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论文:童诗教学中诗歌情愫的追寻.doc_第1页
小学语文论文:童诗教学中诗歌情愫的追寻.doc_第2页
小学语文论文:童诗教学中诗歌情愫的追寻.doc_第3页
小学语文论文:童诗教学中诗歌情愫的追寻.doc_第4页
小学语文论文:童诗教学中诗歌情愫的追寻.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语文论文童诗教学中诗歌情愫的追寻【内容摘要】童歌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部分,我们尝试着让孩子们亲近诗歌,创设听诗、读诗、赏诗的氛围,让学生沉浸在优美的、灵动的、充满智慧的儿童诗之中,赏读诗歌,体悟诗的情韵;诗歌情感融于生活、自然、人情之中,用眼睛去捕捉,用心灵去感悟,追寻童性,厚实诗的情味;放飞自由想象的翅膀,用诗来抒发心中的情感,亲历想象,凸现诗的情性。让孩子感受诗歌的魅力,追寻诗歌的情愫,全面提升语文素养。【关键词】童诗 情愫 追寻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一个儿童就其天资来说,都是诗人,只要在教学方法上,激发兴趣、打开思路、拓宽源头,就能使诗人发出美妙的音节。”儿童诗是儿童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专门为儿童创作的。儿童诗短小、精致、富有想象力的特点,融童情、童心、童趣为一体,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儿童诗是亲切的,通俗易懂的,充满激情的,富有想象力的,反映健康内容的,它的特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语言发展规律。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引领学生诵读儿童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美。要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但纵观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童诗教学大都仅停留在学生品读赏诗的层面上,很少进行写诗的创作指导。童诗教学没有得到很好的重视。儿童诗教学局限于教材,学生儿童诗阅读量少。除了教材中的儿童诗外,学生课外阅读很少读儿童诗,老师没有意识引导学生多读儿童诗,学生的儿童诗储备很少。儿童诗教学过于弱化,学生儿童诗情感体验少。许多教师把教材中出现的儿童诗作为一个基础知识的载体,课堂上以讲代读,为读而读,不重视儿童诗的语言积累,不深入体会儿童诗的情感性,没有让儿童诗的学习更深入,使学生无法形成对诗的整体感受,更不能在语言上有所积累,在语感上有所培养,在情感上有所体验。儿童诗教学功利性,学生儿童诗写作没有一席之地。应试教育下的考试写作常指定不能写儿童诗,这促使我们老师、家长重作文而轻儿童诗的趋势越来越严重,为了迎合应试教育,我们埋没了孩子的诗兴,儿童诗离校园、离学生越来越远,小学生的语言和创造潜能发展的一扇大门在无形之中被关上。为了充分发挥儿童诗自身的独特魅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我们进行研究,试图带领学生叩开诗歌的大门,让他们在诗的海洋里尽情遨游,引导学生广泛搜索各类诗作,吟诵各类诗作,领悟儿童诗的情趣,掌握一些基本的创作方法,然后放飞自由想象的翅膀,用诗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感。