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红楼梦好句和评语推荐.doc_第1页
关于红楼梦好句和评语推荐.doc_第2页
关于红楼梦好句和评语推荐.doc_第3页
关于红楼梦好句和评语推荐.doc_第4页
关于红楼梦好句和评语推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红楼梦好句和评语推荐篇一:红楼梦摘抄好段好句 案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红楼梦 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 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 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 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红楼梦太虚幻境石牌坊联语 一个是阆苑仙范葩,一个是美玉无理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 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磋嗟呀,一个空劳牵挂; 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红楼梦枉 凝 眉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树,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 手把花锄出绣闺,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英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三月香巢初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 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研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杀葬花人。 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 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 青灯照壁入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 怪依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 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 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 愿依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杯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依收葬,未卜依身何日丧依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依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红楼梦林黛玉葬花辞 忆菊 怅望西风抱闷思,蓼红苇白断肠时。空篱旧圃秋无迹,瘦月清霜梦有知。 念念心随归雁远,寥寥坐听晚砧痴。 谁怜我为黄花病,慰语重阳会有期。 -蘅芜君 访菊 闲趁霜晴试一游,酒杯药盏莫淹留。 霜前月下谁家种槛外篱边何处秋蜡屐远来情得得,冷吟不尽兴悠悠。 黄花若解怜诗客,休负今朝拄杖头。 -怡红公子 种菊 携锄秋圃自移来,畔篱庭前故故栽。 昨夜不期经雨活,今朝犹喜带霜开。 冷吟秋色诗千首,醉酹寒香酒一杯。泉溉泥封勤护惜,好知井径绝尘埃。 -怡红公子 对菊 别圃移来贵比金,一丝浅淡一丛深。 萧疏篱畔科头坐,清冷香中抱膝吟。数云更无君傲世,看来惟有我知音! 秋光荏苒休辜负,相对原宜惜寸阴。 -枕霞旧友 供菊 弹琴酌酒喜堪俦,几案婷婷点缀幽。隔坐香分三径露,抛书人对一枝秋。 霜清纸帐来新梦,圃冷斜阳忆旧游。 傲世也因同气味,春风桃李未淹留。 -枕霞旧友 咏菊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 毫端运秀临霜写,口角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潇湘妃子 画菊 诗余戏笔不知狂,岂是丹青费较量聚叶泼成千点墨,攒花染出几痕霜。 淡浓神会风前影,跳脱秋生腕底香。莫认东篱闲采掇,粘屏聊以慰重阳。 -蘅芜君 问菊 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 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开花为底迟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病可相思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话片时。 -潇湘妃子 簪菊 瓶供篱栽日日忙,折来休认镜中妆。长安公子因花癖,彭泽先生是酒狂。 短鬓冷沾三径露,葛巾香染九秋霜。 高情不入时人眼,拍手凭他笑路旁。 -蕉下客 菊影 秋光叠叠复重重,潜度偷移三径中。 窗隔疏灯描远近,篱筛破月锁玲珑。 