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心理学研究方法ResearchMethodinPsychology 孙向红中科院心理研究所 提纲 1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论2心理学研究性质与特征3研究问题的确定4查阅文献5实验设计 抽样设计6观察法 访谈法7学习中问题的讨论 一 8问卷法 9测验法10心理统计初步11实验报告的撰写12学习中问题的讨论 二 上午内容 下午内容 第一讲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论 二 心理学研究的目的 研究内容 行为外显行为 overtbehavior 与内隐行为 covertbehavior 目的 1描述人的行为 这种行为的本质是什么 2查明行为的相关和因果关系 这种行为为什么会发生 3预测人的行为 这种行为何时发生 4控制行为 把科研成果应用于实践 影响这种行为的条件有哪些 四 研究方法与批判思维 1科学研究的功能摆脱权威和个人直觉的局限性提供一套收集资料的方法制定出评价人的行为的规则用普遍的 规律性的东西来指导实践 2批判思维批判思维是一种评价 对比 分析 判断和综合信息的能力判别一个断言是否为真 重要的是搜集支持和反对这个断言的证据 并对证据的质量作出评价 四 研究方法与批判思维 3心理学与伪心理学的区别是否经得住实证检验4相信伪心理学的原因无批判接受顺言指容易相信别人对自己的奉承与赞扬的话正例谬误效应 一个例子 并不代表证据巴纳姆效应 永远让每一个观众都感到自己若有所获 5科学思维方式 四 研究方法与批判思维 5科学思维方式一个例子 吃过麦当劳 肯德基的人目前得癌症的可能性比从没吃过这种东西的人少一半 什么才是事实背后真正的影响因素 科学方法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观察 问题定义 假设 收集证据检验假设 发表结果 建构理论 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范式 1大样本研究范式 一项研究所采用的被试越多 统计检验就越有效 Fisher 1925 研究工作者的统计方法 以随机化程序选择被试 对被试进行实验控制 用统计检验研究结果2小样本研究范式 对少量被试进行大量心理测试 斯金纳 1938 有机体的行为 确定研究对象的行为基线 操纵自变量 记录因变量的变化 撤除自变量 继续记录因变量情况 心理学研究中的伦理学问题 社会心理学家津巴多 PhilipZimbardo 1973 和他的模拟监狱实验目的 探查监禁对个体健康的影响后果 引发一系列问题这类实验会对参与者造成永久伤害吗 为了获得数据 付出使人心理受到伤害的代价值得吗 这类实验人道吗 心理学研究中的伦理学问题 作为一个研究者 对以下三个问题必须特别敏感 欺骗Rubin 1970研究人感到内疚时的心理反应和体验侵犯个人隐私诺尔斯 EricKnowles 对 个人空间 受到侵犯引起的压力持久性伤害米尔格拉姆 Milgram 1974 有一个经典的关于服从权威的实验 充分说明了这一问题 实验中 被试以为他们自己正在给别人施以痛苦的和危险的电击 心理学研究中的伦理学问题 后续研究表明 大多数被试对他们的体验感觉是积极的 并声称他们很高兴参与了实验 许多人还说他们学到了有关他们自身价值的一些东西 但是 仍有少数人的感觉与此不同 但又能怎样呢 应该怎样在探求知识和保障人权两方面进行适当的权衡呢 美国心理学会的伦理学准则如下 心理学家必须在尊重参与者 关注他们的尊严和福利的情况下进行研究 为了保证这一点 许多大学的心理系都设有道德委员会 对研究方案进行监督 心理学研究中的伦理学问题 被试的权利有权要求了解研究目的 要求主试对你的反应保密 获得关于你的反应或测验结果的解释 最后 有权知道研究的结果 Blancketal 1992 Fisher Fyrberg 1994 心理学研究的一些基本道德原则 不伤害被试 准确向被试说明实验中的风险 被试必须为自愿参加 使参加者所能感受到的任何可能的不适感降到最低程度 