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高中物理 1.1 对物体带电本质的理解对点练习 鲁科版选修31.doc_第1页
【创新设计】高中物理 1.1 对物体带电本质的理解对点练习 鲁科版选修31.doc_第2页
【创新设计】高中物理 1.1 对物体带电本质的理解对点练习 鲁科版选修31.doc_第3页
【创新设计】高中物理 1.1 对物体带电本质的理解对点练习 鲁科版选修31.doc_第4页
【创新设计】高中物理 1.1 对物体带电本质的理解对点练习 鲁科版选修31.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创新设计】2014-2015学年高中物理 1.1 对物体带电本质的理解对点练习 鲁科版选修3-1对物体带电本质的理解图1121如图112所示,用起电机使金属球a带上正电荷,并靠近验电器b,则()a验电器金箔不张开,因为球a没有和球b接触b验电器金箔张开,因为整个验电器都感应出了正电荷c验电器金箔张开,因为整个验电器都感应出了负电荷d验电器金箔张开,因为验电器的下部箔片感应出了正电荷答案d解析相对于金属球来讲,金属箔片是距离带电体a较远的一端,根据静电感应规律可知,验电器的两金属箔片都带上了正电荷,而同种电荷相斥,所以金属箔片张开,即d正确电荷守恒定律的应用2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带电绝缘金属小球a、b,分别带有电荷量为qa 6.4109 c、qb 3.2 109 c,让两个绝缘金属小球接触,在接触过程中,电子如何转移并转移了多少个电子?答案电子由b球转移到了a球,转移了3.01010个电子解析当两小球接触时,带电荷量少的负电荷先被中和,剩余的正电荷再重新分配由于两小球相同,剩余正电荷必均分,即接触后两小球带电荷量qaqb c1.6109 c.在接触过程中,电子由b球转移到a球,不仅将自身电荷中和,且继续转移,使b球带qb的正电,这样,共转移的电子电荷量为qbqbqb1.6109(3.2109) c4.8109 c.转移的电子数n3.01010(个)静电的应用与防护3专门用来运输柴油、汽油的油罐车,在它的尾部都装有一条拖在地上的铁链,对它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让铁链与路面摩擦产生静电,使油罐车积累一定的静电荷b让铁链发出声音,以引起其他车辆的注意c由于罐体与油摩擦产生了静电,罐体上的静电被铁链导入大地,从而避免了火花放电d由于罐体与油摩擦产生了静电,铁链将油的静电导入大地,从而避免了火花放电答案c解析在运输柴油、汽油时,由于上下左右颠簸摇摆,造成油和油罐摩擦而产生静电,所以在油罐车尾部装一条拖在地上的铁链能将静电导入大电从而避免静电的积累.题组一对起电的三种方式的理解1关于摩擦起电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摩擦起电现象使本来没有电子和质子的物体中产生电子和质子b两种不同材料的绝缘体互相摩擦后,同时带上等量异种电荷c摩擦起电,可能是因为摩擦导致质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了另一个物体而形成的d丝绸摩擦玻璃棒时,电子从玻璃棒上转移到丝绸上,玻璃棒因质子数多于电子数而显正电答案bd解析摩擦起电实质是由于两个物体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约束能力不同,因而电子可以在物体间转移,若一个物体失去电子,其质子数就会比电子数多,我们说它带正电若一个物体得到电子,其质子数就会比电子数少,我们说它带负电使物体带电并不是创造出电荷图1132如图113,在秋冬的干燥天气里,当你在黑暗中脱下含腈纶材料的衣服时,会看到“闪光”,同时听到“啪啪”的声音,对于这一现象的解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感应起电现象 b接触起电现象c摩擦起电现象 d电荷中和现象答案c解析在干燥的天气中脱衣时,外衣与里面的衣服摩擦,使它们带有异种电荷,属于摩擦起电,电荷放电,发出啪啪声故选c.3如图114用棉布分别与丙烯塑料板和乙烯塑料板摩擦,实验结果如图所示,由此对摩擦起电说法正确的是()图114a两个物体摩擦时,表面粗糙的易失去电子b两个物体摩擦起电时,一定同时带上种类及数量不同的电荷c两个物体摩擦起电时,带上电荷的种类不同但数量相等d同一物体与不同种类的物体摩擦,该物体所带电荷种类可能不同答案cd解析两物体摩擦时是否得失电子取决于原子对电子的束缚力大小,a错由于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得失,所以两物体带电种类一定不同,数量相等,b错,c对由题中例子不难看出,同一物体与不同种类的物体摩擦,带电种类可能不同,d对图1154悬挂在绝缘细线下的两个轻质小球,表面镀有金属薄膜,由于电荷的相互作用而靠近或远离,分别如图115甲、乙所示,则()a甲图中两球一定带异种电荷b乙图中两球一定带同种电荷c甲图中两球至少有一个带电 