寒芳留照魂应驻,霜印传神梦也空。 珍重暗香休踏碎,凭谁醉眼认朦胧-枕霞旧友 菊梦 篱畔秋酣一觉清,和云伴月不分明。 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 睡去依依随雁断,惊回故故恼蛩鸣。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 -潇湘妃子 残菊 露凝霜重渐倾欹,宴赏才过小雪时。 蒂有余香金淡泊,枝无全叶翠离披。半床落月蛩声病,万里寒云雁阵迟。 明岁秋风知相会,暂时分手莫相思! -蕉下客 秋窗风雨夕(黛玉) 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 助秋风雨来何速惊破秋窗秋梦绿。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屏移泪烛。 泪烛摇摇爇短檠,牵愁照恨动离情。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罗衾不奈秋风力,残漏声催秋雨急。连宵脉脉复飕飕,灯前似伴离人泣。 寒烟小院转萧条,疏竹虚窗时滴沥。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窗纱湿。飞鸟各投林全文: 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欠命的,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冤冤相报实非轻,分离聚合皆前定。欲知命短问前生,老来富贵也真侥幸。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袭人) 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香菱)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黛玉、宝钗) 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元春)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探春)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展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史湘云) 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妙玉) 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迎春) 肖像描写 1.面如敷粉,唇若施脂,转盼多情,语言常笑。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宝玉 2.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黛玉 3.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罕言寡语,人谓藏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宝钗 4.肌肤微丰,合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迎春 5.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探春 6.水蛇腰,削肩膀,钗軃鬓松,衫垂带褪,有春睡捧心之遗风-晴雯 7.其鲜艳妩媚,有似乎宝钗,风流袅娜,则又如黛玉可卿 8.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王熙凤 9.钗軃鬓松,衫垂带褪,有春睡捧心之遗风-晴雯 10.较宝玉略瘦些,眉清目秀,粉面朱唇,身材俊俏,举止风流,似在宝玉之上,只是怯怯羞羞,有女儿之态,腼腆含糊-秦钟 11.细挑身材,容长脸面,穿着银红袄儿,青缎背心,白绫细折裙-袭人 12.穿着半新的藕合色的绫袄,青缎掐牙背心,下面水绿裙子.蜂腰削背,鸭蛋脸面,乌油头发,高高的鼻子,两边腮上微微的几点雀斑-鸳鸯 篇二:红楼梦评价 名家评价 毛泽东对红楼梦的评价与看法: 1、红楼梦我至少读了五遍我是把它当历史读的。开头当故事读,后来当历史读。什么人都不注意红楼梦的第四回,那是个总纲,还有冷子兴演说荣国府、好了歌和注。第四回葫芦僧乱判葫芦案,讲护官符,提到四大家族:“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丰年好大雪(薛),珍珠如土金如铁。”红楼梦写四大家族,阶级斗争激烈,几十条人命。统治者二十几人(有人算了说是三十三人),其他都是奴隶,三百多个,鸳鸯、司棋、尤二姐、尤三姐等等。讲历史不拿阶级斗争观点讲,就讲不通。 2、中国有四部经典文学名著: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和红楼梦。谁不看完这四部小说,不算中国人! 3、不读五遍红楼梦,没必要发表评论。 4、红楼梦不仅要当做小说看,而且要当做历史看。他写的是很细致的、很精细的社会历史。他的书中写了几百人,有三四百人,其中只有三十三人是统治阶级,约占十分之一,其余都是被压迫的。牺牲的、死的很多,如鸳鸯、尤二姐、尤三姐、司棋、金钏、晴雯、秦可卿和她的一个丫环。秦可卿实际是自杀的,书上看不出来。贾宝玉对这些人都是同情的。金瓶梅是红楼梦的祖宗,没有金瓶梅就写不出红楼梦。但是,金瓶梅的作者不尊重女性,红楼梦、聊斋志异是尊重女性的。 、鲁迅对红楼梦的评价与看法: 1、红楼梦是中国许多人所知道,至少,是知道这名目的书。