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系统专利.doc_第1页
定位系统专利.doc_第2页
定位系统专利.doc_第3页
定位系统专利.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利名称:混凝土预制桩插打施工专用定位系统技术领域:本定位系统可适用于陆地、软基、浅海海域拟采用混凝土预制桩加固处理地基的施工定位控制,能有效地加快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保证施工安全。技术背景:目前,混凝土预制桩(包括预制方桩、预制管桩)广泛应用于楼房基础、软基处理加固地基、海堤防护加固等。其中陆地混凝土预制桩施工定位方面,普遍采用经纬仪或者全站仪对每一根预制桩位进行计算和测量定位,由于预制桩一般数量较多,长度一般在10米50米不等,频繁定位数量多,造成施工工序繁琐,接桩的质量往往出现垂直度超出规范要求,降低施工功效。在滩涂区域和浅海地区采用预制桩处理软基础,施工测量定位难度更大,施工功效进一步降低,施工质量更是难以保证。 本专利产品采用专用定位系统,通过减少定位频数,根据设计图纸设置固定网格控制系统,采用导向装置,准确引导预制桩进入定位系统,对需要接桩的预制桩施工定位,采用双层控制系统,有效地保证了两根相连接预制桩的垂直度,同时设置了简易人工操作平台,便于工人对接桩端头进行施焊处理,保证了工人操作安全和焊接质量。发明或实用新型的目的:本专利产品针对目前普遍采用的经纬仪或全站仪频繁定位测量不足而提出的改进措施,通过定位系统两端测量系统(滩涂或者浅海区域)或者固定系统(陆地)采用二次测量定位,就可以成功解决520根(施工现场开阔,可以更多)的预制桩测量定位,并且间距均匀,误差完全可以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同时通过预制桩导向系统,可以方便的保证预制桩准确就位;通过焊接平台,可以方便进行预制桩焊接,保证施工质量。在滩涂或者浅海区域,仅通过二次测量定位,就可以成功解决1020根预制桩定位,同时定位系统作为单独的一个装置,在定好位后,可以牢固固定,避免了海浪和风暴影响,在大潮或者风浪来临之前,施工作业设备可以迅速撤离,而定位系统通过支架扦插在海底不会受其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处理没有插打完全到位的预制桩,可以通过定位系统的整体性有效地保证了半成品的施工质量,为以后进一步沉桩保证了施工的连续性。 发明或实用新型的内容:1、 现有预制桩插打的定位:陆地施工方面,主要通过计算桩位坐标,采用全站仪测量放样或者采用经纬仪测量定位,通过尺量解决每一根预制桩的准确位置,测量完毕,设置木桩标识,然后通过打桩机起吊预制桩至桩位,进行锤击就位;完成一根后,移动桩基,下一棵桩位放样,桩基就位,继续施工。在滩涂或浅海区域,采用打桩平台(吊车配合作业)和打桩船施工,由于受船只吃水深度和海上风浪影响,有效作业时间短,测量定位难度大,采用陆地测量定位方法,很快就会被海浪破坏,频繁测量工作量大,并且测量误差大,工程质量难以保证。2、 新型定位系统的发明:该新型定位系统主要是通过减少测量放样频数,提前制作定位施工用框架,框架的尺寸按照设计图纸制作,长度可以根据现场情况制定。同时根据预制桩的形式不同,制作不同的导向装置(预制方桩可以制作成方形的漏斗形导向装置,预制管桩可以制作成园台型导向装置),顺利引导预制桩就位。2.1该产品采用不低于200mm工字钢或者槽钢焊接而成主框架,横向间隔采用16mm工字钢焊接;导向装置采用不低于5mm钢板加工而成,上部做成开花状,下部制作尺寸较预制桩宽25mm,均可满足规范要求。一般情况下,定位导向系统可制作长度为15米。2.2陆地施工时,采用在定位系统两端支脚打入地下,牢固固定定位导向系统,即可实现预制桩连续施工,避免了频数测量放样和施工过程中的测量定位位置的破坏。2.3滩涂施工时,与陆地施工相似,但要求当天(架次)作业完成后,及时连续进行下一架次作业;因风浪影响后,连续施工时,需要复测位置,确保施工质量。2.4在浅海施工时,首先施工海上支撑装置,用于固定定为导向体统,每一架次可以实现预制桩连续作业,避免了海上施工频繁测量的难题,保证了海上施工的连续性,有效地加快了海上作业速度。同时该装置可以抵御风浪的侵袭,可以有效避免以前定位系统跟船只连接在一起,容易造成预制桩施工进程没有结束,船只不能撤离的难题,有效地保证船只和操作人员的安全。发明或实用新型的效果:通过本装置,由于仅仅采用一次测量定位,就可以实现连续作业多根预制桩施工测量,通过导向装置引导,加快了预制桩就位速度,在陆地可以每天增加15%的施工产值;在滩涂可以增加30%;在浅海区域可以增加50%工作量。同时工程质量得到有效保证,施工安全因素大大降低,操作人员可以减少2-3人。附图说明:图一:定位系统结构示意图俯视图: 具体的实施方式:混凝土预制桩插打施工专用定位系统制作方法、步骤和工艺过程1制作方法 由于预制桩加固处理软基础,设计桩一般间距较小,根据不同预制桩设计间距,可以制作不同间距的定位系统,定位系统主框架采用不低于I200工字钢焊接而成。 导向系统采用5mm钢板加工而成,焊接在定位系统的主框架周围,上部成开花状,下部引出导向系统,尺寸比预制桩大2-5mm。2制作步骤首先用不低于I200制作主框架,采用工字钢满足国标标准要求。横向支撑架采用I160工字钢制作,相互焊接加工而成, 导向系统管桩采用园形导向系统,方桩采用矩形导向系统。导向系统设置对称中心控制线,可以精确控制预制桩定位中心。 固定系统,陆地实用定位系统采用三角形槽钢焊接在端部,采用打入地下固定;滩涂采用矩形槽钢支架固定;浅海采用凸榫和定位钢管桩相连固定。3施工工艺 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和定位系统装置的长度以及端部控制中心,计算定位系统的端部控制坐标。利用全站仪测量定位端部坐标。施工固定定位系统。(浅海区域采用增加钢管桩作为临时定位系统的支撑,在海水中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