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内科护理常规.doc_第1页
肾内科护理常规.doc_第2页
肾内科护理常规.doc_第3页
肾内科护理常规.doc_第4页
肾内科护理常规.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肾脏风湿免疫系统疾病护理常规一、一般护理1按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执行。2观察舌象、脉象、尿量、颜色、性状变化,有明显异常及时报告医师。3严密观察体温及体液的动态变化,定时测量血压,发现异常及时处理。4每周测量体重1次,水肿明显、行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者每日测量体重1次,做好记录有腹水者定时测腹围。5观察有无贫血、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尿素氮增多等情况。6根据病情记录24小时出入量。7根据病情给予治疗饮食,注意饮食是否符合规定,并劝其严格遵守膳食制度。8做好检查前准备,按时收集各种化验标本。9加强健康指导,使病人了解防病治病的常识,主动定期随访。二、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小球肾炎是急性起病,临床以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为主要表现,并可有一过性氮质血症的一组疾病。可由细菌、病毒及寄生虫感染而引起,但以链球菌感染后的肾性肾炎最为多见。中医辨证常见证型1、风水相搏证候开始眼睑浮肿,继则四肢、全身浮肿,皮肤光泽,按之凹陷易复,小便不利,伴有发热、咽痛、咳嗽等症。舌苔薄白,脉浮或数。2、湿热毒蕴证候眼睑浮肿,延及全身,小便不利,腰膝重着而痛,身发疮疖,甚至溃破,恶风发热。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或滑数。3湿热壅盛证候)浮肿较重,肌肤绷急,腹大胀满,胸闷烦热,口干气粗,大便干结,小便短黄。舌红,苔黄腻,脉象滑数或濡数。4水湿浸渍证候全身水肿,身体困重,胸闷纳呆,脘痞不饥,小便短少,舌淡,舌体肿大,舌苔白腻,脉沉缓。5膀胱蕴热证候心烦口渴,小便短少,鲜红或洗肉水状,腰痛身热,面部浮肿。舌红少苔,脉数。评估1水肿及尿的颜色、性质、量的变化。2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神志变化。3用药反应。4、中医临床辨证,悄志、舌象、脉象。一般护理1、按内科及本系统疾病的一般护理常规执行。2、病室内阳光充足,冷暖适宜,以防受凉。室内定期用醋薰蒸或紫外线消毒,预防感冒。3、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至临床症状消失。4、饮食应清淡,易消化,忌食辛辣,肥腻。应予低盐(3g/日)饮食,若血压很高,水肿明显,应予无盐饮食,并限制入水量,每日人量限制在1000ml以内。成人每日进食蛋白质30-40g,或按蛋白质0.6g/kg日计算,以免加重肾脏负责。5做好情志护理,消除恐惧、忧虑、急躁、悲观失望情绪,使其采取积极态度配合治疗。6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每周测体重和血压1次,如有腹水每周测腹围1次,并做好记录。7如观察到下列情况,应立即报告医师:(1)24小时尿量少于500ml或尿闭。(2)病人出现咳嗽、气急、呼吸困难,不能干卧,肺底闻及水泡音或哮鸣音时。(3)注意有无头痛、恶心、呕吐、视力模糊、烦躁、抽搐等高血压脑病发生。8重症病人应做好口腔及皮肤护理。对长期卧床的病人,做好预防褥疮护理。9,观察水肿的部位、程度、消长规律、尿量及颜色,以及体温、血压、舌象、脉象的变化。辨证施护1风水相搏(1)病室宜偏温,保暖防寒,以防外邪侵袭。(2)宜给清淡、温热性食物,以助阳驱风。