为被试保密 不允许在没有必要的情况下侵犯个人隐私 只有在绝对必要时才可使用欺骗方法 事后要排除任何由欺骗引起的误解 向参加者说明结果并解释其意义 尊重参加者的尊严 八 心理学研究需要注意的几个现象 安慰剂效应 举例 用一个实验来考察安非他明会不会影响学习 学习之前 实验组吃了安非他明 控制组什么都没吃 这样设计一个药物作用实验有问题吗 什么是安慰剂 placebo 一种假的药丸或针剂 作用来自其给人的暗示 而不是其真实的成份 糖丸和生理盐水注射液是常用的安慰剂 它们的心理影响非常大 安慰剂效应的控制单盲实验 single blindexperiment 双盲实验 double blindexperiment 八 心理学研究需要注意的几个现象 实验者效应 人类被试对研究者赋予他们的期望十分敏感 实验者效应 experimentereffect 指实验者的无意影响引起被试行为上的变化 罗森塔尔 RobertRosenthal 1973 美国空军学院预备班的100名学员被随机分配到5个班上数学课 而教员们不知道分配是随机的 相反 他们被告知学生是根据能力的高低加以选择的 结果发现 那些 高能力 班里的学生比 低能力 班的学生数学成绩提高得快得多 人们有时候会按照我们对他们预期的去做 即使教育者对此很了解 这种效应仍继续影响着大批学生 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第二讲心理学研究的性质与特征 内容提要 一 导言二 心理学研究的性质三 心理学研究的分类四 理论的作用五 研究过程中的五个步骤 心理学研究的步骤 心理学研究的五个步骤 1确定问题2查阅文献3收集资料4分析资料5得出结论 3 心理学研究的效度 研究效度 Validity 是指一项研究的有效性 即研究所得出的结论是基于事实或证据的 是可以被证明的 变量2 变量1 变量3 变量4 常用的两种效度 1 内部效度 解释效度 研究结果可以在多大程度上被精确地解释 2 外部效度 推论效度 研究结果可以在什么范围内加以推广 内部效度和外部效度的关系 1 内部效度是外部效度的先决条件2 提高内部效度的措施可能导致外部效度降低 追求较高的外部效度会降低内部效度 3 应该在内部效度和外部效度间寻找一种平衡 4 心理学研究的信度 信度指研究的可靠性 即研究的前后一致性和可重复性 外部信度 不同的研究者之间的一致性内部信度 一个研究者在相同或相似的背景下进行重复研究时的前后一致性 影响信度的因素 被试因素 身心健康状况 动机 注意力 持久性 对待研究的态度等主试因素 是否按照程序流程 实验气氛 主观评判研究设计 取样不当 测量时问题陈述不清研究实施 难以控制的环境因素 信度与效度的关系 信度是效度的前提条件 如果一项研究的信度不高 效度肯定不会高 因为收集的资料是不可靠的 前后不一致的 因此研究者就不敢说他能很好地解释结果 也不敢把结果推论到其他人群和条件中去 定量研究中的重要概念 1 自变量 Independentvariables 这是由实验者操纵的变量 一个自变量的大小 范围或取值是由实验者决定的 不依赖于任何其它条件 自变量被认为是引起行为差异的可能原因 2 因变量 Dependentvariables 这类变量测量实验结果 揭示自变量对行为的作用 而这种作用往往是通过诸如测验分数之类的操作成绩来表现的 3 无关变量 Extraneousvariables 这是实验者希望排除的一些条件 以使实验结果不受其影响 举例 饥饿对记忆的影响自变量 饥饿因变量 记忆测验分数确定的记忆能力无关变量 前一天晚上的睡眠时间 智力水平或记忆任务的难度 等等 3 实验研究 实验对环境进行系统的操纵 从而观察这种操纵对于行为的效应的研究形式 优点 对研究变量进行严格的控制 从而决定自变量的变化是否引起了因变量的差异 基本条件 1 实验中必须有自变量和因变量 2 对自变量进行操纵和干预 3 对无关变量加以控制 4 对参与者的不同处理要随机分组 初测后测实验组RY1干预XY2控制组RY3无干预Y4 实验研究的模型 研究问题的确定 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第三讲 