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忆江南教学设计 泡小天府 何红雨一、 初读江南:1、“离愁能有多痛 痛有多浓;当梦被埋在江南烟雨中;心碎了才懂。 ”刚才我们欣赏的这首好听的歌曲,歌名叫江南,这首歌不仅曲子好听,歌词也写得好。谁来读一读?什么是离愁?离别的仇恨,他的离愁和哪个地方有关? 江南。离愁为什么和江南有关?200多年钱,清朝诗人王士祯就写过“愁生陌上黄聪曲,梦远江南乌夜村。秋柳1000多年前的元朝,诗人魏初也写过:几日邻村桑柘,梦中烟雨江南。木兰花慢 为冯副使寿2000多年前的宋朝,词人冯延巳写道“一晌关情,忆遍江南路。”那么问题来了,你的问题是什么?从古至今,大家都在怀念江南,江南在哪里?江南有什么?为什么大家都怀念江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江南”。2、这么美的江南,到底在哪呢?关于江南,不同的历史时代有不同的说法。(圈出“江南”两字),一般人所说的“江南”是指长江中下游,长江的南岸。自古以来江南就以他的美丽富饶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文人墨客,他们游历江南,写下了许许多多赞美江南的诗词,在几千首写江南的诗词中,以白居易的忆江南影响最大, 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看看白居易眼中的江南。二、 解题,了解词:1、 白居易曾经到江南做过几年官,之后一直对江南念念不忘,于是他写了这首忆江南(师板书),谁来读读题目?看着这个题目,你读懂了什么?2、 忆是什么意思?怀念江南,回忆江南。3、 这是一首词,“忆江南”也是词牌名,你还知道哪些词牌名?什么是词牌名呢?古时候的人写了词是要唱出来的,这唱的旋律就是词牌名。这首词词牌名和词的题目一样,都是忆江南。二、读词:1、孩子们,自己读读这首词,读准字音,读通顺。A、 我请一个没有举手的。这个“谙”是生字,你都能读标准,了不起。最难读的最后一句你都读正确了,真了不起。B、 你觉得你能读得比他还好的,请举手。读得字正腔圆,字字有交代。2、“江南好”为什么说江南好?江南的风景很美。这是一首写江南风景的词,那该怎么读?读的时候速度慢一点,才能欣赏到江南的美景。A、抽生读。你把我们刚才理解课题的方法用到了朗读诗歌中,你是会学习的孩子。看来大家都是这么读的。三、背词:3、我读一次,你听听有什么不同?师用歌决体朗诵。你听我读的和你读的有什么不同?读的很有节奏,还可以加上动作来打节奏。这种一边打节奏一边读的方式叫做歌决体。忆江南还有另外两首,看能不能用这种方式来读读这两首。和你小组合作试试看。师生合作问答读,现在你就是白居易,你用你的词来回答我。江南忆,最忆是哪里?(生答)杭州有什么?(生答)齐读,何日更重游。江南忆,你还忆哪里?(生答)吴宫有什么?(生答)齐读,早晚复相逢。这种方式读起来非常好玩儿,又方便记忆。四、吟词:1、其实,在咱们唐朝,诗人写诗都习惯遵循一种规律,这种规律叫(师板书:平仄)一起读。平其实是一种声调,叫平声,仄也是一种声调,叫仄声咱们中华文化,几千年来一脉传承下来,现在我们也有声调,它们是第一声,二声,三声,四声;还有一种特殊的声调,叫轻声。现在的一、二声就相当于古时候的平声;现在的三、四声就相当于古时候的仄声。为了好记一点,平声咱们就用一条横线表示,仄声就用一条竖线来表示。遇到平声字,咱们要把字读得长一点,遇到仄声呢?要读短一点。这个规律又叫做平长仄短的规律(生齐读)。这种规律用在诗歌的第二、第四、第六个字上,“1、3、5不管”所以不管的字我们用小短横表示。2、看,这首诗给它标上平长仄短的规律就是这样。3、师教读: “江南好”先来看看平声,“南”,读的时候摇头晃脑,韵味儿自然就出来了。我们连起来试试。仄声,用一条竖线表示,仄声读的时候声音一出来,马上就收掉,我们成为仄短(师板书)。“好”。还有一类,是入声,比如我们这里面的“出”,入声也归为仄声,读短一点。听老师来把这首诗读一读好吗?4、师范读,生听读。当你闭着眼睛听我读的时候,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你能读出这么美的江南吗?5、随着她的诵读,我们一起走进江南的美景。播放江南PPT6、江南的美景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很美,花开的很美,小桥流水很美,乌篷船很美。江南的美,就藏在那山花烂漫中,藏在这小桥流水中,藏在这烟雨迷蒙中,而白居易用三个字就道尽了江南的美:抽生读:“江南好”。面对这如诗如画的风景,诗人由衷地发出一声赞叹:江南(深情)-好。 引读:江南好(深情地)读风景旧曾谙;江南好(加重语气)日出江花红胜火;江南好(深情地)春来江水绿如蓝;江南好(加重语气)能不忆江南?五、悟情,唱诗:1、其实,当你走进白居易,了解白居易后,你会更能体会到他对江南的那种思念。生读白居易在江南的故事(放视频):公元828年,白居易担任杭州刺史(相当于杭州市长)。在杭州三年,他为那里的老百姓做了很多好事,为人们留下了一湖清水、一道芳堤、六井清泉在他离开杭州时,杭州的人扶老携幼,提着酒壶,洒泪告别。白居易离开杭州之后,又担任苏州刺史,苏州人民也很爱戴他,刘禹锡描写苏州人民为他送行的场面“苏州十万户,尽昨婴儿啼”。2、 读了这段资料,你觉得白居易还忆的是什么?这是后来人们雕刻的为白居易送行的铜像。这是人们为了纪念白居易修的白堤。这样的江南,作者怎能不回忆?齐读“能不忆江南?”作者忆的是什么?带着诗人对江南春色的无限眷恋之情, 读能不忆江南? 带着诗人对江南人民的思念之情,读能不忆江南? 带着诗人那忘不掉、抹不了的江南情,读全诗3、13年后,67岁的白居易在洛阳香山脚下遥望江南,他多想再回到那魂牵梦萦的江南啊!此时,读已经不能表达他内心的感情,他就会轻轻地唱起来。(板书:唱)师唱,师生齐唱。6、 拓展积累:烟雨江南,江南烟雨。吸引了多少文人墨客。他们游历江南,然后怀念江南。看,2000多年前,2000多年前林逋在遥望江南:“忆着江南旧行路,酒旗斜拂堕吟鞍。”看,1000多年前,魏初在梦里怀念江南:几日邻村桑柘,梦中烟雨江南。木兰花慢 为冯副使寿看,200多年钱,王士祯听着“黄聪曲想起了江南“愁生陌上黄聪曲,梦远江南乌夜村。看,到现在,林俊杰在歌里唱着江南“”。就这样,一代又一代的人,他们赞美江南的美景,把江南写进诗里,把江南画到画里,一代一代的传下来。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人读着那些饱含深情的诗歌,赏着那饱含深情的画,到现在,江南不仅仅是那一方水土,那一片美景,更是一种文化,藏着秀美风景的烟雨文化,饱含深情的诗歌文化,水墨渲染的画意文化。三、 总结,提升:孩子们,当别人再提起江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