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出题海】高考地理复习:突破地理思维模式之利用地理规律(含答案).doc_第1页
【跳出题海】高考地理复习:突破地理思维模式之利用地理规律(含答案).doc_第2页
【跳出题海】高考地理复习:突破地理思维模式之利用地理规律(含答案).doc_第3页
【跳出题海】高考地理复习:突破地理思维模式之利用地理规律(含答案).doc_第4页
【跳出题海】高考地理复习:突破地理思维模式之利用地理规律(含答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世纪金榜 圆您梦想 突破地理思维模式之利用地理规律地理规律主要反映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在发展变化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常见的地理规律主要有1、分布规律 即各种地理事物或现象在空间、时间上的分布规律反映地理事物与空间位置之间的必然联系。如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夏季陆地气温高于同纬度海洋冬季相反、世界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南极大陆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份的撒哈拉沙漠。2、演变规律 即各种地理事物或现象随时间、空间变化的规律反映地理事物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如我国雨带推移的一般规律4、5月在华南6月在江淮7、8月在东北、华北9月南撤10月退出大陆。利用地理规律解题的一般思路1、提取试题的图文信息明确,考查的知识和能力范围2、回忆相关规律的完整表述3、调用相关的地理规律,对地理问题进行综合分析4、按照试题要求作答。【例 1】 读经纬网图回答14题。1、若丁点的昼长为13小时当乙点日出时丙点的地方时为A530 B330 C730 D18302、一架飞机在甲地日出时飞往乙地整个过程飞行员始终看到日出现象到达乙地时当地时间为7时则飞行员始终看到太阳位于飞机的A东南方B东北方C正东方D正南方3、某日丙地昼长为11小时乙地昼长为11小时40分钟一科研人员在北京时间11点时从丙地乘飞机到丁地途中飞行3小时则该科研人员该日经历的昼长为A8小时B9小时20分钟C11小时D11小时20分钟4、从乙地到丁地沿线的地质活动情况是A位于板块交界处附近多地震 B位于板块内部地壳较稳定C地势平坦由风力堆积而成 D地表波状起伏由冰川侵蚀而成【解析】第1题同一纬线上昼长相等故乙点的昼长也是13小时其日出时的地方时为530。此时丙点的地方时为730。第2题根据晨线的含义可知晨线以东为白昼根据题意乙地7点日出则北半球为冬半年太阳应从东南方向升起故飞行员始终看到太阳在飞机的东南方。第3题根据时差可知飞机起飞时丙地为800丙地昼长为11小时则其当地时间630日出故飞机起飞时该科研人员已经经历的昼长为1小时30分钟飞机起飞时丁地为10003小时后也就是1300丁地的日落时间为1750故飞机到达后其经历的昼长为4小时50分钟。综上可知该科研人员该日经历的昼长为9小时20分钟。第4题由经纬度可知乙地位于西亚丁地位于我国四川盆地沿线位于板块交界处附近多地震。【答案】1、C 2、A 3、B 4、A【例 2】 某地理学习小组为了深入理解各种气候类型的分布与成因作了各种模拟演示读某理想区域分布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56题。5、在模拟演示中当黄赤交角变为0时甲地的气候类型在地球上无法再找到则甲地实际所在的半球及其气候类型分别是A北半球地中海气候 B北半球热带沙漠气候C南半球地中海气候 D南半球热带沙漠气候6、研究表明甲、乙两地虽然位于同一纬度但是其气候类型差别很大造成其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下垫面 B海陆位置 C大气环流 D人类活动【解析】第5题当黄赤交角变为0时甲地的气候类型不存在根据图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判断甲地的气候类型为地中海气候该气候类型主要分布于南北纬30至40大陆西岸进而判断甲地位于北半球。第6题甲、乙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为地中海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形成原因分别为受气压带、风带和季风环流的影响因此造成其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大气环流。【答案】5、A 6、C下面列举一部分高考常考的地理规律,同学们可按此方法总结其他地理规律。