(3)浮肿尿少时,可频饮亦小豆汤以利水消肿,或白茅根、浮萍草、小叶石苇各60s,水煎服,以尿量增多肿退为度。(4)若有呕吐、发热宜补充水分。(5)汤剂不宜久煎,宜热服,以助驱风逐水之药力。同时可加盖衣被,以助发汗解表。2、湿热毒蕴(1)宜食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之品,可多食水果,新鲜蔬菜。可给白茅根、车前草、玉米须煎水代茶饮。(2)皮肤有疮疖溃疡时,按外科换药常规护理。(3)汤剂宜温热服,也可用赤小豆、苡米粥热饮。3、湿热壅盛(1)室温偏低,通风凉爽,保持安静。(2)宜进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之饮食,可用玉米须60e水煎代茶饮。尿少尿黄时多予清凉饮料,如绿豆汤、西瓜汁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咸食,以防助湿生痰。(3)汤剂宜温热服,盖被以助汗出。(4)大便干结时,可予番泻叶代茶饮,或遵医嘱中药保留灌肠,使水邪从大便而泄。(5)湿毒上泛恶心、呕吐不止者,可服热姜糖水,或针刺内关穴。4水湿浸渍(1)病室向阳,勿潮湿阴冷,环境清新整洁,避免噪音等不良刺激。(2)竺食宜健脾利水渗湿舒筋之品。适当限制水的摄入量。食疗方:鲤鱼赤豆汤。(3)敷贴法:茧田螺、大蒜、车前于各等分,煎膏,贴脐。(4)可用白茅根250s、水煎代茶饮。(5)汗多时及时擦干,避免受凉。(6)中药五皮饮合胃苓汤加减,汤剂宜温服。(7)对水肿较重者适当限制水量,定时翻身,以防褥疮的发生。5膀胱蕴热(1)可进些清热利水之品,多吃西瓜或用冬瓜皮、玉米须、淡竹叶煎水代茶饮。(2)汤剂宜温服,热盛者,宜凉服,有烦热口渴,小便短赤者,宜频服。并可用绿豆苡米粥。健康指导1向病人及家属讲解有关疾病的相关知识。2认识卧床休息的重要性:可增加肾脏的血流量,而得到更多的血液供应。休息时病人坐立交换,久坐久立腰肌压迫肾静脉,气滞血瘀,有伤肾气。3饮食:解释饮食与疾病的关系,及严格执行食谱的重要性。(1)有血尿者,应食易消化食物,清谈素食,少食荤油食物,禁食有红色食物,以免增加鉴别诊断的困难。水果宜:西瓜、桔子、苹果、梨子。(2)禁食肥厚腻、海腥、虾、蟹、羊肉等食物。禁食烟、酒及辛辣及韭菜、大蒜、辣椒。(3)水肿高血压应低盐饮食:高度浮肿3sd,中度浮肿5gd,轻度浮肿8gd。(4)肾功能不全应用优质蛋白,限制蛋白质入量每日12sk,以瘦肉、乌鱼、鲫鱼、鲤鱼等较好。(5)有浮肿者,可选用有利尿作用的食品:芹菜、竹叶菜、海带、茶叶、胡萝卜、竹笋、黄花菜、赤小豆、绿豆、玉米、苡仁米、茄子、丝瓜、西瓜、豆腐等。(6)指导病人每日按摩“足三里”穴,健脾补胃,加强吸收蛋白质。4、保持情绪稳定:讲解情绪与疾病的关系。避免紧张情绪,郁闷心情。5、向病人示范如何正确留取尿标本,用固定的容器饮水,进食及小便测定方法,掌握出入量所记录的内容。6、告知病人观察浮肿,尿液的任何变化,若出现头昏、头痛、视力模糊、恶心、呕吐等症状及时报告医护人员。每日测量体重1次。7、服药指导(1)按时按量服药,不随意服用偏方。(2)掌握观察药物的副作用。8掌握预防感染方法(1)病室定时开窗通风,早晚各一次,每次15-30分钟。可用苍术、艾叶香烟薰,食醋薰蒸,紫外线照射等空气消毒。(2)减少到人群嘈杂的公共场所。(3)病人能选择有规律地进行锻炼,如:散步、打太极拳等。(4)避免诱发因素如:感冒、扁桃体炎、皮肤感染、肠道感染、泌尿系感染。三、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慢性肾炎,是病情迁延病变缓慢进展,最终将发展成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一组肾小球疾病。临床虽以水肿、高血压、蛋白尿、血尿及肾功能损害为基本表现,但是由于病理类型及病期不同,它的主要表现可不同,疾病表现多样化。中医辨证常见证型1、脾虚湿困证候 神疲乏力,面色萎黄,胸闷腹胀,颜面四肢浮肿。舌淡,苔白腻,脉濡缓。2、肾气亏虚证候神疲倦怠,腰酸腿重,面浮身肿,腰以下尤甚,遗精早泄,月经失调。舌淡胖嫩,有痕,苔滑,脉沉细。