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案_第1页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案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8古诗二首教学目标:1 会认12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古诗。2 训练学生行行朗读,字字思考,推敲诗文的意思;启发学生处处想象,揣摩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受;能用自己的话表达诗意。3指导朗读,要求在朗读中传达出对诗意的理解,对诗境的感悟。4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教学重难点:1.学会本课的生字、词;2.训练学生推敲诗文的意思,揣摩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受,能用自己的话表达诗意。3.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教学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2.预习课文。(学生)教学方法:讲授法、联系法、谈话法、情景法;讨论法、练习法、自主探究法;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夜宿山寺一.呼号激趣,揭示课题1.呼号激趣;2.揭示课题:我们的祖国处处都有迷人的景色,自古以来很多文人墨客都喜欢用自己的方式描绘祖国的风光,有人作画、有人作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古诗二首里,有一位诗人,我们学过听过很多他的诗,他是.(生答:李白),被称为.(生答:诗仙)我们学过李白的诗有.(生答:望庐山瀑布、静夜思、赠汪伦等),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新的古诗,也是李白写的,诗名是.(生读,师板书)板书课题,齐读两遍课题;二.明确目标,学前检测1.出示学习目标;2.学前检测:课件出示:背诵古诗望庐山瀑布三.精讲点拨,排异解惑(一)古诗背景李白夜宿深山里面的一个寺庙,发现寺院后面有一座很高的藏经楼,于是他登了上去。凭栏远眺,星光闪烁,诗性大发,写下了这一首纪游写景的短诗。(2) 初读感知,学习生字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课文中的生字词,同时认准字音,尝试理解诗词的意思。2.生尝试朗读古诗。3.出示6个生字:宿 寺 危 辰 恐 惊(1)生拼读音节,读生字;(2)师生共同组词;4.学习多音字“宿”5.出示3个生字:危 敢 惊(1)自学生字:拼音,音序,部首、结构、笔顺;(2)抽生上台展示自学成果,师生评议;(三)再读故事,品读诗意1.出示“金钥匙”,生根据提示朗读古诗;2.逐句理解诗句: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山上寺院的高楼真高啊,好像有一百尺,人在楼上好像一伸手就能摘下天上的星星。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站在这里,我不敢大声说话,害怕惊动天上的神仙。四.巩固训练,评价检查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什么景色的赞美之情?夜宿山寺这首诗运用了极其夸张的手法,描写了寺中楼宇的高耸,表达了诗人对古代庙宇工程艺术的惊叹以及对神仙般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之情。2. 夜宿山寺的前两句写了哪些事物?(危楼、星辰)作者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夸张、想象)3. 读诗句,想画面,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山上寺院的楼真高啊,好像有一百尺的样子,人在楼上好像一伸手就可以摘下天上的星星。五.回顾重点,课堂小结夜宿山寺诗人借助大胆想象,渲染山寺之奇高,把山寺的高耸和夜晚的恐惧写的很逼真,从而将一座几乎不可想象的宏伟建筑展现在读者面前,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六.适量作业,拓展延伸国学诵读:静夜思赠汪伦第二课时 敕勒歌一.呼号激趣,揭示课题1.呼号激趣;2.揭示课题:上节课学习了李白的诗夜宿山寺,现在我们来学习一首新的诗歌敕勒歌,是北朝民歌,描述的是北方的风光景色。板书课题,齐读两遍课题;二.明确目标,学前检测1.出示学习目标;2.