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第九章 群体犯罪心理分析(1010)ppt模版课件_第1页
法学第九章 群体犯罪心理分析(1010)ppt模版课件_第2页
法学第九章 群体犯罪心理分析(1010)ppt模版课件_第3页
法学第九章 群体犯罪心理分析(1010)ppt模版课件_第4页
法学第九章 群体犯罪心理分析(1010)ppt模版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章群体犯罪心理分析 第八章群体犯罪心理 群体犯罪心理概述群体犯罪的心理学基础各类群体犯罪的心理分析 第一节群体犯罪心理概述 人是群居的动物人们在交往基础上形成的具有一定凝聚力的共同体 什么是群体 一 群体的特征 由一定的数量 两个或两个以上 由一定的结构 角色分工 有一定的目标 有群体的意识 界限 有共同的价值和规范 群体是社会协作的产物 第一节群体犯罪心理概述 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 群体的分类 二 正式群体 得到社会承认有正式群体组织结构有明文规定的群体规范成员按自己的位置和角色进行活动 政府学校公司 非正式群体 没有得到社会承认成员自发形成带有明显的感情色彩 朋友犯罪团伙 第一节群体犯罪心理概述 群体心理是成员之间不断相互作用的结果 群体心理效应 三 法不责众 第一节群体犯罪心理概述 两个以上的犯罪主体 通过相互往 在犯罪目的一致或暂时达成一致的基础上 联合实施的犯罪行为 群体犯罪的概念 四 辽宁省黑老大刘涌 群体犯罪的类型 共同犯罪有组织犯罪团伙犯罪集群犯罪 以群体的组织形态分类 群体犯罪的类型结构图 群体犯罪 共同犯罪 法人犯罪 集群犯罪 一般共同犯罪 团伙犯罪 有组织犯罪 第二节群体犯罪的心理学基础 群体归属感从众心理服从去个性化模仿和感染集体无意识 一 群体归属感 人人都渴望归属于某一群体 群体犯罪人往往在正式团体中寻找不到归属感 转而到非正式团体中寻求归属感 二 从众心理 个体在群体中常常会不知不觉地受到群体的压力 而在知觉 判断 信仰以及行为上 表现出与群体中多数人一致的行为倾向 阿希 S Asch 效应 7名大学生参加视觉判断实验 其中6名其实是助手 结果 33 的实验中 被试者屈服于小组的压力而选择了从众 有4分之一的被试者拒绝从众 从众心理是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 信息压力 规范压力 小视频 从众心理测试 每个人都有一种跟着众人走没错的心态 每个人都有一种经验为先的意识 三 服从 个体按照社会要求 团体规范或别人的意志而做出的行为 对团体规范的服从 对权威人物命令的服从 一 对团体规范的服从 对各项规章制度 法律法规的遵守与服从 一 对权威的服从 因钦佩而服从因害怕而服从 服从实验 米尔格拉姆 StanleyMilgram 图中 是 学生 是 教师 是实验者 服从实验 实验广告 观察教师对学生的学习作用 观察惩罚对学生的学习影响 实验过程 被试 教师 对不能答对的假被试 学生 实施15至450伏特的电击 实验结果 40人应征 全为男性 其中26个 65 被试屈服权威压力实施电击到最后 四 去个性化 在群体保护下 群体的成员会违犯他们在社会情境中常常遵守的社会准则 这些行为在单独情况下 是做不出来的 事后他们也会感到惭愧和后悔 去个性化实验之一 去个性化环境正常环境 金巴尔多 P Zimbrdo 左 去个性化的原因之一 群体成员的匿名性 坚硬的面具造就了坚硬的内心 匿名专制 在人类的一切智能活动里 没有比做价值判断更简单的事了 假如你是只公兔子 就有做出价值判断的能力 大灰狼坏 母兔子好 然而兔子就不知道九九表 此种事实说明 一些缺乏其他能力的人 为什么特别热爱价值的领域 倘若对自己做价值判断 还要付出一些代价 对别人做价值判断 那就太简单 太舒服了 王小波在 