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 第1课时 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 1 知识目标 1 识记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及其核心 2 理解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 3 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巨大作用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的能力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3 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帮助学生充分认识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和重要性 增 强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自信心 1 学会搜集资料的方法 建议学生自己查阅 搜集相关资料 从大量的材料中了解中华民族精神 例如 可以通过收集一些名言警句 典故或现 实的事例 理解中华民族团结统一 爱好和平 勤劳勇敢 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2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建议学生在分析问题时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在本课时的学习中 要注意把握民族精神与民族文化之间的联系 中华文化力量的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3 学以致用 落实行动 爱国热情 热爱祖国的思想不是抽象的 而是具体的 建议学生把爱国情怀倾注于热爱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行动之中 用实际行动落实爱国主义 这是本课时学习的落脚点 民族精神 精神纽带 民族精神 爱国主义 团结统一 自强不息 核心 具体 精神支柱 祖国统一 中华民族之魂 1 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 中华文化的力量 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中华民族 精神 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2 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 纽带 支撑中华民族生存 发展的精神支柱 推动中华民族走 向繁荣 强大的精神动力 是中华民族之魂 中华民族精神 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 体现了中华民族 共同的价值追求 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3 中华民族精神永不泯灭 中华民族历经沧桑而锐气不减 千锤百炼而斗志更坚 一 个重要的原因是 民族精神永不泯灭 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 1 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 是中华文化最本质 最集中的体现 是中华文化的灵魂 是中华文化得以生生不息 不断创新 发展繁荣的根本 2 中华文化内容丰富多彩 而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既有文化精华 也有文化糟粕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精华的综合反映 3 中华文化的力量 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弘扬中华文化 必须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 1 在我国的古代经典著作 论语 孟子 韩非子 以及四大名著中 在鲁迅的 狂人日记 茅盾的 白杨礼赞 冰心的 致小读者 中 都凝聚着民族精神 只要认真去读 都 能受到它们的熏陶 这段材料说明 a 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之中 b 只有大力创造优秀的文化作品 才能弘扬民族精神 c 中华民族精神决定着中华民族的生存 发展 d 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误区 中华民族精神的全部内涵可归纳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 团结统一 爱好和平 勤劳勇敢 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注意 这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2 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 个体必须结成整体 才能求得生存和发展 这种整体意识在全民族得到普遍认同和升华 成为中华民族的 精神 a 团结统一c 勤劳勇敢 b 爱国主义d 热爱和平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由 个体必须结成整体 可知a项符合题意 b c d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永远高扬爱国主义的旗帜 1 爱国主义 1 地位 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 团结统一 爱好和平 勤劳勇敢 自强不息的精神 相辅相成 无不体现着爱国主义这个主题 2 特点 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 而是具体的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 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 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 3 重要性 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 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 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 2 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1 在当代中国 爱祖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 2 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拥护 祖国统一 重视爱国主义 集体主义 社会主义教育一向是我党的优良传统 爱国主义 集体主义 社会主义精神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克敌制胜 实现民族复兴的法宝 误区1 爱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注意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误区2 拥护祖国统一 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注意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拥护祖国统一 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典例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台湾诗人的一首 乡愁 在海峡两岸广泛流传 引起两 岸同胞的广泛共鸣 这种激荡在两岸同胞心中的情感 表达了海峡两岸人民热切盼望祖国统一的心情 表明 海峡两岸人民具有共同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表明海峡两 体现出爱国主义深深 岸的所有人都赞同一个中国的原则地植根于海峡两岸人民的心中 a b c d 答案 d 解析 解答本题可用排除法 一个中国的原则符合海峡两岸人民的根本利益 海峡两岸人民热切盼望祖国统一 但 海峡两岸人民 并不等同于 海峡两岸的所有人 现在仍有极少数 台独 分子妄图分裂国家 故 错误 应排除 3 在不同历史时期 爱国热情应有不同的表达方式 中国正处于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最佳历史时期 每个爱国青年都有 义务和责任珍惜 维护这稳定 和平的发展环境 这说明 a 爱国主义不是具体的 而是抽象的b 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很难达到一致c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 