d乙图中两球只有一个带电答案bc解析题目中的小球都是镀有金属薄膜的轻质小球,带电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所以可以判断出题图甲的现象可以是两个带异种电荷的小球,也可以是一个小球带电而另一个小球不带电;两个小球由于相互排斥而出现题图乙中的现象,则必须都带电且是同种电荷图1165用金属箔做成一个不带电的圆环,放在干燥的绝缘桌面上小明同学用绝缘材料做的笔套与头发摩擦后,将笔套自上向下慢慢靠近圆环,当距离约为0.5 cm时圆环被吸引到笔套上,如图116所示对上述现象的判断与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因为笔套绝缘,所以摩擦不能使笔套带电b笔套靠近圆环时,圆环上、下部感应出异号电荷c圆环被吸引到笔套的过程中,圆环所受静电力的合力大于圆环的重力d笔套碰到圆环后,笔套所带的电荷立刻被全部中和答案bc解析笔套与头发摩擦后,能够吸引圆环,说明笔套上带了电荷,即摩擦使笔套带电,选项a错误;笔套靠近圆环时,由于静电感应,会使圆环上、下部感应出异号电荷,选项b正确;圆环被吸引到笔套的过程中,是由于圆环所受静电力的合力大于圆环所受的重力,故选项c正确;笔套碰到圆环后,笔套上的部分电荷转移到圆环上,使圆环带上性质相同的电荷,选项d错误图1176如图117所示,是一个带正电的验电器,当一个金属球a靠近验电器上的金属小球b时,验电器中金属箔片的张角减小,则()a金属球a可能不带电b金属球a一定带正电c金属球a可能带负电d金属球a一定带负电答案ac解析金属箔片之所以张开,是由于箔片上的正电荷互相排斥造成的当验电器金属箔片的张角减小时,说明箔片上的正电荷一定比原来减少了,由于金属球a只是靠近验电器而没有与验电器上的金属球b发生接触,如果金属球a带正电,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验电器金属箔片上的电荷量会增加,b错误如果金属球a带负电,验电器金属箔片上的电荷量减少,张角会变小,c正确如果金属球a不带电,根据感应起电,金属球a靠近b端会带上负电荷,根据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所以金属箔片的张角会减小,d错误题组二对元电荷及电荷守恒定律的理解7关于元电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元电荷实质上是指电子和质子本身b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一定等于元电荷的整数倍c元电荷的值通常取e1.601019 cd电荷量e的数值最早是由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用实验测得的答案bcd解析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或者等于e,或者是e的整数倍,这就是说,电荷是不能连续变化的物理量,电荷量e的数值最早是由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用实验测得的由以上分析可知选项b、c、d正确8保护知识产权,抵制盗版是我们每个公民的责任与义务盗版书籍影响我们学习效率甚至会给我们的学习带来隐患小华同学有一次不小心购买了盗版的物理参考书,做练习时,他发现有一个带电质点的电量数字看不清,他只能看清是6._1018 c,拿去问老师,如果你是老师,你认为该带电质点的电量可能是下列哪一个()a6.21018 c b6.41018 cc6.61018 c d6.81018 c答案b解析任何带电体的电荷量是元电荷的整数倍,即是1.61019 c的整数倍,由计算可知,只有b选项是1.61019 c的整数倍,故b正确9将不带电的导体a和带电的导体b接触后,导体a中的质子数()a增加 b减少c不变 d先增加后减少答案b解析两导体接触后,发生转移的是自由电子,质子在原子核内,不能随意转移,所以质子数不变图11810如图118导体a带5q的正电荷,另一完全相同的导体b带q的负电荷,将两导体接触一会儿后再分开,则b导体的带电量为()aq bq c2q d4q答案c解析相同带电体接触后,电荷量先中和,后平分图11911如图119所示,通过调节控制电子枪产生的电子束,使其每秒有104个电子到达收集电子的金属瓶,经过一段时间,金属瓶上带有81012 c的电荷量,求:(1)金属瓶上收集到多少个电子?(2)实验的时间为多长?答案(1)5107个(2)5 000 s解析(1)金属瓶上收集的电子数目为:n5107(个)(2)实验的时间:t5 000 s题组三静电的应用与防护12电视机的玻璃荧光屏表面经常有许多灰尘,这主要是因为()a灰尘的自然堆积b玻璃有极强的吸附灰尘的能力c电视机工作时,屏表面温度较高而吸附灰尘d电视机工作时,屏表面有静电而吸附灰尘答案d解析应明确该现象是一种静电现象,即电视机工作时,屏表面由于有静电而吸附灰尘,即d正确13在下列措施中,哪些能将产生的静电尽快导走()a飞机轮子上搭地线 b印染车间保持湿度c复印图片 d电工钳柄装有绝缘套答案ab解析飞机在飞行中与空气摩擦时,飞机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