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讲全球气压带 风带的分布和移动 最新考纲 全球气压带 风带的分布 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权威解读 1 掌握气压带 风带的形成 分布规律及对气候的影响 2 理解海陆分布对气压带 风带的影响 3 理解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的形成 特点及其差别 地转偏向力 低纬度环流 中纬度环流 高纬度环流 赤道低气压 副热带高气压 副极地低气压 极地高气压 低纬信风 中纬西风 极地东风 3 季节移动规律随的南北移动而移动 就北半球而言 与两分日相比 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大致夏季 冬季 二 气压带 风带对气候的影响1 气压带 风带季节移动与大气活动中心 1 南半球 气压带基本呈带状分布 因为 2 北半球 气压带呈块状分布 因为北半球面积大且海陆相间分布 太阳直射点 偏北 偏南 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 陆地 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亚洲高压 海陆热力性质 东部 巧学易记1 口诀法识记风带 气压带移动规律 点北带北 点南带南 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 风带 气压带北移 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 风带 气压带南移 2 位置对应法判断风带 气压带的移动一般情况下 在气压带 风带分布图上 赤道低气压带对应赤道 副热带高气压带对应纬度30 副极地低气压带对应纬度60 在北半球范围内 如果其位置都相对偏北 则说明气压带 风带向北移动 此时是北半球夏半年 方法技巧利用图示理解海陆气压中心的形成 以北半球为例 考点一气压带 风带分布及对气候影响 图解考点 地球高低纬之间的冷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 形成了三圈环流 从而形成了全球性的气压带和风带 突破该知识点应注意 三抓 抓 偏转 突破风带风向在气压带 风带分布图中 先依据高 低气压带的分布确定风带的原始风向 再根据所在半球确定偏转方向从而判定风带的具体风向 抓 分布 突破位置判断 1 记忆 看纬度位置 纬线0 30 60 90 分别是赤道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极地高气压带的中心纬线 2 辨别 看相间特点 气压带是高低压相间分布 气压带和风带是相间分布 3 判断 看图形特点 气压带和风带从不同角度观察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近年来 高考常涉及局部图和变式图的考查 但大都离不开以下三种类型 抓 移动 突破季节影响气压带 风带的位置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发生季节变化 如下图所示 图示法记忆气压带 风带与气候的形成 以北半球为例 不同气压带 风带控制区形成的气候类型各不相同 有的气候为单一气压带 风带控制形成 还有的是两个交替控制形成 其对应关系如下图所示 融会贯通 对于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这部分知识 除了结合气候类型及特征记忆外 还可借助规律加以记忆 1 对于气温来说 主要考虑因素 即根据其所在纬度判断带 从而考虑其气温状况 从赤道到两极方向 热量带由过渡到寒带 气温也逐渐 2 对于降水来说 主要考虑不同气压带和风带的大气运动状况 是否含有丰富的水汽或者具备降温过程 具体如下表所示 纬度 热量 热带 降低 低 多 赤道低 少 多 少 多 少 副热带高 东 西 信 信 3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 赤道低 副热带高 极地高 西风 对点演练 1 下图中 分别为二分二至日气压带 风带分布示意图的一部分 读图回答 1 3 题 1 处于同一日的一组是 A B C D 2 如果图中风带皆影响大陆西岸 那么最不可能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是 A B C D 3 如果图中风带和气压带皆影响大陆西岸 那么 图中都有可能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A 温带海洋性气候B 地中海气候C 热带沙漠气候D 热带草原气候 解析 1 为西南风 为北半球西风带 气压带为副极地低气压带 处于偏北 北极圈以北 位置 因而可推知 为夏至日 同理 根据风向和气压带可推知 为夏至日 为冬至日 为二分日 2 根据风向可知 图中都有西风带影响 都有可能形成温带海洋性气侯 3 地中海气候是由副热带高压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 而 图中都有西风带影响 图中有副热带高压影响 答案 1 A 2 C 3 B 考点二大气活动中心与季风环流 图解考点 北半球海陆分布差异显著导致热力性质差异明显 因此形成冬 夏季不同的大气活动中心 1月份大气活动中心分布 1月份北半球气压中心和冬季风 7月份大气活动中心分布 7月份北半球气压中心和夏季风 融会贯通 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比较 西北风 东南风 东北风 西南风 海陆热力 气压带 风带 寒冷 温暖 亚热带 温带 热带 旱涝 寒潮 旱涝 特别关注 南亚的西南季风是由于夏季东南信风带北移 越过赤道 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右偏转而形成的 与之类似的是 澳大利亚北部1月份的西北季风 是由于东北信风带南移 越过赤道 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左偏而形成的 对点演练 2 2013 北京海淀模拟 读某区域等压线 单位 百帕 图 回答 1 2 题 1 关于图中A B两处等压线数值的说法 正确的是 A处的数值为1004 A处的数值为1012 B处的数值小于1020 B处的数值大于1020 A B C D 2 关于C D两地风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A C地常年盛行东南风B C地在图示季节吹西北风C D地在图示季节吹西南风D D地常年盛行东北风 解析第 1 题 A处等压线处于1020百帕和1004百帕等压线之间 故A处的数值为1012 