3、肝肾阴虚证候目睛干涩或视物模糊,头晕、耳鸣,五心烦热,口干咽燥,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辣细或细数。4,湿热蕴结症候面浮肢肿,身热汗出,口渴不欲饮,腹胀纳少,尿黄短少。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评估1、水肿、血压、心率及节律改变。2、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血压升高、浮肿加重、尿少,血尿等,应及时报告医师。3、中医临床辨证,情志、舌象、脉象。一般护理1、按内科及本系统疾病的一般护理常规执行。2、室内空气新鲜,定时通风,保持室温恒定,每周两次用食醋加水薰蒸3060分钟。3、重症病人绝对卧床休息。4、肾功能不全氮质血症时应限制蛋白人量,达到低磷饮食,每日千克体重0.5-0.8g,予优质蛋白,水肿及高血压病人应限盐3.5g/24小时),低蛋白血症(血浆白蛋白30gL),水肿和高脂血症为主要指征的泌尿系统疾病,是肾小球疾病常见的一组症候群。其共同的生理改变是肾小球毛细血管对血浆蛋白的通透性明显增高。中医辨证常见症型1、风水相搏证候先见眼脸浮肿,继则四肢全身浮肿,皮肤光泽,按之凹陷易复,伴有发热、咽痛、咳嗽、头痛、身痛等症。舌苔薄白,脉浮或数。或多见反复感染性病灶。2、湿热内蕴证候浮肿较剧,肌肤绷急,腹大胀满,胸闷烦躁,气粗口干,大便干结,小便短赤,或见痤苍感染,或继发疮疖,舌红,苔黄腻,脉滑数。3、肝肾阴虚证候素体阳盛之人,面部及肢皆肿便干结,舌红少苔,脉细(弦)数。4、脾肾阳虚证候全身高度浮肿,腹大胸满,卧侧喘促,小便不利,腰膝酸饮,神倦乏力,四肢清冷,甚则沉重疼痛, 面色白白光,舌质淡,舌体胖大,苔薄白,脉沉紧。5、气阴两虚证候全身浮肿,下肢尤甚,伴神疲短气,面色无华,腹胀纳差,手足心热,口咽干燥,腰膝酸痛,舌质偏红,少苔,脉沉细或细数。6、血瘀水停证候面色黧黑萎黄,唇舌肌肤有瘀点或色素沉着,尿少、浮肿、纳差、泛恶,舌质暗或有瘀点、瘀斑、苔腻、脉弦或濡。评估1、血压、水肿、尿量变化。2、注意有无精神萎靡、无力、腹胀、肠鸣音减弱等3、中医临床辨证,情志、舌象、脉象。一般护理1、按内科及本系统疾病的一般护理常规执行。2、病房定时进行空气消毒,减少探视。3、卧床休息,保持适当的床上或床旁活动,疾病缓解后可增加活动。全身重度水肿应休息至水肿消退,注意保暖和个人卫生,做好皮肤护理。4、给予优质蛋白质,如鸡蛋、牛奶、瘦肉等,少进富含饱和脂肪酸的饮食,如动物油脂,多吃富含多聚不饱和脂肪酸的饮食,如植物油、鱼油。肿时给予低盐饮食。5严格记录出入量,限制液体人量,进液量等于前1日尿量加上500m1。每日监测体重并记录,对腹水病人应增加每周测量腹围1次。6、预防血栓的护理(1)急性期卧体床休息,给予双下肢按摩,恢复期活动与休息交替进行。(2)观察有无肾静脉血栓:腰疼,肾脏肿大,肾功能恶化等。(3)观察有无肺栓塞:咯血、喘憋及心肌梗死,脑梗死等。7、注意给药观察及护理,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8、消肿方:鱼腥草(干品)100-150g,加开水l000ml,浸泡半小时后代茶饮,日1剂,3个月为一疗程,疗程间隔2-3日,用于肾病综合征各种证型。9、注意情志护理,鼓励说出对患病的担忧,分析原因,帮助病人减轻思想负担。辩证施护1、风水相搏(1)病室温度适宜,阳光充足,注意保暖,预防感冒。(2)宜给温热性食物,以助阳驱风;禁辛辣、生冷之品,以防助湿成饮。(3)汤剂宜热服,以助驱风逐水之药力。同时可加盖衣被,以助发汗解表。2、湿热内蕴(1)室温偏低,通风凉爽,保持安静。(2)饮食清淡,富于营养。忌食助湿生热之品:辛辣之物,酒、烟。可用五味消毒饮,泡水代茶饮。榀清热袪湿解毒。(3)大便干结者,以生大黄5-10g,开水泡茶服用。3、肝肾阴虚(1)需给营养丰富食物,如鱼、肉、蛋、奶、莲子、苡仁、赤小豆等。也可用鲫鱼腹中放蒜、葱、姜、小茴香清蒸,吃肉喝汤。(2)舒畅情志,免激动,防止肝郁化火,更伤阴液。(3)大便秘结可服少量泻药,如大黄,番泻叶代茶饮。(4)中药汤剂宜温服。