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烷烃 1 组成 烷烃分子的通式为cnh2n 2 n 1 氢原子数为38的烷烃的分子式为 c18h38 2 物理性质 状态 常温下烷烃的状态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多由气态 液态到固态 其中碳原子数 4的烷烃常温下呈态 溶解性 所有烷烃都不溶于水 密度 烷烃的相对密度随碳原子数的增多而 且液态时的密度比水的 沸点 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多 沸点逐渐 且相同碳原子数时 支链越多 熔 沸点越 气 增大 小 升高 低 3 化学性质 稳定性 烷烃的化学性质一般比较稳定 在通常状况下跟酸 碱和氧化剂都不起化学反应 取代反应 乙烷与cl2光照条件下生成一氯乙烷的化学方程式 氧化反应 烷烃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 烯烃 1 组成与结构烯烃的分子通式为 官能团为 最简单的烯烃为c2h4 2 物理性质 与烷烃相似 cnh2n n 2 或碳碳双键 3 化学性质 加成反应a 丙烯与h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反应 b 丙烯使溴水褪色的化学方程式 c 乙烯与hc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d 乙烯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氧化反应a 烯烃能使酸性kmno4溶液 b 烯烃的燃烧通式 加聚反应由丙烯制取聚丙烯塑料的化学方程式 褪色 4 烯烃的顺反异构 顺式结构 两个相同的原子或原子团排列在双键的 如 顺 2 丁烯 反式结构 两个相同的原子或原子团排列在双键的 如 反 2 丁烯 同一侧 两侧 3 炔烃 1 组成与结构炔烃的分子通式为 官能团 最简单的炔烃为 2 物理性质 与烷烃和烯烃相似 3 化学性质 加成反应a 乙炔与足量溴水反应的方程式 cnh2n 2 n 2 c2h2 chch 2br2 chbr2chbr2 或碳碳三键 b 乙炔与足量h2反应的方程式 c 由乙炔制取聚氯乙烯塑料的化学方程式 氧化反应a 炔烃能使酸性kmno4溶液 b 炔烃的燃烧通式 褪色 4 脂肪烃的来源及其应用 解析 由题意可知 只要双键的碳原子上连接两个不同的取代基 就存在空间异构体 显然 只有2 氯 2 丁烯存在空间异构体 选d 答案 d 2 据报道 近来发现了一种新的星际分子氰基辛炔 其结构简式为 hc c c c c c c c c n 对该物质判断正确的是 a 晶体的硬度与金刚石相当b 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 不能发生加成反应d 可由乙炔和含氮化合物加聚制得 解析 由题所给星际分子氰基辛炔的结构简式可知 它只是一个分子中含有 c c 三键的直链形小分子 不是空间网状结构的原子晶体 故a错 因分子中含有 c c 三键 故可发生加成反应 也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正确 c不正确 显然所给分子结构 不是ch ch与含氮化合物的加聚产物 h元素不守恒 答案 b 例题1 区别ch4 ch2 ch2 chch的最简易的方法是 a 分别通入溴水b 分别通入酸性kmno4溶液c 分别在空气中点燃d 分别通入盛碱石灰的干燥管点拨 ch4 c2h4 c2h2的碳的质量分数不同而造成燃烧现象不同是区分三者的最简单的方法 解析 乙烯 乙炔均能使溴水和酸性kmno4溶液褪色 无法用二者进行鉴别 利用ch4 c2h4 c2h2燃烧时火焰的明亮程度及冒黑烟的浓烈程度区分三者 答案 c 1 下列分子中各原子不处于同一平面内的是 a 乙烷b 乙烯c 乙炔d 苯解析 烷基都是立体结构 各原子不在同一平面上 答案 a 2 按等物质的量混合的下列气体 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a 甲烷和乙烯b 乙炔和丙烯c 乙烷和乙烯d 丙炔和乙烯解析 根据烷烃 烯烃 炔烃的分子通式可知 相同碳原子时 炔烃中碳的质量分数 烯烃 烷烃 而所有烯烃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 乙炔 c2h2 中c的质量分数大于丙炔 c3h4 则乙炔与丙烯混合时 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答案 b 方法归纳 能使溴水和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物质1 使溴水褪色的物质 1 因发生萃取作用而褪色 汽油 苯 四氯化碳 己烷等分别与溴水混合 通过萃取作用使原溴水层褪色 属于物理变化 2 因发生有机反应而使溴水褪色 跟烯烃 炔烃 二烯烃等不饱和烃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 包括裂化汽油 与具有还原性的含醛基的物质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使溴水褪色 跟苯酚等发生取代反应而使溴水褪色 2 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有机物 