提要 一 研究问题的选择二 研究问题的陈述三 研究中的变量四 变量的测量五 操作定义六 研究假设练习 研究问题的特征 研究问题常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 通常以提问方式出现是什么 对研究对象进行识别与判定为什么 回答现象的原因或行为的目的怎么样 描述研究对象的状态或过程 研究问题应具有可解答性如 焦虑是由什么心理因素引起的 问题的陈述应客观 不带主观好恶和感情色彩 研究问题的类型 按研究目的分 基础理论性问题 以揭示心理现象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为主要目的应用性问题 以解决社会实践中的问题为主要目的二者并无绝对界限 很多课题兼有双重目的 如招飞课题 按研究深度分 描述性课题 如 教师生活状况调查 因果性课题 如 青少年犯罪的原因 寻求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途径预测性课题 如 探讨2010年中国教育的状况研究未来我国中学生应具备的知识结构 等 课题选择的意义与原则 意义 不仅是研究的起点 也是研究工作成败的关键 它决定了研究方向是否恰当 决定了未来的成果在科学 社会和经济方面的价值 原则 1 需要性原则 只有紧密为社会实践需要服务 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指明了研究的方向 2 创造性原则 解决前人没有解决或部分解决的问题 反映了研究的本质3 科学性原则 在一定的科学理论指导下进行 体现科学研究的内在要求 如 人体特异功能 皮纹研究等4 可行性原则 说明了研究的现实条件 确认研究问题的步骤 第一步 初步选择研究的题目第二步 对题目作初步探索 文献 专家 实地考察第三步 将选题具体化分解为一个个有待研究的具体问题 如 中学生心理发展 思维 记忆 情感 品德 友谊 助人等第四步 写开题报告第五步 征求意见 反复修改 二 研究问题的陈述 1问题陈述的两种水平 1 笼统 粗略的陈述 在研究初期 2 具体的 限定性的陈述a 叙述式陈述 陈述句 b 问题式陈述 疑问句 适于焦点问题的研究 二 研究问题的陈述 笼统陈述 小学生的创造力叙述式陈述 发散性思维测验得分与5 7年级学生智力特征间关系的研究问题式陈述 5 7年级学生发散性思维得分与一般智力测验分数的关系如何 与阅读成绩测验分数的关系如何 与动作灵活性测验分数有何关系 二 研究问题的陈述 2问题陈述的作用 1 为研究者指明制定研究计划的方向 2 指明整个中心议题和问题的背景 3 指出研究设计中的关键因素 总之 研究问题的陈述应该简洁明了 并确定研究活动的关键因素 三 研究中的变量 1常量和变量常量 一个研究中所有个体都具有的特征或条件变量 不同个体具有不同价值或条件的特征2自变量和因变量自变量 引起其他变量改变的原因因变量 受自变量影响而变化3有机变量 无关变量和控制变量 2自变量和因变量 例1 三种教学方法 常规教学法 自学辅导法和系列提问法 对初二学生数学学习成绩的影响 自变量 教学方法 学生性别因变量 学生的数学成绩 3有机变量 无关变量和控制变量 有机变量 表示个体先天特征的变量 它们是原有的 不可随机分配的 如性别和智力 男的就是男的 女的就是女的 我们不能通过抓阄来分配谁来当男的 或谁来做 聪明人 2 无关变量 可能对因变量有影响但不能控制或测量 只能推断其存在与否的变量 亦称中间变量 中性变量 复合变量 如成熟 家庭环境 学校环境等 3 控制变量 是研究中不起主要作用的自变量 其效果可以控制 如教师的教学水平 学生原有智力水平 3有机变量 无关变量和控制变量 对5年级学生自然课学习的研究 取样范围是5所学校 学生以前成绩按高 中 低分组 性别差异要考虑 教学方法有三种 教材有两种 要测量的变量有自然课成绩 阅读成绩和拼写成绩 同时还测量了学生的学习风格和教师的教学风格 自变量 教学方法 教材控制变量 学校有机变量 性别 原来成绩无关变量 学习风格 教学风格因变量 科学成绩 阅读成绩 拼写成绩 自变量 因变量 中间变量 四 变量的测量 从测量角度来划分 