爱国主义往往具有不同的具体内涵d 爱国主义是中国青年特有的精神风貌 1 从林则徐的 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 到孙中山的救国图存 振兴中华 毛泽东 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 自觉肩负起救国救民的重任 周恩来 面壁十年图破壁 为 中国人民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他们的伟大思想和光辉实践都 说明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在社会发展的不同 阶段 不同时期 爱国主义有不同的具体内涵 民族精神产 生于悠久的文化传统之中 以上这些名人的文化修养程度高 a b c d 答案 a 解析 本题侧重于考查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从古至今 爱国主义世代相传 虽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 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 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 但是 爱国主义始终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故 是正确的 不符合材料的主旨 故选a 2 中华民族素来以 礼仪之邦 享誉于史 在当代国际社会中 我国为维护世界和平 促进共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这说明中华民族具有 精神 a 团结统一c 爱好和平 b 自强不息d 爱国主义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我国为维护世界和平 促进共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体现了中华民族爱好和平 故c项符合题意 a b d三项在材料中未体现 爱国诗句集锦 长太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 离骚 捐躯赴国难 视死忽如归 曹植 白马篇 位卑未敢忘忧国 事定犹须待阖棺 陆游 病起书怀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 示儿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 过零丁洋 一寸丹心图报国 两行清泪为思亲 于谦 立春日感怀 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 谭嗣同 狱中题壁 粉身碎骨寻常事 但愿牺牲保国家 秋瑾 失题 点拨 这些具有爱国情怀的诗句 体现了爱国主义是中 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1 教材p71 联系中国百年沧桑之变 从这两个镜头来看 你认为鲁迅所说的 中国的脊梁 体现了什么精神 提示 体现了中华民族形成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 团结统一 爱好和平 勤劳勇敢 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2 教材p72 请你说说 土尔扈特东归 所展示的是什么 精神 提示 土尔扈特蒙古部族在远离故土一百四十多年之后 经过万里跋涉 重返祖国 展示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形成了希望国家统一 反对民族分裂的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 正是在 这种力量的感化下 使得任何征服或分裂中华民族的企图都不能得逞 3 教材p73 世纪宝鼎体现了中华民族热爱和平的民族品格 结合历史和现实的事例 你能对此作出自己的说明吗 提示 历史上 中华民族历来奉行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的处事原则 反对通过侵略 掠夺来谋求自己的利益 对此 许多西方思想家都有深刻的认识 法国近代思想家莱布尼兹在 中国近事序言 中说 即使在战争艺术与战争科学上 他们 指中国人 也低于我们的水准 这不是出于无知 而是他们本意不愿如此 因为他们都鄙视人类所有产生或者导致侵略的行 径 现实中 中国在朝核问题等国际问题上一贯主张用和平方式寻求政治解决的途径 反对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 这些都是活生生的事例 4 教材p74 你能说出这些典故和名言的来历 并用它们 来说明自强不息的精神吗 提示 夸父追日 是 山海经 中记载的古代神话故事 讲的是夸父奋力追赶太阳 长眠虞渊的故事 夸父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个巨人 是幽冥之神后土的后代 住在北方荒野的成都载天山上 他双耳挂两条黄蛇 手拿两条黄蛇 去追赶太阳 当他到达太阳将要落入的禺谷之际 觉得口干舌燥 便去 喝黄河和渭河的水 河水被他喝干后 口渴仍没有止住 他想去喝北方大湖的水 还没有走到 就渴死了 夸父临死前 抛掉手里的杖 这杖顿时变成了一片鲜果累累的桃林 为后来追求光明的人解除口渴 夸父逐日的故事表现了一种勇敢追求 死而后已 甘为人类造福的精神 大禹治水 相传在远古时期 洪水肆虐 冲毁了房屋和田地 禹接受治水任务后 用疏导的方法治水 为了了解地形 寻找河源和可以泄导洪水的地方 他与助手们跋山涉水 顶风冒雨 经历了无数风险 足迹遍及九洲大地 在其治水的13年 中 曾三次路过家门而不入 大禹治水的故事 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具有为战胜困难而勇往直前的优良品格 愚公移山 传说古代有位老人名叫北山愚公 家门前有两座大山挡住了路 他下决心要把山平掉 另一位老人 河曲智叟 笑他太傻 认为不可能 愚公回答说 我死了有儿子 儿子死了有孙子 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 而这两座山可不会再增高了 凿去一点就少一点 终有一天会凿平的 愚公移山的故事显示了中华民族的坚强毅力和不怕困难的坚强斗志 精卫填海 相传炎帝的女儿在东海淹死了 化为精卫鸟 每天衔西山的木石来填东海 后人用此比喻不畏艰难 努力奋斗 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出自 孟子 滕文公下 意思是说人在贫富 贵贱和高官厚禄 武力面前要保持不折不挠的精神气概 以上典故和名言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具有永无止境的创业追求 生生不息的精神活力 自强不息的精神成为鞭策中华儿女不断开拓进取的永恒的精神力量 5 教材p75 1 你能说出它们的来历吗 你还知道哪些表 达爱国情感的名言警句 2 请结合其中的一点 谈谈自己打算如何做 提示 1 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 是清代著名政治家和民族英雄林则徐的爱国名言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是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顾炎武的名言 寄意寒星荃不察 我以我血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届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中考试题猜想数学试卷含解析
- 2025年工业机器人编程与操作习题及解析
- 2025年应急局安全员资格认证题解
- 2025年建安安全员考试重点突破题及答案
- 2025年安全员C证法规题及答案
- 2025年空调维修工程师执业技能考核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金融风险管理师职业资格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建筑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婚姻家庭咨询师职业素质评定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国际贸易专家认证考核试题及答案解析
- T/CASTEM 1013-2023高校人才代表性科技成果评价指南
- 军队文职管理学备考指南
- 胖东来考试试题及答案
- 乐天地产(成都)有限公司乐天广场四期项目环评报告
- 人教版初二地理上册课件:从世界看中国第一节 疆域
- 初中生叛逆期教育主题班会
- 《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规定》知识培训
- 符合标准2025年乡村全科助理医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矿产权评估师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套
- 人工智能技术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实践
- 中职新能源汽车专业实训虚实结合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