谁是作者和续者姑且勿论,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 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在我的眼下的宝玉,却看见他看见许多死亡。 张爱玲: 有人说过“三大恨事”是“一恨鲥鱼多刺,二恨海棠无香”,第三件不记得了,也许因为我下意识的觉得应当是“三恨红楼梦未完”。 著名红学家周汝昌。他说:红楼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部古往今来绝无仅 有 的 “文化小说”。“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代表性最强的作品” “它是我们中华文化史上的一部最伟大的著作”。曹雪芹“是惊人的天才,在他身上,仪态万方地体现了我们中华文化的光彩和境界。他是古今罕见的奇妙的“复合构成体”大思想家,大诗人,大词曲家,大文豪,大美学家,大社会学家,大心理学家,大民俗学家,大典章制度学家,大园林建筑学家,大服装、陈设专家、大音乐家、大医药学家。他的学识极广博,他的素养极高深。这端的是一个奇才、绝才。这样一个人写出来的小说,无怪乎有人将它比作“百科全书”,比作“万花筒”,比作“天仙宝境”在此镜中,我中华男女老幼一切众生相,毫芒毕现,巨细无遗。这是何等慧眼,何等神力!”“虽然雪芹像是只写了一个家庭,一个家族的兴衰荣辱,离合悲欢,却实际是写了中华民族文化的万紫千红的大观与奇境。” 著名红学家吴世昌用一句诗来概括:“红楼一世界,世界一红楼。”这么说古往今来, 五洲四海的人都是红楼梦中人。 红楼梦是一部中国末期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小说以上层贵族社会为中心图画,极其真实、生动地描写了十八世纪上半叶中国末期封建社会的全部生活,是这段历史生活的一 面镜子和缩影。是中国古老封建社会已经无可挽回地走向崩溃的真实写照。 红楼梦是中国小说史上不可超越的顶峰。 中国大百科全书评价说,红楼梦的价值怎么估计都不为过。 大英百科评价说,红楼梦的价值等于一整个的欧洲。红楼梦是一部大书。 几千年中国文学史,假如我们只有一部红楼梦,它的光辉也足以照亮古今中外。 红楼梦是言情小说,它言男女之情,以言情而至伟大,必须有一个条件:起于言情, 终于言情,但不止于言情。 “红楼梦令你觉 得汉语汉字真是无与伦比。”“它似乎已经把汉语汉字汉文学的可能 性用尽了,把我们的文化写完了。” “红楼梦是经验的结晶。人生经验,社会经验,感情经验,政治经验,艺术经验, 无所不备。红楼梦就是人生。”“几乎是,你的一切经历经验喜怒哀乐都能从红楼梦里找到参照,找到解释,找到依托,也找到心心相应的共振。” “红楼梦帮助你体验人生。读一部红楼梦,等于活了一次,至少是活了二十年。” 红楼梦绝不仅仅是一部小说,他是那个社会的缩影.尽管这不是完整的原著,尽管 红楼梦中有虚无主义思想,但瑕不掩瑜,它绝对是中国古代小说的最高峰!在我心中,它也是文学艺术的最高峰! 红楼梦写了一个封建贵族大家庭从繁荣走向衰败的故事。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 的恋爱婚姻悲剧,是这个故事的中心。作者的高明在于,他没有表面地、简单地表现这个爱情悲剧,而是从人物思想性格的深处,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去挖掘这一爱情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充分地揭露了封建主义的残酷虚伪和封建统治阶级的腐朽罪恶。作品的主题也没有局限在个人爱情悲剧本身,而是围绕着中心事件,展开了许多错综复杂的矛盾斗争,描绘了一幅极其广阔的社会生活图画,说明了整个封建社会已是千疮百孔,摇摇俗坠。深刻尖锐地批判了封建社会制度、政治吏治、婚姻制度、伦理关系,悲愤满腔地控诉了封建主义的残酷无情和灭绝人性,大胆锐敏地预示了封建社会和封建统治阶级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在中国,红楼梦被评价为剖析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红楼梦塑造了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鸳鸯、晴雯、贾政、贾赦、贾珍、 贾琏等一大批千古不朽的典型形象。贾宝玉是封建贵族阶级的叛逆者。他生活在腐朽、虚伪的封建大家庭里,由对它的怀疑、憎恨发展到弃家出走,与封建统治阶级彻底决裂。他反对封建主义生活道路,对贵族生活的厌倦冷漠,是他反封建叛逆性格的最高表现。贾宝玉性格中的一个突出特点是轻蔑、憎恨封建的世俗男子,同情、热爱受封建主义压迫与蹂躏的女子,表现出明显的民主思想。贾宝玉性格的反封建主义意义还突出地表现在对真挚爱情的追求上。宝黛的爱情悲剧,实际上是个社会悲剧。 林黛玉是一个和贾宝玉志同道合的封建叛逆者的形象。在她身上,一定程度地体现了封 建社会里妇女的不幸命运,反映了他们勇于反抗和对自由爱情的热烈追求。但她性格中有着贵族小姐的矜持和脆弱。宝玉、黛玉是作者最心爱的两个中心人物。与宝黛截然相反,宝钗是照着封建正统思想塑造的一个形象,在封建主义制度没落时期,她也是一个悲剧形象。 作者还怀着正义、同情和爱惜的感情,塑造了晴雯、鸳鸯等一大批如同过江之鲫的丫环 形象。她们大多善良、纯洁、有理想、敢于反抗、坚决大胆地追求幸福生活。这些被压在最底层的丫环形象的成功塑造,是作者民主思想的进一步显示,在当时很有进步意义。 书中作者还真实、深刻地描画出贾赦、贾琏、贾珍、王熙凤等封建统治势力的代表人物 的丑恶嘴脸。在他们身上集中了剥削阶级荒淫无耻、贪婪凶残、阴险毒辣的特点。其中“嘴甜心苦、两面三刀,上头笑着,脚底下就使绊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的王熙凤,留给读者的印象最深刻,是中国小说画廊中特色鲜明的著名典型形象。 