一、赏读诗歌,体悟诗的情韵儿童诗的语言形式往往具有这样的特点:语言高度凝炼,富有韵律节奏感,极有抒情性和意蕴美。而要解读一首诗,须通过诵读、品味、想象,刺激各感官的参与,进而唤起内心的视象,把文字转化为视觉形象,经过读者的再创造,从而达到在新的广度和深度把握语言具象。反复诵读能帮助儿童理解语言,欣赏品味出语言的优美,能促进语句的积累和语感的沉淀。为此,我们努力创设一个听诗、读诗、赏诗的氛围,让学生沉浸在优美的、灵动的、充满智慧的儿童诗之中,大量赏读优秀的诗作,从而感受儿童诗的特点和韵味,为学生学习诗歌创作作好预热工作。(一)课堂主阵地赏读活动,走进儿童诗神秘国度课堂是我们教学的主阵地,也是老师带领学生开展赏诗活动的主阵地。在课堂上我们不仅组织学生赏读教材里的诗,赏读金波、圣野、柯岩、鲁兵等著名儿童诗人的童诗,也赏读同学和自己创作的童诗,在赏读中感受诗的节奏和优美的意境。1、集体赏读例诗,创设阅读氛围在集体赏读活动中,我们规定除每周一节的儿童诗指导课外,每周2次晨读和5节语文课前5分钟,为统一读诗时间,我和学生一起欣赏了大量的诗作,除赏读教材里的诗歌,也带领学生赏读课外的充满童真童趣的儿童诗,如日有所诵、名家诗歌、蝴蝶豌豆花等适合本年级段孩子的优秀诗集。通过朗读来引导学生对诗中那一片情、那一份境的理解,来完成儿童快乐阅读童诗中发现美、捕捉美、展现美、享受美的过程。如学习小小竹排画中游一诗时,通过激情导读来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接着引导学生反复自读来体验诗中语言优美的韵律,在品读词句中感受语言的魅力,然后在一遍遍的指读、齐读中领略诗中风景的秀丽、意境的美丽,最后配乐朗读来尽情享受学诗、想诗、读诗、陶醉于诗的种种快乐。反复诵读,既是学习的一个过程,又是享受诗歌美的一个过程。2、总结赏读方法,多种读法入诗情通过集体赏读例诗,让学生逐渐掌握赏读方法,用习得的方法自主赏读。通过讨论,大家总结出了赏读的基本步骤:初读读准音:读准字音,粗通文意。初读,能帮助学生正音识字,总体感知诗歌意思。再读读出意:读准节奏,把握基调。再读,特别是声情并茂的声画并茂的多媒体范读的示范下,很容易能把学生带入美妙的诗歌意境中,更好地把握诗歌的节奏。品读读出情:个性诵读,解读诗情。品读可以让学生发挥想象,把自己对诗歌的理解融入诵读中,或高亢,或重复,或低吟让学生在朗读中进入诗歌的学习中,在朗读中进入诗歌的意境中,在读中品味,在读中理解,在诵读中与诗人达到感情上的共鸣,借诵读来濡染心灵、陶冶性情、培养诗情。3、引导自主赏读,发现诗歌的奥妙在集体赏读、总结赏读的基础上,学生对儿童诗欣赏有了直观感性的认识,教师就可放手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童诗进行自主赏读。反复诵读,读出诗歌的情味和情趣,把欣赏感悟写成书面稿,与同学交流,发表心得,以提升他们欣赏诗歌的能力。学生在自主朗读感悟中进入诗歌的学习中,在朗读中进入诗歌的意境中,在读中品味,在读中理解,感受儿童诗语言的简练、想象的丰富、生活气息的浓厚、抒情的强烈以及节奏轻快的魅力。这样的自主赏读活动,启迪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的诗情,进而诱导他们迸发出富有诗意的语言。(二)课外大舞台赏读活动,体验童诗阅读的快乐1、开展亲子赏诗活动,营造诗意氛围课余时间亲子共读,让家长陪伴孩子一起赏读,除了赏读背诵读教材里的儿童诗,利用人手一本的日有所诵在回家的时候和家长一起赏读、背诵里面的儿童诗,使之成为学校教学的必要延伸,促使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共同营造充满一个充满诗意的家庭赏诗氛围。