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历史-栟茶中学高考前历史选择题训练-.doc_第1页
051-历史-栟茶中学高考前历史选择题训练-.doc_第2页
051-历史-栟茶中学高考前历史选择题训练-.doc_第3页
051-历史-栟茶中学高考前历史选择题训练-.doc_第4页
051-历史-栟茶中学高考前历史选择题训练-.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栟茶中学高考前历史选择题训练选择题训练一1.十二铜表法规定:“出卖的物品纵使交付,非在买受人付清价款或提供担保以满足出卖人的要求后,其所有权并不移转。”该规定反映了()A.罗马法对贵族利益的维护B.罗马法对私有财产的保护C.古罗马商品经济的高度发达D.古罗马对商品交换活动的严格限制2上海法租界史中记载:“是年(1865年)上海租界人口从18631864年的33万剧减至137 000余人,实际数字可能更低。整个住宅区都变得空荡荡了;隔一个晚上,地皮就不值钱了;从1864年到1865年,房租降低了50%。”出现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最有可能是( )A.洋务运动的兴起B.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C.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D.法国在普法战争中战败31949年,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6人中有3位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63名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为30人。对上述内容理解正确的是( )A该届中央人民政府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B体现了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从此确立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D标志着新中国根本政治制度的确立 4.当代诗人雷抒雁曾说过:“诗歌是历史的情感见证。即便不是对一个个伟大事件的述说,也是由那些事件的波动,在心灵里留下的擦痕。”毛泽东的诗歌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壮丽史诗,以下毛泽东的诗词内容所反映的历史排序正确的是宜将剩勇追穷寇 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间正道是沧桑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外侮需人御 将军赋采薇 师称机械化 勇夺虎罴城二十万军重入赣 风烟滚滚来天半 唤起工农千百万A. B. C. D.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形成了1949、1972、1992三次与外国建交的高峰,其中关于第二次(1972)建交高峰出现的国内外原因的分析中说法有误的是( )A.美苏争霸中美国逐渐处于守势,谋求同中国改善关系B.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国际地位提高C.中国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政治孤立和经济封锁D.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6.下面漫画反映了2003年3月美国开始宣布对伊拉克作战时其欧洲盟国所持的态度。此漫画实际上反映了( )A.美国建立起了单极世界霸权B.欧洲各国开始联合抵制美国C.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D.美欧建立起了反伊拉克同盟7赫鲁晓夫是一位极具特色的领袖。一些史学家认为,他的墓碑(见右图)半白半黑,代表半功半过,恰好是赫鲁晓夫的真实写照。以下关于赫鲁晓夫改革“功过”表述正确的是( )鼓励农民和农场职工发展家庭副业加强与美国的军备竞赛导致经济发展进入停滞时期企业实行各种形式的租赁和承包,出现与国外合资的企业没有从根本上冲破原有观念的束缚A B C D8.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的牛骨刻辞,上面刻有“(王)大令众人曰,(xi) ”。关于卜辞中“众人曰协田”所包含的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耕作方式为集体协作B.小农经济形态已经出现C.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D.其中的“众人”多为奴隶9.下表反映了辛亥革命后20年间我国农业机器与工具进口的情况:(每5年平均机器和工具年进口值)。