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古诗两首主备人:张海燕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说出诗中“泊”的意思。3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体会诗中描绘的秋色和诗人抒发的感情。教学重点与难点: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体会诗中描绘的秋色和诗人抒发的感情。教与学的准备:课件、硬笔习字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枫桥夜泊一、启:枫桥钟声越千年1.当代诗人陈小奇写过一首歌,歌名叫涛声依旧,播放歌曲。2.这首在上个世纪末非常流行的歌曲,至今还能受到大家的欢迎。这首歌,不但曲子好听,歌词也写得相当出色。出示:这是其中的两句陈小奇涛声依旧3.(朗读歌词)不但歌声好听,读起来更是好听!大家注意看,歌词中有一个词叫“无眠”,谁知道“无眠”的意思?无眠,就是“失眠”,就是“不眠”,就是“难眠”,就是“未眠”,就是“愁眠”。一句话,就是睡不着觉啊!好的,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两句歌词,感受感受“无眠”的滋味儿。4.那么,是谁在敲打着我的无眠呢?5.留连的钟声,还在敲打我的无眠。那么,这是从哪里传来的钟声呢?大家看(出示)十年旧约江南梦,独听寒山半夜钟。【清】王士祯夜雨题寒山寺从诗中看,这是哪里的钟声呢?为了独听寒山寺的夜半钟声,诗人盼啊望啊、梦啊想啊,一等就是多少年?6.十年,整整十年,可见这钟声的魅力!那么,这钟声为什么会有如此巨大的魅力呢?大家看(出示)几度经过忆张继,月落乌啼又钟声。【明】高启泊枫桥高启所写的钟声,也是寒山寺的钟声。让人奇怪的是,每次经过枫桥,每次听到寒山寺的钟声,高启总会想起一个人,谁?7.张继?张继何许人也?为什么几度经过都要忆张继呢?大家看(出示)七年不到枫桥寺,客枕依然半夜钟。【宋】陆游宿枫桥早在八百多年前,宋朝诗人陆游就写到过寒山寺的夜半钟声。来,我们一起读!从诗中看,七年前陆游曾经到过哪儿?寒山寺又名枫桥寺,因为它就在枫桥的边上。他到过寒山寺,听到过什么呢?七年不变是钟声啊!来,我们一起来读一读陆游的这番感慨。8.大家看,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变的是南来北往的客人,不变的却是那寒山寺的夜半钟声。二、承:张继独听寒山钟1.所有的钟声都跟一个人息息相关,都跟一首诗紧紧相连。这个人叫张继,这首诗叫枫桥夜泊。(出示全诗)2.请大家打开课文,读一读这首诗,自由读,反复读,一直读到清爽了、顺口了为止。读诗要求:(1). 清清爽爽地读,有板有眼地读; (2).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律;(3)读出味道来,读出感觉、读出情绪3.如果请你用一个词来表达你读完这首诗的感觉,你想到的是哪个词语?愁绪满怀 孤独 寂静4.静静地默读枫桥夜泊,看看注释,看看插图,联系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想一想,诗的哪些地方向你传递着这样的感觉和情绪。(默读,5.理解 “愁眠”,指导朗读,压低声音读。6.愁眠啊愁眠,因为愁眠,这个晚上张继看到了什么?咱们一样一样地说,读读第一句诗,看到了什么?月落:因为“愁眠”,张继看着月亮渐渐地升起,又看着月亮渐渐地落下。当月亮完全落下的时候,天地之间,一片幽暗,一片朦胧。在一片幽暗和朦胧中,诗人在江边看到了什么?枫树:想像,那是怎样的江枫?渔火:落叶飘零,江枫瑟瑟。多么凄清,多么孤寂的画面啊!那么,诗人在江中又看到了什么呢?找一个词来形容形容你想像中看见的渔火。因为愁眠,张继又听到了什么?乌啼:几声凄厉的乌啼,打破了夜的沉寂,但是,当乌啼声飘过,茫茫秋夜反而变得更加沉寂。钟声:圈出“钟声”,张继还感到了什么?霜满天:大家知道,霜是覆盖在地上的,所以,李白才写出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霜怎么可能满天呢?难道是张继的感觉出了问题?秋霜那么重,穿得又那么单薄,还是在江上、在船上,能不冷吗?其实,身体的冷还在其次,更要紧的是张继的心,他的心也是身体感觉到的是一个“冷”字,心灵感觉到的更是一个“冷”字,于是,在诗人的感觉中,“霜满地”成了霜满天7.大家看,月落是景,乌啼是景;江枫是景,渔火是景;霜天是景,钟声是景。这景那景,都围绕着愁眠;都伴随着愁眠;都一层又一层地笼罩着愁眠。