学性危害因素 物理性危害因素和生物因素 1 化学性有害因素包括有毒物质和生产性粉尘 有毒物质 硫化氢 一氧化碳 汽油等物质 生产性粉尘 煤尘 电焊尘 水泥粉尘等 2 物理因素 异常气象条件 高温 低温等 噪声 振动 电离辐射 非电离辐射 红外线 激光等 3 生物因素 结核 传染病等2 劳动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劳动组织制度不合理 劳动时间过长 精神过度紧张 从事有毒有害作业人员个别企管或系统过度紧张 劳动强度过大 生理状态不正常 孕期 经期等 长期不良体位或使用不合理工具 3 生产环境职业危害因素 自然环境有害因素 如 炎热 太阳辐射等 作业场所不知不合理 有毒和无毒混在一起 如化验操作室和办公室没有分开等 作业过程不合理 缺乏防护设施至作业环境收到污染 二 职业危害因素识别与防护 我厂职业危害因素分布情况 二 职业危害因素识别与防护 准东采油厂职业健康管理办法 相关条款 第十六条厂属各单位必须向从事有毒有害作业的员工提供符合防治职业病要求的个人防护用品 并培训教育员工正确使用防护用品 第十七条开展经常性的职业卫生宣传和培训教育 督促职工自觉遵守职业卫生法规 规章制度及学习职业病防护知识 增强员工的防范意识和在突发事故中的应急 自救互救能力 第二十条对从事接触职业危害作业的员工要进行职业性健康监护 职业性健康监护包括 上岗前健康检查 定期健康检查和离岗健康检查 第十三条各单位要制定有毒有害场所危害因素检测计划 并对存在职业危害因素的工作场所进行定期监测 监测内容包括 作业场所空气中毒物浓度 粉尘浓度 噪声强度等危害因素的进行监测 并对职业卫生防护设施效果的鉴定和评价 二 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 二 职业危害因素识别与防护 职业病防治法 相关条款 第十九条用人单位应当采取下列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 一 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 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卫生专业人员 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二 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 三 建立 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四 建立 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 五 建立 健全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 六 建立 健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该条款表明企事业单位由于没有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护管理制度及措施 将承担法律责任 劳动者没有严格遵守企业相关规章制度 将受到企业规章制度的教育 二 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 二 职业危害因素识别与防护 职业病防治法 相关条款 第二十四条用人单位应当实施由专人负责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 并确保监测系统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 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评价 检测 评价结果存入用人单位职业卫生档案 定期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向劳动者公布 该条款表明企事业单位由于没有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对接害岗位危害因素进行检测 或超标岗位没有采取防范措施 要将承担法律责任 二 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 二 职业危害因素识别与防护 安全生产法 相关条款 第三十七条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 并监督 教育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佩戴 使用 第三十九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安排用于配备劳动防护用品 进行安全生产培训的经费第四十九条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 应当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服从管理 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该条款表明企事业单位由于没有提供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 将承担法律责任 劳动者不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依法将受到企业规章制度的处罚 二 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 二 职业危害因素识别与防护 油田公司承包商 HSE 管理规定 暂行 相关条款 第十一条第八项规定 承包商具有职业危害防治措施 