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文比较阅读训练(一)甲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乙 元岳柱字止所,八岁观画师何澄画“陶母剪发”图,柱指陶母腕上金钏,诘之曰:“金钏可易酒,何用剪发为也?”何大惊异。观此可以知画理矣。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1)去 (2)汲 (3)汤 (4)知 (5)诘 (6)易 (7)大 (8)理 2用现代汉语解释句子。 (1)孔子不能决也。 (2)金钏可易酒,何用剪发为也。 3两小儿在孔子眼里具备哪些优秀品质? 4何澄认为岳柱“知画理”,这到底是什么“理”呢? (二)甲 枭逢鸠。 鸠曰:“子将安之?”枭曰:“我将东徙。”鸠曰:“何故?”枭曰:“乡人皆恶我鸣,以故东徙。”鸠曰:“子能更鸣,可矣;不能更鸣,东徙,犹恶子之声。”乙 尝有亲客,久阔不复来,广问其故,答曰:“前在坐,蒙赐酒,方欲饮,见杯中有蛇,意甚恶之,既饮而疾。”于时,河南听事壁上有角,漆画作蛇,广意杯中蛇即角影也。复置酒于前处,谓客曰:“酒中复有所见不?”答曰:“所见如初。”广乃告其所以。客豁然意解,沈疴顿愈。1解释两文中加点的字。 (1)安 (2)徙 (3)东 (4)犹 (5)蒙 (6)疾 (7)复 (8)愈 2翻译句子。 (1)乡人皆恶我鸣,以故东徙。 (2)广乃告其所以。 3鸠对枭的劝说给了我们怎样的人生启示? 4杯弓蛇影的故事讽刺了哪一类人,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三)甲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乙 哀公问于孔子曰:“吾闻夔一足,信乎?”曰:“夔,人也,何故一足?彼其无他异(他异,另外的特长),而独通于声。尧曰:夔一而足矣。使为乐正(乐正,主管音乐的官吏)。故君子曰:夔有一,足。非一足也。”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1)溉汲 (2)穿 (3)闻 (4)于 (5)信 (6)故 (7)通 (8)为 2翻译句子。 (1)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2)夔有一,足。非一足也。 3甲文与乙文有何相似之处? 4读甲乙两文,你有何领悟? (四)甲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乙 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宴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宴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宴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矣。”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孔子闻之曰:“宴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节选自晏子春秋)注释:景公:齐国国君。霁(j):天放晴。被:同“披”。陛:皇宫的台阶。1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应有的两处停顿。 其 实 味 不 同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1)吏二缚一人诣王 (2)叶徒相似 (3)齐人固善盗乎 (4)逸而知人之劳 (5)雨雪三日而不霁 (6)宴子入见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2)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 4甲乙两文中的晏子、楚王、景公三人都有值得肯定的地方,请选其中两人,略作评析。 (五)甲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旁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道旁李树)乙 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注释:凛然:严肃的样子。形容令人敬畏的神态。即了:明白,懂得。指:同“旨”,意思,意图。自是:从此。释:放下。瓮:水缸。弃去:即“弃(之)去”,抛下那小孩跑走了。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1)诸儿竞走取之 (2)唯戎不动 (3)众皆弃去 (4)群儿戏于庭 2翻译句子。(1)尝与诸小儿游。 (2)取之信然。 (3)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 3乙文中少年司马光具有哪些优秀品质? (六) 甲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 富者曰:“子何恃而往?” 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 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蜀鄙二僧)乙 项藉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时,年二十四。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蒋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选自史记项羽本纪)注释:下相:秦地名。季父:诸叔父中的最小者。戮:杀,这里指失败自杀。项:古地名。去:放弃。竟:完成。会稽:山名。族:灭族。惮:畏惧。1用“/”给下面文字断句。(注意:此题不要求加标点) 梁 父 即 楚 将 项 燕 为 秦 将 王 剪 所 戮 者 也 项 氏 世 世 为 楚 将 封 于 项 故 姓 项 氏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1)蜀之鄙有二僧 (2)项籍少时学书 (3)贫者语于富者 (4)梁以此奇籍 3下列与例句中“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A项梁怒之 B蜀之鄙有二僧 C吾欲之南海 D西蜀之去南海4甲段中贫富二僧的区别在于 ,乙段中项羽与二僧的相同之处是 ,选文乙表现了项羽哪些鲜明的性格特点? 。(七)甲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傎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游。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再转不已,遂反溯逆流而上矣。求之下流,固傎;求之地中,不更傎乎?”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河中石兽)乙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同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牧童评画)注释:所宝:所珍藏的。戴嵩:唐代著名画家,生平事迹不详。搐:抽。这里指用力夹(或收)的意思。掉尾:举尾。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1)尤所爱 (2)曝书画 (3)同谬矣 (4)处士笑而然之 (5)尔辈不能究物理 (6)不亦傎乎 (7)然则天下之事 (8)但知其一 (9)可据理臆断欤 2翻译下列句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