规律名称规律表述地球的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呈逆时针方向、南极上空俯视呈顺时针方向;周期1恒星日;速度角速度除极点外,各地均为15/时;线速度1670COSkm/h;地理意义昼夜更替周期为1太阳日,即24时;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越向东,地方时越早;地球表面水平运动的物体,其运动方向发生一定的偏转,北半球向右,南半球向左地球的公转轨道1月初近日点,7月初远日点;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呈逆时针方向、南极上空俯视呈顺时针方向;周期1恒星年;速度角速度约为1/d;近日点快,远日点慢;地理意义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形成四季和五带直射点的回归运动从冬至到第二年夏至,太阳直射点自2326S向北移动,经过赤道(春分时)到达2326N;从夏至到冬至,太阳直射点自2326N向南移动,经过赤道(秋分时),到达2326S。其周期为1回归年,即365日5时48分46秒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由太阳直射的纬线(正午太阳高度为90)向南北两侧依次递减昼夜长短的变化夏半年,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极点附近为极昼;夏至日,昼最长夜最短,极圈以内为极昼;冬半年,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极点附近为极夜;冬至日,昼最短夜最长,极圈以内为极夜;春秋二分,全球各地昼夜平分;赤道上,终年昼夜等长;N的昼长=S的夜长气温的分布垂直分布: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平流层下层随高度变化很小,在30千米以上,气温随高度增加而迅速上升。水平分布:纬度越高,气温越低;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冬季相反;气温高的地方,等温线向高纬凸出,反之,气温低的地方,等温线向低纬凸出;撒哈拉沙漠为全球炎热中心,世界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南极洲,北半球寒冷中心为西伯利亚地区大气的热力作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表现为吸收、反射、散射三种方式;大气的保温效应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并通过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又称为“温室效应”风的形成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并指向低压。高空,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平行;近地面,加上摩擦力的影响,风向与等压线斜交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及季节移动分布:赤道附近为赤道低压带、南北纬30度附近为副热带高压带、南北纬60度附近为副极地低压带、极地为极地高压带;低纬为信风带、中纬为盛行西风带、高纬为极地东风带。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保持一致大气活动中心的分布1月份,亚欧大陆形成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副极地低压带被切断,保留在太平洋上为阿留申低压;7月份,亚欧大陆形成印度低压,副热带高压带被切断,保留在太平洋上为夏威夷高压天气系统(1)锋面:冷锋过境时,常出现阴天、下雨、刮风、降温等天气,过境后,气压升高,气温和湿度骤降,天气转晴;暖锋过境时多为连续性降水,过境后,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2)气压系统:气旋(低压)过境时,常出现阴雨天气;反气旋(高压)控制时,天气晴朗气候的形成太阳辐射是导致不同地区气候差异的最基本因素;下垫面直接影响到大气中的水热状况;大气环流调整着全球的水热再分布;人类活动通过改变大气成分和改变下垫面状况,对气候产生影响气象灾害的时空分布(1)台风:西北太平洋是全球台风发生频率最高、强度最大的海域;袭击我国的台风,常发生在510月,以79月最为频繁。(2)寒潮:每年晚秋到早春,我国大部分地区常遭受寒潮侵袭。(3)暴雨洪涝: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是由快行冷锋造成的。(4)干旱:华北的春旱是因为此时北方雨季未至,而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西北的干旱是因深居内陆,海洋水汽不易到达;长江流域的伏旱是由副高脊控制形成的。