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方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章专题24 区域环境的治理课件 中图版.ppt_第1页
【优化方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章专题24 区域环境的治理课件 中图版.ppt_第2页
【优化方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章专题24 区域环境的治理课件 中图版.ppt_第3页
【优化方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章专题24 区域环境的治理课件 中图版.ppt_第4页
【优化方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章专题24 区域环境的治理课件 中图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24区域环境的治理 考能联动提升 考向真题探究 专题优化演练 专题24区域环境的治理 考基自主落实 一 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1 自然原因 1 黄土的特征 一般呈灰黄色 以 为主 垂直节理发育 碳酸钙含量高 遇水易崩解 2 降水集中 多暴雨 降水多集中于 三个月 是导致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3 地质构造 强烈的 加剧了流水侵蚀 4 植被稀少 粉砂颗粒 土质疏松 7 8 9 构造运动 考基自主落实 2 人为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开垦陡坡 毁坏树木 和樵采 以及无计划地修建窑洞等 二 水土流失的危害1 破坏 造成农业减产 2 加剧沟壑发展 威胁工矿 安全 3 造成 恶化 4 淤积 加剧 灾情 5 影响 合理和有效利用 过度放牧 开矿 土壤肥力 交通设施 生态环境 江河湖库 洪涝 水资源 三 水土流失的治理1 生物措施 主要是 是治理水土流失的根本措施之一 2 工程措施 包括 打坝淤地 修建 等 3 以 为单元的综合治理 四 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治理过程1 田纳西河流域概况 1 田纳西河 密西西比河支流 上流程最长 最大的支流 流域面积最广 植树种草 兴建水库 水平梯田 小流域 俄亥俄河 水量 2 丰富的资源 水能 流域内 丰富 地形起伏 河床比降大 矿产 磷 铅锌等 2 治理背景 1 条件 生产力水平低下 经济落后 条件差 交通困难 水土流失 洪水泛滥 2 表现 田园荒芜 人口外流 3 治理效果 经过综合开发治理 田纳西河流域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地区转变为 发达 的地区 降水 煤炭 航运 严重 土地贫瘠 工农业 环境优美 五 田纳西河流域开发治理的措施1 从 入手 综合开发利用 2 电力先行 发展 工业 3 利用 因地制宜 全面发展 4 把 和提高环境质量的规划与开发 相结合 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六 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经验的启示水利工程应该从 的角度去考虑 实现流域 和促进流域经济综合发展 防洪 水资源 高耗能 土地资源 农 林 牧 渔业 保护环境 旅游资源 整个流域综合开发 多目标开发 考能联动提升 1 水土流失 以中国黄土高原为例 2 荒漠化的防治 以中国西北地区为例 针对训练1下图中甲图表示我国某主要地形区中某山自然带的垂直分布 乙图是该地形区中某城市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 读图 并根据所学知识 回答下列问题 1 说出该地形区的名称 2 指出导致甲图中山地两坡自然带分布高度差异的主要因素 3 描述该地形区气温 水分条件的特征 4 该地形区哪些气候条件不利于农作物种植 应采取什么对策 5 该地形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 为此应采取哪些相应的治理措施 解析 本题通过地形剖面图 自然带 气温 降水等区域特征定位 在定位的基础上分析区域特征 比较区域差异 分析区域发展的条件 发展中的问题和解决的措施 根据乙图可判断在中国秦岭 淮河以北的季风区中 从年降水量看 应在半干旱区即西部地区 再依山地的高度 植被分布 综合判定应在黄土高原区 此山地受夏季风影响 东坡为迎风坡 降水较多 则气温受影响 综合气温 降水作用 使之出现如图植被的东西差异 黄土高原区降水少且集中于夏季 其他季节很少降水 则不利于作物生长 该区黄土土质疏松 植被稀疏 在暴雨作用下易出现水土流失 是中国水土流失最严重地区 答案 1 黄土高原 2 图中山地东西两坡自然带分布的差异主要是由水分 或降水 湿度 因素造成的 3 夏季炎热 冬季寒冷 降水量全年较少且季节差异大 或集中于夏季 尤其是7月份 冬 春 秋三季干燥 或雨热同期 4 全年降水较少且季节变化大 易发旱灾 或干旱 尤其是春季气温快速升高而降水少 易发春旱 低温时间长 不利于农作物生长 种植耐旱作物 发展水浇地 加强灌溉 或发展节水农业 防霜冻 5 水土流失 退耕还林还草 加强小流域的综合治理 调整土地利用结构 1 田纳西河流域的基本条件 1 自然条件 位置 美国东南部 密西西比河的支流俄亥俄河的最大支流 自然环境条件a 气候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降水丰富 b 地形 地形起伏大 河床比降大 c 水土流失严重 洪水泛滥 自然资源a 矿产资源丰富 b 水能资源丰富 2 社会经济条件 生产力水平低下 经济基础差 许多地方没有电力 交通航运条件差 交通困难 2 治理措施 1 从防洪入手 综合开发利用水资源 梯级开发 防洪 减少了洪水带来的经济损失 修建水坝 航运 航运畅通 促进经济发展 提供就业机会 2 电力先行 发展高耗能工业梯级开发 发电 电力能源基地 高耗能工业 有色金属冶炼 3 利用土地资源 因地制宜 全面发展农 林 牧 渔业 种植业坡地 果树 蔬菜 平原 玉米 棉花 大豆等 发电厂附近 利用电厂余热 发展温室蔬菜生产 