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11 文学常识.doc_第1页
考点11 文学常识.doc_第2页
考点11 文学常识.doc_第3页
考点11 文学常识.doc_第4页
考点11 文学常识.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点11 文学常识考纲解读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学生文学素养的考查还将继续,为此我们复习时要加以梳理识记,并适当理解。近年来文学文体常识题的命题有以下特点: 试题涵盖量逐年增加,难度增大。命题的范围由教材课文中出现的作家作品扩展到课外推荐的名篇名著。考点由常规的作家作品名称到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体裁常识题以小说、散文、诗词为主。从题型看,主要是客观选择题,也出现了多种形式的主观题,以及开放题,还会超出课本,拓展到新课标规定的课外阅读中去,为此要注意平时的阅读积累。考点精讲掌握一定的文学常识,不仅有利于阅读,也有利于交际。中考语文文学常识试题涉及这样一些内容:1.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和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2.了解现行教材所涉及的古今中外著名作家及其作品,尤其是在中外文学史上占重要地位的作家作品;3.了解现行教材涉及的文学流派及中外著名作家的国别及代表作;4.了解现行教材涉及的作品中著名的文学典型;5.现行教材有关作品涉及的文化常识等。文学常识考查的主要是考生对教材涉及到的中外著名作家作品的了解及掌握情况,考查内容主要来自于学生所学教材。方法导航文学常识这一知识点在备考过程中应抓住“点”“线”“面”这几点,由“点”及“线”,再由“线”及“面”,从而全方位把握这部分知识。点:全面撒网,重点突破,做到点点清首先,要牢牢抓住现行初中语文教材所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及文学体裁常识(要重视学习重点、自读提示、课文注解、课后练习和助读资料中提到的相关内容,尤其要重视 课本附录涉及的文学常识和“教学大纲”推荐书目所涉及的文学常识),在此基础上适当向课外拓展。其次,要抓住典型的文学样式和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展开复习。如中国古代文学样式主要可从先秦散文、汉末建安时期的建安文学和汉乐府、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着手复习;中国现代文学除要抓住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等传统“六大家”的文学成就复习外,还得注重复习与钱钟书、沈从文、徐志摩、闻一多、穆旦等不同风格的作家及其作品有关的知识。线:缕成线,线索清不同国籍、不同时代的作家、作品都有一定的内在联系,要从宏观上分门别类地加以梳理,概要识记。让时间、国别、体裁穿针引线,将众多文学常识知识连成一体。面:铺开面,分成块我们可将文学常识分成几块;形成小的系统来复习。如按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文学体裁分类,形成四个小系统,掌握这几块知识。另外,每一个作家,他的生活时代、代表作,也可以构成“扇面”进行复习。还可以围绕教材,从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四种体裁,从不同时代、不同国度中,分别找出最能代表该时期文学成就的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作品进行识记。解题方略:文学常识主要是考查考生对课文所涉及到的重要作家作品以及作品内容、作品人物的识记情况和相关文体知识、文化常识的了解情况。平时要以课文为依托,作相应的知识积累。同时还要与名著阅读配合起来进行。因为文学、文化、文体常识是与名著分不开的。知识储备文化常识1.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2.三国:魏、蜀、吴。3.“四大古典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4.“四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白蛇传。5.世界四大短篇小说巨匠:契诃夫、莫泊桑、马克吐温、欧亨利。6.苏轼的散文代表北宋散文的最高成就,其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7.马致远的散曲代表作天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8.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创作了我国古典小说中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红楼梦(又称石头记),它问世后就广为流传,深受人们喜爱,还出现了专门研究该书的一门学问“红学”,“红学”现已成为世界文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9.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陈毅被称为“元帅诗人”;臧克家因诗作多为农村题材,有“泥土诗人”之称;田间被闻一多誉为“时代的鼓手”(擂鼓诗人)。10.岁寒三友:松、竹、梅。11.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12.文人四友:琴、棋、书、画。13.文房四宝:笔、墨、纸、砚。14.四库全书:经、史、子、集。15.诗经“六义”指:风、雅、颂(分类)、赋、比、兴(表现手法)。16.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17.桂冠、鳌头、榜首、问鼎、夺魁:第一。18.三纲五常:“三纲”: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19.“四书”“五经”是儒家的主要经典:“四书”即论语孟子中庸大学;“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20.三皇:天皇、地皇、人皇或伏羲、女娲、神农;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21.