夏季风强,北涝南旱;夏季风弱,南涝北旱海水温度的分布水平分布:由低纬海区向高纬海区递减;垂直分布:海水温度随深度增加而递减,但1000m以下变化很小海水盐度的分布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的高、低纬海区递减洋流的分布以南北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反气旋型大洋环流;以北半球副极地为中心的气旋型大洋环流;南极大陆外围的西风漂流;北印度洋的季风漂流海洋渔业资源的分布主要集中在温带浅海大陆架海域地质作用按能量来源可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内力作用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地震、变质作用等,使地表隆起或拗陷,形成高山或盆地。外力作用表现为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作用,把高山削低,把盆地填平。由地壳运动形成的地貌称构造地貌,如背斜成山、向斜成谷。流水地貌如V形谷、喀斯特地形、山麓冲积扇、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风成地貌如风蚀沟谷、风蚀洼地、沙丘、沙垄及黄土堆积地壳物质循环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又到新岩浆的产生板块运动全球岩石圈共分为六大板块。板块内部地壳较稳定;两个板块交界处,地壳较活跃。板块张裂处,常形成裂谷或海洋;板块相撞挤压处,常形成山脉地质构造(1)褶皱:背斜(岩层向上拱起,中心老、两翼新,常形成山岭,有时形成谷地)、向斜(岩层向下弯曲,中心新、两翼老,常形成谷地,有时形成山岭);(2)断层:相对上升的岩块,常形成块状山地或高地;相对下降的岩块,常形成谷地或低地水循环自然界的水在四大圈层中(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通过各个环节(包括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径流输送等)所作的连续运动的过程。按其发生领域分为海陆间大循环、内陆循环和海上内循环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1)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以热量为基础,自然带东西延伸、南北更替;(2)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以水分为基础,自然带南北延伸、东西更替;(3)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水热状况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而变化;(4)非地带性:受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等因素影响,自然带与本来面目不符【例 3】读图,回答79题。7图中M处的地质构造是A山岭 B谷地 C背斜 D向斜8图中N处的地质作用是A沉积作用 B变质作用 C外力作用 D岩浆活动9南水北调工程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A B C D【解析】:7从图可知,背斜成谷,向斜成山,8N处为地下岩浆喷发,为岩浆活动9南水北调工程是把南方的水调到北方去,影响水循环环节中的地表径流,也就是【答案】 7D 8D 9B【例 4】近年来,大地震频繁发生,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然而,目前地震预防与预报仍是世界性难题。据此回答1012题。10地震多发生在板块的消亡边界。在下列板块中,与相邻板块形成消亡边界最多的是A南极洲板块 B美洲板块 C非洲板块 D亚欧板块【答案】:D【解析】考查板块周界型及板块空间分布记忆。南极洲板块与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交界;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交界;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交界;亚欧板块与美洲、太平洋、印度洋、南极洲四个板块交界。11下列我国省区中,属于地震重点预防区的是A湖南、内蒙古 B内蒙古、云南 C台湾、云南 D台湾、湖南【答案】:C【解析】考查我们地震带省区分布。台湾和云南距离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和亚欧地震(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最近12在下列选项中,可以利用全球定位系统检测的是A山体位移 B地震震级 C震源深度 D地震烈度【答案】:A【解析】考查全球定位系统应用和地震相关概念理解。