为从业人员配备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 该条款将职业危害防止措施作为承包商HSE准入基本条件之一 二 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 二 职业危害因素识别与防护 三 相关责任追究 从业人员违章处罚法理依据 安全生产法 第九十条规定 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不服从管理 违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或者操作规程的 由生产经营单位给予批评教育 依照有关规章制度给予处分 造成重大事故 构成犯罪的 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二 职业危害因素识别与防护 三 相关责任追究 油新准采字 2008 58号 准东采油厂安全生产 三违 行为处罚实施细则 第六条严重 三违 行为 二 违反劳动纪律行为4 在已确认的有毒有害场所作业 不按规定佩戴个体防护用品 三 违章指挥 管理 行为6 员工在已确认的有毒有害场所作业 未配发个体防护用品 二 职业危害因素识别与防护 三 相关责任追究 油新准采字 2008 58号 准东采油厂安全生产 三违 行为处罚实施细则 严重 三违 行为处理规定凡员工 三违 行为符合第六条规定任何一种行为的 在编写 三违 分析卡的同时给予如下处理 1 第一次严重 三违 者处以经济处罚500元 2 第二次严重 三违 者处以经济处罚1000元 同时接受离岗教育 被处罚人所在车间 班组 办公室 负责人同时处以200元罚款 3 第三次严重 三违 者处以经济处罚2000元 同时视情节给予其它组织处分或行政处分 被处罚人所在车间 班组 办公室 负责人同时处以500元罚款 二 职业危害因素识别与防护 三 相关责任追究 油新准采字 2008 58号 准东采油厂安全生产 三违 行为处罚实施细则 重复 三违 行为人处理规定第十三条凡查处属于重复 三违 的 在编写 三违 分析卡的同时给予如下处理 1 重复 三违 性质属严重的 处以经济处罚1500元 同时接受离岗教育 被处罚人所在车间 班组 办公室 负责人按照违章指挥 管理 处以500元罚款 同一班组年度内发生两起以上重复 三违 行为的 该班组取消参加厂级及以上级别的任何评优活动资格 2 重复 三违 性质属一般的 处以经济处罚500元 同时接受离岗教育 被处罚人所在车间 班组 办公室 负责人处以200元罚款 3 一月内 若不同车间 队 合计发生两起及以上重复 三违 行为 同时对个人所在单位主管负责人按照违章指挥 管理 处以1000元罚款 二 职业危害因素识别与防护 三 相关责任追究 安全生产法 相关规定 第八十三条生产经营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 责令限期改正 逾期未改正的 责令停止建设或者停产停业整顿 可以并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造成严重后果 构成犯罪的 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七 未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的 二 职业危害因素识别与防护 目录 一 概述 二 职业危害因素识别与防护 三 职业健康常见违章现象识别 采油厂各基层单位在选用 配备劳动防护用品时 各基层单位 外来施工单位现场作业使用劳动防护用品时 与之相关的人员及职能部门 员工包括各类用工 如管理人员 操作服务人员 专业技术人员 市场化用工以及从事有毒有害作业的季节工 三 职业健康常见违章现象识别 适用范围 三 职业健康常见违章现象识别 1 对可能产生硫化氢的生产作业场所未执行 先检测后作业 2 擅自拆除或停用有毒有害作业场所的防护设施及设备 3 易散发有毒有害物质的工艺设 装 备 装置存在跑 冒 滴 漏 4 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化学品无中文说明书 产品包装无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5 职业卫生防护设施未执行 三同时 6 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或者材料 7 作业人员未按规定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1 对可能产生硫化氢的生产作业场所未执行 先检测 后作业 硫化氢即H2S是可燃性无色 比空气重 剧毒 有臭鸡蛋味的气体 它也是有机物质在缺氧状态下自然分解而成 它存在于各种工业过程及产品中 如废弃物及废水处理 石油提炼 纸和纸浆 矿物质 硫化物和重水等 硫化氢的毒性 在低浓度对眼睛及呼吸道刺激作用 高浓度时全身作用明显 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和窒息症状 硫化氢常识 H2S是一种自然存在的物质 它来源包括 地理形成 有机物制 化学反应所产生的H2SH2S存在于纸浆厂 矿井 污水处理厂 下水道 沟渠等 油气工业是H2S的最大来源 知道H2S出现的地方 可以帮助你减少受它侵害的机会 进入人体途径 硫化氢 呼吸道 血液 氧化成无毒的硫酸盐或硫代硫酸盐 低浓度时 可能产生硫化氢的生产作业场所 1 对可能产生硫化氢的生产作业场所未执行 先检测 后作业 1 对可能产生硫化氢的生产作业场所未执行 先检测 后作业 1 对可能产生硫化氢的生产作业场所未执行 先检测 后作业 1 对可能产生硫化氢的生产作业场所未执行 先检测 后作业 1 对可能产生硫化氢的生产作业场所未执行 先检测 后作业 准东采油厂职业健康管理办法第三十一条在所有可能产生硫化氢的沟 池 容器等和低洼处作业时 应进行硫化氢检测并使用必要的防护用品 第三十三条根据施工作业环境的特点对硫化氢浓度进行检测 严格执行 先检测后作业 