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扫描隧道显微镜的原理和应用 扫描隧道显微镜 STM 的发明打开了人类对微观世界观察的大门 使得人类在纳米尺度上研究单一原子以及单一分子的反应成为可能 STM历史意义 STM前的显微镜 光学显微镜 荷兰人列文虎克发明 用于观察细胞 电子显微镜 德国科学家ErnstRuska和MaxKnoll发明 可以观察到比细胞更小的病毒 光学显微镜 电子显微镜 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的缺陷 光学显微镜不能观察到纳米级的微观粒子 电子显微镜由于高速电子容易透入物质深处 低速电子又容易被样品的电磁场偏折 故电子显微镜很少能对表面结构有所揭示 总之 以上两种显微镜都不能用于研究物质的微观表面 人们急需一种能够观测物质表面结构的显微术 STM的发明 发明人为德裔物理学家葛 宾尼 GerdBining 博士和他的导师海 罗雷尔 HeinrichRohrer 博士他们俩当时供职于IBM公司设在瑞士苏黎士的实验室 他们的研究方向为超导隧道效应 并不是专门为了发明STM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们读到了物理学家罗伯特 杨撰写的一篇有关 形貌仪 的文章 这篇文章让他们产生利用导体的隧道效应来探测物体表面的想法 结果成功了 GerdBining HeinrichRohrer和ErnstRuska荣获1986年的诺贝尔物理奖 一STM工作原理 扫描隧道显微镜是根据量子力学中的隧道效应原理 通过探测固体表面原子中电子的隧道电流来分辨固体表面形貌的新型显微装置 隧道效应根据量子力学原理 由于粒子存在波动性 当一个粒子处在一个势垒之中时 粒子越过势垒出现在另一边的几率不为零 这种现象称为隧道效应 由于电子的隧道效应 金属中的电子并不完全局限于金属表面之内 电子云密度并不在表面边界处突变为零 在金属表面以外 电子云密度呈指数衰减 衰减长度约为1nm 用一个极细的 只有原子线度的金属针尖作为探针 将它与被研究物质 称为样品 的表面作为两个电极 当样品表面与针尖非常靠近 距离 1nm 时 两者的电子云略有重叠 如图2所示 若在两极间加上电压U 在电场作用下 电子就会穿过两个电极之间的势垒 通过电子云的狭窄通道流动 从一极流向另一极 形成隧道电流I 隧道电流I的大小与针尖和样品间的距离s以及样品表面平均势垒的高度p有关 其关系为I Uexp A ps 1 2 式中A为常量 如果s以0 1nm为单位 p以eV为单位 则在真空条件下 A 1 I Uexp ps 1 2 由此可见 隧道电流I对针尖与样品表面之间的距离s极为敏感 如果s减小0 1nm 隧道电流就会增加一个数量级 当针尖在样品表面上方扫描时 即使其表面只有原子尺度的起伏 也将通过其隧道电流显示出来 借助于电子仪器和计算机 在屏幕上即显示出与样品表面结构相关的信息 STM的结构 常用的STM针尖安放在一个可进行三维运动的压电陶瓷支架上 如图3所示 Lx Ly Lz分别控制针尖在x y z方向上的运动 在Lx Ly上施加电压 便可使针尖沿表面扫描 测量隧道电流I 并以此反馈控制施加在Lz上的电压Vz 再利用计算机的测量软件和数据处理软件将得到的信息在屏幕上显示出来 STM的工作方式 恒流模式 利用一套电子反馈线路控制隧道电流I 使其保持恒定 再通过计算机系统控制针尖在样品表面扫描 即保持针尖与样品表面之间的局域高度不变 针尖随着样品表面的高低起伏而作相同的起伏运动 高度的信息也就由此反映出来 这种工作方式获取图象信息全面 显微图象质量高 应用广泛 恒高模式 在对样品进行扫描过程中保持针尖的绝对高度不变 于是针尖与样品表面的局域距离s将发生变化 隧道电流I的大小也随着发生变化 通过计算机记录隧道电流的变化 并转换成图像信号显示出来 即得到了STM显微图像 这种工作方式仅适用于样品表面较平坦 且组成成分单一 如由同一种原子组成 的情形 二STM的应用 STM的应用优势 STM具有极高的分辨率STM得到的是实时的 真实的样品表面的高分辨率图象 STM的使用环境宽松 STM的应用领域是宽广的STM的价格相对于电子显微镜等大型仪器来讲是较低的 STM主要用于纳米技术上 常见的应用为 看见 了以前所看不到的东西STM所观察到的并不是真正的原子或分子 而只是这些原子或分子的电子云形态 我们通过STM所获得的分子图象将不是与分子内部的原子排列一一对应的 