全球定位在与动态捕捉地表目标物的空间位置。地震现象发生在地壳内部,是由地震震源能力所确定。【能力提升】光照图上7个时间点规律光照图中的数学规律结论:1、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时,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有些纬度上会出现极昼现象,南半球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有些纬度度上出现极夜现象。2、依据地轴和赤道垂直,直射光线和晨昏线垂直,可以得到1=2、1+3=90,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太阳直射点纬度与晨昏线和地轴的夹角相等,太阳直射点纬度与极昼(夜)出现的最低纬度之和等于90。3、南北半球相同纬度的昼夜长短是相反的。4、极昼极夜的纬度范围是极圈到极点,任一天的极昼极夜范围是90-直射点纬度到极点。5、90-直射点纬度的这条纬线和晨昏圈相切。直射北回归线时,晨昏线与极圈相切。6、晨昏线和赤道平分,即赤道上昼夜平分。如果我们移动直射点的位置到赤道得到二分日图,继续移动可以得到直射南半球图和冬至日图还可以观察得出其他的结论,如图5、6、7经典复习策略都绕不开的自然地理规律6大图表总结:1地球运动自、公转比较2褶皱与断层的辨析比较 3主要外力作用的对比4冷锋与暖锋、气旋与反气旋的对比(1)冷锋与暖锋比较(2)气旋和反气旋比较5世界气压带风带与洋流6世界气候类型与陆地自然带【例 5】图4为世界1月平均气温10范围示意图,图5为某地年内各月气温变化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回答1314题。13世界1月平均气温1022范围在南半球大陆西岸海域明显变宽主要原因是A受寒、暖流共同影响 B受暖流影响C受寒流影响 D受陆地影响14甲、乙、丙、丁四地中,气温和降水特征与图5所示信息相符的是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答案】7、C 8、B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及区域气候类型的分布。第7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世界1月平均气温1022所覆盖的区域都在中低纬度,而大陆西岸比较宽,则主要因为22等温线向低纬度弯曲。暖流增温,等温线向高纬度弯曲,寒流降温,等温线向低纬度弯曲。第8题,根据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可以判断出气候类型应为热带雨林气候,而甲地属于热带沙漠气候,乙地属于热带草原气候,丙地位于南亚,属于热带季风气候,丁地是热带雨林气候。这里需要具体区别的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见下表:【例 6】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到野外考察。图8为考察区域地形图,虚线所示为考察线路。读图回答1516题。15下列描述可能与实地情况相符的是A地附近的河流从西南流向东北 B地坡度最陡C地分布有茶园 D地是观赏瀑布的最佳位置【答案】C【解析】地附近的河流从东北流向西南,地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地位于瀑布上游地区,观赏瀑布的最佳位置是在瀑布的下游位置,地位于低山南侧的缓坡处,根据图中30N,可知该地有茶园。16该考察线路的高差可能是A450米 B500米 C550米 D600米【答案】A【解析】该考察线路起点海拔最低点,海拔为(100,200),最高点为地附近,海拔为(500,600),即该该考察线路的高差范围是(300,500),结合选项可知A正确。【例 7】雪线高度是指永久性积雪的下限高度, 与所在地区的气温与降水有密切关系。图1是根据我国气象台站观测资料模拟的各地雪线高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2题。17模拟的我国雪线高度分布的基本趋势是A从南向北逐渐升高 B从西向东逐渐升高C从西南向东北逐渐降低 D从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答案】:C【解析】依据图形中雪线高度等值线分布情况可以看出:西南地区纬度较低,雪线高度分布自西南向东北逐渐降低,东北最低。18梅里雪山位于横断山区,雪线高度4000米左右。该山雪线相对较低的主要原因是A地形抬升,降水丰富 B纬度低,气温比较高C距海远,降水比较少 D山坡陡,冰雪下移快【答案】:A【解析】根据高中地理所学珠穆朗玛峰南坡雪线低的原因是位于迎风坡降水较多,再依据梅里雪山的实际状况可以推断出雪线低是因为地形原因导致降水丰富。