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一家人档案册课件》小学综合实践沪科教课标版3年级下册课件_第1页
《活动一家人档案册课件》小学综合实践沪科教课标版3年级下册课件_第2页
《活动一家人档案册课件》小学综合实践沪科教课标版3年级下册课件_第3页
《活动一家人档案册课件》小学综合实践沪科教课标版3年级下册课件_第4页
《活动一家人档案册课件》小学综合实践沪科教课标版3年级下册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纸的发明和未来 2 蔡伦 61 121 字敬仲 汉族 东汉桂阳郡人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造纸术的改造者 非发明者 作为一名古代宦官 他曾在昂贵的丝绸和竹板上书写过 但是 他改造了造纸术 用树皮 鱼网和竹子压制成纸 造纸术的发明彻底改写了后世中国乃至世界的历史 也使蔡伦屹立于古今中外的杰出人物之列 3 研究课题 探究纸的制造过程 追溯纸的历史 纸与环境 纸的展望 4 成果展示 5 造纸术 造纸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 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项杰出的发明创造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织丝的国家 古人以上等蚕茧抽丝织绸 剩下的恶茧 病茧等则用漂絮法制取丝绵 漂絮完毕 篾席上会遗留一些残絮 当漂絮的次数多了 篾席上的残絮便积成一层纤维薄片 经晾干之后剥离下来 可用于书写 这种漂絮的副产物数量不多 在古书上称它为赫蹏或方絮 这表明了中国造纸术的起源同丝絮有着渊源关系 东汉元兴元年 105 蔡伦发明造纸术 他用树皮 麻头及敝布 鱼网等植物原料 经过挫 捣 抄 烘等工艺制造的纸 是现代纸的渊源 自从造纸术发明之后 纸张便以新的姿态进入社会文化生活之中 并逐步在中国大地传播开来 以后又传布到世界各地 6 纸是用以书写 印刷 绘画或包装等的片状纤维制品 一般由经过制浆处理的植物纤维的水悬浮液 在网上交错的组合 初步脱水 再经压缩 烘干而成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 根据考古发现 西汉时期 公元前206年至公元前8年 我国已经有了麻质纤维纸 质地粗糙 且数量少 成本高 不普及 7 在我国商朝时 人们把文字一笔一划地刻到龟甲和牛 羊 猪等动物的肩胛骨上 随后 人们又用规格一至的木片 又称牍 和竹片 又称简 来书写文章 以后 还用以丝织品缣帛为纸来书写的办法 东汉时期 随著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竹简 缣帛越来越不适应书写的需要 为了制造一种比较理想的书写材料 蔡伦在前人利用废丝绵造纸的基础上 采用树皮 麻头 破布 废鱼网为原料 成功地制造了一种既轻便 又经济的纸张 总结出一套较为完善的造纸方法 使造纸技术有了悦跃的进步 公元105年 元兴元年 汉和帝刘肇年间 蔡伦将造成的纸张献给朝廷 受到皇帝的赞扬 从此 人们都用这种纸 并在全国通称蔡伦造的纸为 蔡侯纸 纸的发展 8 陶器 青铜器 龟甲 兽骨 9 帛书 简牍 竹木简 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 上至以衡石量书 日夜有呈 不中呈不得休息 史记 笨重 昂贵 10 西汉早期麻纸 甘肃放马滩出土 西汉前期 人们从 积漂絮成絮片 中得到启示 发明了纸 质脆 书写不流畅 11 纸与环境 目前我国生产的纸约有500多种 我们生活中有的纸随处可见 课本 作业本 报刊杂志 各种各样的挂历纸等等 我们每天都要耗费大量的纸 如果不注意节约和回收利用 会造成很多森林被砍伐 造成更严重的水上流失 造成更多资源的耗费 12 资料还告诉我们 回收1吨废纸能生产800千克再生纸 可以少砍17棵大树 节约一半以上的造纸原料 减少35 的水污染 每张废纸至少可以回收再生两次 每节约5000张A4的纸就等于节约1立方米木材 如果全国每人每天节约1张纸 一年就可以节约4745亿张纸 一棵二十岁的树可造3000张A4纸 如果这样算来就可少砍伐158万棵树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节约用纸是保护森林 保护环境的最好措施 节约用纸也就是在植树造林 13 1 开展节约用纸的宣传 提高人们的认识与意识 2 提倡用手帕擦手 擤鼻涕 少用餐巾纸及卫生纸 3 用纸要正反面用 希望大家在用纸 用本子时养成节约的好习惯 每一张纸都要尽量用到不能再写字为止 4 学校应该建立课本回收制度 一套课本可以连续让几届学生使用 5 将垃圾分类 每家每户 所有学校的班级都添置一个废纸篓 将废纸集中起来卖给造纸厂或废品收购站 6 大街小巷 城市乡村在垃圾箱边统一设置废纸箱 小结 14 拓展延伸 同学们想自己动手造纸吗 课后根据下面提示的方法 动手试一试吧 材料准备 废纸 筷子 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