浮肿尿少者,使用利水药应适可而止,防止伤阴。4、脾肾阳虚(1)忌生冷、咸食以防伤脾。(2)重症病人绝对卧床休息。高度水肿而致胸闷,喘促时取半坐卧位高下肢。(3)中药汤剂宜热服,浓煎,量宜少,早晚空腹服,并注意观察药效。5、气阴两虚(1)病室阳光宜充足,温、湿度适宜。注意保暖,预防感冒。(2)严密观察病情,发现血压升高,浮肿加重,尿少等及时报告医师处理。(3)中药汤剂宜热服,浓煎,量宜少。6、血瘀水停(1)注意保暖,肢体冷痛麻木者,可予患处热敷。(2)加强情志调护,避免郁怒伤肝,减少胁肋疼痛。(3)活田螺23只与盐3g,捣烂炒热,放于9cm9cm塑料薄膜上,敷气海穴,用绷带包扎,每日换1次,适用于腹水症的病人。健康指导1、向病人及家属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2、认识卧床休息的重要性,可增加肾脏血流量,避免久坐久站而致气滞血瘀。3、解释饮食与疾病的关系及食疗的重要性。大量蛋白尿而肾功能正常者,应进食低盐优质高蛋白4050gd,禁食肥油、厚腻、海腥、虾、蟹、单肉等。4、水肿高血压者应低盐饮食。高度浮肿3gd、中度浮肿5gd、轻度浮肿8gd,并可选用有利尿作用的食品:芹菜、竹叶菜、海带、茶叶、胡萝卜、白萝卜、冬瓜、竹笋、黄花莱、赤小豆、绿豆、玉米、苡仁米、茄子、丝瓜等。5指导病人每日按摩“足三里”穴,以健脾补肾增强机体免疫力。6、指导病人正确护理浮肿部位皮肤,剪短指甲,抬高浮肿肢体,勿搔抓皮肤以免破溃感染,穿质地柔软棉质的内衣等。7、病人能正确掌握出入量的记录方法,并用固定的容器饮水,进食。8、病人能观察浮肿、尿量的变化,有异常及时报告医护人员。9、病人能掌握所用药物的名称、剂量、用法、用药反应、注意事项、不良反应的防治,掌握肾害药物名称。10、能选择性地有规律地进行适当锻炼如:散步、打太极拳等。11、保持情绪稳定,向病人解释情志与疾病的关系,避免紧张、忧虑。五、肾盂肾炎肾盂肾炎是由病原体直接引起的肾盂、肾盏和肾实质的感染性炎症。一般伴有下尿路感染。根据临床病程及症状,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期。多见于女性,女性与男性之比约为10:1,好发于已婚育龄妇女,老年妇女和和女婴。妊娠期患病率最高,可达10.2。中医辨证常见证型1、下焦湿热证候尿频尿急,灼热涩痛,尿色黄或赤,腰痛拒按,发热便秘,或胸闷脘痞,身重纳呆,或风发热,头痛咽痛,舌苔黄腻,脉象濡数。2、脾肾两虚证候每因劳累则尿频、尿急、尿痛或小便淋漓不畅,腰膝酸软,食少神疲,少腹坠胀,甚则 畏寒肢冷,面浮肢肿,恶心欲吐,舌淡,苔薄白润,脉沉细无力。评估1、尿频、尿急、尿痛的程度。2、体温及尿液变化。3、肾区疼痛。4、中医临床辨证,情志、舌象、脉象。一般护理1、按内科及本系统疾病的一般护理常规执行。2、急性期可卧床休息。肾区疼痛采取屈膝卧位,尽量不要站立或坐立。3、进食清淡并富含维生素的食物。4、多饮水,以增加尿量,减少炎症对膀胱和尿道的刺激。5、体温在385t以上者,应每4小时测体温1次,遵医嘱给予物理和药物降温。6、尿路刺激征的护理:多饮水,每日饮水量在2000ml以上,遵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指导病人留取中段尿培养。7、进行情志护理及健康指导。辨证施护1、下焦湿热(1)保持病室空气新鲜,环境清洁。室温不宜过暖过潮。(2)饮食应清淡,多饮水。可食赤小豆粥、冬瓜汤等清热利湿之品。忌油腻,肥甘辛辣之物,可多食蔬菜以碱化尿液。(3)出现明显尿痛,下腹抽痛,排尿困难者,宜卧床休息,局部可用石榴皮煎汤薰洗。(4)中药汤剂宜温服。若呕吐者,药液中可加入少量姜汁,口渴者,可用鲜车前草60g煎水代茶凉服。低热口干者,可用地骨皮、芦根各20g煎水代茶凉服。2、脾肾两虚(1)病室环境偏暖,向阳,室内光线柔和,空气新鲜流通。(2)应节制饮食,宜少量多餐。给予易消化、营养丰富饮食。忌肥甘油腻、生冷、硬固、辛辣之晶。常食补益肝肾之晶,如枸杞山药粥等。(3)消除疑虑,安心休养。(4)中药汤剂饭前温服。遇劳而发者,选用菟丝子log水煎服,每日3次。