用诗人自己的话来说,江枫渔火对愁眠。8.孩子们,你们注意过这个看起来很普通、很不起眼的“对”字吗?什么是“对”?为什么要用这个“对”?(大屏幕出示“对”释义)9.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啊!月落是愁,乌啼是愁;江枫是愁,渔火是愁。一个看起来极其普通、极其简单的“对”字,“对出”的是诗人心中的无限寂寞、孤独、忧愁、凄凉。10.情动于中而辞发于外,枫桥夜泊就这样诞生了!指导朗读:月亮西沉,乌啼声声,霜气布满了整个天地;江枫凋零,渔火点点,钟声划破了凄清的夜空。在这个孤独而寂寞的晚上,诗人辗转反侧、无法入眠,他在心里轻轻地念道三、升:夜半钟声化愁眠1.月亮已经落下去了,诗人还看得见吗?(擦去“月落”)天地之间一片幽暗,乌鸦凄厉的叫声也已经消失了。(擦去“乌啼”)那满天的霜气看得见吗?(擦去“霜满天”)在一片幽暗和朦胧之中,那瑟瑟的江枫看得清吗?(擦去“江枫”)点点渔火忽明忽暗,若有如无。(擦去“渔火”)还有那姑苏城外的寒山寺,看得见吗?(擦去“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到客船”)天地之间,一片幽暗,一片朦胧,似乎已经没有什么景物可以相对了。只剩下:愁眠 钟声2.钟声,一声!一声!又是一声!(在“钟声”下面画上三条波浪线)声声敲打着愁眠,声声陪伴着愁眠,声声抚慰着愁眠。(在“愁眠”下面画上三条波浪线)3.这钟声,仿佛在说,张继啊张继孩子们,展开你想象的翅膀,接着“张继啊张继”,写一写钟声的诉说。4.这钟声有抚慰,这钟声有劝解。当寒山寺的夜半钟声款款消失的时候,张继的愁眠之情也渐渐化去了。(擦去“钟声”和“愁眠”)四、转:月落时分听钟声1.孩子们,其实“愁眠”是人人会有的一种心情。这种心情,会伴随人的一生,也伴随着人类的全部历史。所以,古今中外,写愁眠的诗歌成千上万、数不胜数。在中国的古典诗歌中,写愁眠,尤其是写思乡的愁眠,更是比比皆是。大家看(大屏幕出示)2.大家一定已经发现,所有的愁眠都跟一种景物连在了一起,这个景物就是明月。3.正所谓,明月千里照愁眠,愁眠一夜望明月。于是,诗人的思乡之愁、怀人之情,都寄托在了那一轮皎皎的明月上。那么,在没有明月的夜晚,在月亮落下去的夜晚,诗人张继又把这份浓浓的思乡之愁、怀人之情寄托给了谁呢?劝解、抚慰、温暖张继这份愁眠的是钟声。4.孩子们,在张继之前,没有人这样写过钟声;在张继之后,尽管有很多人写过钟声,但是,没有一个人写得像张继这样扣人心弦,感人肺腑。这,正是枫桥夜泊这首诗能够流传千古的秘密所在。让我们再次满怀深情地走进这首千古绝唱,枫桥夜泊五、合:钟声悠悠情满天1.于是,从张继之后,从枫桥夜泊之后,除了“明月千里寄相思”,在中国诗人的心中,又多了一种寄托愁绪的美好景物,那就是钟声!这钟声穿越时空、穿越历史,在一代又一代的诗人笔下悠悠回荡。(大屏幕出示课初出现的诗句)引读诗句。2.孩子们,这就是经典!(板书:经典)这就是文化!(板书:文化)3.今天,你读了枫桥夜泊,你的心里有了一种感触、一种感受、甚至一种感动。所以,我想,假如你以后有机会去苏州,你一定会去看一座桥,哪座桥?来到枫桥,你一定会想到一个人,谁?想到张继,你一定会情不自禁、充满深情地背诵一首诗,那就是来,我们一起边走边吟4.从此,你对张继不再陌生,尽管你和张继相隔千年;从此,你对枫桥夜泊、你对寒山寺的夜半钟声不再陌生,尽管你和枫桥相隔百里、千里、甚至万里。孩子们,这就是经典的魅力!这就是文化的力量!第二课时:山行一、复习导入,质疑激趣。1.“文包诗”复习枫桥夜泊,体会诗人的满腹愁情。张继落榜了。一千二百年前,榜纸那么大那么长,然而,就是没有他的名字。这天黄昏,船,来到了苏州。今夜是一个忧伤的夜晚。月亮渐渐落下去了,栖息在树上的乌鸦又在啼叫,到处弥漫着寒霜,使夜空充满了凉意。江边的枫树黑乎乎的一片,只看见渔船上星星点点的灯火。江山睡了,船睡了,船家睡了,岸上的人也睡了。惟有他,张继,醒着,夜愈深,愈清醒,清醒如败叶落余的枯树,似粱燕飞去的空巢。在这充满寒意的秋夜,只有城外寒山寺的钟声悠扬回荡,飘到船上来了。既然无眠,张继摸黑写下了:指名背诵2.师谈话导入新课。昨天我们学习了枫桥夜泊,诗人张继借秋景抒发了自己难以言说的满腹愁情,在张继的眼中秋景是凄凉的,一如他落榜后的心情。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写秋景的诗山行。看看同样是枫树秋景,在诗人杜牧的笔下又是怎样的呢?(板书山行)二、初读古诗, 在“拖腔”中体会诗的奏感和韵味。1.读过之后,老师想问问,“山行”是什么意思?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呢?