(单位:1 000海关两)年代各种机器和工具(A)农机具(B)B/A(%)1912191615 9561180.741917192139 2697982.031922192643 0743900.911927193155 1929981.81 该表能够反映的准确信息是()A.农业领域近代化有所发展 B.传统农具逐渐退出农业生产C.国民经济的发展严重失衡 D.自然经济主导地位逐渐丧失10. 有些学者将罗斯福的经济理论概括为:“私营企业个人利润经济不应消灭,应当保留,可是,这种经济的营运,并不总是有利于、并不总是促进普遍福利。因此,只要是必要,这种营运就必需由各州和联邦政府做出努力,加以改进和补充。”以下理解不正确的是()A.罗斯福新政是在保留资本主义自由企业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的B.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已经不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C.新政期间各州和联邦政府做出努力,实现了普遍的高水平的社会福利D.“改进和补充”是指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11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历史观摒弃了西方传统的世界历史的阐释方法,如“古代中古近(现)代”的“三分法”,将整个人类历史的演进划分成两个基本的阶段,即1500年以前诸孤立地区的世界和1500年以后西方的兴起并占优势的世界。这样的划分显示出作者的历史观是()A全球史观 B近代化史观 C革命史观 D社会史观 12受益于科技革新力量的推动,一批又一批新兴产业总能在战胜重大经济危机的过程中孕育和成长,并以其特有生命力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摆脱经济危机的根本力量。1857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孕育和成长出的新兴产业有()A棉纺织、蒸汽机车制造等产业 B电气、石油、汽车制造等产业C计算机制造、航天技术等产业 D互联网经济、金融服务等产业13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历史学家评论说,从经济增长的角度来衡量,19531957是一个令人吃惊的成功。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率为89%,农业和工业产量的增长每年平均约38%和187%。这从根本上取决于()A有计划的经济建设的开展 B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C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改革 D国家宏观调控的执行14“(造物者)创造了人,并对他说:“我将你置于世界的中心,使你能够更好地观察世界上的一切;我创造了你,使你成为非上天的、非人间的、非永恒的。你也许会蜕化,变成无理性的畜生;但是,如果你愿意,也可以升华,变得神圣。”这段材料()A反映的是神学思想 B认为人是无理性的C认为人是卑贱的 D反映的是人文主义思想15.阅读“制度的拉动和滞后效应对小农经济结构影响示意图”(下图:据李楠小农经济结构变迁与资本主义萌芽)。据此判断,晚清时期对经济结构的演进客观上产生拉动效应的国家制度或政策是 ( )A商业专卖 B闭关锁国 C开埠通商 D实业救国16.马克思在评论西欧宗教改革时说道:“他破除了对权威的信仰,却恢复了信仰的权威。他把僧侣变成了俗人,但又把俗人变成了僧侣。”这里的第一个“权威”是指 () A.上帝 B.罗马教皇 C.马丁.路德 D.贵族17.金观涛、刘青峰在观念史研究中指出:“理学成为官方意识形态,不仅意味着整个儒家道德哲学和伦理规范统统可以从形而上的天理推出,天理世界的建立还实现了宇宙秩序合理性标准与社会行动合理性标准的统一。”材料主要反映出()A.官方理学实现了宇宙秩序、社会行动和儒家价值观的统一B.整个儒家道德伦理是形而上的天理的源头C.天理不具有超越道德意识形态的合理性最终标准的意义D.理学在重建儒家信仰的同时放弃了对道德价值源头的思考18.针对“地圆学说”,清朝士大夫杨光先说:“若四大部州,万国之山河大地,是一个大圆球球上国土之人之脚心与球下国土之人脚心相对竞不思在下之国土人之倒悬有识者以理推之,不觉喷饭满案矣!夫人顶天立地,未闻有横立倒立之人也此可以见大地之非圆也。”之所以有这样言论,是因为他不知道 ()A.经典力学理论 B.相对论 C.生物进化论 D.量子论19.欧洲有个出版社想出版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的小说集人间喜剧。为吸引读者,出版社想为小说配一些插图,插图的风格要与小说的风格一致。以下最令出版社心动的画家是()A德拉克洛瓦 B米勒 C塞尚 D毕加索答案 BBBBC CDBAC ABADC BAAB选择题训练二1. 许倬云先生在其西周史中所说,“商周的封建,事实上是基层地方社群政治权力的延续”。周初“封建”的实施主要基于( )A最高统治者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B王权无力伸至诸侯所治理的共同体内部C周王室众星捧月般政治格局的形成 D该制度可从根本上消除中央和地方的对立2. “凡京奏,禁中称文书,必发阁臣票拟。