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冗繁削尽留清瘦感悟张庆先生的“倡简、务本、求实、有度” 有人认为目前的语文课程改革“似雾,似风,似雨”,可见有不少困惑。在2007年江苏省南京东南大学举办的第四届“现代与经典”观摩研讨会上,来自陕西的一位教师提出她的疑问:“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语文课堂?我们应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还是根据不同的课文有不同风格?”是啊,课改以来,语文课堂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多了,合作学习多了,使用多媒体多了,让学生收集资料多了,鼓励学生多元解读多了这就是新课改的课堂形式和手段吗?语文课程改革应怎样进一步深化呢?处在这种情况下,语文课该怎么上?张庆先生提出了八个字:倡简、务本、求实、有度。有感于张庆先生提出的八个字,本人也认为现在的语文课是“乱花渐欲迷人眼,搞得太复杂,太花哨了!”这里仅结合自己的一点点课堂经验谈谈对这八个字的感悟。一、倡简所谓倡简就是提倡简明,目标简明扼要,过程简洁明了,手段简捷有效。一节课就40分钟,无论是从时间,还是从学生的接受量来看,那不允许有庞杂的内容。可是有很多的公开课,老师都怕容量小,上不满一节课,希望在一堂课内给学生的东西越多越好。把几堂课的内容浓缩到一堂课中。我自己在上郑和远航一课,介绍了郑和下西洋时所带的船队(各种船只的图片及介绍),想象了郑和来到不同国家跟老百姓的交流(还出示了各种珠宝、珊瑚瓷器之类的图片),又想象了郑和遭遇强盗时的情形,最后还介绍了郑和下西洋在世界航海史上的意义,并朗读了郑和颂,一堂课下来,我自己感觉是激情澎湃。后来反思的时候想想:天啊,就在40分钟内,我的学生竟然接受了那么多的东西,不是天才是什么?看似很完整很系统的一节课,我后来特地调查了一下,设置的问题是“这节课的收获是什么?”被问的学生许多支支吾吾,有的就照书上读两句。这都是因为我太贪心,设置的目标太多,因为多,每一点都得不到落实,也就等于没有。其实教学目标少一些,集中一些,反而能引导学生学到知识或者技能,给学生实惠。如后来教学毛泽东的七律 长征,这首诗本来应该是初二的学生学习,现在五年级就要学,我认为学生能够熟读,初步理解就行了,内容讲得透是没有必要的。脑海中有一节很朴素的课,是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的心田上的百合花,留给听课者的印象就是“读”:课堂上书声琅琅,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感情,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读一读,品一品。这样的课任何学生都能接受,任何老师都能把握,就是一节简单的家常课,受到学生的欢迎和同行的好评。有经验的老师都知道,一节课内容的多少,目标的设置,要看学生能学多少,而不是教师能讲多少。我们都知道,教师只是学生的引路人,更多的时候应该让学生自己从读中求解,正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简”是简单,但不是“粗糙”,不是“简单化”。既定的教学目标得以落实,简简单单上语文,才是成功的语文课。二、务本务本:以人的发展为本,突出语文本体,用好文本提供的资源。强调文本本身,我们常说,挖掘文本资源,其实教科书是最最基本的语文资源。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一定要将文本还给学生,课堂应该以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为主,教师的作用在于组织和引导。语文的本体就是读写听说等语文能力。阅读教学说到底,是在老师指导下学生自主的阅读过程。语文课上,要引导学生钻研文本,要强化初读,要拿出成块的时间让学生沉下心来读书。要力求读进去,读得正确、流利。提倡课文不读熟不“开讲”。不能以老师的讲解或学生的集体讨论来取代学生个人的阅读。有人说,不能过于看重文本,毕竟文本不能解决学生发展的所有问题。但现实情况是,不是把文本看得太重了,而是对文本的重视与钻研远远不够。我在教学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一文时,从课题中“他的”入手,体会到彭德怀对骡子的爱,从而进入课文,开始寻找文中能体现彭德怀爱骡子的句子进行品读。自我感觉开头还不错。