林业 生态效益 平衡生态 美化环境 保持水土 改善气候 经济效益 解决劳动就业 稳定农业生产 渔业 畜牧业 4 提高环境质量 促进旅游发展 3 开发经验与启示 1 设置专门的开发管理机构 保证流域治理与开发的长期稳定 2 因地制宜的开发 3 不断加大开发力度 4 提高流域的开放程度 针对训练2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相关问题 田纳西河流域位于美国东南部 气候温暖湿润 山青水秀 森林繁茂 19世纪后期起 流域内人口激增 开发利用强度加大 图1 致使环境恶化 水旱灾害频发 生产成本不断攀升 到20世纪30年代初 该流域人均年收入只及美国平均水平的45 1933年开始 在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的统一协调和严格管理下 实施了以治理田纳西河为核心的流域综合整治和开发 图2 取得了全流域水电 火电 核电并网供电 合理利用土地 治理污染 改善水质 发展旅游业等一系列效益 到20世纪80年代 该流域人均年收入已达到全美国的平均水平 1 分析图1 说明田纳西河流域早期开发利用对环境的影响 2 依据材料和图2信息 指出对田纳西河治理采取了哪些措施 并说明其效益 解析 第 1 题 根据图1中田纳西河流域的早期开发利用方式 分析其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分析影响时 要从水土流失 土地退化 环境污染等几个方面进行 第 2 题 要注意从材料和图2中提取信息 如材料中提到的水电开发 图中的大坝和船闸 港口等事物 然后再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答案 1 扩大 棉花 种植面积 开矿乱开滥采 用木炭炼铜导致森林砍伐 植被破坏 造成水土流失 加重 高强度利用耕地导致土地退化 大量排出含so2的废气 不仅污染大气 还会形成酸雨 污染土壤和水体 影响生物生长 2 修筑了 多座 水坝 多处 船闸和港口 取得了防洪 改善通航条件 提高运输能力的效益 实现了对全河的统一管理和梯级开发 2009年高考北京文综卷 读图 回答下列问题 考向真题探究 1 比较图中两水文站所测河流泥沙含量的差异 任选一个水文站分析其原因 2 概述图中高原国土整治的主要任务及措施 3 简述渭河平原的成因 说明该平原地形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4 指出图中的山脉名称 走向 并简述其自然地理意义 失分剖析 本题考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其整治的措施 学生失分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在解答时是否能够全面地从地形 植被等方面去分析水土流失发生的原因 二是能否充分结合图中提供的河流水系 地形及所处的地理位置等特征去分析原因 三是能否从环境问题的发生原因 以及区域的环境特征出发 制定出国土整治的任务和措施 思路点拨 第 1 题 结合流经地区的土质状况 植被状况及河流流速对河流泥沙含量的影响进行综合分析 即可作出正确答案 第 2 题 图示地区为我国的黄土高原 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水土流失严重 因此黄土高原国土整治的重点是治理水土流失 措施在于植被恢复 第 3 题 地堑构造发育形成的渭河平原 加之河流的影响 使该区域具备农业生产的优越条件 如 水源 土壤 地形等 第 4 题 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的分水岭 秦岭 地理意义众多 可从气候区划 地形区划 流域区划 农业区划 行政区划等角度分类阐述 标准答案 1 张家山 咸阳 水文站泥沙含量高 低 泾河张家山 渭河咸阳 水文站以上河段流经黄土高原 南部山地 植被覆盖率低 高 张家山 咸阳 河段比降大 小 流速快 慢 2 主要任务是治理水土流失 工程措施 生物措施 农业技术措施 或三项具体措施 3 由于构造下沉 构造运动形成地堑 河流堆积形成冲积平原 地势平坦 土层深厚 适宜发展耕作业 4 秦岭 呈东西走向 中国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秦岭以北暖温带 以南亚热带 半湿润地区和湿润地区的界线 以北为半湿润地区 以南为湿润地区 界线以北以落叶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为主 以南以常绿阔叶林为主 2010年高考江苏卷 下表为珠江 淮河流域有关数据对比表 读表并回答问题 注 为2005年数据 1 淮河流域面积约为珠江流域的3 5 而径流总量却不足珠江的1 5 其主要原因是 2 淮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率远高于珠江流域的主要原因是 3 珠江中下游地区夏秋季节多突发性暴雨洪水 主要原因是 冬季河口处常受海水入侵的威胁 主要原因是 4 淮河流域7 8月份多洪水 主要气候原因是 5 珠江 淮河流域的耕地面积分别约为480万公顷和1200万公顷 若两流域单位面积耕地的农业污染量相当 根据耕地面积和径流总量的对比关系 淮河受农业污染的程度约为珠江的 倍 取整数 失分剖析 本题综合考查了河流的水文特征 流域的资源状况及流域的环境问题等相关知识 考生在回答问题时失分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对有关河流的知识掌握得不够全面 存在知识上的漏洞导致失分 二是不能够准确地利用图表所提供的数据去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而导致失分 思路点拨 该题在于了解中国由南向北的河流水文特征的变化 主要体现在河流流量大小 汛期以及汛期长短 含沙量 结冰期等 第 1 题 影响河流径流量的主要因素是气候 第 2 题 从表格数据中获取信息即可得知答案 第 3 题 东南沿海地区夏秋季节常受台风的影响 引发暴雨洪水 冬季因降水少 河流径流量小 河口处会发生海水入侵现象 咸潮 第 4 题 中国河流流量与中国雨带的推移有很大关系 淮河水系呈不对称的羽状 北侧支流位于华北平原 但都比较长 7 8月 华北地区迎来降水 而且多暴雨 这些支流很快将洪水汇入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