阁票用本,纸、小帖、墨字,内照票拟,或皇上御笔,或宦官代书,具在文书上面用朱字。阁票如有未合上意,上加笔削或发下改票,阁臣随即封上,间有执正强争,也多曲折。”由材料不能得出明朝内阁( )A.地位很高,负责全国的行政事务 B.是辅助皇帝的内侍机构C.是君主专制制度的产物 D.阁臣可以给皇帝提供参考建议3.史载,宋朝湖州农民“以蚕桑为岁记”,严州“谷食不足,仰给它州,唯蚕桑是务”;太湖洞庭山区“然地方共几百里,多种柑橘桑麻,糊口之物,尽仰商贩”;“蜀之茶园,皆民两税地,不殖五谷,唯宜种茶,颖昌府”“城东北门内多蔬圃,俗称香菜门”。上述材料最能说明( )A.农民纷纷放弃农业而去经商 B.商品自由流通程度很高C.农业精耕细作,剩余产品大量商品化 D.以市场为导向的商业性农业发展较快4.汉书艺文志在评价战国时期的某一学派时说:“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人君南面之术也。”它所评价的是( )A墨家 B道家 C儒家 D法家5.某条约规定:“上谕以永禁或设、或入与诸国仇敌之会,违者皆斩。各省抚督文武大吏暨有司各官,于所属境内均有保平安之责,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时弹压惩办。”以下关于该条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条约是辛丑条约 B清政府完全被列强控制 C禁止中国人民反帝斗争 D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6. 1904年,刘汉公著太平天国战史。孙中山为其写序称:“汉公是编,可谓扬皇汉之武功,举从前秽史一澄清其奸,俾读者识太平朝之所以异于朱明,汉家谋恢复者不可谓无人。”对此话理解正确的是( )A.孙中山客观地肯定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积极作用B.孙中山基本否定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作用C. 孙中山的目的是借太平天国运动宣扬反满革命D.孙中山全面分析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局限性7下列材料是1919年6月间上海等地发给北洋政府的部分电函名称,这些电函作为史料能够直接证明( ) (江苏淞沪警察厅长)徐国梁报告上海学生动员总商会罢市电上海交通银行报告上海罢市罢工金融危急函 任士铿报告西捕阻止学生游行并击伤华人密电徐国梁报告查获爱国反日传单代电卢永祥关于强迫上海开市密电李纯等关于镇压并转报南京等地响应上海三罢斗争文电A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B上海在五四运动期间开展了“三罢”斗争C上海成为五四运动的新中心D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帝反封建运动8. 泰山东岳庙供奉的娘娘,泥塑金身,三寸金莲。民国成立以后,朝拜者多用自制的大脚锦鞋为娘娘祝寿。这主要表明 ( ) A尊孔复古思想再次盛行 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废止妇女缠足得到认可 D妇女社会地位显著提高 9. 如果为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拟定一个主题,最恰当的是( ) A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B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 C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完成 D一五计划取得的辉煌成就10. 美国著名太空学者迪安说:“美国人必须清醒地意识到,我们在太空中面对的将不仅仅是白蓝红旗帜(俄罗斯国旗),一条红色巨龙正在太空轨道中升起!”这条“红色巨龙”最有可能是指( ) A“东方红l”号卫星 B“神舟”五号载入飞船 C“神舟”七号载人飞船 D“嫦娥一号”绕月卫星 11. 梭伦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是按财产多少划分公民的等级,赋予各等级不同的权利和义务。此措施的积极意义在于( )A.违背了自然界的诸如理性、正义、平等等法则B.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C.打破氏族贵族强调出身的世袭原则D.导致贵族与平民的矛盾激化12梁启超在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中说:“何以哥氏(哥伦布)、维氏(达伽马)之绩,能使全世界划然一新纪元,而郑君(郑和)之烈,随郑君之没以俱逝?”下列哪句最能从根本上解决梁启超的困惑( ) A.中国人缺乏持久探险、创新的精神 B.支撑东西方航海活动的经济形态存在着巨大差异 C.郑和船队缺乏强有力的、持久的政府支持 D.西方拥有更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更加强大的武装力量13. “这一发现使工业几乎彻底摆脱地理条件所规定的一切界限,并且使极遥远的水力的利用成为可能”。