健康指导1、向病人及家属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2、认识卧床休息的重要性,可增加肾脏血液量,避免久坐久站而致气滞血瘀。3、解释饮食与疾病的关系及严格执行食谱的重要性。(1)多食新鲜蔬菜、西瓜、梨子、鲜藕等。(2)鼓励多饮水,饮清凉饮料,每日饮水量在2000ml以上,以清热通淋。(3)禁食辛辣、油腻、烟、酒、葱、韭菜、蒜、胡椒、生姜等品。(4)血尿者坚持以石苇、小蓟、生地、茅根泡水代茶饮,以清热凉血、止血。(5)教会病人做中段尿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6)若发现尿为深黄色,肉眼血尿,尿液浑浊呈乳糜状,尿液表面大量泡沫时,应及时向医护人员反映。(7)恶寒啪口盖衣被,体温在385以上时可采取物理降温,额部冷敷,冰敷或用3040的酒精擦浴,温水擦浴等措施。必要时给予药物降温。(8)急性肾盂肾炎应坚持治疗,在症状消失,尿检查阴性后仍需服药35日。每周做尿常规检查,连续23周。(9)注意个人卫生,在每天清洗会阴部的同时,可用新霉素或呋喃妥因软膏涂于尿道口旁黏膜或会阴部皮肤,以减少上行感染;这类妇女亦可在睡前和性生活后排空膀胱,井口服1次抗生素,有一定的预防价值。更年期可服用尼尔雌醇1-2mg,每月12次,以增强局部抵抗(10)肾虚腰痛,卧床时可用薄棉垫,局部畏寒者,可用热水袋热敷。(11)每日按摩足三里穴,具有强身功效,能提高机体免疫力。(12)避免紧张情绪,因紧张易生惊恐,中医理论说“恐伤肾”。六、慢性肾功能衰竭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是指各种终末期肾脏疾病,病程逐渐发展,肾单位大量毁损,引起体内氮质和其他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以及某些内分泌活性物质生成和灭活障碍等出现一系列严重的临床综合征。在治疗上,早期病例采用保守疗法,及时解除可纠正因素,可能延缓病程进展,晚期则以透析疗法及肾移植为主。中医辨证常见证型1、脾阳亏虚证候面色魄白或萎黄,乏力,脘腹胀闷,纳减便溏,神倦肢冷以下甚。舌质淡,苔白腻或白滑,脉沉缓或沉弱。2、肾阳衰微证候面浮身肿,腰以下尤甚,按之凹陷不起,心悸、气促、腰部冷痛酸重,尿重减少或增多,四肢厥冷,怯寒神疲, 面色灰滞或白光白,舌质淡胖,苔白,脉沉细或沉迟无力。3、肝肾衰微证候面色萎黄,全身乏力,皮肤干燥,口苦咽干,渴喜凉饮,口中尿臭,五心烦热,腰膝酸软,大便干结,尿黄,舌淡形瘦,少苔或薄黄苔,脉细。4阴阳两虚证候极度乏力,畏寒肢冷,但手足心热,口中尿臭,口干欲饮,饮水不多,腰膝酸软,大便溏,小便黄赤,或大便于结,小便清长,舌质淡胖有齿痕,脉沉细或沉弱。评估1、体重、血压及体内液体滞留或不足。2、高血压脑病,心力衰竭及心包炎等病的征象。3、中医临床辨证;情志、舌象、脉象。一般护理1、按内科及本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执行。2、病室环境清新整洁,温暖舒适,减少探视者,以防交叉感染。3、重症者应卧床休息,轻者可适当活动。4、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优质低蛋白的饮食,高血压应限钠盐的摄人。5、注意皮肤及口腔护理,勤洗澡,勤漱口,预防口腔感染和褥疮发生。6、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定时测体重、血压。有腹水者定时测腹围。7、严密观察病人神志、呼吸、血压、呕吐及口中氨味、水肿、二便、舌苔、脉象,以及皮肤瘙痒等变化,并做好记录。8、如有下列情况,立即报告医师。(1)24小时尿量少于400ral为少尿,或少于100ml则为无尿。(2)恶心呕吐、腹泻,甚至吐血、衄血、便血。(3)表情淡漠、头痛嗜睡、烦躁不安、精神恍惚,或神昏谵语,呼吸急促或深而慢,脉浮大无力或细微、沉细。辨证施护1、脾阳亏虚(1)病室向阳,避免潮湿阴冷,久居湿地。(2)呕吐频繁,可针刺合谷、内关等穴。并用生姜汁润于舌面。(3)忌生冷、咸食,以防伤脾。