可是真正进入课文学习时,课堂气氛反而冷却了,学生无法与我配合,当时我是感到非常着急(因为是一堂公开课),课上完后经过同事的点拨和自己的反思,得出结论:因为面对一篇新的文章,我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熟悉,在学生一接到问题后我就急着想知道他们的答案,所以学生的眼光都停留在开头的几句话,文章中间和后面的句子没时间去细细寻找和品位,所以整个课堂上老师是声情并茂,学生却反应平平。为何会这样?是因为老师没有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感悟文本,走进文本。那一节课的内容仅仅是老师的理解,课堂上没有朗读,没有探讨,字、词、句、篇没有落到实处。还有一次上克隆之谜一课,要求学生快速浏览全文,理解思路,感受克隆是否“奇妙”。应该说切入点很不错,可惜的是我太心急,学生还未看完文章,我就开始发问,虽然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兴趣,可是怎么也无法带动学生,事后想想是因为学生还不知道我说的内容源自何方,无法共鸣。他们边听我的讲话,边抽时间看原文。课后反思:自己的备课不可谓不深入,自己的设计不可谓不新颖,自己的媒体运用不可谓不先进,而且上面两节课应该说都扣着文本进行,为什么学生不能和老师产生共鸣,只因为那文本只是老师个人的,而非学生的,学生没有时间熟悉课文,也就无法触摸语言,无法感受文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这样的课堂对学生而言,是脱离文本的,学生面对的资源仅仅是教师的讲解而已。三、求实何为“实”呢?80年代朱作仁教授提出的“三实”:真实、朴实、扎实。一节语文课要做到真实、朴实和扎实。真实和朴实是不要因为这是一堂公开课就在形式上搞许多花架子,为了体现新课程改革中的“新”字,很多老师都用了新手段,新花样,明明能老师自己范读,非要放上个录音机,老师为什么不把握住自己与学生亲近的机会,非要用个机器代替?又如将合作学习与四人小组讨论等同起来,动不动就让四人小组讨论,还没有说上两句,又立刻叫停。这样的合作学习又有什么实效呢?其实我们上课的老师如果能循循善诱,从容自如,台下的学生自然会如沐春风,畅所欲言。记得在一次镇级观摩课上,有一位老师说出了她的听课感受,她说觉得悲哀,因为她看到老师在讨好学生,神情夸张,上蹿下跳,表演性太强,老师已经失去了尊严。她的话或许有点过激,却赢得了热烈的掌声,这说明她评得中肯。平时的课会这么上吗?我们都明白那是不可能的,上课的老师为了上公开课而准备的,也就是不真实的,因而失去了观摩意义。其实,公开课也只需以平常心上常态课。还记得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老师上的林冲棒打洪教头,从介绍自己,利用自己的姓入手(引出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既引起学生的兴趣,又融洽了课堂气氛。紧接着孙老师并不是急着把这个故事灌输给学生,而是让学生读课文,理解生字难词的意思,一步步循循善诱,到最后学生自然能感悟到故事中主人公的品格,提炼出中心后学生通过分角色朗读、表演,对课文内容已然能融会贯通。而在课堂上,孙老师仅仅只有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颗真诚朴实的心。如此真实的课堂并没有出现让我们老师所担心的公开课时会冷场,如此朴实的课堂也没有出现让老师们遗憾未能看到精美课件的失落,有的只是那一片片如潮般的掌声。扎实,就是在课堂上给学生实在的训练,让学生获得知识能力,掌握方法规律,发展智慧,提高素养。就是你的这堂课的确要能让学生学到点东西,哪怕一两样。不要搞得过于花哨。扎实就是你的设计是能为学生服务的,如果不能,不如不要。丁慈矿上小学对课之一一课,我认为就上得极为扎实。他先让学生从一个字对起,如:马,海,红,风再变成两个字,三个字,一句话,这样一步步循循善诱引导学生去发现对对子的特点,然后再慢慢提高难度,如:孙行者对什么?(祖冲之、胡适之)最后是学生仿照杜甫的名诗绝句前两句自己写对联。这样的安排由浅入深,学生的活动是由认知到实践,即使是对对联认识肤浅的学生也能接受,而对对子有较多接触的学生一样能接受,因为有实践的机会。他的课没有配乐,没有漂亮的课件,可是学生得到了有关对联的知识,提高了对对子的能力。教学真实,教法朴实,训练扎实,这是我们每个老师都追求的境界,在语文课越来越花的今天,张庆先生鼓励我们:提倡迈开自己的双脚,走在自己的土地上,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从而得出自己的结论。