五金:金、银、铜、铁、锡。22.五味:酸、甜、苦、辣、咸。23.五行:金、木、水、火、土。24.“永字八法”是说“永”字具有:点、横、竖、撇、捺、折、钩、提八种笔画。25.古代的学校有庠、序、太学等名称,明清时最高学府为国子监。26.三教九流:“三教”:儒教、佛教、道教;“九流”: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27.古代科举考试(从隋代至明清):A. 童生试,也叫“童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相公)资格,这样才能参加科举考试。B. 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的一次考试,由秀才参加,考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员。C. 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D. 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合称“三甲鼎”;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用数字巧记初中语文中的文学常识春秋三传:注解春秋的三种古籍,分别为: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榖梁传。也有人称为:公羊传、榖梁传、左传建安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三纲五常:三纲五常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道德原则和规范。“三纲”是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五常”即仁、义、礼、智、信。三言二拍:“三言”是指明代冯梦龙所编纂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二拍”是指凌蒙初所编的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由于“三言”和“二拍”编著年代相近,内容形式类似,故后人常将其合并,称为“三言二拍”。古典文学四大名著:罗贯中三国演义、施耐庵水浒传、吴承恩西游记、曹雪芹红楼梦元代四大戏剧:关汉卿窦娥冤、王实甫西厢记、汤显祖牡丹亭、洪升长生殿晚清四大谴责小说: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吴沃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老残游记、曾朴孽海花莎士比亚四大悲剧:哈姆莱特、李尔王、麦克白、奥赛罗四书:论语、中庸、大学、孟子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汉字六书: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竹林七贤:嵇康、刘伶、阮籍、山涛、阮咸、向秀、王戎八股文: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饮中八仙:李白、贺知章、李适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要区别于传说中的八仙)扬州八怪:郑板桥、汪士慎、李鱓、黄慎、金农、高翔、李方鹰、罗聘唐宋古文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书法九势:落笔、转笔、藏峰、藏头、护尾、疾势、掠笔、涩势、横鳞竖勒二十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识记文学常识有妙招一、穿针引线法零散的文学常识就像是没有穿好的一大把针,只要有一根线将它们贯串起来,这些文学常识就显得非常系统了,这根线可以是时间、空间、风格、内容等等。例如记忆中国古代文学史,可以以内容为线索,用这条线串起各个朝代文学现象这些针,请看下图。韵文类:诗经楚辞乐府民歌唐诗宋词元曲散文类:尚书先秦散文六朝陶渊明散文唐宋八大家明初诗文三大家(宋濂、刘基、高启)明中叶唐宋派(归有光)明末公安派(三袁)清代桐城派(姚鼐、方苞、刘大櫆)什么时候想记忆文学常识了,就先拉一条长线,一根针-根针地穿过去,哪根针(朝代作家作品)穿不过去了,就停下来,细细地查究竟什么原因,该补的补上了,就可以继续穿,这样既快又能随时检查自己的记忆情况。二、联想法联想,就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比如记忆屈原时,由屈原想到他的作品离骚,又因离骚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想到西方浪漫主义三大家:雪莱、雨果、拜伦。这样举一而反三触一而发十,能较系统地记住许多知识。经常这样记忆,也有利于联想能力的提高。三、积少成多法文学常识内容多,涉及面广,短时间内是没有办法全部记下来的。心理学认为,记忆由四个环节组成:识记、保持、回忆和再认。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会影响到记忆的质量,我们记不住是因为保持不够,如何才能很好地保持呢?心理学上有一条著名的遗忘曲线,它告诉我们,识记后最初一段时间遗忘较快,以后遗忘逐渐减慢,稳定在一个水平上,所以要保持识记的内容就应该在识记后及时复习。积少成多法实际上是一种小循环复习法。因为要不断地复习,所以记忆新的内容的量不会多,我们可以将所有的需要记忆的文学常识化整为零,分配在各个时间段里,比如用一两个月记忆中国文学史(可以按朝代顺序每天记一两个作家或几部作品),用一个月记忆外国文学史,再用一个月进行第二轮的复习,而在每一天的复习之中,先回忆前一天的内容,再记忆新的内容,这样大循环套小循环,一直到高考前,不怕记不住需要记忆的文学常识。四、口诀法我们平时背诵诗文时有这样的体会:文章背起来较慢,诗词因其节奏分明、音律和谐,读起来琅琅上口,就容易背诵得多。我们可以把要识记的文学常识编成“口诀”,这些口诀要讲究押韵,也应该是浓缩的文学常识,记上两句,就应该记忆了许多知识。另外,在口诀中把容易弄混的作家作品编成“固定搭配”。看下面的例子:文学常识,并不难记,中有妙诀,帮你记清。先说国内,作家作品。先秦诸子,孔孟荀卿。论语孟子,四书列名。老庄无为,道德逍遥。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