2、召开诗歌朗诵会,领悟意境和情趣同学们将搜集到的或者是在父母指导下创作出来的儿童诗,以朗诵表演的形式展现给其他同学,形式多样,有个人朗诵,男女对诵,小组合诵,也有的是诗表演,配乐朗诵。整个活动洋溢着浓浓的诗意。3、开展品诗沙龙活动,感悟语言和文字为引导学生赏析儿童诗中的优美词句,体会诗歌所描写的生动意境,为此,我专门在周一中午开辟出了“品诗沙龙”活动时间。每次活动时间,我会从同学们推荐的优秀儿童诗中选取一首,进行重点品读。我尝试着采用多种形式加以点拨,引导学生反复品读,在读中感悟。我们深入文本,品读词语,赏析句子,敢于突破诗中的重、难点、努力挖掘深奥处、思维发散处的思想内涵。我还点拨指导抒发情感处、语言积累处,让学生去发现童诗中的美,去捕捉文字里的美,感悟语言文字的魅力,体验童诗阅读的快乐。随着“品读沙龙”一周周地进行下去,同学们越来越亲近儿童诗了,独立领略诗歌的美,感悟语言文字的魅力的能力也越来越强。二、追寻童性,厚实诗的情味“天真的儿童天生就是诗人。”小孩子是多情的,好奇的,他们常会出其不意地吐出很有韵味的话来。在他们眼里,周围的一切都是有生命、会说话、有感情的。一草一木,一桌一椅,都变得知冷暖,会哭笑。在孩子的眼里,世界是充满童话色彩的美丽世界。诗从生活里来,诗靠眼睛去捕捉,靠心灵去感悟。(一)情融自然,一草一木尽是诗情在孩子的心目中,日月星辰、风云雷电、花鸟虫鱼都是一首首瑰丽的诗篇。教师要引导学生捕捉自然界中最细微而感受最深刻的表象,如徐徐高升的红日、五彩绚丽的晚霞、辽阔生机的大地在一节有关春天的儿童诗创作课前,教师带领孩子走进校园去寻找春天,课后孩子们还和家人一起去田野、山岗寻找春天留下的脚步。引导学生想象:一千个诗人,就有一千个春天!在你的眼里,春天是怎样的?有哪些景物,让你触景生情?请你拿起手中的笔,写下你眼中独特的春天吧。孩子的诗中把春天描绘成了一个美丽、神奇的姑娘,甚至是一个将美好和希望带来人间的仙子。如此大胆的想象、新颖的思维真让人忍不住拍手赞赏。带领学生走回这些似曾相识的诗境中,找回潜在的诗心,唤醒沉睡的诗意,并以最原始的童真童趣焕发出来,让儿童的天性与自然界的万物融为一体。(二)情融生活,一点一滴皆是诗情“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儿童诗的创作源于生活,只有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才有源源不断的诗的题材。生活处处都有诗,只要你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善于发现,及时捕捉诗感,珍惜生命中的每一次独特的心理体验,用笔记录下每一个生命成长的足迹。儿童写诗要写自己熟悉的东西和经历的事,没有真情实感,就没有生命。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到熟悉的事物,有了真切的感情,才能找到贴切的诗句。老师可以剪取生活中某一瞬间的情境,让学生迸发出诗的火花。如包饺子的情境,稍加引导后让孩子照儿童诗的格式写一写。其中一个孩子写道:我帮妈妈包饺子/搓啊搓/揉啊揉/饺子挨个排好队/扑通/扑通/一个一个跳下水。一首充满童趣的作品就呈现在眼前了,它自然地流露了孩子童话般的内心世界,留住了生活中的精彩瞬间。诗是文学的精华,诗是精神的食粮,诗是心灵的火花,诗是清新的风,诗是活泼的泉,诗是生活的每一瞬间。它永远让人感到生活的美好和可爱。(三)情融人情,世事洞明皆为诗情诗是快乐,诗是忧伤,诗就在每个人的心情中。在活动中,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会发现诗,珍惜自己的每一次独特的心理感受,用笔记录下自己成长的每一个足迹,学会用诗的形式把自己的心情即时表达出来。