四、有度有度:要求有度,推进方式变化有度,拓展有度。我认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张弛有度。语文是一门关于语言的学科,语文教学最根本的任务,在于“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语文学习就是让学生通过阅读理解语言文字,感受文章的思想感情,用多媒体展示图形图象不能代替阅读主体即学生对文本的涵泳玩味,正如观看电视剧不能取代阅读文学作品原著一样。学习文本,适当地拓展是必要的,但要防止远离课本进行过度的发挥,做什么事都要有个度,不可片面,要使每节课的每个环节保持一种“平衡美”。语文不仅仅是知识、技能的教学,也是情感、人文的教学!有的老师认为上秦兵马俑、莫高窟这类的文章只要播放一些相关影片或者看一些图片就可以解决了,事实上,此类文章里面总有许多成语,总会有多种修辞手法,这些都必须通过老师引领,学生反复诵读才能体会语言的美,也才能生出爱祖国的美好感情。语文既不能完全依靠多媒体,当然也不能忽视这些资源的用处。记得我在上游天然动物园这一课时,我这样设计:让学生当一回小导游,向大家介绍自己喜欢和熟悉的动物,为了让学生有话可说,我还特地收集了许多有关动物的图片资料、音像资料内容可谓十分丰富,可课堂气氛却并没有我想象那样热烈课后同事们告诉我:这堂课完全是任由学生自己来把握课堂,老师的引导作用根本没体现出来,这样的课堂不是所谓的自主,太过度的放任不仅使整个课堂看起来乱,连最基本的教学目标都会因此而迷失。受到这节课的启发,后来我在上镇级公开课七律 长征一文时,收集了一些相关图片及影像资料,作为学生说话的资源,自己引领着学生说话的方向。整堂课正因为有了这些补充的材料,学生把这段与他们已经有距离的历史体悟得十分到位,看完走雪山这段影片后,竟然有同学说出“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这样的话,博得了大家的掌声。语文课,我们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凡事都应有个度!汉语言因历史文化的悠久而内蕴深厚,博大深邃。它本身具有无可比拟的魅力。语文教师的责任只是帮助学生挥开挡在他们面前的迷雾,让语言文字放射出它本来的光彩,那离合流转的神光必然能使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26学年统编版(2024)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 管理咨询公司合同付款管理办法
- 防暴反恐知识技能培训课件
- 城市文旅融合发展探索
- 2025年最简单土石方运输合同3篇
- 2025年高考政治总复习文化生活模块全套知识清单
- 知识图谱辅助关系抽取方法-洞察及研究
- 四川省成都市2025-2026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复习试卷(含答案)
- 2025-2026学年湖南省长沙市名校联考联合体高二(上)第一次联考(暨入学模拟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
- 部门生产安全培训纪要课件
- 辽宁省沈阳市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含答案)
-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 2025年食品安全员考试题库及答案
- 岭南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学期教学进度计划
- 管廊运维招聘题库及答案
- 江西省2025年高考物理真题及答案解析
- 高三一轮复习课件
- 驾驶员安全教育培训考试试卷含答案
- 2025广东河源市暨南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急需紧缺人员招聘117人(第二批)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江苏航空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人才招聘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污水处理站运行记录台账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