C60在硅晶面上的吸附取向实验 2 实现了单原子和单分子操纵 单原子或单分子操纵方式 1利用STM针尖与吸附在材料表面的分子之间的吸引或排斥作用 使吸附分子在材料表面发生横向移动 具体又可分为 牵引 滑动 推动 三种方式 通过某些外界作用将吸附分子转移到针尖上 然后移动到新的位置 再将分子沉积在材料表面 3通过外加一电场 改变分子的形状 但却不破坏它的化学键 3 单分子化学反应已经成为现实 可以一个个地将单个的原子放在一起以构成一个新的分子 或是把单个分子拆开成几个分子或原子 最近研究成果 康奈尔大学Lee和Ho用STM来控制单个的CO分子与Ag 110 表面的单个Fe原子在13K的温度下成键 形成FeCO和Fe CO 2分子 Park等人将碘代苯分子吸附在Cu单晶表面的原子台阶处 再利用STM针尖将碘原子从分子中剥离出来 然后用STM针尖将两个苯活性基团结合到一起形成一个联苯分子 完成了一个完整的化学反应过程 4 在分子水平上构造分子器件 从上到下 方法到 从下到上 方法的变化 相关研究成果 C60单分子开关利用STM针尖压迫C60单分子 使C60分子变形 从而通过改变其内部的结构而使其电导增加了两个数量级 当压力除去后 电导又回复到原来的水平 因此可以把这个体系看成是一种 电力 开关 负微分电导中国科技大学的科学家利用STM针尖将吸附在有机分子层表面的C60分子 捡起 然后再把粘有C60分子的针尖移到另一个C60分子上方 这时 在针尖与衬底上的C60分子之间加上电压并检测电流 他们获得了稳定的具有负微分电导效应的量子隧穿结构37nm长的DNA分子镊子 三在STM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各种新型显微镜 STM的缺点 有时分辨率差只能检测导体和部分半导体 工作条件受限制 如不能振动 探针材料可选择性低 1原子力显微镜 AFM AtomicForceMicroscope 原理 利用纳米级的探针固定在可灵敏操控的微米级尺度的弹性悬臂上 当针尖很靠近样品时 其顶端的原子与样品表面原子间的作用力会使悬臂弯曲 偏离原来的位置 根据扫描样品时探针偏离量或其它反馈量重建三维图像 就能间接获得样品表面的形貌图相比STM的优点 可以扫描半导体和绝缘体 2磁力显微镜 MFM 和静电力显微镜 EFM MagneticForceMicroscopeElectrostaticForceMicroscope 由于AFM只利用了探针与样品间的短程力 考虑它们之间存在的长程力 如磁作用力和静电作用力后 采取抬起模式 即得到了MFM和EFM 3弹道电子发射显微镜 BEEM BallisticElectronEmissionMiroscope 按照STM的工作原理当探针与样品的距离非常近时 由于探针的电势场高于样品 探针会向样品发射电子 这些隧道电子进入样品到达界面时 虽然大部分电子的能量由于被衰减而被样品势垒反弹回来 但是仍有少量能量较高的分子能够穿透界面到达下层材料 这些穿透过界面的分子成为弹道分子 由于弹道分子在穿过界面时携带了许多有关界面的信息 因此BEEM为界面的研究提供了有价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通讯电子技术试题及答案
- 2025商业地产租赁合同范本
- 2025年春季部编版初中数学教学设计八年级下册第1课时 菱形的性质
- 2025设备购买协议合同范本
- A1 自愿离婚协议书示范文本
- 知识题库-人社练兵比武劳动竞赛试题及答案(二十一)
- 公园出入口课件
- 《2025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协议》
- 搜课件模板app无删减
- 揭阳安全知识培训课件平台
- 绿色施工管理体系与管理制度模版
- SIEMENS西门子蒸箱使用说明书用户手册
- 《化学实验室安全培训》课件
- DGTJ 08-60-2017 机械式停车库(场)设计规程
- 腰部疾病的健康宣教
- 水文地质风险评价方法-洞察分析
- 小学英语与美术结合的实践活动方案
- 输变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表式(变电工程土建专业)
- 结直肠腺瘤中西医结合防治指南-公示稿
- 电动车充电应急处置预案
- 医疗护理员培训机构申报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