学前检测:课件出示: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夜宿(ssh)山寺(ssh)星辰(cnchn) 穹 庐(nl)三.精讲点拨,排异解惑(一)初读感知,学习生字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课文中的生字词,同时认准字音,尝试理解诗词的意思。2.生尝试朗读古诗。3.出示6个生字:似 庐 笼 盖 苍 茫 (1)生拼读音节,读生字;(2)师生共同组词;4.学习多音字“似”5.出示3个生字:阴 似 野 苍 茫(1)自学生字:拼音,音序,部首、结构、笔顺;(2)抽生上台展示自学成果,师生评议;(三)再读故事,品读诗意1.出示“金钥匙”,生根据提示朗读古诗;2.逐句理解诗句:敕勒川,阴山下。敕勒族人居住的草原,就在阴山脚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像圆圆的大屋顶,笼罩在原野上。天苍苍,野茫茫。蓝蓝的天底下,草地一眼望不到边。风吹草低见牛羊。风吹过来,草低下了头,露出了一群群肥壮的牛羊。四.巩固训练,评价检查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什么景色的赞美之情?敕勒歌表达的是作者对内蒙古阴山脚下土地辽阔、牧草丰茂、牛羊肥壮的草原风光赞美之情。2.敕勒歌描写了哪些景物?给我们呈现的是什么画面?写了大草原、阴山、天空、草、牛羊等景物。给我们呈现了广阔壮美、空旷高远、草木茂盛、牛羊肥壮的美丽图画。3.敕勒歌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景的?是按照由低到高,又由高到低的顺序写的。山川是低处景物,天空是高处景物,草木牛羊是低处景物。4.读诗句,想画面,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蓝蓝的天底下,草地一眼望不到边,风吹过来,草低下了头,露出了一群群肥壮的牛羊。五.回顾重点,课堂小结敕勒歌描绘了阴山脚下土地辽阔、牧草丰茂、牛羊肥壮的草原风光,反映北方少数民族殷实富足的生活,表现了他们对生活、对家乡的热爱。六.适量作业,拓展延伸板书设计:18、 古诗二首 危楼 高 百尺 景物 星辰 手 可摘夜宿山寺 心情愉悦 豪爽率直 不敢大声说话 感受 害怕惊动天上人 位置 阴山下敕勒歌 辽阔壮美 天 苍茫似穹庐课后反思:19雾在哪里教学目标1.能正确认读13个“我会认”的生字;能正确书写8个“我会写”的生字;积累本课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能借助生活经验理解课文;能读好含有多个短语的长句子;能想象雾淘气的样子、读好雾的语言。4.感受雾的神奇,知道有雾时是怎么样的情景;能用“什么”说话;愿意留心观察自然、观察生活。教学重难点1. 学习本课的生字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读好含有多个短语的长句;能想象雾淘气的样子,读好雾的语言;能用“什么”说话。3.体会“甚至”在语境中的含义;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有雾的时候是什么情景。教学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2.预习课文。(学生)教学方法:讲授法、联系法、谈话法、情景法;讨论法、练习法、自主探究法;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呼号激趣,揭示课题1.呼号激趣;2.揭示课题:猜谜像云不是云,像烟不是烟,风吹轻轻飘,日出慢慢散。(打一自然现象)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篇关于“雾”的课文,题目是?(生答)板书课题,齐读两遍课题;二.明确目标,学前检测1.出示学习目标;2.学前检测:课件出示;1把生字和相对应的拼音连起来。甚 躲 街 顽 雾 梁wn shn ling du ji w2根据拼音写字词。y sh w ln fng w b ji( ) ( ) ( ) ( )sn b xio sh xin zi yun fng ( ) ( ) ( ) ( )3. 精讲点拨,排异解惑(一)初读感知1.播放语音范读。2.学生自读,边读边勾画本课“我会读”的生字、词语。(二)学习生字1.课件出示“我会读”的生字,生拼读音节,读生字。雾 淘 顽 于 暗 岸 街 梁 甚 至 切 躲 失2.课件出示本课“我会读”的词语,生反复朗读,小组内群学。雾 淘气 顽皮 于是 变暗 岸边 街道 桥梁甚至 一切 躲在 消失3.师抽生朗读,检查群学情况。4.课件出示本课出现的多音字,复习朗读。藏 只 空 行5.全班齐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什么?6.学习“我会写”的8个生字。于 论 岸 屋 切 久 散 步(1)小组群学生字。(2)抽组上台展示群学情况。(3)师生评议。四.巩固训练,评价检查课件出示巩固内容:1读句子,选填同音字。