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行山上》教案.doc_第1页
《在太行山上》教案.doc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在太行山上教学目标:1、通过音乐作品了解历史,懂得先烈为中国革命所做出的巨大牺牲和伟大贡献。2、欣赏作品,能够说出歌曲的基本情绪,能够随着不同情绪的音乐开展创造性的表演活动,体验歌声中蕴含的理想、信念、斗志和豪情。教学重点:1、感情地演唱歌曲在太行山上。2、理解歌词内容,体会当年日本侵略者给中国人民造成的苦难和抗日军民高昂的斗志。教学难点:1、歌曲的几处大跳的气息支持、喉咙打开、声音连贯、乐句完整。2、附点节奏、最后的高音及优美地声音歌唱。3、发表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和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想,并有所感动与感悟。教学方法:讲解法、分析法、范唱法。教学用具:钢琴、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导入新课:冼星海(19051945),中国近现代著名的音乐家,中国作曲家。在冼星海短促的一生中,创作生活约10余年,共作歌曲数百首(现存250余首),大合唱4部、歌剧1部、交响曲2部、管弦乐组曲4部、狂想曲1部以及小提琴、钢琴等器乐独奏、重奏曲多首。其中有正面表现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采用号召性、战斗性的进行曲形式的救国军歌青年进行曲保卫卢沟桥和到敌人后方去;有具体展示人民战争壮美的战斗图景、将抒情性与鼓动性或描绘性与概括性结合在一起在太行山上游击军和反攻;有表现工农群众的劳动生活、采用特定的劳动音调和节奏写成的顶硬上拉犁歌搬夫曲和路是我们开;还有为抗战中的妇女、儿童写的只怕不抵抗祖国的孩子们和三八妇女节歌等等。在这些群众歌曲中,冼星海根据不同内容,创造具有不同个性特征的音乐形象,或以具有冲击力的节奏和挺拔高昂、富于棱角的旋律,表现激昂慷慨的情绪和威武豪壮的气势;或以气息宽广的旋律、舒缓沉着的节奏和抒情含蕴的音调,体现革命人民丰富的内心世界。黄河大合唱是冼星海最重要的和影响最大的一部代表作。三、新课教学:1、歌曲创作于1938年抗日战争时期,歌曲以饱满的情绪,热情讴歌了处于抗日战争前线的太行山军民,母亲送儿、妻子送郎义无反顾地走上了抗日战场的感人形象,表达了抗日军民誓灭入侵敌人的坚定信念。2、歌曲太行山上是一首混声二部合唱,2/4拍子、小调式。3、全曲由对比鲜明的两个乐段组成。第一乐段是一个非方整性乐段,由四个长度不等的乐句组成(9+11+5+10)。第一乐句有引子的特点,弱拍起唱,节奏舒展开阔,有一种登高望远之感,歌颂着在世界东方开展的反法西斯战争;第二乐句由“看吧”开始,节奏紧凑,坚定有力,一气呵成,表现出整个太行山脉燃起的抗日烽火;第三乐句是对第二乐句的补充;第四乐句由“听吧”开始,在结构上与第二乐句相似。细致地刻画出全民总动员,投身抗日战争的情形。在这一乐段中,弱拍起句为主的旋律进行,赋予音乐以强大的推动力;第二声部在第一声部句尾长音上给以呼应,表现出前呼后应、同仇敌忾的气势。第二乐段由四个乐句组成(6+6+5+8),两个声部节奏统一,正拍进入,与第一乐段形成鲜明的对比:速度由慢而舒缓转为快而刚健,力度由跌起伏变为强劲、高涨。尤其是该乐段的再次重复,不仅进一步发展了高潮的音乐情感,而且强化了太行军民敢打必胜的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