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总结复习之中国古代的制度变化.doc_第1页
高中历史总结复习之中国古代的制度变化.doc_第2页
高中历史总结复习之中国古代的制度变化.doc_第3页
高中历史总结复习之中国古代的制度变化.doc_第4页
高中历史总结复习之中国古代的制度变化.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历史总结复习之中国古代的制度变化一、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一)明朝废丞相设内阁 1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2明成祖设立内阁:内阁是皇帝为加强专制而建立的政治机构。3内阁职权及影响:内阁是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不是法定的中枢权力机关。起初以官位较低的官员入阁当值,后来入阁官员的权势和地位逐渐提高。为防止内阁演变为事实上的丞相,以司礼监的太监予以牵制,导致明代政治日益黑暗。补充:明代的内阁制和近代西方的内阁制的比较:同:都是为适应各国的政治需要而设。 异:性质不同:(明)封建的内侍机构;(英)资本主义的权力机构。地位及作用不同:(明)加强皇权的内侍机构;(英)限制王权,掌握国家行政权大权。 (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 1设立:雍正帝时期设置军机处 2.目的:是适应西北军务的需要 3.特点:参与处理机要政务.品级不高.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 4.影响:进一步加强了皇帝专权,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的标志.(三)君主专制制度加强的影响:1、积极: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发展社会经济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是封建制度衰落在政治领域中的反映。2、消极: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不利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是我国落后于西方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一)皇帝制度 1、形成:秦始皇始建,自称“始皇帝”。 2、特点:体现了皇帝的独尊、皇位的世袭与皇权的至高无上。 3、影响:构成我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制度的核心。 (二)秦朝的中央机构-三公九卿制 1、三公:丞相:有左右二员,协助皇帝助理万机;太尉:主管军事;御史大夫:丞相助手,负责监察系统,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 2、九卿:了解 (三)郡县制 1郡县制的建立:春秋战国时期,列国陆续出现了郡、县等新的地方行政区划形式。秦统一全国后把郡县制推广到全国。2郡县制的内容及特点:“郡”是直属于中央的地方行政设置,设郡守、郡尉、监御史等职官,分掌行政、兵事、监察职责;“县”隶属于“郡”,设置于少数民族聚居地的同级地方行政机构称为“道”,县下有“乡”、“里”两级地方基层行政机构,此外还有负责地方治安的“亭”;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调动任命,不得世袭。 郡县制的特点在于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3、与中央的关系:中央垂直管理地方,郡县长官一律由皇帝任免。4郡县制建立的影响:郡县制的建立,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四)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积极:1.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并不断完善和加强。2.有利于国家统一政令,集中力量完成一些重大工程和实施一些重要措施,从而推动社会发展和文明的进步。3.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政治的稳定。4.有利于国家统一决策,提高行政效率。消极:1.中央集权制度下形成的君主专制,容易导致暴政和政治腐败,激化社会矛盾。2.为维护君主专制而推行的加强思想控制的措施,往往会摧残文化,如焚书坑儒。3.中央集权制度在发展中日益僵化,成为导致近代中国落后的重要原因。三、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一)分封制 1、目的:巩固周王的统治。 2、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先代贵族。 3、受封者的义务:朝贡、军赋、力役、定期觐见述职、随从作战。 4、与中央的关系:相对独立、拥有世袭统治权 5、影响:西周分封制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但后来诸侯国之间出现了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势,使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 (二)宗法制 1、概念:西周政治的典型特征,是实行按照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的宗法制。 2、特点及内容: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内容:周天子以嫡长子世代继承最高执政权力,其余诸子分封为诸侯,诸侯国对于周王室处于附属地位。周天子为天下的大宗。封为诸侯的庶子对天子为小宗,在本国为大宗,其地位也由嫡长子继承。诸侯的庶子分封为卿大夫,他们对诸侯为小宗,在本家为大宗,其地位也由嫡长子继承。从卿大夫到士,也形成同样的大宗与小宗的关系。这样按血缘关系的亲疏就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宗法等级。 3、作用: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与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强化了王权,把“国”与“家”结合在一起。 (三)西周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神权与王权的紧密结束;2、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3、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补充: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 两者互为表里,宗法制通过分封制得以维系,是分封制的实施法则;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具体体现。四、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一)汉初郡国并行制 1、概况:汉初,汉高祖刘邦实行郡县制与封国制并存制度,开始形成地方分裂势力,威胁中央集权。 2、解决:针对地方叛乱,汉武帝时推行“推恩令”等措施,有效的解决了地方叛乱行为。 (二)唐朝三省六部制 1三省的名称、职责、运作顺序:中书省(负责草拟文件)门下省(负责审批文件)尚书省(负责执行)最高长官都是宰相,宰相权力一分为三,三省相互牵制,互相监督。2六部的名称与职责:礼部(主管礼仪)、吏部(主管官吏)、户部(主管户口)、工部(主管工程)、兵部(主管军事)、刑部(主管刑法)3保证君权独尊;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 (三)元朝的行省制度 1、行省的设置:元朝以行中书省作为常设地方行政机构的制度,全国分设十个行中书省(行省), 次外还有两个单列的行政区划,即中书省(直辖“腹里”)和宣政院(管辖西藏和四川、青海部分地区)。2行省与中央的关系:行省成为最高地方行政区的名称,行使权力时受中央的节制。各行省重大民政事务,必须呈报中书省;军政要务需呈报枢密院,没有中央诏旨,行政官员不能更改赋税征收制度,不得调动军队。行省官员要定期觐见皇帝,向皇帝述职。为保证行省官员尽职尽责,中央以监察机构进行监督,同时采取省官互迁等形式加以控制。3 行省制度的意义:行省的设置,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对于加强中央集权,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