(只填序号) 岸暗(1)河()上的草长得很茂盛。(2)太阳下山了,周围渐渐()下来。(3)我国的海()线很长。2按要求写词语。(1)描写颜色的词语:蓝色_ _ _(2)“又又”式词语:_3仿照例子写句子。(1)霎时,四周变暗了,无论是天空,还是天空中的太阳,都看不见了。(用加点的词语造句)_ (2)雾呢?不知道消失到哪里去了。(仿写设问句)_五.回顾重点,课堂小结想一想课文写的是什么事?课文写了雾藏住大海、天空、海岸、城市和自己后出现的景象,说明了雾很大、很浓,变化很快的特点,突出了它的淘气又调皮,表现了大自然的奇妙。第二课时1. 呼号激趣,揭示课题1.呼号激趣;2.复习导入:雾 淘气 顽皮 于是 变暗 岸边 街道 桥梁 甚至 一切躲在 消失二.明确目标,学前检测1.出示学习目标;2.学前检测:完成学案;三.精讲点拨,排异解惑(一)出示读懂课文的金钥匙。核心问题:雾究竟把什么给藏了起来?串珠问题:1.雾飞到海上时把什么藏起来了?出现了什么景象?2.雾来到岸边时把什么藏起来了?出现了什么景象?3.雾把自己藏起来后,出现了什么景象?4.从雾的变化和活动可以看出,雾有什么特点?(二)品读释疑1.朗读第一段。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它有什么作用?这句话是个比喻句,把雾比作是一个孩子。“又淘气又调皮”写出了雾的性格特点。这也是本文的中心句,它起到总领全文的作用。2.朗读第二、三段。雾去哪了?(海上)它要做什么?(把大海藏起来)3.朗读第四段。雾又去哪了?(天上)它要做什么?(把天空和太阳藏起来)第二段的“于是,他把大海藏了起来。”和第三段的“于是,他把天空连同太阳一起藏了起来。”这两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它有什么作用?这是两句是拟人句。其中第三段的“霎时”表示时间很短,说明雾变化很快。“把天空和太阳一块藏起来”表现雾浓度大。4.朗读第五、六段。雾又去哪了?(岸边)它要做什么?(把海岸、城市、房屋、街道.藏起来)5.朗读第七段。这一段,它还能藏谁呢?雾把所有的东西都藏起来了。他自己觉得没有什么东西可藏了,为下文写产生把自己藏起来的想法做好了铺垫。 6.朗读第八、九、十段。思考:雾到哪里去了呢?(回忆我是什么)当太阳出来后,地面的温度逐渐升高,雾滴就会蒸发掉,雾就消失了。(3) 回顾金钥匙核心问题:雾究竟把什么给藏了起来?雾把大海、天空、太阳、海岸、城市、自己藏了起来。串珠问题:1.雾飞到海上时把什么藏起来了?出现了什么景象?把大海藏起来了。无论是海水、船只,还是蓝色的远方,都看不见了。2.雾来到岸边时把什么藏起来了?出现了什么景象?雾把海岸和城市藏起来了。房屋、街道、树木、桥梁,甚至行人和小黑猫,雾把一切都藏了起来,什么都看不见了。3.雾把自己藏起来后,出现了什么景象?雾把自己藏起来以后,很短的时间内,所有的事物都出来了。4.从雾的变化和活动可以看出,雾有什么特点?雾具有覆盖范围大,变化快,浓度大的特点。四.巩固训练,评价检查1.听写下列词语。于是 无论 岸边 房屋 散步 消失2.读句子,写出带点词的反义词。(1).他是个又淘气又顽皮的孩子。()(2).霎时,四周变暗了。()(3).雾呢?不知道消失到哪里去了。()3.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是还是因为所以(1).无论( )海水、船只,( )蓝色的远方,都看不见了。(2).( )雾把大海藏起来了,( )海水、船只都看不见了。清闲悠闲(3).弟弟做完了作业,坐在沙发上()地看电视。(4).爷爷退休在家十分()。五.回顾重点,课堂小结本文写了雾藏住大海、天空、海岸、城市和自己后出现的景象,说明了雾很大、很浓,变化很快的特点,突出了它的淘气又调皮,表现了大自然的奇妙。听过课文的学习,我们更加了解大自然,热爱大自然。六.适量作业,拓展延伸完成优化设计和写字本。板书设计: 19.雾在哪里淘气又调皮雾在哪里浓 大 快 大海 海水、船只、远方天空 太阳 天空、太阳海岸城市 房屋、街道、树木、桥梁、行人、黑猫自己 一切都露出来了课后反思:21 雪孩子教学目标:1.我能认识“我会读”的15个生字,学习多音字“呀”,会写“我会写”的8个生字,并积累本课词语。2.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课文。3.我会通过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懂得当别人有困难时要勇于伸出援助之手。教学重、难点:1.学会本课生字、词语,学习多音字,并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课文。2.感悟雪孩子的善良、勇敢,懂得懂得当别人有困难时要勇于伸出援助之手。教学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2.预习课文。(学生)教学方法:讲授法、联系法、谈话法、情景法;讨论法、练习法、自主探究法;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呼号激趣,揭示课题1.