(4)中药汤剂宜热服、浓煎,量宜少,早晚空腹服,并注意观察药效。2、肾阳衰微(1)胸闷喘急,口唇紫绀者,给予氧气吸人。(2)中药煎剂宜热服,浓煎,少量频服。大黄煎剂灌肠治疗时,观察药后效果及反应,做好记录。(3)水肿严重者,经常变换体位,眼脸及面部水肿时,垫高枕头,阴囊水肿者,用提睾带托起。3、肝肾阴虚(1)燥结便秘者,可用番泻叶泡水代茶饮。(2)鼻衄时用棉球蘸黑山栀、马勃、云南白药等粉末填塞,或用明胶海绵,2麻黄素棉片止血。(3)中药煎剂宜温服。4、阴阳两虚(1)注意保暖,防止感冒,不应与呼吸道感染病人接触。(2)呕吐频繁时,遵医嘱给予针刺,或在舌面上滴姜汁数滴。(3)燥结便秘时,遵医嘱给予中药泡水代茶饮。(4)口中尿味时,遵医嘱给予中药煎汤含漱。(5)神志不清、躁动不安或抽搐者,实施保护性约束。健康指导1、 指导患者积极治疗原发病,增强抵抗力,减少感染的发生,避免使用损伤肾脏的食物和药物。2、 指导患者能根据肾功能检查结果采用合理饮食。3、 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解食物选择的范围、烹调方法、进食量等。4、 注意保暖,避免风寒侵袭,预防继发感染。5、 按时服药,定期门诊复查。七、类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RA)以慢性对称性多发关节炎为主要表现,是进行性、侵袭性疾病。此病主要滑膜病变,对骨关节侵袭破坏,最后导致关节强直,畸形及不同程度残疾。中医辨证常见证型(一) 风湿寒痹证候 肢体关节酸痛或疼痛较剧,游走不定或痛有定处,得热痛减。关节屈伸不利,局部皮肤不红,触之不热。舌淡红,苔薄白,脉弦。(二)风湿热痹证候 关节疼痛,局部灼热、红肿,痛不可触,得冷稍舒。可病及一个或多个关节,兼有发热,口渴,烦闷不安等全身症状。舌质红,苔黄燥,脉滑数。(三)痰瘀痹阻证候 疼痛时轻时重。关节肿大,甚至强直畸形,屈伸不利。舌质紫暗,或有瘀斑、瘀点,苔白腻,脉细涩。评估1. 疼痛发作时间、性质、关节形态。2. 病程长短、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及生活自理能力。3. 心里社会状况。4. 中医临床辨证;情志、舌象、脉象。一般护理1. 急性期关节肿痛明显且全身症状较重的患者应卧床休息,不宜睡软床垫,枕头不宜过高。2. RA病人关节及其周围血管、神经受侵犯,血管收缩缓慢且不充分,使皮温升降迟缓,避免潮湿寒冷家中关节症状。3. 饮食:给予营养丰富可口的饮食,以纠正贫血。4. 缓解期的病人应加强活动,在医护人员指导下进修功能锻炼。5. 对于卧床不起的患者,注意保持正确体位。6. 给予肿痛关节按摩并辅以热水疗,烫疗等。7. 对于急性者可在短期内(23周)使用夹板制动,保持关节功能位。8. 在病情许可的情况下应注意关节的活动,给予功能锻炼,包括手指的抓捏联系,如:织毛衣、跳棋、玩球。腕、肘。膝关节的屈曲练习。并可配合一定的被动肢体运动,但已有强直的关节禁止剧烈运动。9. 对于关节活动受限,生活不能完全自理者,做好生活护理,增加舒适感。10. 培养病人自理意识。11. 胸部护理:扩胸运动,拍背咳痰,防止感冒。12. 关节处皮损及溃疡护理:加强换药,预防感染时涂润肤霜保护皮肤。13. 评估病人疼痛情况,关节疼痛明显者遵医嘱给予非类固醇类消炎药并观察药物疗效及副作用。14. 药物观察:特别注意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的副作用。15. 病情观察:关节肿痛情况,活动情况,自理情况,关节症状。16. 心理护理:早诊断,早治疗对疗效及转归有重要影响。药物辅以理疗防止畸形的措施是目前最新提倡的。帮助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配合,加强肢体锻炼。辩证施护1.风湿寒痹1) 病室宜温寒,干燥,阳光充足。2) 饮食宜进富含营养的温燥之品,忌生冷肥甘之物。3) 痹病为慢性病,病程较长,缠绵难愈加之关节疼痛或变形,生活自理困难,病人易出现悲观失望等低沉情绪,故应做好情志调护。鼓励病人以积极的态度配合治疗和护理。