我们可以用4种尺度对变量进行测量 1 称名尺度 或定类尺度 无任何顺序 只是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范畴 如性别 学校类型 职业 对某事件的不同态度等 其结果只能进行百分数计算 2 顺序尺度 或定序尺度 有一定顺序 可以按大小 高低 多少等排列出顺序 如字母表 体育和文娱活动比赛中的名次 对学生某种特征的顺序排列 5个学生中谁最适合当班长 6种记忆方法中哪种对你最有效 等 其结果可进行百分数和等级相关计算 3 等距尺度 或定距尺度 不但有顺序 而且在数量上等距 如温度 学习成绩测量中的标准分数 智力测验中的IQ分数 受教育年限 态度测量中的等级 完全同意 有些同意 同意与不同意之间 有些不同意 完全不同意 等等 对其结果可做加减运算 但不能做乘除运算 如不能说智商100的人比智商50的人聪明一倍 等距尺度的测量结果可以计算百分数 可以计算积差相关 可以计算平均数和标准差 因此可以做更高级的各种统计运算 因此等距尺度是教育和心理研究中最常用的测量尺度 4 比率尺度 或定比尺度 有绝对零点和统一单位 如人的身高 体重 其结果可做加减和乘除运算 如身高2米是身高1米的两倍 如反应时 RT 其结果可以做任何统计运算 是四种测量尺度中含信息量最多的一种 五 操作定义 一个假设 挫折会引发攻击行为如何检验这个假设 什么是受挫折 阻止儿童玩特别喜爱的玩具 在某人赢得100万美元时打断他如何测量攻击行为 儿童击打袋子出气的次数谋人使用无理言语的次数 五 操作定义 概念 操作定义是一种规定 它使已确定的需要定义的变量和条件的操作或特征具体化 作用 操作定义是怎样测量变量 用什么办法测量变量的具体描述 如果没有操作定义 就不能对变量进行测量 操作定义 操作定义举例 1 学习能力 在斯坦福 比奈量表上的得分 2 科研能力 GRE考试得分 3 发散思维 砖头的用途测试得分 4 概念理解能力 准确地理解5个概念所花的时间 操作定义还包括对研究中遇到的有关条件进行规定 如 3岁儿童 高中生 学习成绩不良者 等 都需要有操作定义 六 研究假设 概念 假设是对问题的结果 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或某些现象的性质的推测和判断 假设具有理论的某些特征 通常被认为是关于某现象的一大堆概括 因此一个理论往往包含几个假设 2假设的作用 使对问题的陈述内容更具体 方向更明确 4假设的标准 有研究者提出了假设的以下4个标准 1 说明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间的期望关系 2 研究者应有该假设是否值得检验的理由 3 假设应是可检验的 4 假设应尽可能简洁明了 W R Borg M D Gall 1989 好的和不好的假设 不好的假设 聪明的学生对学校的态度好 好的假设 IQ测验分数排在前25 的9 11岁学生在X Y Z态度测量中的平均分比那些IQ测验得分排在后75 的学生要高 评价 前一个假设过于笼统 模糊 很难收集证据来证实 后一个假设详细具体 表明了一种期望的关系 容易检验 更加简明的假设 9 11岁学生的IQ测量分数与X Y Z态度测量分数之间存在正相关 这个假设中包含着学习能力和对学校态度的操作定义 因此是容易测量的 也容易被检验 5假设的类型 1 实质性假设实质性假设亦称研究假设 如 在小学 随着惩罚严厉程度的增加 学生的成绩会下降 做实验的教学比起只是讲课 讨论的教学方法 更能促进学生理解科学的过程 2 统计假设统计学术语 即进行推论统计时做出的推论 如 运用方法A和方法B对3年级学生进行教学 学生的平均阅读成绩无显著差异 5假设的类型 3 零假设无差异或无关系假设 4 选择假设与零假设对立的假设 如 运用方法A和方法B对3年级学生进行教学 其结果有显著差异 零假设和选择假设包括了两种教学方法的所有结果 假设的类型 5 定向假设假设的结果有一定的方向 如 接受方法A教学的3年级学生 其阅读成绩高于接受方法B教学的3年级学生 6 非定向假设假设的结果没有一定方向 如 接受方法A教学的3年级学生 其阅读成绩不等于接受方法B教学的3年级学生 