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设计】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特色专项训练二(九)生物与环境类(含解析).doc_第1页
【优化设计】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特色专项训练二(九)生物与环境类(含解析).doc_第2页
【优化设计】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特色专项训练二(九)生物与环境类(含解析).doc_第3页
【优化设计】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特色专项训练二(九)生物与环境类(含解析).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优化设计】2015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特色专项训练 专练二九、生物与环境类(含解析)1(2014安徽皖南八校三模)为防治农田鼠害,研究人员选择若干大小相似、开放的玉米田,在边界上每隔一定距离设置适宜高度的树桩(为肉食性猛禽提供栖息),测得玉米从播种到收获期间,玉米田中田鼠种群密度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生态系统中田鼠的种群密度是由出生率、死亡率决定的b设桩组在第30150天,田鼠数量上升是因为玉米的林冠能为田鼠提供较多的栖息场所和食物c曲线2比曲线3更加有利于人类获益d第150190天,田鼠种群密度下降,这是肉食性猛禽数量反馈的结果2(2014广东广州综测二)某地土壤中小动物的物种数和个体总数如下表,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土层物种数个体总数05 cm1179510 cm4201015 cm313a.表中的信息说明群落具有垂直结构b不同土层中小动物的分布与光照无关c不同土层中的小动物都是消费者d土壤中某种小动物个体总数下降则该地物种丰富度随之下降3(2014河南洛阳三练)某山区实施退耕还林之后,经数十年的演替发展为森林,下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群落演替的三个连续阶段中,优势植物种群数量变化情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实施退耕还林等措施之后,可增大部分野生动植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b甲、乙、丙之间为竞争关系,第3阶段群落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层现象c演替中后一阶段优势物种的兴起,一般会造成前一阶段优势物种的消亡d该过程中,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和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会逐渐提高4(2014四川应试能力测试二)1883年8月7日,印度尼西亚喀拉喀托火山爆发,岩浆所到之处生物全部死亡,成了一片裸地。几年之后,地面上稀疏长出了小草,还出现了蜘蛛。到了1909年,已有202种动物生活在这块新土地上了。1919年动物增加到621种,1934年增加到880种。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上述演替过程中,最先出现的动物是植食性动物b与在废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一样,上述演替属于初生演替c880种动物的分布具有垂直分层现象,这与植物的垂直分层有关d上述演替中,营养结构趋于复杂,有机物总量增多5(原创题)近年来,某山区村民停止使用有害农药,并向农田内放养一小批青蛙;几年后,虫害减少,粮食产量提高,农田内青蛙数目逐渐增多。科研人员对放养后青蛙种群的增长速率变化情况进行取样调查,获得结果如图所示。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调查青蛙的种群密度一般使用标志重捕法bc点之后,青蛙的种群密度下降ce点时,农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处于相对稳定状态d上述过程中农田群落发生了次生演替6. (原创题)右图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图中共有2条食物链,狐同时占据了两个营养级b兔数量增加时,狐的数量也会增多c细菌与狐之间既是捕食关系又是竞争关系d假若兔全部消失,短时期内昆虫数量将上升7(2014江西南昌一模)初级生产量是绿色植物借助光合作用所制造有机物的总量,除去植物呼吸消耗部分,剩余部分就是净初级生产量。如图是某淡水池塘在夏季某段时间中的净初级生产量随水深的变化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流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主要是初级生产量中所含能量b净初级生产量用于植物的生长繁殖,a处的植物长势最好c曲线中随水深增加,净初级生产量下降,可能原因是光照强度下降d若该池塘生态系统长期处于c点所示的状态,则可处于稳定状态8(2014北京海淀期末)下图表示植物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被植食动物利用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的呼吸消耗量包含在中b植食动物粪便中的能量包含在中c用于植食动物生长、发育和繁殖d之和为植物有机物积累量9(2014广东茂名一模)下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部分过程,以下分析错误的是()a甲主要是绿色植物,丙是肉食动物b图中箭头可以表示碳元素的流动方向c丙、丁可利用总能量大于乙可利用总能量d该生态系统中贮存的能量主要以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的形式存在10(原创题)生态系统中存在着信息传递,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信息传递只存在于生物与生物之间b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c信息传递都是双向的d鸟儿通过鸣叫招引同伴,涉及的信息为行为信息11(2014江苏南京一模)下图表示某人工设计的生态系统,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生态系统经过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系统总能量的利用效率b通过蝇蛆、蚯蚓、沼气池中的微生物等分解者的作用,有效地促进了系统中物质的循环利用c离开了人的作用,该系统将很快崩溃d该生态系统不遵循“物质循环再生”原理12(原创题)澳大利亚的生态学家利用潜水员在全球1 844个观测地点获得的4 357组对珊瑚礁鱼类的调查数据,研究小组认为,在衡量某一特定区域不同物种的丰富度和“功能特征”时,不能仅仅通过对每个地区物种的数量进行判断,还要考虑到这些地区物种的“功能多样性”。