4) 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减少活动。恢复期可适当活动,并加强关节的功能锻炼。5) 可服用散寒除湿,温经通络之蠲痹汤加减。汤药宜热敷或温服。若用川草乌、雷公藤等剧毒药,应密切观察药后反应。若病人出现唇舌发麻、头晕、心悸、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中毒反应时,应立即停药,并报告医生及时处理。6) 针刺风池、风门、足三里、阴陵穴、三阴交、肾俞、关元等穴。平补平泻手法,深次留针加灸。隔日1次,每次留针30分钟,10次为一疗程。7) 急性期过后进行锻炼,目的是保存关节的功能,加强肌肉的力量与耐力,防止关节变形。8) 指导病人注意防寒、防湿,勿冒雨涉水,久着湿衣。夏季避免游泳,不宜用竹席、空调等,以免诱发关节炎的发作。2.风湿热痹1) 病室凉爽,空气清新。2) 饮食宜忌辛辣、温燥、刺激性食物。3) 情志调护:参照风湿寒痹。4) 急性期尽量减少关节活动、以免增加痛苦。汗多者应避风,勤换内衣,保持皮肤、衣服、病床清洁。5) 严密观察体温的变化,如有发热者护理可参考上证。同时观察咽喉、胸闷、心悸等病情变化,防止出现“心痹”重症。6) 关节红、肿、热、痛时、用芙黄膏外敷,或活地龙10条,加冰片、白糖少许捣烂,敷于关节红肿处,外盖纱布固定保护,以清热解毒止痛。也可用牛膝、黄芩煎水,稍冷后外洗患处。7) 针刺血海,风市、足三里、阴陵穴、大椎、曲池、风池等穴,泻法,浅刺。隔日1次,每次留针30分钟,10次为一疗程。8) 指导病人以生活起居规律,心情舒畅,劳逸结合。可适当的进行体育锻炼如太极拳等。(三)痰瘀痹阻1.病室整洁干燥,空气通畅,阳光充足。2.饮食宜清淡、易消化之食。忌辛辣、肥甘、油腻之食。3.由于关节的疼痛、重大甚至畸形,影响生活自理,病人常出现悲观失望情绪,且痛苦异常。应经常安慰病人。鼓励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4.关节畸形,疼痛剧烈时,应限制活动;疼痛缓解后,局部按摩,进行肢体功能锻炼,并配合理疗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防止久痹成瘘。5.长期卧床者保持病床平整、干燥及皮肤清洁。定时翻身,经常用10%樟脑酒精按摩骨突等受压部分,以防禄疮的发生。6.可服用化痰祛瘀、搜风通络之桃仁饮加味。煎剂宜热或温服。7.局部可用艾灸、隔姜灸、打火罐或用神灯照射。5%当归红花酊涂擦,均可减轻疼痛。8.久痹正虚,应适当控制劳动量。注意保暖,防止受凉。健康指导1. 注意防风寒、防潮湿,出汗时切忌当风,被褥常洗常晒,保持干燥清洁。2. 需继续服药者,应告知其特殊药物的煎煮法,并注意药后反应,如有不适,及时诊治。3. 均衡饮食,肥胖者需指导患者减轻体重,以减轻关节负荷。4. 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应减少嘌呤类的食物。5. 根据病情和体质,适当活动。八、系统性红斑性狼疮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特异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它具有多种自身抗体,其中重要的是双链DNA抗体,通过免疫复合物等途径找出几乎周身没一个系统、每一个器官都受累。肾功能衰竭、感染、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是死亡的余姚原因。女性好发。中医辨证常见证型1. 毒热炽盛证候 高热口渴,肌肤发斑,关节痛、乏力,心烦躁扰,甚可出现高热神昏:或可见吐血、血,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舌质红,或舌j绛,苔薄黄,或光如面镜,脉数。2.肝肾阴虚证候 面部蝶形红斑,低热绵绵,烦躁不寐,或盗汗,伴头晕、腰酸胫软,消瘦脱发,或有月经不调,或闭经。舌质红,少津,苔薄白,脉细数。3.