下列叙述与“这一发现”不相符的是( )A.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B.使工厂开始摆脱自然条件限制,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C.引起了世界交通和通讯领域的革命D.使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4. 18世纪的英国,只有国王和议会才能够授予公司特许但是,19世纪中叶以后,国家对企业的设立逐渐摒弃特许主义,企业的设立已经相当自由,只要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不需要任何机关的审批或核准,企业就可以设立。这反映了( ) A.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竞争加剧 B.生产力发展推动生产组织形式演变 C.科学技术进步改变了国家经济职能 D. 工业革命推动经济思想变化 15. 1438年,发表于德意志地区的皇帝西基斯蒙改革敕令中说:“服从已死亡,正义遭践踏,正当秩序荡然无存。上帝垂示为善,奈何人已悉随己愿而未服从。”造成此情形的主要原因是( )A.智者运动主张以人为世界的中心 B.文艺复兴倡导人性解放和现世幸福C.宗教改革主张信仰自由因信称义 D.启蒙运动高举理性主义旗帜反对君主专制16.2011年10月5日苹果公司联合创始人、前行政总裁乔布斯逝世, 走完他在“苹果”的天才之路。右图为苹果公司的第一代商标图片,外框写着“牛顿,一个孤独地航行在陌生思想海洋中的灵魂。”公司以此为商标,主要是因为牛顿创立的理论( )A.用万有引力定律解释了苹果落地的现象B.首次将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C.突出体现出科学思考的精神D.用数学方法精确描述了宇宙运行规律17. 有学者认为:“十月革命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名义、口号和理论体系进行的,与西方现代文明总危机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有直接的牵涉,但其渊源、性质、风格和命运却深深地植根于俄国历史土壤之中。”该观点认为十月革命( )A.仅以马克思主义为革命的旗帜 B.是对西方现代化模式的冲击C.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关系不大 D.是俄国社会内外矛盾的必然产物18. 对下列几幅图片所反映的共同信息概述最准确的是( ) A. 中国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 B.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C中国积极加强与第三世界的交流与合作 D正逐步形成以中国为核心的新型区域合作19. 1948年,在一批运往希腊的物资上印有这样的标志 (如右图),标志以美国国旗为基础,形状如同盾牌般的纹章,正中写有“为了欧洲的复兴,由美国所援助”的标语。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一现象与下列哪一选项直接相关( ) A“铁幕”演说的发表 B杜鲁门主义的提出C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20. 奥地利作家卡夫卡的长篇小说美国和地洞等揭示的是人类现实生活中的困境和困惑感;而审判、在流放地以及万里长城建造时则揭示了现代国家机器的残酷和其中的腐朽。下列作品中与卡夫卡作品属同一风格的是( )答案 BADBD CBCAB CBBDB CDACB选择题训练三1、荀子儒效中说:“诗言是其志也,书言是其事也,礼言是其行也,乐言是其和也,春秋言是其微也。”荀子论证的是A、儒家各经的核心内容 B、儒家经典独特的教育功能C、儒家经典的内容分工 D、儒家经典内容的丰富和完备2、王守仁说:“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处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乎?”这一言论:受南宋陆九渊的思想影响 主张通过内心反省获得新知 否定孔子儒家思想的地位 体现出一定的独立自由精神A、 B、 C、 D、3、明清时期,“苏(州)城花素缎机生业,向分京苏两帮,各有成规,不相搀越。(技艺)均系世代相传,是以各归主顾,不得紊乱搀夺。”材料表明当时的苏州:A、纺织业由政府专营 B、手工业者缺乏人身自由 C、技术垄断成为行规 D、私营手工业分工明确4、在古代的中西方交往中,两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丝绸,一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瓷器,五百年前中国的“名片”是茶叶。