一位学生在练习跳水后这样写道:你一直站在跳水板上/你确定了它又直又长/你确定了它能够承受你的重量/你确定了它的弹簧弹性很好/你确定了你不会滑倒在跳板上/你确定了它距离水面的高度正好/你确定了你的脚趾可以抓牢/你从六点半起就站在上面/就是没有往下跳。多纠结的情绪,多真实的感受。三、亲历想象,凸现诗的情性 孩子们喜欢读儿童诗,因为它们虽然篇幅短小,但充满了生动的联想,新奇的构思。在儿童诗里,早晨的露珠正在上演精彩的舞会;在儿童诗里,大大小小的鞋如同温馨的一家人依偎在一起;在儿童诗里,风是“天空的孩子”,是“大地的伙伴”;在儿童诗里,爸爸的怀抱是温暖的小窗但是,孩子们缺少写诗的经验。教师指导孩子写诗,必须通过各种途径丰富他们头脑中的表象,提供他们创作的源泉。开发孩子创作童诗的想象能力,奏响孩子心中美妙的诗的琴弦。(一)联想,让思维生动起来引导学生展开联想,从中探究写作规律,从而迁移到自己的创作实践中来。如向上跌了一跤这首诗,句式结构基本相似。我给鞋带绊倒/向上跌了一跤/向上跌过屋顶/向上跌过了树梢/向上跌过了城市上面/向上跌得比山还高/向上跌到半空。那儿声音和颜色交融在一道/我朝四周一看/顿时眼花缭乱/昏头昏脑/我的肚子实在难受/于是直往下掉。引导学生从“跌了一跤”出发,展开联想,还可能跌过什么地方。引导学生将自己的发现、自己的诗心尽情地展现出来。学生的想像丰富多彩。在愉快的仿写活动中,学生对儿童诗的形式、语言、音韵、节奏等特点渐渐熟悉,思维活跃,智慧的火花不断迸现。这样的联想激发了儿童写诗的兴趣和热情,令学生们学得高兴、写得有趣。(二)拟人,让诗心闪动起来拟人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如童话里的动物会说话,没有生命的事物有感觉、有知觉等。拟人这种手法极符合儿童的思维,如果孩子在生活中发现了“闪光的金子”,他们就会快乐而兴奋地在想象的天地中驰骋,产生强烈的表达欲。如露珠:谁都不要告诉/好吗/清晨/庭院角落里/花儿悄悄掉眼泪的事/万一这事说出去了/传到蜜蜂耳朵里/它会像做了亏心事一样/飞回去/还蜂蜜的。出示后让学生边读边想,读儿童诗的感觉和普通的文章有什么不一样?哪些地方特别吸引你?学生在品读后畅所欲言:“儿童诗一般都用了拟人手法,把一样没有生命的东西写活了。”“儿童诗不仅经常巧妙的使用拟人,在其他诗中还常常妙用比喻,想象也很夸张大胆。”“儿童诗的每一句话都是短短的,读起来朗朗上口,真好听!”通过这样的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有趣的儿童诗,通过拟人这种儿童诗中最常见的修辞方式提炼写诗的一些基本技巧。学生在表达他们感受到的儿童诗的基本特征时,也在感受儿童诗歌独特的艺术魅力,诗心闪动。(三)拟物,让想象舞动起来拟物就是把人或物比拟成一种形状或质地等相类似的物体。儿童诗中奇异的类比都源于于创作者丰富的想象。品读儿童诗,要打开孩子想象的闸门,引导学生扣住事物的形状、颜色、作用等主要特征进行丰富的想象,让事物呈现得更有趣点,更夸张。如看到燕子在空中飞舞,活泼俏皮,可引导孩子仔细观察并思考:你看到了什么?孩子特别机灵,马上关注到了那尖尖的尾巴像剪刀。这把剪刀会剪出什么呢?于是就有了:春天到了/燕子来了/带着剪刀/它在山林飞行/剪出绿色的枝条/它在果园里穿梭/剪出点点花苞/燕子去剪溪水/水里鱼儿笑了/鱼儿说不须你代劳/我们都是剪刀/看我们剪出的波浪/一层层多么美妙。这类贴近儿童生活实际的内容,极易引发孩子的异想天开,学生通过类似这样的层层想像,想像力变得丰满立体起来。 给予孩子们一点时间,一点空间,让孩子们亲近诗歌,赏读诗歌,领悟儿童诗的情趣,放飞自由想象的翅膀,用诗来抒发心中的情感,孩子们就能成为一个个小诗人。愿“儿童诗”这颗梦想的种子,能够播撒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