1 分子结构中碳原子之间含有 双键 或 c c 三键 的不饱和有机化合物 一般能与酸性kmno4溶液发生氧化反应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2 苯的同系物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3 含羰基 醛基的物质 一般也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而使溶液褪色 1 乙烯的实验室制取法 1 反应原理 2 发生装置 液 液气体 3 收集方法 排水集气法 4 注意事项 浓h2so4的作用是催化剂与脱水剂 碎瓷片的作用是防止反应液暴沸 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插入液面以下又不与烧瓶底接触 作用是测量反应液的温度 以便控制反应的进行 反应温度要迅速升高至170 目的是为了减少副反应的发生 在反应过程中 有黑色的炭颗粒和co2气体产生 ch3ch2oh 2h2so4 浓 2c 2so2 5h2oc 2h2so4 浓 co2 2so2 2h2o 2 乙炔的实验室制法 1 反应原理 cac2 2h2o ca oh 2 c2h2 2 发生装置 固 液 气 3 收集方法 排水集气法 4 实验说明 制h2 co2 h2s可用启普发生器 但制乙炔不能用 制取乙炔时 应在导气管附近塞入少量棉花 用饱和食盐水代替水与cac2反应 在点燃乙炔前必须先检查纯度 否则易出现爆炸事故 制得的乙炔有臭味是因为含h2s ph3 除杂宜用cuso4溶液 例题2 在室温和大气压强下 用右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测得ag含cac290 的样品与水完全反应产生的气体体积为bl 现欲在相同条件下 测定某电石试样中cac2的质量分数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cac2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 若反应刚结束时 观察到的实现现象如图所示 这时不能立即取出导气管 理由是 3 如果电石试样的质量为cg 测得气体体积为dl 则电石试样中cac2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式w cac2 杂质所生成的气体体积忽略不计 点拨 解答该题先要明确产生乙炔气体的体积与cac2之间的物质的量的关系 根据准确收集到c2h2的体积来确定电石中cac2的质量分数 解析 1 cac2与水反应生成ca oh 2和放出乙炔气体 反应方程式为cac2 2h2o ca oh 2 c2h2 2 实验结束时 要冷却至室温才能将导气管移出 否则 量筒内气体的压强与外界气压不相等 无法准确计量产生气体的体积 答案 1 cac2 2h2o ca oh 2 c2h2 2 因为装置内气体的温度没有恢复到室温 气体压强还不等于大气压强 实验室制取乙烯时 常因温度过高而发生副反应 使部分乙醇跟浓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 二氧化碳 水蒸气和炭黑 1 请用下图编号为 的装置设计一个实验 以验证上述反应混合气体中含有co2 so2和水蒸气 用装置的编号表示装置的连接顺序 按产物气流从左到右 2 实验时装置 中c瓶的现象是 原因是 b瓶中的现象是 b瓶溶液的作用是 若a瓶中品红溶液不褪色 说明 3 装置 中加的固体药品是 以验证混合气体中有 装置 中盛的溶液是 以验证混合气体中有 4 装置 在整套装置中所放位置的理由是 解析 对气体制取实验通常都要有验证 洗气等装置 所以这一部分通常是解题的关键所在 解决了此问题 题目就得以解决 否则 就会影响全题的解答 对此问题 一般都是一种洗气装置会 洗掉 吸收 某一种或某一类气体 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即可 如品红溶液一般用来吸收so2气体 也用来证明so2气体 溴水一般用来吸收有还原性的气体 如c2h2 c2h4等 另一点注意的是 装置的顺序往往影响气体的收集 证明等 答案 1 2 品红溶液褪色混合气体中有so2溴水褪色将so2吸收完全混合气体中已无so2 3 无水cuso4h2o g 饱和澄清石灰水co2 4 装置 要放在 之后 因气流通过 会带出h2o g 影响h2o g 的确定 装置 要放在 之前 因为将有co2 so2的气体同时通过 会影响co2的确定 实验设计 某化学兴趣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实验 以验证产物中有乙烯生成且乙烯具有不饱和性 当温度迅速上升后 可观察到试管中溴水褪色 烧瓶中浓h2so4与乙醇的混合液体变为棕黑色 1 写出该实验中生成乙烯的化学方程式 2 甲同学认为 考虑到该混合液体反应的复杂性 溴水褪色的现象不能证明反应中有乙烯生成且乙烯具有不饱和性 其理由正确的是 a 乙烯与溴水易发生取代反应b 使溴水褪色的反应 未必是加成反应c 使溴水褪色的物质 未必是乙烯d 浓硫酸氧化乙醇生成乙醛 也会使溴水褪色 3 乙同学经过细致观察后认为试管中另一现象可证明反应中有乙烯生成 这个现象是 4 丙同学对上述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 