邪热伤肝证候 胁痛、腹胀、口苦,皮肤红斑、瘀斑,头晕、失眠。或月经失调。舌质红,少苔,脉细弦。评估1. 皮肤受损情况。2. 病程长短、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及生活自理能力。3. 发热、关节痛、精神及并发症等症状。4. 心里社会状况。5. 中医临床辨证;情志、舌象、脉象。一般护理1、 安排在避免阳光直射的房间,窗帘遮挡。房间温度、湿度适宜,定期通风。肾功能政策市饮食宜清淡,易消化,优质高蛋白,高热量的食物。合并肾脏损害是遵医嘱给予低盐、优质蛋白饮食。合并SLE脑病的患者安排在单人房间,加床挡,必要时约束带加以约束,保证医疗护理安全。予激素治疗、细胞毒性药物冲击或合并血液系统损害的患者(三系下降)安排在单间,采取保护性隔离。限制探视,减少感染因素。病情活动期应卧床休息,缓解期可适当活动,注意劳逸结合。2、 病情观察:1) 高热、关节痛、晨僵,雷诺现象。2) 皮肤、粘膜方面:皮疹、溃疡、结节、红斑。3) 肾脏方面:水肿情况、尿蛋白、血总蛋白。血白蛋白、肌酐、尿素氮、出入量、24小时尿蛋白、尿沉渣、肾穿刺病理检查等。4) 血液系统: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骨髓穿刺结果。5) 神经系统:精神障碍、器质性脑病综合症、感情障碍、神经症反应、头痛、脑脊液压力、脑脊液生化、病理征、肢体活动情况。6) 胃肠道:吸收不良、溃疡、肠麻痹、腹膜炎。7) 心脏方面:多浆膜腔积液、心衰、心肌炎、心内膜炎。8) 肺脏:肺动脉高压、间质纤维化。3、 症状护理:1) 高热:监测体温变化,遵医嘱给予无聊或药物降温,嘱病人多饮水,必要时静脉补液,保证出入量平衡。满足病人生理需要,增加舒适感。2) 皮肤、粘膜:保持口腔卫生,给予朵贝尔液漱口,遵医嘱给予口腔涂药。饮食给予流食或半流食,必要时该有静脉营养及鼻饲。疑真菌感染的患者给予碳酸氢钠漱口及制酶素菌涂口腔; 保持会阴清洁; 合并皮疹及皮肤溃疡的患者避免光照,不用化妆品,温水清洁皮肤,可用中性乳液湿滑皮肤。避免抓挠,遵医嘱给予药物外涂。加强伤口换药,预防感染; 房间湿度、温度适宜,勤换内衣,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感染。3) 肾脏损害时,了解水肿情况,每日监测体重,严格记录24小时出入量。4) 血象降低时,嘱患者注意个人卫生,必要时予保护性隔离。保证六洁,预防感染。当血小板低于20109/L时,嘱绝对卧床,避免外伤,注意观察有无出血倾向。5) 注意观察患者有无性格的改变,精神异常,有无头痛,呕吐,四肢麻木等主诉。对脑病患者应注意神志。瞳孔变化,对于颅压高的患者,遵医嘱给以脱水剂僵颅压及镇静治疗。对于神志不清伴有躁动、高热、抽搐等症状的患者,应注意护理安全:专人护理,加床挡,必要时加约束带。6) 肠道护理:首先观察患者有无腹部症状体征,如有顽固性腹泻患者应予坐浴,防治肛周的感染。7) 观察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的副作用,并实施相应的护理。且告知患者注意事项。4、心理护理:目前预后已大大改善,远景乐观。教育患者树立长期对待的思想准备。最重要的是定期复查,听从医生及护士的指导意见。活动期每月复查,温度后36个月复查一次。辩证施护1、毒热炽盛1) 病室宜温暖干燥,空气通畅,避免阳光照射。2) 饮食宜进丰富之清淡食物,如多饮新鲜豆浆,多食红枣、桂圆、莲子等。忌食温燥辛辣之物。3) 急性活动期,高热,出血等使病人深感痛苦及焦虑。应热情细心的对待病人,加强情志调护,鼓励其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渡过难关,战胜疾病。4) 绝对卧床休息。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尤其是体温、脉搏和血压的变化。高热不退时,可给于头部冰敷酒精擦浴等物理降温。5) 注意口腔护理,可用金银花或菊花泡水漱口,每日1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