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地球的面纱》课件.ppt_第1页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地球的面纱》课件.ppt_第2页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地球的面纱》课件.ppt_第3页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地球的面纱》课件.ppt_第4页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地球的面纱》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科学 地球 奥秘 现在人们知道的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是什么样子的 我是地球 46亿岁 6357千米 6378千米 大约40000千米 12714千米 12756千米 讲故事 古人认识地球 A B C D a b c d 古代中国人觉得 天是圆圆的 就像一把张开的大伞 盖在大地的上方 大地是个方形的 像个棋盘一样 日月星辰就像爬虫一样来往于天和地之间 天圆地方 盖天说 后来 又有人认为 天像一口圆圆的大锅 倒扣高悬在大地上空 在与方形的大地之间 由八根柱子撑着 中间还有很多绳索相连 天圆如张盖 地方如棋盘 到了战国末期 又有人提出天和地并不是相连的 天和地之间相距4公里 大地不是平的也不是方的 而是像一个倒扣着的盘子 天就像一个覆盖着的斗笠悬在空中 天如斗笠 地如覆盘 盖天说 东汉张衡载 当时中国古代人民认为天和地就像鸡蛋与蛋黄的关系 地被天包在当中 认为天是一个南北短 东西长的椭球体 大地是一个球 这个球浮在水上 回旋飘荡 浑天如鸡子 天体圆如弹丸 地如鸡子中黄 孤居于天内 天大而地小 天表里有水 天之包地 犹壳之裹黄 浑天说 古代印度人认为 世界有几只巨像的背撑着 世界的中央是高耸的山脉 巨像则站在一只乌龟的背上 乌龟骑在一条盘踞的眼镜蛇身上 蛇嘴咬着蛇的尾巴 古印度说 古代印度还曾认为地球像塔 第一层是海 第二层是大地 第三层是天 古代欧洲曾认为地球是个正方体 那么 什么时候人们才开始把地球想象成圆球的呢 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就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 他在观察月食时 发现落在月球上的地球的影子是圆形的 于是推断地球是一个球体 我们一起看月食 模拟实验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在不同环境下航行的小船 麦哲伦 葡萄牙人世界著名的航海家之一 1519年9月20日 他率5艘船 265人从西班牙圣卢卡港出发了 一直沿巴西东海岸南下 第二年10月抵达南美洲南端 这里有一条波涛汹涌的海峡 一些船员对前途感到畏怯而哗变 一艘船触礁沉没 另一艘载有大部分给养的船背叛离去 在这种情况下 麦哲伦也毫不动摇 坚持前进 声称即使吃船上的帆和皮革 也决不回头 经过五星期航行后 他们终于绕出了这个海峡 日后人们称之为麦哲伦海峡 麦哲伦海峡 走出海峡后 展现在他们眼前的是浩瀚无垠的大海 这里风平浪静 连续航行3个月 竟没碰到过一次大风大浪 人们称之为太平洋 太平洋 在这辽阔的太平洋上 看不见陆地 遇不到岛屿 食品成为最关键的难题 100多天里 他们没有吃到一点新鲜食物 只有面包干充饥 后来连面包干也吃完了 只能吃点生了虫的面包干碎屑 这种食物散发出难闻的臭气 船舱里的淡水也越来越浅 最后只能喝带有臭味的混浊黄水 为了活命 连船上的牛皮也被充作食物 有时他们还吃了木头的锯末粉 太平洋 历尽千辛万苦之后 1521年3月 到达菲律宾群岛 但麦哲伦却与岛上居民冲突被杀死 其他人继续前行 1521年9月 到达印度尼西亚时 又损失2艘船 最后一艘船 驶过印度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