的原则 根据需要配备硫化氢预防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并正确佩戴和使用 施工作业中应指派专人进行现场监护 1 对可能产生硫化氢的生产作业场所未执行 先检测 后作业 SY T6277 2005 含硫油气田硫化氢监测与人身安全防护规程 4 1硫化氢监测仪应采用固定式和携带式硫化氢监测仪 4 1 1固定式硫化氢监测仪现场需24h连续监测硫化氢浓度时 应采用固定式硫化氢监测仪 探头数可以根据现场气样测定点的数量来确定 监测仪探头置于硫化氢易泄漏区域 主机应安装在控制室 4 1 2携带式硫化氢监测仪固定式和携带式硫化氢监测仪的第1级预警阀值均应设置在15mg m3 第2级报警阀值均应设置在30mg m3 1 对可能产生硫化氢的生产作业场所未执行 先检测 后作业 1 对可能产生硫化氢的生产作业场所未执行 先检测 后作业 4 2 2试油 修井及井下作业过程试油 修井及下作业过程中的硫化气监测根据作业情况按SY T5087 2005的规定执行 试油 修井及井下作业过程至少应配备4台携带式硫化氢监测仪 1 对可能产生硫化氢的生产作业场所未执行 先检测 后作业 防护用品配备 依据标准 SY T6277 2005 含硫油气田硫化氢监测与人身安全防护规程 4 2 3集输站集输站中的硫化氢监测应采取固定式与携带式硫化氢监测仪结合使用的方式 在各单井进站的高压区 油气取样区 排污放空区 油水罐区等易泄漏硫化氢区域应设置醒目的标志 并设置固定探头 在探头附近同时设置报警喇叭 作业人员巡检时应佩戴携带式硫化氢监测仪 进入上述区域应注意是否有报警信号 固定式多点硫化氢监测仪放置于仪表间 探头信号通过电缆送到仪表间 报警通过电缆从仪表间传送到危险区域 1 对可能产生硫化氢的生产作业场所未执行 先检测 后作业 4 2 4天然气净化厂天然气净化厂硫化氢监测点应设置在脱硫 再生 硫回收 放空排污等区域 监测方法按4 2 3的规定执行 4 2 5水处理站油气田水处理站及回注站中硫化氢的监测按4 2 3的规定执行 5人身安全防护设备及防护5 1防护设备5 1 1正压式空气呼吸装置在硫化氢浓度较高或浓度不清的环境中作业 均应采用正压式空气呼吸器 1 对可能产生硫化氢的生产作业场所未执行 先检测 后作业 三 职业健康常见违章现象识别 1 对可能产生硫化氢的生产作业场所未执行 先检测后作业 2 擅自拆除或停用有毒有害作业场所的防护设施及设备 3 易散发有毒有害物质的工艺设 装 备 装置存在跑 冒 滴 漏 4 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化学品无中文说明书 产品包装无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5 职业卫生防护设施未执行 三同时 6 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或者材料 7 作业人员未按规定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2 擅自拆除或停用有毒有害作业场所的防护设施及设备 生产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劳动者在从事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经常接触的 在生产工艺过程或劳动操作过程中产生的 对劳动者健康有害的生产性有害因素 1 化学因素 生产性毒物 生产性粉尘 2 物理因素 异常气象条件 噪声 振动 电离辐射 非电离辐射等 3 生物因素 微生物 昆虫和尾蚴 水生动物的体液 植物等 有毒有害作业场所 2 擅自拆除或停用有毒有害作业场所的防护设施及设备 有毒有害作业场所 2 擅自拆除或停用有毒有害作业场所的防护设施及设备 有毒有害作业场所 2 擅自拆除或停用有毒有害作业场所的防护设施及设备 有毒有害作业场所 准东采油厂职业健康管理办法第十五条各单位应定期对有毒有害作业场所的防护设施进行检测和维护 不得擅自拆除或停用 三 职业健康常见违章现象识别 1 对可能产生硫化氢的生产作业场所未执行 先检测后作业 2 擅自拆除或停用有毒有害作业场所的防护设施及设备 3 易散发有毒有害物质的工艺设 装 备 装置存在跑 冒 滴 漏 4 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化学品无中文说明书 产品包装无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5 职业卫生防护设施未执行 三同时 6 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或者材料 7 作业人员未按规定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3 易散发有毒有害物质的工艺设 装 备 装置存在跑 冒 滴 漏 准东采油厂职业健康管理办法第十四条对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施 应配备相应的防护设施 保证达到防护效果 对易散发有毒有害物质的工艺设 装 备 装置 要杜绝跑 冒 滴 漏 对粉尘作业场所应采取水 湿式作业 密 密闭尘源 风 通风除尘 护 个人防护 等综合治理措施 对噪声超标作业场所要采取预防和综合治理措施 尽可能减少接触时间 三 职业健康常见违章现象识别 1 对可能产生硫化氢的生产作业场所未执行 先检测后作业 2 擅自拆除或停用有毒有害作业场所的防护设施及设备 3 易散发有毒有害物质的工艺设 装 备 装置存在跑 冒 滴 漏 4 职业卫生防护设施未执行 三同时 5 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化学品无中文说明书 产品包装无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6 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或者材料 