篇三:对红楼梦的评价 对红楼梦的评价 红楼梦使我们中华民族的一部古往今来、绝无仅有的“文化小说”。从所有中国明清两代重要小说来看,没有哪一部能像红楼梦具有如此惊人广博而深厚的文化内涵的了。 红楼梦到底是一部什么书?归根结底,应称之为中华之文化小说。因为这部书中充满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却表现为“通之于人众”的小说形式。如欲理解这一民族文化的大精义,读古经书不如先读红楼梦,在曹雪芹笔下,显得更为亲切、生动、绘声绘影,令人如入篇中,亲历其境,心领其意。 诗曰: 中华文化竟如何?四库难知万卷书。 孔孟不如曹子妙,莲花有舌泪凝珠。 中华文化此中含,含笑悲欢味自耽。 若能获麟同绝笔,春秋舌拙色应惭。 很多人都说宝玉是礼教的叛逆者,他的思想言谈行动中确有叛逆的一面,自不必否认。但是还要看到,真正的意义即在于他把中华文化的重人、爱人、为人的精神发挥到了“惟人”的新高度,这与历代诸子的精神仍然是一致的,或者是殊途同归的。所以我才说红楼梦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代表性最强的作品。 另: 甲戌本凡例诗: 终生着甚苦奔忙,盛席华筵终散场。 悲喜千般同幻渺,古今一梦尽荒唐。 谩言红袖啼痕重,更有情痴抱恨长。 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鲁迅评红楼梦: 红楼梦是中国许多人所知道,至少,是知道这名目的书。谁是作者和续者姑且勿论,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 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在我的眼下的宝玉,却看见他看见许多死亡;证成多所爱者当大苦恼,因为世上,不幸人多。惟憎人者,幸灾乐祸,于一生中,得小欢喜少有罣碍。然而憎人却不过是爱人者的败亡的逃路,与宝王之终于出家,同一小器。 戚序本序: 吾闻绛树两歌,一声在喉,一声在鼻;黄华二牍,左腕能楷,右腕能草。神乎技也,吾未之见也。今则两歌而不分乎喉鼻,二牍而无区乎左右,一声也而两歌,一手也而二牍,此万万不能有之事,不可得之奇,而竟得之石头记一书。嘻!异矣。夫敷华掞藻、立意遣词无一落前人窠臼,此固有目共赏,姑不具论;第观其蕴于心而抒于手也,注彼而写此,目送而手挥,似谲而正,似则而淫,如春秋之有微词、史家之多曲笔。试一一读而绎之:写闺房则极其雍肃也,而艳冶已满纸矣;状阀阅则极其丰整也,而式微已盈睫矣;写宝玉之淫而痴也,而多情善悟,不减历下琅琊;写黛玉之妒而尖也,而笃爱深怜,不啻桑娥石女。他如摹绘玉钗金屋,刻画芗泽罗襦,靡靡焉几令读者心荡神怡矣,而欲求其一字一句之粗鄙猥亵,不可得也。盖声止一声,手只一手,而淫佚贞静,悲戚欢愉,不啻双管之齐下也。噫!异矣。其 殆稗官野史中之盲左、腐迁乎?然吾谓作者有两意,读者当具一心。譬之绘事,石有三面,佳处不过一峰;路看两蹊,幽处不逾一树。必得是意,以读是书,乃能得作者微旨。如捉水月,只挹清辉;如雨天花,但闻香气,庶得此书弦外音乎?乃或者以未窥全豹为恨,不知盛衰本是回环,万缘无非幻泡,作者慧眼婆心,正不必再作转语,而千万领悟,便具无数慈航矣。彼沾沾焉刻楮叶以求之者,其与开卷而寤者几希! 张爱玲: 有人说过“三大恨事”是“一恨鲥鱼多刺,二恨海棠无香”,第三件不记得了,也许因为我下意识的觉得应当是“三恨红楼梦未完”。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对红楼梦有一个非常精辟的评价:“至于说到红楼梦的价值,可是在中国底小说中实在是不可多得的。其要点在敢于如实描写,并无讳饰,和从前的小说叙好人完全是好,坏人完全是坏的,大不相同,所以其所叙有人物,都是真的人物。总之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鲁迅是把红楼梦放在中国小说创作的历史长河作出高度 评 价的。现在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最高峰,不光学术界达成了共识,广大读者一般也是这么看的。 评红有个非同一般的现象,象攀登云梯那样,你有多大本事,多高境界,能在学术上攀登得多高,它就能给你多高的层次。比如说一般的小说很难上到哲学层次的分析,但红楼梦却可以经得起哲学分析。1995年浙师大梅新林教授就写了一本红楼梦的哲学精神,由专门出版一流学术著作的学林出版社出版,在红学界影响很大。我自已也有点体会。1994年夏天,写红楼梦虚实论兼谈红楼梦以小说创构意境,思考不断深入,认识不断攀升,几乎是一天上一个台阶,进入一个新境界,最后认识到曹雪芹首先是个大诗人,然后才是大作家,他用诗的虚实结合的方法写小说,是中国文学史上以小说创构意境的第一人。 评价红楼梦还有个非常奇怪的现象,这个人本人文化素养越高,见识越广,对红楼梦研究得越深入,对红楼梦的评价就越高。毛泽东对红楼梦很有研究,他的评价就很不一般。他在论十大关系中说我国“除了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历史悠久,以及在文学上有部红楼梦以外,很多地方不如人家。”毛泽东视野开阔,他 从中国历史文化长河中,在浩如烟海的文史典籍中,独独提出红楼梦。在他看来,中国有“很多地方不如人家”,但红楼梦可以胜过人家。 上海华东师大有位学者,写了一本历史文化的全息图像论红楼梦,其中谈到红楼梦对于中国历史具有开天辟地的界分性:。“也即是说,所谓中国历史,就文化意味而言,可简明扼要地划分为红楼梦之前的历史和红楼梦之后的历史。”“红楼梦问世,既标记着对以往历史(帝王将相的历史)的颠覆,又标记着一种人文精神的崛起。” 可见红楼梦在中国文化史中的突出地位。 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