在 和 之间增加如图装置 则a中的试剂应为 其作用是 b中的试剂为 5 处理上述实验后烧瓶中废液的正确方法是 a 废液冷却后倒入下水道中b 废液冷却后倒入空废液缸中c 将水加入烧瓶中稀释后倒入废液缸 解析 实验室制取的乙烯气体中常混有co2 so2等气体 因so2具有还原性 干扰乙烯与溴水的加成反应实验现象的观察 因此设计实验证明乙烯的不饱和性时 一定先将so2除去 答案 1 ch3ch2ohch2 ch2 h2o 2 bc 3 液体分层 油状液体在下层 4 naoh溶液除去so2气体品红溶液 5 b 实验拓展图中的实验装置可用于制取乙炔 请填空 1 图中 a管的作用是 制取乙炔的化学方程式是 2 乙炔通入kmno4酸性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乙炔发生了 反应 3 乙炔通入溴的ccl4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乙炔发生了 反应 4 为了安全 点燃乙炔前应 乙炔燃烧时的实验现象是 解析 实验室通过电石和水的反应制取c2h2 cac2 2h2o ca oh 2 c2h2 图示装置可通过调节a管的高度 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将a管提高 右管中水面上升 与电石接触发生反应 将a管降低 右管中水面下降 与电石脱离 反应停止 c2h2能使酸性kmno4溶液和br2的ccl4溶液褪色 分别发生氧化反应和加成反应 c2h2等可燃性气体在点燃前必须检验其纯度 以免发生爆炸危险 因c2h2中c的质量分数较大 在燃烧时火焰明亮并伴有浓烈的黑烟 答案 1 调节水面高度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cac2 2h2o ca oh 2 c2h2 2 kmno4溶液褪色氧化 3 br2的ccl4溶液褪色加成 4 检验乙炔的纯度火焰明亮并伴有浓烈的黑烟 注意 1 制取乙炔时 cac2和水反应剧烈并产生泡沫 为了防止产生的泡沫涌入导气管 应在导气管附近塞入少量棉花 要塞一团棉花的常见装置如下 1 用kmno4制o2的试管口 2 干燥管的出气口 3 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比空气轻的气体时的试管口 4 用排空气法收集有毒气体 如so2 时的试管口 2 制乙烯时的注意问题 1 向烧瓶中加入反应物的正确顺序是 先加乙醇再慢慢注入浓h2so4 类似于浓硫酸的稀释 2 加热时应迅速升到170 因140 发生副反应 2ch3ch2ohch3ch2och2ch3 h2o 3 浓硫酸作用 催化剂 脱水剂 1 下列操作达不到预期目的的是 石油分馏时把温度计插入液面以下 用溴水除去乙烯中混有的so2气体 用乙醇与3mol l的h2so4混合共热到170 以上制乙烯 将苯和溴水混合后加入fe粉制溴苯 将饱和食盐水滴入盛有电石的烧瓶中制乙炔a b c d 解析 本题考查本章中的几个重要实验 石油分馏时 温度计测的是各馏分蒸气的温度 应在支管口处 乙烯会与溴水反应被吸收 用乙醇制乙烯时应选用浓h2so4 制溴苯时要用液溴 制乙炔时 为减缓反应剧烈程度 常用饱和食盐水来替代水 答案 d 2 下列关于炔烃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分子中含有碳碳三键的不饱和链烃b 易发生加成反应 难发生取代反应c 既能使溴水褪色 又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d 分子里所有的碳原子都处在同一直线上 解析 炔烃中只有乙炔分子的构型是直线形的 如 中所有碳原子不在一条直线上 炔烃的化学性质都与乙炔相似 易加成 难取代 能使溴水 酸性kmno4溶液褪色 答案 d 3 下列化合物分别经催化加氢后 不能得到2 甲基戊烷的是 答案 a 4 在催化剂作用下 200ml的某烷烃和某炔烃的混合气体与h2加成 最多需要100ml氢气 同温 同压 则混合气体中烷烃与炔烃的物质的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联通技改项目管理办法
- 船舶交易基地管理办法
- 船舶租赁登记管理办法
- 苏州户籍准入管理办法
- 苏州道路挖掘管理办法
- 茶叶公共品牌管理办法
- 草原建设用地管理办法
- 药品上市变更管理办法
- 药材加工集散管理办法
- 菏泽抗震设防管理办法
- 小红书运营:小红书账号运营培训课件
-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全书课后练习答案
- 广东省中山市2025年中考模拟数学试卷五套附参考答案
- 【MOOC】《电路实验》(东南大学)章节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保湿是美肤的关键
- 《民用机场基于视频分析的航班保障节点采集系统建设指南》
- 银行安全保卫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300题)
- DB36T 1093-2018 电子政务外网网络接入规范
- 血透管路滑脱应急预案
- 医疗纠纷防范培训
- 2024版《糖尿病健康宣教》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