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氓》教学设计.doc_第1页
《氓》教学设计.doc_第2页
《氓》教学设计.doc_第3页
《氓》教学设计.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授课时间2010.10.29授课班级高一五班授课教师辛岩总课时1第 1 课时课 型学情分析学生的诗歌欣赏水平较一般,对于赋比兴的手法有一点了解,但对诗经的有关情况,特别是其表现手法的深刻了解还很少。要求他们一定进行预习,了解诗歌的故事内容。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诗经的基本常识点。2、能够掌握四言诗的诵读节拍。 3、 学习氓,深刻体会赋比兴的艺术手法。过程与方法1、通过反复的诵读,初步读懂诗作。 2、以情感交流分析主人公的性格特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人们对真挚爱情的向往,陶冶高尚的情操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分析氓中的人物形象及领会比、兴的艺术表达手法的妙处。教学难点1、品味诗歌的语言,准确把握诗中人物的情感。 2、 背诵课文。教学方法与手段自主学习 教学准备学生预习,老师搜集相关资料,认真备课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补充说明1、朗读2、理顺思路3、整体把握课堂小结5分钟3分钟10分钟20分钟5分钟2分钟强调字音匪:fi愆:qin将:qing载:zi于:x说:tu徂:c汤:shng裳:chng靡:m隰:x角:jio全诗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恋爱(第一二章) 婚变(三至五章) 决绝(六章)一、学习“恋爱”部分 (1、2章)1、重点字词2、男女主人公在恋爱中有怎样的表现?氓:求-怒-卜-娶我:送-劝-盼-嫁第二章绘声绘色地描述了热恋中少女的心理及表现,可见其用情之深,思念之诚。恋爱中的姑娘是那样的天真活泼热烈。3、这一段的感情基调如何 ?热情、幸福4、朗读这两章二、学习“婚变”部分(三 四五章)1、第三章和第四章女子在总结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概说自己的婚后生活前先用了“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等诗句,这属于一种什么样的艺术手法?这两章以抒情为主,诗中皆以桑树起兴,从女子的年轻貌美写到体衰色减,同时揭示了氓对她从热爱到厌弃的经过。“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以桑叶之润泽有光,比喻女子的容颜亮丽。“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以桑叶的枯黄飘落,比喻女子的憔悴和被弃。2、第三章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明确:由前两章的叙事转入这一节的抒情和议论,在读者心理上造成了明显的停顿和隔离,暗示着女主人公悲惨命运已经开始。3、结合三四五章考虑,女主人公用抒情兼议论的方法回顾了自己几年的婚姻生活及自己婚姻失败的原因,她的思想感情如何? 悔恨、沉痛、但是不哀伤。4、朗读这三章三、学习“决绝”部分(六章) 1、女主人公最后做出怎样的选择?从中反映出什么性格特征? 明确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反映其清醒 刚烈的性格特征。2、朗读课堂小结氓是一首叙事诗,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叙述了女主人公与“氓”从初恋、结婚到被遗弃的痛苦经历,表达了她怨恨的感情和决绝的态度,塑造了一个勤劳、温柔、坚强的女性形象,朗读注释字音思考并讨论注释重点字词认真听讲回答做笔记朗读思考、交流理解 回答做笔记在重要字词和注释上做标记思考并回答师生互动做笔记朗读思考 回答做笔记朗读教学反思从学生学情出发进行教学设计,立足学生实际,讲解较详细,有效地把握课堂,课堂效果较好,学生能积极参与,课堂气氛不错,注重朗读,能完成预定目标。但教学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