根据图中等压线数值的变化规律可知B处为一高压中心 故B处的气压值介于1020和1028之间 第 2 题 图示季节 澳大利亚大陆上受高气压控制 为南半球冬季 C地盛行由澳大利亚高压吹向赤道低压的东南季风 C地的东南季风越过赤道 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偏转为西南季风 故D地此时吹西南风 选C 答案 1 D 2 C 气压带 风带判读思路气压带 风带分布图作为地理示意图的一种 主要体现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分布及移动规律 是大气运动部分的高频考点 解读分析思路如下 1 借图巧判气压带 风带名称 1 结合0 30 60 90 等纬度 判断气压带和风带的名称 如图乙 2 结合风向判断气压带和风带的名称 风向右偏为北半球 如甲 丁 风向左偏为南半球 如丙 戊 高压气流向外 如甲 丙 低压气流向内 如乙 丁 戊 2 两方面入手分析气压带成因 1 热力原因 如赤道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 2 动力原因 如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 3 据季节分析气压带 风带移动规律气压带 风带的移动规律 北半球夏半年偏北 冬半年偏南 以此来分析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方向及其与季节的关系 如 1 中图乙 副热带高气压带北移 说明此时为北半球夏季 4 由因索果 判断气候类型 1 受单一气压带 风带控制的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2 受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而形成的气候 地中海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 例 2011 江苏地理 节选 图1为北非简图 图2为甲 乙两地气温和降水统计图 读图回答问题 图1 图2 说出甲 乙两地气温和降水的差异 并试从气压带 风带的移动规律分析产生上述差异的原因 审答流程 一 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二 调动和运用知识解题 答案降水 甲地降水多 主要在冬半年 乙地全年降水少 气温 乙地气温全年高于甲地 乙地气温年较差大于甲地 甲地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 冬季受湿润的西风影响 乙地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和东北信风控制 1 2012 广东文综 4 地球大气与海洋是相互作用的 下列作用过程及其结果符合事实的是 A 大气通过降水将水分输送给海洋 驱动洋流B 海洋通过辐射等形式将热量输送给大气 影响大气环流C 大气通过对流将臭氧输送给海洋 加重赤潮D 海洋通过蒸发将水汽输送给大气 形成信风 考向一大气环流 3年5考 解析根据洋流和信风的成因不难判断出A D两项错误 赤潮是海水中富含营养物质 导致藻类等大量繁生而形成的 并非臭氧输送到海洋形成 故C项错误 大气的直接热量来源是地球表面 海洋在地球上占有大部分面积 并与陆地表面不同程度地输送着热量 造成海陆之间的热量差异 从而影响着大气环流 故B项正确 答案B 2 2011 福建文综 12 下图示意某区域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 虚线为晨昏线 图示现象可能出现在 解析从60 N附近的气压分布状况看 此时副极地低气压带被陆地上的高压切断 使低压仅保留在海洋上 故此时为北半球冬季 答案A 3 2010 江苏地理 1 2010年3月以来 北大西洋极圈附近的冰岛发生大规模火山喷发 火山灰蔓延使欧洲航空业蒙受重大损失 下图为火山喷发图片 回答下题 导致冰岛火山灰蔓延到欧洲上空的气压带和气流是 A 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B 副极地低气压带和西风C 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东北风D 副极地低气压带和东北风解析冰岛位于北极圈附近 所处气压带为副极地低气压带 冰岛位于欧洲西北部 使其火山灰蔓延到欧洲上空的气流为西风 答案B 4 2010 南海地理 1 2010年夏季 冰岛的火山多次喷发 使一些地区的航空运输业遭受了巨大损失 读图 完成下题 冰岛位于 A 极地高压带B 副极地低压带C 西风带D 副热带高压带解析由图可读出冰岛位于60 N 66 5 N之间 该纬度地区应为副极地低压带 极地高压带位于两极地区 西风带位于30 60 之间 副热带高压带位于30 附近 答案B 2011 福建文综 7 8 气温 降水量和日照时数过高或过低都会给柑橘的生长发育带来风险 气候风险度越大 柑橘减产的可能性也越大 下图示意我国大陆亚热带柑橘产地气候风险度分布 读图完成5 6题 考向二气压带 风带对气候影响 3年8考 5 图中E F两地气候风险度分别可能为 A 0 550 50B 0 300 50C 0 550 35D 0 300 356 导致E F两地气候风险度差异的因素主要是 A 大气环流 地形B 大气环流 海陆位置C 纬度位置 地形D 海陆位置 河网密度 解析第5题 依等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文化产业园区特色招商模式探索与实践报告(2025年)
- 粤教版高中数学高一上册期中考试题及答案
- 新能源储能行业在2025年光伏发电领域的应用前景及投资策略报告
- 大学心情测试题及答案
- 数学竞赛大学试题及答案
- 2025标准融资担保合同书
- 美术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 生物竞赛广东试题及答案
- 物化实验竞赛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RFID技术与智能充电桩技术应用研究报告
- 体育原理课件
- 分子泵培训教材课件
- 经济法律关系课件
- etap学习帮助-chapter17保护视图star
- 广东广州市番禺区教育局招考聘用公办中小学临聘教师17人(必考题)模拟卷
- 华泰证券营业网点装修标准五种类型汇总效果图设计方案
- 工程回访及客户满意度表最新文档
- (高职)企业财务会计电子课件完整版PPT全书电子教案
- T∕CHAS 10-4-13-2020 中国医院质量安全管理 第4-13部分:医疗管理住院患者健康教育
- VTE的预防与治疗(课堂PPT)
- 第五章 新型化学纤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