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测定课件_第1页
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测定课件_第2页
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测定课件_第3页
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测定课件_第4页
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测定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测定 细菌计数法 一 实验内容 1 细菌计数法测定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 小组做 2 录相 免疫反击战 二 目的与要求 1 了解中性粒细胞生物学特性及其意义 2 熟悉 细菌计数法测定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 试验的原理 方法及用途 实验原理 中性粒细胞 来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 占白细胞总数的60 70 生命周期短 不能分裂 靠 造血 补充 胞核呈多叶状 胞质内有多种颗粒 内含髓过氧化物酶 防御素 溶菌酶 组织蛋白酶 乳铁蛋白 碱性磷酸酶等 中性粒细胞特有 巨噬细胞没有这种酶 为中性粒细胞在细胞化学上的标志 中性粒细胞通过趋化 调理 吞入和杀菌等步骤 吞噬和消化衰老 死亡细胞及病原微生物等异物 中性粒细胞产生伪足包围异物 吞噬体或吞噬泡 吞噬 呼吸爆发 产生大量过氧化物及超氧化物等毒性效应分子 杀死吞噬的细菌等异物 同时 中性粒细胞本身也死亡 成为脓细胞 中性粒细胞 A 在抗化脓性细菌感染中起重要防御作用 B 引起感染部位急性炎症反应 C 参与超敏反应 如III型超敏反应 引起机体免疫病理损伤 将新鲜血液和细菌混合 经合适时间后涂片染色 即能观察到被吞噬到中性粒细胞内但还未被消化掉的细菌 检测中性粒细胞吞噬细菌的能力 可作为辅助判断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力的指标之一 细菌计数法测定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 小吞噬实验 检测指标 1 吞噬百分率 100个细胞中吞噬有细菌的细胞数 人吞噬百分率正常参考值 62 76 100 100 2 吞噬指数 100个中性粒细胞吞噬的细菌总数 人吞噬指数正常参考值 1 32 1 72 100 1 显微镜 香柏油 小试管 EP管 载玻片 酒精棉球 吸管 水浴箱等 2 肝素抗凝试管 瑞氏染液 双蒸水 3 菌液制备 白色葡萄球菌18 24小时内汤培养物 经McFarland比浊法调整浓度至6 9 109 mL 加热100 15分钟杀死细菌 置4 保存备用 实验材料 1 仔细消毒后 每个班取5ml静脉血于肝素抗凝管内 轻轻摇匀 实验方法 3 取出EP管 用吸管吹打混匀后 取1滴 全血 白色葡萄球菌混合液 置于洁净载玻片上 用另一载玻片推片 制成血涂片 2 每个组 2 3人 取4滴抗凝血于EP管内 再加入2滴备好的白色葡萄球菌菌液 充分混匀后 置37 水浴20min 中途混匀1次 4 待血涂片自然凉干后 用瑞氏染液染色 瑞氏染色 瑞氏染液数滴覆盖血涂片上染色1min再加等量的PH6 8PBS与染液混合 染色10 15min用蒸馏水冲洗 平持玻片 在一端加水 使染料 漂走 自然干燥 显微镜油镜原理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和分辨率1 放大倍数接物镜放大倍数 接目镜放大倍数2 显微镜的分辨率表示显微镜辨析物体 两端 两点之间距离的能力 可用公式表示为 D 2n sin 2 D 物镜分辨出物体两点间的最短距离 可见光的波长 平均0 55 m n 物镜和被检标本间介质的折射率 镜口角 即入射角 油镜使用的原理1 香柏油的折射率与玻璃接近 提高了视野的照明度 2 提高了显微镜的分辨率 显微镜油镜的使用方法 1 用前检查 零件是否齐全 镜头是否清洁 2 调节光亮度3 低倍镜观察 粗调 细调4 依次再进行中倍 高倍观察5 油镜观察 高倍镜下找到清晰的物象后 提升聚光镜 在标本中央滴一滴香柏油 使油镜镜头浸入香柏油中 细调至看清物象为止 6 换片 另换新片 必须从第三条开始操作 7 用后复原 观察完毕 上悬镜筒 先用擦镜纸擦去镜头上的油 然后再用擦镜纸沾取少量二甲苯擦去残留的油 最后用擦镜纸擦去残留的二甲苯 后将镜体全部复原 油镜观察 首先寻找中性粒细胞 观察胞质中有无吞噬的细菌 如染色正确 可见细胞核及被吞噬的细菌染成紫色 而中性粒细胞胞浆染成淡红色 计算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 1 人类白细胞的吞噬活性在37 时最好 温度过高过低均会使其吞噬能力减低 注意事项 2 个体差异 年龄 健康状况的不同 其吞噬能力亦不同 4 取 细菌 全血 涂片时 要混匀后再取 制作血涂片要求推出尾部 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