对假设类型的判断 3采用归纳提问教学的成绩超过采用非归纳提问教学的成绩 实质性 选择 定向 4初中阶段学生的学习态度分数与社会适应分数无关 统计 零假设 查阅文献 心理学研究方法第四讲 确定关键词或词组 确定适当的文献来源 确定与本人研究有关的标题 复印材料 编号 按内容和重要性分类 剔除无关材料 写文献综述 做摘要和总结 做文献目录 论文评论表 题目研究问题研究方法自变量 因变量结果解释评论进一步的研究 六 对已查出的文献做进一步筛选 1首先浏览最近发表的8 10种文献 2重点阅读本专业 手册 中的相关文章 走捷径 3通过计算机确定6个最多地被提到的作者 4注意别人写的 文献综述 评论 和 后分析报告 5注意那些有争论的观点 看法 6当查阅文献的信息趋于稳定 研究的问题的现状已比较清楚时 文献查阅工作就该结束了 七 文献的集中和总结 1篇目登记2做摘要和短评3对文献进行分类4批判性阅读 研究了什么问题 意义如何 采用了什么研究设计 收集数据的方法如何 讨论部分是否合理 有无新发现 新观点 5写综述 本领域近期发展的主要趋势和问题6列参考文献 七 文献的集中和总结 一 研究文献阅读的原则计划性原则顺序性原则批判性原则 顺序性原则 先看原始文献 后看文献综述先阅读一般文献 再阅读专业文献先阅读理论文献 后看应用文献先看书籍 后看论文先读近期文献 后看远期文献先读难度小的 再读难度大的先熟悉中文文献 然后熟悉外文文献先读有新内容的 后读新内容少的先看科研论文的两头 摘要和结论 后看中间先读主要 关键的部分 后读次要 细节先读重要期刊上的文献 后读次要期刊上的文献 批判性原则 问题陈述是否清楚 研究假设是否明确和可检验 研究的自变量 因变量和无关变量是什么 研究变量有无明确的操作定义 恰当性如何 无关变量控制如何 研究方法与研究问题是否密切相关 被试取样的科学性如何 统计方法运用的适当性如何 结果解释是否正确 结论是否恰当 实验设计 心理学研究方法第五讲 内容提要 一 实验的概念和基本特点二 实验设计三 实验设计的类型四 无关变量的控制 一 实验的概念和基本特点 概念 实验是心理学研究中最重要的方法 指在定性研究的基础上 人为创设一定的情境 对研究的某些变量进行操纵或控制 以考察心理现象的原因 机制和发展规律的方法 其基本目的是解释变量间的因果关系 对变量的操纵和对因果关系的解释是实验的本质和精髓 实验的基本特点 1 操纵自变量 控制无关变量 2 被试 Subjects 指参与实验的人 3 解释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回答 为什么 的问题 4 有严格的程序 包括被试的选择 材料的准备 对所研究的行为有比较具体的操作定义 即测量指标 5 有确定的数据收集方法 二 实验设计的三种水平 1前实验 Pre experimentaldesign 对任何无关变量不加控制 具备实验研究的基本要素 实验处理与测量单组后测 GXO单组前测后测 GO1XO2 概念 基线 baseline 即被试在接受实验处理前已经具备的心理 生理状态 2准实验 Quasi experimentaldesign 1 非随机实验组控制组后测设计G1XO1G2 O2注意 实验中的两个组不是随机分配的 实验处理前已经形成 缺点 选择与成熟的交互 以及选择与处理的交互常常成为混淆不清的因素 2准实验 Quasi experimentaldesign 3 时间系列设计 对一组个体进行一系列周期性测量 并在测量的时间序列中引入实验处理 比较引入处理前后的结果 推断是否产生实验效果的设计 单组GO1O2O3XO4O5O6 X 2准实验 Quasi experimentaldesign 时间系列设计以多次观察为特征 其好处是 能使研究者更好地确定实验处理的效果 在效果可能不出现时 研究者不会做出草率的结论 看看下一次有没有效果 时间系列设计还可以有两个及两个以上组 以便比较有无实验处理的效果 时间系列的变式 可以在多次观察中插入多次处理 2准实验 Quasi experimentaldesign 不同反馈类型对代数成绩影响的研究 反馈的类型 自变量 正反馈组一班O1O2X1O3O4O5负反馈组二班O6O7X2O8O9O10控制组三班O11O12 