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刺中考】江苏省中考语文押题训练 专题十二 古诗词曲赏析(教师版)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冲刺中考】江苏省中考语文押题训练 专题十二 古诗词曲赏析(教师版)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冲刺中考】江苏省中考语文押题训练 专题十二 古诗词曲赏析(教师版)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冲刺中考】江苏省中考语文押题训练 专题十二 古诗词曲赏析(教师版)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十二 古诗词曲赏析1阅读下面的诗,完成各题。小儿垂钓胡令能篷头稚子学垂纶 ,侧卧莓苔 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注垂纶:钓鱼。纶,钓鱼用的丝线。莓:一种小草。苔:苔藓植物。(1)试赏析“侧卧莓苔草映身”中“映”字的作用。 答: (2)试简要赏析本诗的三、四两句刻画的小儿形象。 答: 答案:(1)示例:青苔上绿草能映衬着小儿的身影,突出表明了青苔绿草的绿。 (2)示例:路人向他打问,小儿只是“遥招手”。他之所以要以动作来代替答话,是害怕把鱼惊散。他的动作是“遥招手”,说明他对路人的问话并非漠不关心。“遥招手”这一细节形象地塑造了一个天真、活泼的儿童形象。2阅读下面的诗,完成各题。题古木苍藤图蓝仁风云气质雪霜踪,独立空山惨淡中。惭愧藤萝争附托,年年春色换青红。(1)阅读诗的第一、二两句,说说诗人描写了古木怎样的特点。 答: (2)试简要赏析“惭愧藤萝争附托”中“争”字的表达作用。 答: 答案:(1)坚贞不屈,独立不依。 (2)形象地写出了藤萝以攀附为荣的状态,表现了作者的揶揄、讽刺之情。3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各题。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1)本诗中间两联描绘舟过荆门时所见景色,其中第二联中的“随”“入”二字用得好,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分析“随”字好在哪里。 答: (2)本诗融情于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 答案:(1)一个“随”字化静为动,将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化、推移真切地表现了出来,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 (2)抒发了诗人思念故乡的深情。4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各题。滁州西涧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1)诗人用“ ”一句来表达自己坚守节操的志向。(2)有人说,本诗蕴涵诗人感叹自己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可奈何,那么本诗中的哪个字是诗人的自比? 答: (3)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 答案:(1)独怜幽草涧边生(2)“舟”。(3)本诗表达了诗人忧伤的情感。5对比阅读下列古诗词,完成问题。甲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乙咏赤壁王周若使曹瞒忠汉室,周郎焉敢破王师。帐前斫案决大计,赤壁火船烧战旗。(1)甲、乙两诗的第一、二两句同写一件事,但在构思上迥然不同,试说说两诗的第一、二两句在构思上有何不同。 答: (2)试分析“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和“若使曹瞒忠汉室,周郎焉敢破王师”所表达的内容有何不同? 答: 答案:(1)甲诗以小见大,用一支战争遗留下来的箭头来代指赤壁大战;乙诗大处着笔,直接写赤壁大战这件事。 (2)前者以两个美女象征国家的命运,以小见大,别出心裁;后者嘲讽曹操背叛汉室,才有如此惨败的下场。6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各题。早梅张谓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1)自古诗人以梅花入诗者不乏佳篇,有人咏梅的风姿,有人颂梅的神韵,本诗侧重写梅花的什么特点?从哪句诗可以看出来? 答: (2)本诗主要表现了梅花怎样的品质? 答: 答案:(1)开放之“早”。“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2)表现了梅花凌寒独自开的精神品质。7对比阅读下列古诗词,完成问题。甲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乙送友人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 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 鸣。注孤蓬:随风飘动的蓬草。诗人用“孤蓬”喻指即将孤身远行的友人。班马:离群的马。这里指载人远离的马。(1)试发挥合理的想象,把乙诗中的“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诗句所表达的画面描述出来。 答: (2)甲诗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和乙诗中“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各表达的是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答案:(1)示例:就要和朋友分手了,李白挥挥手,说:“我们就在此告别吧!”然而那两匹马仿佛懂得主入的心情,也不愿脱离同伴,临别时禁不住萧萧长鸣,似有无限深情。 (2)甲诗:我们分手之后,虽然天各一方,但是不必悲伤。海内有知心的朋友,即使远隔天涯,也像是近邻一样。乙诗:表达与友人难分难舍、依依惜别之情。8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各题。小松杜苟鹤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韩山书院新栽小松丘逢甲山林鳞鬣 尚参差,已觉干霄势崛奇。只恐庭阶留不得,万山风雨化龙时。注丘逢甲:台湾著名诗人。鳞鬣:“鳞”指松杈树皮与树干,“鬣”指松枝。(1)这两首诗都属于什么诗?在写法上有何特点?请简要回答。 答: (2)“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这一联中最精彩的字是哪个?为什么? 答: (3)试比较鉴赏这两首诗所表现出的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