【提升演练】:1、下图为某科考队员在某地观测到的太阳高度日变化示意图,这一天他观察到的太阳在天空呈逆时针方向运行。据此回答下面两题。(1)该科考队员所处的纬度位置是( )A68S B68N C90S D90N(2)假设图示太阳高度为该地一年中的最大值,则( )A地球上的热带范围将变大B地球上温带范围将变小C地球上有极昼极夜现象的范围将变小D濮阳(36N)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幅度将变大2、读下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虚线表示回归线和极圈,每两条经线之间的经度差相等。据此完成下面各题。(1)图中甲、乙两地均位于晨昏线中的 线上,乙地日出时刻是 点钟,该地昼长为 小时。(2)此刻该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3)按图中所示情况,北京时间是 点钟,我国南极中山考察站的黑夜长 小时。(4)图示时刻,地球上的今日经度范围为 ,占全球的几分之几?3、下图为极地俯视图,此时全球为同一个日期,曲线ABC上的太阳高度为0。回答下列三题。 (1)此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 )A 20N, 0 B 20S, 0 C 20S,180 D 20N,180(2)图示时刻国际标准时间为( )A 0时 B 6时 C 12时 D 18时(3)图示季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巴西高原草木茂盛 B密西西比河处于枯水期C北印度洋沿岸洋流自西向东流D澳大利亚正值小麦收获季节4、下图为地球某时刻太阳高度分布示意图,图中粗线为等太阳高度线,虚线为回归线和极圈。据此完成下面两题。(1)此时北京时间为( )A7时 B15时 C17时 D21时(2)此时,下列现象可能的是( ) A亚马孙河河口三角洲夕阳西下 B幼发拉底河河畔烈日当空C罗马西风徐徐,温和湿润 D阿根廷潘帕斯草原草木葱茏5近百年来,人类所定的铜矿石最低含铜量标准不断降低,使铜矿可采储量不断增加。这反映了()A自然资源综合性特征B自然资源分布的地域差异性特征C铜矿资源具有可再生性D社会需求的增长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解析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需求矿产的数量不断增长,人们对矿石品位要求也在不断降低。答案 D6广东、江苏两省自然灾害水平属于轻度脆弱地区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是()A地形因素B人口密度 C城市化水平 D经济发展水平解析 自然灾害影响大小除自然灾害本身外,还与抵御灾害能力关系密切。答案 D1998年长江流域出现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读“1998年69月长江某水文站观测到的水位、流量变化趋势示意图”,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据此回答79题。7关于图中所发生地理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A流量最大和水位最高同时出现B流量最大和降水量最多同时出现C水位不是最高,但流量达到最大D流量不是最大,但水位达到最高8产生上图中现象的主要原因有()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湖泊广布,对长江流量的调节功能强地势起伏大,流水侵蚀作用强泥沙大量沉积使河床升高AB C D9治理长江水患的最根本措施是()A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B大力兴建水利工程C中游河段裁弯取直 D增加湖泊的蓄洪能力79.解析 第7题,读图可知,流量最大和水位最高并不同时出现;当水位达最高时,流量并不是最大;流量最大往往在降水最多之后出现。第8题,当水位达最高时,流量不是最大主要是由于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泥沙大量沉积使河床升高。第9题,由上题分析可知,泥沙淤积是造成长江水患的主要原因,因此植树造林,保持水土是治理长江水患的最根本措施。答案 7.D 8C 9A读我国南方某区域景观图,完成1011题。10图中地质构造形成并出露地表的主要原因是岩层( )A受挤压,经侵蚀 B受挤压,经风化C受张力,经搬运 D 受张力,经沉积11修建图中公路最基本的环境条件应该是( )A地质灾害少 B位于鞍部 C植被繁茂 D沿途居民点较多下图为世界板块边界图,图中箭头表示板块运动方向,读图,回答12题。12下图中的岛屿位于该区域的是( )图是我国亚热带某旅游名山景观照片。该山山顶海拔3 099米,属山地针叶林带。