O13O14O15时间 一学期 3真实验 Trueexperimentaldesign 1 实验组控制组后测设计RG1XO1RG2 O2R表示随机分组 G表示组 OS表示对各组的观察和测量 3真实验 Trueexperimentaldesign 2 所罗门四组设计RG1O1XO2 30RG2O3 O4 20RG3 XO5 20RG4 O6 10用于检测前测可能带来的效应 例 观看一场解题的电影对逻辑推理行为影响的研究 实验处理 一场30分钟电影被试 大学生问题 前测对实验处理的影响是什么 32名学生被分为4组 3真实验 Trueexperimentaldesign 3 因素设计至少涉及两个自变量 每个变量被称为一个因素 至少有两种水平 如2 2 2 2 2 2 3 5 等等 分组的数目等于变量数和水平数的连乘积 2 2的例子 两种教学方法 两种性别的学生2 2 2的例子 注射两种药物 两种月龄的白鼠 两种性别的白鼠 3真实验 Trueexperimentaldesign 5 重复测量设计对同一被试进行一次以上的多个因变量测量的设计 S1X1OX2O XKOS2X1OX2O XKO SnX1OX2O XKOS表示被试 对N个被试进行K次处理 3真实验 Trueexperimentaldesign 6 时间延长设计RG1X1O1O2O3RG2 O2O5O6此种设计的目的是查明干预措施的延后影响和持续影响 3真实验 Trueexperimentaldesign 7 时间系列设计RG1O1O2XO3O4O5O6O7RG2O8O9 O10O11O12O13O14在多次前测与多次后测中间插入实验处理 多次前测可获得比较稳定 真实的原来成绩 多次后测可以查明实验处理的延迟效应和持续效应 三 按照被试分类的实验设计类型 1 被试间设计 每个被试只接受一种自变量水平的实验处理 不同的被试接受不同的自变量水平的实验处理 完全随机化 各实验处理组之间没有相关 如两组学生接受两种教学方法的训练 对比两组的结果 三 按照被试分类的实验设计类型 2 被试内设计 每个被试 或每组 被试接受所有自变量水平的实验处理 如一个儿童先吃维生素 再吃葡萄糖 看这些药物对身体和智力的影响 学生先接受系列提问教学法 再接受自学辅导教学法 看对学习成绩的影响等 因实验中有多次测量 所以又称为重复测量设计 当被试不是单个的而是多个组时 又称为随机分组设计 同一组内的被试应尽量等质 三 按照被试分类的实验设计类型 3 配对组设计 取好样 先统一前测 之后分组 实验组加以处理 控制组不处理 4 混合设计 两个以上自变量的处理 其中每个自变量的处理方式是不相同的 如其中一个自变量用被试间设计 另一个自变量用被试内设计 如自学辅导法和系列提问法 用被试间设计考察两种方法的教学效果 需要有三个组 即自学组 提问组和控制组 用被试内设计比较系列提问法和自学辅导法的效果 这种设计对自变量的 以提高研究的信度和效度 好设计 的标准 充分的实验控制数据有比较的基础数据不得受污染不要引入蹩脚的测量和误差不要引入相关变量之间的干扰代表性数据的代表性和结论的可推广性省力原则尽量使用较简单的设计 实验设计中的干扰因素 内部效度的干扰因素偶然事件成熟因素测验 前测对后测的影响测量手段被试的选择差异实验中的偶然减员 实验设计中的干扰因素 外部效度的干扰因素测验的交互作用抽样偏差与实验处理的交互作用霍桑效应多重处理干扰 抽样设计SamplingDesign 心理学研究方法第六讲 抽样设计的意义 解决总体研究难以进行的困难节省人力 时间 费用提高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研究深度有利于减少研究 污染 范围减少损耗 保护总体抽样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研究的效度抽样设计的基本原则 随机性原则 目录 1随机样本的概念2抽样设计的原则3随机与分层随机抽样4整群抽样5有序抽样6样本规模的确定7有目的抽样8取样实例9练习 抽样的概念 抽样 从总体中抽取一部分个体作为研究样本 一 随机样本的概念 总体 population 