这主要表明古代中国:自然经济长时间内没有根本性突破 商业在古代经济结构中居于主导地位 古代手工业发展水平世界领先 中国古代对外贸易一直居出超地位A、 B、 C、 D、5、罗马法规定,作为权利义务主体的自然人必须具有人格,即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资格。 人格由自由权、市民权和家庭权三种身份权构成。只有同时具备上述三种身份权的人,才能在法律上享有完全的权利能力,才属于具备完整人格的人。罗马法的此项规定A、为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提供了理论武器 B、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法律形式 C、为资产阶级的民权理论提供了思想渊 D、为资产阶级国家的法律体系树立了楷模6、“不识国民之原理,不通世界之大势,不知政治之本原而仅拾泰西皮毛遂乃知足。”上述言论应当是:A、顽固派对洋务派的批评 B、洋务派对顽固派的批评C、革命派对维新派的批评 D、维新派对洋务派的批评7、1912年7月6里,北京的文化人之间因政治观点不同而发生一场无约之殴。国风日报等七家报社的工作人员(同盟会干事)将国民公报(非同盟会系报纸)经理佛苏、主编蓝公武痛打并将报馆一切机器什物捣毁一空。这段材料不能说明:A、同盟会认为“忠于帝国主义及军阀者不能享有言论自由”B、国民享有充分的言论自由C、国民享有一定的言论、著作、结社等自由D、为维护民主共和斗争激烈8、有学者指出:“五四运动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全面启动”、 “五四运动是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这里“补课”“起点”的含义分别是A、明确反对帝国主义 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B、明确反封建 实现各革命阶级的联合斗争C、彻底反帝反封建 无产阶级政党开始领导中国革命D、继续宣传民主和科学 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9、图示中的、分别代表了西方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先后三个时期的关系,它反映了A、西方国家对外政策变化无常 B、西方国家侵略手段日趋隐蔽 C、世界市场逐渐形成 D、工业革命逐步深入10、1929年,蒋介石称赞太平天国之历史“为19世纪东方第一光荣之历史”。随后中华民族政府通过了禁止污蔑太平天国案。但1930年后国民政府对太平天国运动则进行了全面否定和批判。与此转变相关的主要因素是:A、北伐军胜利进军 B、国共关系开始破裂C、农村革命根据地发展 D、国内民主运动高涨11、杨奎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史研究(2)中曾这样评价新中国的外交政策:这是新中国外交政策从突出强调意识形态的“一边倒”,转向较多地考虑国家现实利益而开始走向务实的相当重要的标志。该观点依据的史实应该是: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政策的提出 D、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12、下面两幅图为不同时期中国工业比重图。对下图解读正确的是图一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中国近代社会的特殊国情图一表明中国近代轻工业在社会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图二反映新中国优先发展重工业所取得的成果图二表明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任务基本完成A、 B、 C、 D、13、对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马克思认为,“只有经过残酷的斗争和通过共和国的政府形式才能从君主专制过渡到君主立宪”。对这种观点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反映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的曲折和反复及其发展的必然趋势 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没有实现预定的目标C、英国资产阶级革命高潮中曾建立的共和国实际上只是夺取胜利的途径D、君主立宪制才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最终归宿14、1438年,发表于德意志地区的皇帝西基斯蒙改革敕令中说:“服从已死亡,正义遭践踏,正当秩序荡然无存。上帝垂示为善,奈何人已悉随己愿而未服从。”造成此情形的主要原因是:A、智者运动主张以人为世界的中心 B、文艺复兴倡导人性解放和现世幸福C、宗教改革主张信仰自由因信称义 D、启蒙运动反对教权主义15、“不合宜者,渐渐湮灭,其合宜者,得以永存,此为天道自然之理。但其说与耶稣之旨相反,故各国儒士,均不服其言。初始辩驳蜂起,今佩服者渐多,而格致之学从此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