呼号激趣;2.揭示课题:说是花,不是花,不长叶子不结果,没有树根没有杈,漫天遍地都是花。 谜底( )板书课题,齐读两遍课题;二.明确目标,学前检测1.出示学习目标;2.学前检测:课件出示;1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li li(1)秋天,果园里每棵树上都是果实累()累。(2)劳累()了一天的妈妈终于可以坐下来休息了。chngchng(3)小狗冲( )着大门口不停地汪汪叫。(4)雪孩子冲( )进小白兔的家。2根据拼音写词语。 gn kui png bin shu q hn qng( ) ( ) ( ) ( )3. 精讲点拨,排异解惑(1) 初读感知1.课件播放范读,学生边听边画。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二)学习“我会认”的15个生字1.课件出示生字,学生拼读。2.课件出示词语,学生认读。3.小组群学生字,师抽组检查群学情况。4.学习多音字“呀”。5.学生尝试默读课文,说一说课文写了什么?(三)学习“我会写”的8个生字1.课件出示8个生字。2.小组群学生字。3.上台展示群学情况。4.师生评议。四.巩固训练,评价检查1给下列的字加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昌()_ 气()_ 中()_干()_ 军()_ 卜()_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奔( ) 闭( )连忙( )5. 回顾重点,课堂小结这是一篇童话,讲述一个雪孩子给小白兔带来快乐,为小白兔解除灾祸,最后自己变成了云朵的故事。第二课时一.呼号激趣,揭示课题复习导入第二课时:累了 添柴 烧旺 渐渐 哎呀 冒着烫人 终于 浑身 水淋淋 扑灭 激动 二.明确目标,学前检测1.出示学习目标;2.学前检测:听写生字。三.精讲点拨,排异解惑(一)再读感悟1.默读课文,边读边想,并给课文分段。2.说说课文写的是什么事?这是一篇童话,讲述一个雪孩子给小白兔带来快乐,为小白兔解除灾祸,最后自己变成了云朵的故事。(二)分段学习课文1.分组分段朗读课文。2.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天气情况。写一连下了好几天的雪。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兔妈妈堆雪孩子。写兔妈妈在门外给小白兔堆个雪孩子,小白兔有了小伙伴。第三部分(第4-12自然段):雪孩子救小白兔。写小白兔家着火,雪孩子救出了熟睡的小白兔。第四部分(第13-14自然段):雪孩子变成云。写雪孩子变成水汽后,又变成了白云。(三)读懂课文核心问题:从雪孩子救小白兔这件事上,你发现雪孩子有什么特点和品质?我发现雪孩子不怕冷,遇热会融化;他不怕牺牲、舍己救人。串珠问题:1.小白兔为雪孩子做了什么?小白兔跳舞给雪孩子看,唱歌给雪孩子听。2.小白兔家为什么会着火?小白兔往火堆里添了许多柴,他睡着了,火把旁边的柴堆烧着了。3.雪孩子看到小白兔家着火后,是怎样做的?雪孩子一边喊,一边向小白兔家奔去,他冲进屋里,把小白兔抱起来,跑到屋外。4.雪孩子是怎样变成白云的? 雪孩子遇热后先化成了水,太阳一晒,他就变成了水汽,飞到天空中,变成了白云。四.巩固训练,评价检查(一).给下面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柴(cichi)烫(tntn)浑(hnjn) 淋(lnln)旺(wnwn) 终(zhnzn)(二).给下面的字加上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王()_()军()_()气()_()干()_()(三).照样子,使句子表达得更具体。例:雪孩子变成了一朵白云,一朵(美丽的)白云。1.我有一本故事书,一本()故事书。2.它是一只小兔,一只()小兔。3.雪孩子变成了水汽,()水汽。(四).读一读,抄写每组的第2个句子。雪孩子变成了一朵白云。雪孩子变成了一朵白云,一朵美丽的白云。雪孩子变成了水汽。雪孩子变成了水汽,很轻很轻的水汽。五.回顾重点,课堂小结本文写了雪孩子冒着大火救出小白兔,自己却消失了的故事,表现了雪孩子勇敢无畏,舍己救人的优秀品质,表达了人们对雪孩子的赞美之情。六.适量作业,拓展延伸完成优化设计和写字本。板书设计: 21、雪孩子唱 赶 旺 旁 浑 谁 轻 汽( )( )( )( )( )( )( )( )( )( )( )( )( )( )( )( )课后反思:语文园地七教学目标:1.通过认识熟悉的事物认识生字,认识生字椰、壳、漠、骆、驼、骏、悬、崖。2.认识象声词,了解他们的作用,并能根据句子的意思选择恰当的词语。 3.了解关于天天气的成语,并感受天气的变化莫测。 4.了解拟人句的特点,并能试着说一说拟人句。 5.联系生活实际,观察图画。 6.培养学生通过合理想象,完整讲述故事的能力,并能将讲述的故事用通顺的语言进行描述。 7.通过对比,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