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多样性指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b海底生物多样性的增加,使海底的恢复力稳定性增强c珊瑚的存在对海底生态系统的稳定意义重大,这属于间接价值d现在对于珊瑚礁的保护最好采取易地保护九、生物与环境类1解析:选b。种群密度是由种群的出生率、死亡率以及迁入率、迁出率决定,a错误;成熟玉米的植株能为田鼠提供较多的食物和栖息场所,因此田鼠的数量上升,b正确;曲线2比曲线3中的田鼠的种群密度大,不利于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c错误;第150天以后,田鼠的种群密度下降主要原因是玉米收获后,田鼠的栖息场所和食物受到影响,其环境容纳量下降,d错误。2解析:选a。表中的信息说明不同的土层中分布有不同的生物,故体现了群落具有垂直结构,a正确;不同土层中小动物的分布与光照有关,b错误;不同土层中的小动物有些是消费者,有些是分解者,c错误;土壤中某种小动物个体总数下降说明该种群数量下降,物种丰富度并未下降,d错误。3解析:选c。山区实施退耕还林之后,增大了原有生物生活的空间、栖息场所,食物也会充裕,群落会由原来较单纯的农作物,经过数十年的演替发展为树林,可增大部分野生动植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a正确;分析图示中的3条曲线可知,甲、乙、丙依次作为优势种群,但在竞争中,前者被后者替代,所以有竞争关系,最终甲、乙两群落并没有灭绝,在第3阶段中,3个群落趋于相对稳定,此时因光照强度、食物、栖息场所等原因群落中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层现象,b正确;由图示可知,这种演替虽然使前一优势物种的数量降至较低水平,却没有造成前一阶段优势物种的消亡,c错误;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丰富度越来越高,生态系统的功能越来越完善,系统的稳定性会逐渐提高,d正确。4解析:选b。从题目所述,此为初生演替,先有植物后有植食性动物,再出现的动物是肉食性的,a正确;废耕的农田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b不正确;群落中植物的垂直结构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因此动物也有分层现象,c正确;上述演替中,动植物的种类越来越多,营养结构越来越复杂,由于生物数量增加,那么有机物总量也增加,d正确。5解析:选b。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的动物种群密度的调查常用标志重捕法。c点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此时青蛙种群数量为k/2,此后种群密度继续增大。在图中e点时,种群增长速率降为0,此时青蛙种群数量达到k值,农田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农田中发生的演替是次生演替。6解析:选c。细菌不属于食物链中的成分,与狐之间不存在捕食关系和竞争关系。7解析:选d。流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主要是光合作用所制造有机物的总量中所含有的能量,即初级生产量中所含能量;净初级生产量用于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因此a处的植物长势最好;由题图曲线走势可知,随着水深增加,净初级生产量下降,可能原因是随着水深增加,光照强度下降,光合作用减弱;若该池塘生态系统长期处于c点所示的状态,绿色植物的净初级生产量为0,不可能处于稳定状态。8解析:选c。植物的呼吸消耗量属于可利用的能量,应包含在中,a错误;植食动物粪便中的能量属于植物同化量的一部分,应包含在中,b错误;植食动物有机物积累量将用于植食动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c正确;之和远小于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d错误。9解析:选c。甲是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丙是次级消费者,为肉食动物,a正确;碳元素在生产者和无机环境之间以co2形式流动,在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以有机物形式流动,另外各种生物可通过呼吸作用向无机环境中释放co2,所以图中箭头可以表示碳元素的流动方向,b正确;丁作为分解者可利用的能量占很少一部分,丙的总能量最多占乙的20%,所以丙、丁可利用总能量小于乙可利用总能量,c错误;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来源是太阳能,经过生产者的作用后变成有机物中的化学能,所以该生态系统中贮存的能量主要以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的形式存在,d正确。10解析:选b。信息传递既可以在生物与生物之间进行,也可以在环境与生物之间进行;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如森林中狼能够根据兔留下的气味猎捕后者,兔同样也能够依据狼的气味或行为特征来躲避猎捕;信息传递有双向的,如狼与兔之间的信息传递,也有单向的,如日照的长短对鸟类的繁殖来说是一种信息,但鸟类对日照长短却没有任何影响;鸟儿通过鸣叫招引同伴是通过声音进行的,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