7 作业人员未按规定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第十三条 其工作场所还应当符合下列职业卫生要求 一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二 有与职业病危害防护相适应的设施 三 生产布局合理 符合有害与无害作业分开的原则 四 有配套的更衣间 洗浴间 孕妇休息间等卫生设施 五 设备 工具 用具等设施符合保护劳动者生理 心理健康的要求 六 法律 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关于保护劳动者健康的其他要求 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基本要求 4 职业卫生防护设施未执行 三同时 三 职业健康常见违章现象识别 1 对可能产生硫化氢的生产作业场所未执行 先检测后作业 2 擅自拆除或停用有毒有害作业场所的防护设施及设备 3 易散发有毒有害物质的工艺设 装 备 装置存在跑 冒 滴 漏 4 职业卫生防护设施未执行 三同时 5 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或者材料 6 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化学品无中文说明书 产品包装无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7 作业人员未按规定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5 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或者材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自2002年5月1日起施行 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有关规定 卫生部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下发了关于印发 职业病目录 的通知 国家规定的纳入职业病范围的职业病分10类115种 新的 职业病目录 出台后 1987年由卫生部 劳动人事部 财政部和全国总工会联合下发的 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 中的职业病名单9类99种同时废止 职业病目录 5 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或者材料 一 尘肺1 矽肺 2 煤工尘肺 3 石墨尘肺 4 炭黑尘肺 5 石棉肺 6 滑石尘肺 7 水泥尘肺 8 云母尘肺 9 陶工尘肺 10 铝尘肺 11 电焊工尘肺 12 铸工尘肺 13 根据 尘肺病诊断标准 和 尘肺病理诊断标准 可以诊断的其他尘肺 职业病目录 5 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或者材料 二 职业性放射性疾病1 外照射急性放射病 2 外照射亚急性放射病 3 外照射慢性放射病 4 内照射放射病 5 放射性皮肤疾病 6 放射性肿瘤 7 放射性骨损伤 8 放射性甲状腺疾病 9 放射性性腺疾病 10 放射复合伤 11 根据 职业性放射怀疾病诊断标准 总则 可以诊断的其他放射性损伤 职业病目录 5 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或者材料 三 职业中毒 56种 1 铅及其化合物中毒 不包括四乙基铅 2 汞及其化合物中毒 3 锰及其化合物中毒 4 镉及其化合物中毒 5 铍病 6 铊及其化合物中毒 7 钡及其化合物中毒 8 钡及其化合物中毒 9 磷及其化合物中毒 10 砷及其化合物中毒 11 铀中毒 12 砷化氢中毒 13 氯气中毒 14 二氧化碳中毒 54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中毒 55 根据 职业性中毒性肝病诊断标准 可以诊断的职业性中毒性肝病 56 根据 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诊断标准 总则 可以诊断的其他职业怀急性中毒 职业病目录 5 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或者材料 四 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1 中暑 2 减压病 3 高原病 4 航空病 5 手臂振动病 职业病目录 5 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或者材料 五 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1 炭疽 2 森林脑炎 3 布氏杆菌病六 职业性皮肤病1 接触性皮炎 2 光敏性皮炎 3 电光性皮炎 4 黑变病 5 痤疮 6 溃疡 7 化学怀皮肤灼伤 8 根据 职业性皮肤病诊断标准 总则 可以诊断的其他职业性皮肤病 职业病目录 5 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或者材料 七 职业性眼病1 化学性眼部灼伤 2 电光性眼炎 3 职业性白内障 含放射性白内障 三硝基甲苯白内障 八 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1 噪声聋 2 铬鼻病 3 牙酸蚀病 职业病目录 5 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或者材料 九 职业性肿瘤1 石棉所致肺癌 间皮瘤 2 联苯胺所致膀胱癌 3 苯所致白血病 4 氯甲醚所致肺癌 5 砷所致肺癌 皮肤癌 