思维的乐趣 去个性化的原因之二 责任分散 任何一个成员都不必承担群体行动所招致的谴责 去个性化的原因之三 群体的淹没性 不以个人身份出现 而以群体身份出现 模仿和感染 模仿感染 情绪与行为感染 六 集体无意识 个体一出生 就有着一些先天倾向或潜在的可能性 即采取与自己祖先相同的方式方法去看待和处理事情 与一个民族的精神文化相联系 中国人有许多独特的集体无意识 被阉割的龙 心灵的年轮 中国文化心理分析与救赎敦煌文艺出版社朱建军著 第三节各类群体犯罪的心理分析 一般共同犯罪团伙犯罪有组织犯罪集群 聚众 犯罪 一 一般共同犯罪 概念 是指二人以上 没有特殊的组织形式 只是为了实施某一特定的违法犯罪行为而临时或事先纠合起来的群体犯罪形式 事先纠集多次实施 临时起意事后停止 角色心理 主犯从犯 主导性 权威性 协从 顺从 盲从 二 团伙犯罪 概念 以青少年犯罪人为主体 以纠合性的松散结构为特征的违法犯罪群体的总称 它具有非典型的结构群体特征 建国以来温洲最大的黑恶团伙 五街帮 部分成员涉嫌绑架 强奸 抢劫 盗窃等罪行作案200余起 涉案人员达160多名 未成年人占50 形成的心理原因 成员之间的相似性 年龄 学历 兴趣 爱好 信仰 际遇 成员之间的相近性 空间距离较近 三 有组织犯罪 为了经常实施某种犯罪活动而建立起一不定期的组织 通过有计划 有目的的分工合作进行犯罪活动的犯罪形式 特征 人数较多 结构紧密 分工明确 帮规文化 经济实力 概念 心理成因 强烈的反社会意识 权威服从 模仿学习 暗示与教唆 冒险转移 群体极化 四 集群犯罪 也称聚从犯罪 是指人们在激烈互动中自发产生的 无指导 无明确目的的 不受正常社会规范约束 由众多人的狂热行为导致的犯罪 安徽池州群体性6 26事件 普通车祸变打砸抢 类型 球场暴力 街头暴力 经济哄抢 政治骚乱 特点 一 自发性 二 狂热性 非常规性 三 四 短暂性 2008年群体事件 11月7日 深圳宝安区石岩街大规模警民冲突 11月 全国的哥罢工风潮 11月17 陇南市武都区上访群众冲击市委 贵州瓮安事件 云南孟连事件 希腊暴乱 原因 地方政府与民夺利权力和金钱相互勾结个人无法找到协商机制和利益维护机制处置方式不当 作风粗暴 滥用警力 信息不公开 导致政府公信力缺失 矛盾激化 过程 高度的刺激源 相互情绪感染 引发激情爆发 产生越轨行为 我国刑法对集群犯罪的处置 3月14日 拉萨市区发生了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 聚众犯罪在以下两种情况下属于共同犯罪 一是法律规定对聚众活动中的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者或多次参加者均以犯罪论处 二是法律规定只对聚众活动中的首要分子按犯罪处理 张君团伙系列抢劫杀人案件分析 首犯张君 陈世清 李泽军 赵政红 许军 张君与他的四大马仔 张君犯罪集团档案 1993年至2000年 张君单独或伙同他人先后在渝 湘 鄂 云 桂等地作案17起 杀死26人 伤20人 抢劫现金财物共600余万元 公然抢劫商场 运钞车等 张君参与作案12起 李泽军9起 陈世清8起 赵政红7起 特点之一 首犯张君具有典型的反社会人格及主犯的心理特征 首犯张君 张君 1966年出生于湖南常德 排行最小 由家贫高一即辍学 少喜习武 83年曾因斗殴送少管三年 90年再因斗殴判刑入狱 出狱后妻子离婚 父母双亡 转投姐姐 1992年用自制猎枪抢劫一香烟批发市场 1993年与刘某合伙入室抢劫事败后杀死刘某 同年 在云南买枪试射杀死2名无辜妇女 1994年11月 在重庆某农贸市场公厕内打死一名男子 抢得现金6000余元 开始了他的 抢劫生涯 首犯张君 经验丰富 心狠手辣 有反侦查能力 二度入狱 组织团伙之前已有5条命案在身 对不服从自己的手下一律干掉 多次滥杀无辜 体能训练实弹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