读图回答1314题。13形成图中构造地貌的地质作用是()A断裂上升 B 褶皱弯曲 C 冰川堆积 D风力侵蚀14该山山顶能够出现可供游客欣赏的景观是()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B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C层层梯田叠交错,犹如海上泛碧波D春蚕作茧桑园绿,睡起日斜闻竹鸡15海洋浮游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能够对大气中CO2浓度进行调节,有人称之为海洋“生物泵”作用。该作用可能()A缓解全球变暖 B缩小臭氧层空洞C减轻酸雨污染 D加快洋流流速下图为某山地的垂直带谱示意图。读图,回答1617题。16图中所示山地()A各自然带的界线随季节变化而移动B北坡热量条件差,林带上界比南坡低C南坡冰雪带下界因降水量大而较低D南北坡山麓水平距离造成基带差异大17该山地位于()A喜马拉雅山脉B天山山脉 C祁连山脉 D昆仑山脉下图示意挪威位置和地形。挪威是世界上水能资源开发较充分的国家。该国大型水电站多为高水头(电站水库水位与发电机组所在位置高差大)电站。据此完成1820题。18挪威大型水电站多为高水头电站的主要原因是该国A海岸线曲折,多峡湾 B多山地,河流落差大 C地形平坦,水网密布 D 河湖众多,少泥沙19挪威为建高水头电站而修建的水库A很少引发库区移民 B水位季节波动较小 C占用大量耕地 D可以保护鱼类和其他野生动物20挪威消耗民用电最多的是A照明 B制冷 C取暖 D烹饪【答案】:18B 19A 20C .【解析】本组以北欧挪威地形位置图为背景,也有和我国三峡电站的比较成分,综合考查水电站问题。水电站往往要综合考虑气候条件(降水、温差)、地质基础、地形条件(高水头落差大,建设在山区)、库区补给方式(冰雪融水、流域降水)、库区移民、库区泥沙、生物保护以及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等。挪威地处高纬度,冬夏温差和昼夜变化很大,夏季蓄能,冬季发电。利用山地地形建设高水头电站(6B),一般是大坝和发电厂房分离,上游库区可利用天然冰川作用而形成的湖泊,淹没面积小。加之挪威人口密度不大,条件恶劣的山区人口较小。(6A 7C)【商榷】:有老师认为19题选B.的确,水位季节波动较小有道理,因为该地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区,但结合7题:消耗民用电量最多的是“取暖”,说明消耗电有较大的季节变化,也说明水位会有较大的季节变化。该题设计巧妙,试题需要有综合思维能力。【答案及解析】1、解析 地球上太阳高度整日不变的只有极点,极昼时北极点上空太阳视运动方向为顺时针方向,南极点为逆时针方向,故第题C项正确。极昼期间,极点太阳高度等于阳光直射点的纬度,其大小随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变化。若此日南极点的太阳高度(22)为一年中的最大值,说明黄赤夹角变小,则南北回归线的度数由2326缩小为22,南北极圈的度数由6634增大为68,进而可知地球上的热带范围缩小,寒带(即有极昼极夜现象的地区)缩小,而温带范围则变大,故第题C项正确;据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可推知,温带地区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幅度为黄赤夹角度数的2倍。黄赤夹角变小,濮阳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幅度也将变小。答案: C C2、解析:解决该题组的关键是“晨点”甲及其经度的确定。根据题干及图示信息可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差为30,由经线度数向东渐大表示东经的规律,可知甲、乙两点所在经线分别为90E和60E。甲、乙两点均位于晨线上,并且甲点为“晨点”,正好处在晨线与赤道交点处,其当地时间为6点。进而根据时间换算关系可推知此时乙点当地时间4点日出,其昼长为16小时,北京时间(120E地方时)为8点,180经线地方时为12点(即直射点所在经线),0点钟经线就是0经线。0点钟经线(自然日界线)向东到180经线(理论日界线)为今日经度范围,0点钟经线向西到180经线为昨日经度范围。北半球夏至日晨昏线与北极圈相切。基于上述分析不难解决各题。答案:晨线;4;16; 2326N,1808;24 0经线向东至180经线; 12。3、解析:0点钟经线与180经线重合时,全球为同一个日期,故图示B点应为极昼圈(70N)与晨昏线的切点,北纬70以北出现极昼现象,北半球为夏季;图示中心点为北极点,与180经线正相对的为0经线,地方时为12点。故阳光直射点纬度为20N(9070),经度为0。国际标准时为0经线地方时。第3小题A、B、D项为南半球夏季现象(或北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