6 氯乙烯所致肝血管瘤 7 焦炉工人肺癌 8 铬酸盐制造业工人肺癌十 其他职业病1 金属烟热 2 职业性哮喘 3 职业性变态反应性肺泡炎 4 棉尘病 5 煤矿井下工人滑囊炎 职业病目录 5 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或者材料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GBZ2 2002 前言本标准的第3章为强制性的 其余为推荐性的3 1职业接触限值是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接触限制量值 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过程中长期反复接触对机体不引起急性或慢性有害健康影响的容许接触水平 化学因素的职业接触限值可分为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 最高容许浓度和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三类 3 1 1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指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8小时工作日的平均容许接触水平 3 1 2最高容许浓度指工作地点 在一个工作日内 任何时间均不应超过的有毒化学物质的浓度 3 1 3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指一个工作日内 任何一次接触不得超过的15分钟时间加权平均的容许接触水平 3 2工作场所指劳动者进行职业活动的全部地点 3 3工作地点指劳动者从事职业活动或进行生产管理过程而经常或定时停留的地点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5 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或者材料 禁止使用不能消除的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达到职业接触限值的设备或者材料 定义 三 职业健康常见的违章现象识别 1 对可能产生硫化氢的生产作业场所未执行 先检测后作业 2 擅自拆除或停用有毒有害作业场所的防护设施及设备 3 易散发有毒有害物质的工艺设 装 备 装置存在跑 冒 滴 漏 4 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化学品无中文说明书 产品包装无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5 职业卫生防护设施未执行 三同时 6 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或者材料 7 作业人员未按规定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7 作业人员未按规定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秋季国家管网集团建设项目管理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考试参考试题(浓缩500题)及参考答案详解(满分必刷)
- 2026国网宁夏高校毕业生提前批招聘(约450人)笔试模拟试题浓缩500题及一套参考答案详解
- 2026届国家管网集团高校毕业生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及1套完整答案详解
- 2026届国家管网集团高校毕业生招聘笔试备考试题(浓缩500题)及答案详解【网校专用】
- 2025年低空经济政策推动下的无人机电力巡检行业适配性评估报告
- 2025国网云南省高校毕业生提前批招聘(约450人)笔试模拟试题浓缩500题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
- 2026秋季国家管网集团西部管道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笔试参考题库(浓缩500题)带答案详解(培优b卷)
- 2026秋季国家管网集团华中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附答案详解(夺分金卷)
- 2026秋季国家管网集团储运技术发展有限公司高校毕业生校园招聘笔试参考题库(浓缩500题)及参考答案详解(完整版)
- 2026国网福建省电力公司高校毕业生提前批招聘笔试模拟试题浓缩500题及答案详解(夺冠)
- 人工智能网络安全
- 老年医学培训
- 2024四川甘孜州公安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40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13精卫填海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 台球厅用工合同(2篇)
- 2.4.3 修剪茶树的综合维护技术
- CJJ 82-2012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 建设用地复垦 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Unit3EnvironmentalProtection单元作业设计高二英语人教版选择性
- DB32T 4718-2024 化学药品上市后变更质量对比规范
- 龙的传人四声部合唱简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