是研究者感兴趣的研究对象的总合 样本 sample 是总体的子集 是从总体选取的有限数目的成分或元素 用以代表总体 研究中以样本为基础 通过统计推断 作出有关总体的结论 样本 一 随机样本的概念 随机样本也称概率样本 总体成员被选入样本的概率都不为零 在简单随机样本中 总体各成员被选中的概率相等 取样的置换性非置换随机取样随机样本是一个无偏样本 即 由于随机变化的原因 样本中的个体成员是变动的 样本的代表性必须明确规定所研究总体的基本特征 当样本相似于总体特征的特点时 就认为获得了 代表性样本 二 抽样设计的原则 随机化 randomization 抽样研究的基本原则 即 在进行抽样时 总体中每一个体是否被抽取 并不由研究者主观决定 而是按照概率原理 使被抽取的可能性相等 因此可以保证以下两点 具有最大的可能使总体的特征在样本中得以体现 对于抽样误差的范围可以预算和控制 第二对重要的概念 抽样误差vs 抽样偏差 当随机样本被用来代表总体时 样本统计值与总体参数之间的差叫做抽样误差 samplingerror 它是一个变动量 例如 从1675名5年级学生中随机抽取150名作为样本 如果样本的数学考试平均分是86 3 总体的平均分不一定是86 3 但大约是86 3 随着样本容量的加大 因随机波动导致的变动量会减小 抽样误差也减小 抽样误差与抽样偏差 抽样偏差 samplingbias 是由于选择样本的方式不恰当而造成的错误 它使样本对总体来说不具代表性 例如 前述的1675名学生是来自5所小学 如果我们从每个小学选择一个高能力班 每班30人 这150名学生的数学考试平均分为98分 在问卷调查中 被调查者无应答也可能造成抽样偏差 尽管最初的样本是随机选择的 回答者对回答与不回答的选择造成了一个有偏差的样本 好的抽样设计的标准 1目标明确2可测性3可行性4经济性 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 使用随机数字表5398102015321119725005664950688862835911145303302054463472377380091017362397182483671398926051837092抽签或抓阄 三 分层随机抽样stratifiedsampling orhierarchicalsampling 1定义1 按照总体已有的某些特征 将总体分成几个不同部分或维度 每个叫一层 再分别在每一部分中随机抽样 定义2 当抽样的总体是不同质的 是由若干个子总体组成时 我们可以把一个母总体分为两个或更多的子总体 或称作 层 再从每层中抽样 这种抽样方法叫做分层随机抽样 2抽样比率 样本容量与总体容量的比值 表示为n N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年产充气橡皮艇2000台和充气浆板1000件新建项目环评报告表
- 2025年初级中学消防试卷及答案
- 脚手安全培训结束语课件
- 小学生的套路试卷及答案
- 通风工程承包方案范本(3篇)
- 脊柱矫形护理查房课件
- 2025物业租赁融资合同
- 工程成本审计实施方案(3篇)
- 车间安全培训内容记录课件
- 2025设备租赁合同样板
- 《高等教育学》历年考试真题试题库(含答案)
- 2024年湖南省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物理试卷真题(含答案详解)
- 水机空调安装合同范本
- 本校学生对学校食堂满意度调查问卷
- 典范英语7the king of football概括
- DL-T-710-2018水轮机运行规程
- 我和我的祖国歌词
- 2023版《思想道德与法治》(绪论-第一章)绪论 担当复兴大任 成就时代新人;第一章 领悟人生真谛 把握人生方向 第3讲 创造有意义的人生
- (2024年)发生输液反应时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 水域救援知识课件
- 军兵种知识教案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