(在山中小路上行走所看到的深秋时节的枫林景色)2.杜牧,是唐朝著名的文学家,他从小就有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他刻苦学习,写诗,岁就参加考试,金榜题名。他对江南美景情有独钟,写下了许多诗篇。其中就包括这首传诵千古山行。现在请一个同学来读读这首诗。3.范读:朗读古诗要讲究节奏和韵味,听老师来读一读这首诗:古诗的朗读跟现代文的朗读不一样,古诗朗读中,我们可以故意把一些字拖得长一点,以便体会出古诗的节奏感和韵味。4.杜牧诗中写的这座山就是现在湖南长沙的岳麓山。(课件出示岳麓山图片)山上有一座亭子名叫爱晚亭,四周全是枫树,每逢深秋时节,这里成为观赏红叶最妙的地方。那年深秋,杜牧就来到了岳麓山三、创设情境,让领悟诗的意境。1.下面我们一起来读下面的这段话: 【楷体字部分学生读】看,深秋时节,山间一条石头小路,弯弯曲曲地伸向远方。诗人杜甫赶路已经一天了,需要找一个“人家”歇歇脚了。抬起头顺着蜿蜒、倾斜的石径朝着寒秋之中的山顶望去,在山林深处白云漂浮的地方,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本应该是径直过去的,可就在这时,杜甫发现了一片火红、耀眼的“枫林”。因为杜甫太喜欢这深秋时节枫树林的晚景,停下车子不走了。只看见被秋霜打过的枫叶,比春天的鲜花还要红艳。旅途的饥渴、劳顿早已被抛到了九霄云外,杜牧尽情欣赏着枫林美景,情不自禁地吟诵起来: 2.诗人杜牧在岳麓山上看到了哪些景色?诗中有写到吗?找出来。(寒山、石径、白云、人家、霜叶。)3.看到这美丽的秋景,诗人情不自禁地吟诵起来【生读】4.读到这里,这首诗中还有那些字词你不理解的,可以提出来。生处、坐、于。“白云生处”是什么意思?【出示:在白云 的地方,有几户人家。】(让学生填)理解“坐”【用“因为所以”说话】 “停车坐爱枫林晚”这里的“坐”是“坐下”的意思吗? “停车坐爱枫林晚”这句诗,你能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来说说吗? 请你对照这段话,说说每句诗的意思。(指名生说)5.我们按现代人说话的习惯把诗句顺序变一下:寒山石径斜远上(指名说诗意。)6.现在这幅美景就在我们的面前,我们就是诗人杜牧,畅游在这火红、耀眼的枫林之中,我们情不自禁地吟诵起来【读】7.好一幅美丽的枫林秋景图,好一句“霜叶红于二月花”。百闻不如一见,让我们亲眼来看一看吧。(播放枫树林的画面)枫树林是那样的美丽,特别是傍晚时分,在夕阳映照之下,满山遍野的枫林红叶红得快要燃烧起来了,这色彩的艳丽,这场面的壮观绝非春花能比。看着这一幅幅美丽的枫树林画面,大诗人也发出了这样的赞叹:(齐读“霜叶红于二月花”)8.诗人通过这一片红色,看到了秋天的山林所呈现出来的一种热烈的、生机勃勃的景象,感到了秋天像春天一样的生命力。那么,作者借这样的景,抒发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呢?9.诗句这么美,风景这么美,我们把这美景深深刻在我们脑海中吧。闭上眼睛,带着赞美的语气,我们边背边想象刚才一路上看到的美景。【引背】四、由情及景,拓展升华。1.【比较山行和枫桥夜泊,出示2幅插图】:这美丽的秋景已经深深烙印在我们心里了,回过头来,我们再看看张继的枫桥夜泊,看一看两幅插图,同是秋天的枫树,一个是红叶似火、激情涌动,另一个是枯枝老树昏鸦。同样是秋景,一个诗人表达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药品设计纲领解读
- 如何讲解公司方案
- 年会行政业务汇报
- 细胞生长与分裂
- 青霉素类药物特点比较
- 水调面团课程讲解
- 射频识别技术物流
- 手术室常见药物
- 软件售后服务部年度汇报
- 数字领域活动
- 2024年重庆双江航运发展有限公司招聘真题
- 信任机制构建-洞察及研究
- 施工组织方案拆房子
- 现场液位计培训课件图片
- 氧气安全培训课件
- 景区演艺演员管理制度
- 2024年甘肃省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教育局公开招聘试题含答案分析
- 亲子活动热狗活动方案
- 2025年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高考生物真题试卷(解析版)
- 河南省郑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期末物理试题(解析版)
- 2024年中级统计师《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