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信丰二中高考地理复习 环境与环境问题、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课件.ppt_第1页
江西省信丰二中高考地理复习 环境与环境问题、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课件.ppt_第2页
江西省信丰二中高考地理复习 环境与环境问题、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课件.ppt_第3页
江西省信丰二中高考地理复习 环境与环境问题、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课件.ppt_第4页
江西省信丰二中高考地理复习 环境与环境问题、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选修6环境保护 走进高考第一关 考点关 课时1环境与环境问题 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考点回归 考点一环境与环境问题 1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1 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 人类 自然第二阶段 人类 自然第三阶段 人类开始寻求 畏惧 崇拜 无视自然 试图主宰 2 环境伦理观与传统伦理观的区别 不仅表现在人类行为中 的利益关系上 认为破坏环境从而侵犯他人利益的行为是不道德的 而且还表现在人类与 的利益关系上 认为破坏环境从而危害物种生存和损害生命维持系统的行为也是不道德的 与自然协调发展 人与人 2 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危害 1 环境问题 包括 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 次生环境问题又可分为 和 自然 原生环境 环境污染 生态破坏 2 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索取 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 人类向环境排放 的数量 超过了环境本身的 资源 再生速度 废弃物 自净能力 3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环境污染问题主要包括 全球 污染和 破坏 全球气体变暖的原因主要与 气体 的增加有关 酸雨指ph值小于 的大气降水 全球相继出现的三大酸雨区主要分布在 和中国 酸雨使河湖水酸化 威胁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生存 导致森林 土壤酸度增加 腐蚀 等 气候变暖 酸雨 臭氧层 二氧化碳 5 6 西欧 北美 生产力下降 建筑物 臭氧层中臭氧浓度下降被称为 目前在 地区较明显 生态破坏主要包括 生物 水土流失 土地 等 土地荒漠化在 和 地区尤为严重 臭氧层空洞 南极 物种锐减 荒漠化 干旱 半干旱 考点二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1 自然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1 自然资源的类型 按能否更新或恢复可分为 资源和 资源 2 土地资源问题耕地减少 水土流 土壤盐渍化 可再生 非可再生 土地退化 土壤沙化 土壤肥力下降 3 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 天然气 煤等常规能源占主导地位 4 矿区土地复垦的模式有 深层塌陷区 煤矸石填塌陷区 粉煤灰充填覆土 等 5 循环经济的特征是低消耗 低污染 其重要原则是 再利用 6 解决缺水问题可通过 和节流逐步解决 石油 水产养殖 营造基建用地 造林 高利用 减量化 再循环 开源 解读高考第二关 热点关 热点精析 热点一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危害 热点二资源问题及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1 我国主要的资源问题 2 煤炭 石油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煤炭 石油属于非可再生资源 在其开采 运输 加工 利用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以及环保措施见下表 3 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1 世界水资源危机 2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水不仅是资源 同时也是环境要素 为恢复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要因地制宜地退田还湖 退耕还林 退牧还草 全面改变江河断流 湖泊萎缩 湿地干涸的现象 典例精解 例 1 2009 北京 臭氧层保护是当今全球最重要的环保议题之一 下图反映了9月份30 s 80 s平流层臭氧总量多年变化状况 读图 回答第 1 2 题 1 随年份的推移 臭氧总量 a 最大值所在位置南移b 随纬度的升高而递减c 在高纬地区递减明显d 随大气co2浓度而增 c 解析 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 从图中比较分析可以看出 臭氧总量最大值所在位置有时南移有时北移 但在高纬地区呈现递减的趋势明显 2 臭氧总量减少直接导致 a 太阳紫外线辐射减少b 平流层气温降低c 酸雨区面积缩小d 地面辐射强度减弱 b 解析 考查大气成分的作用 臭氧的作用是能够吸收紫外线增温 平流层的热量主要是来自平流层中的臭氧吸收紫外线升温 平流层中的臭氧减少 就会导致平流层气温降低 例 2 2009 江苏 下图是某区域水资源循环利用模式示意图 读图回答 1 3 题 1 图中字母含义表述正确的是 a a表示污水处理 b表示污水收集b a表示污水排放 b表示污水处理c a表示水的利用 b表示水的污染d a表示水的污染 b表示污水处理 a 解析 本题组考查水循环及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意在考查考生利用关联图分析 说明地理联系的能力 第 1 题 a指向区内水体和供水系统 故表示污水处理 b汇集到废水中 应表示污水收集 2 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要求增大供水量 可采取的措施有 a 减少区内水体蒸发量b 增加区内降水量c 提高区内水资源重复利用率d 增加地下水储量 c 解析 在四项措施中 只有 提高区内水资源重复利用率 是可行且符合可持续发展的 3 如果区内某水体发生了富营养化 可行的治理措施是 a 增加来水量和增加出水量b 减少来水量和增加出水量c 减少来水量和减少出水量d 增加来水量和减少出水量 a 解析 水体富营养化是人类排放污水造成的 而且在缓流条件下更易发生 因此应对措施应是加快水体的流动速度 增强水体净化能力 笑对高考第三关 技巧关 技巧精讲 一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人类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 相互影响 如图所示 人类与环境关系的模式 内圆表示占据一定空间的人类社会 内 外圆之间的空间表示人类社会周围的环境 箭头 指人类通过生产活动 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 箭头 指人类将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的产物 以废弃物的形式排放到环境中去 箭头 指人类通过生活和生产活动对环境产生影响 这种影响包括正反两个方面 一是遵循自然规律 合理利用资源 使环境得到保护和改善 二是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环境的供给能力 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 使环境质量下降 恶化 箭头 指环境把它所受到的人类的影响 反作用于人类本身 这种反作用 一种是良性的 将使人类获得可持续发展 一种是恶性的 会产生影响人类生产 生活和健康 甚至危及人类生存的环境问题 二 用图示法记忆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措施 考向精测 考 例 2009 广东 读图 关于欧盟2007年新增电力构成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双选 a 核电增长量大于燃煤发电增长量b 风力发电增长量小于天然气发电增长量c 削减了燃煤和核电发电量d 水电增长量小于燃料油发电增长量 答案 cd 解析 本题考查地理统计图表中柱状图的阅读与分析 图中显示核电增长量和燃煤发电增长量均呈负值 故a错 风力发电增长量略大于天然气发电增长量 故b错 c d正确 课内基础达标 一 单项选择题读 世界环境问题分布图 回答1 6题 1 图中 反映的环境问题分别是 a 酸雨问题 沙漠化问题 农田土壤侵蚀问题 原始森林破坏问题 海域污染问题b 沙漠化问题 酸雨问题 原始森林破坏问题 农田土壤侵蚀问题 海域污染问题c 酸雨问题 农田土壤侵蚀问题 沙漠化问题 原始森林破坏问题 海域污染问题d 沙漠化问题 原始森林破坏问题 酸雨问题 农田土壤侵蚀问题 海域污染问题 b 2 下列污染物与图中 环境问题无关的是 a 工业排放废气b 家庭炉灶排放废气c 汽车排放废气d 建筑工地扬尘 d 3 图中土地沙漠化面积日益扩大的自然原因是 a 滥伐林木 植被遭到破坏b 过度放牧 草原退化c 沙漠边缘区气候干旱 风力作用强d 降水强度大 侵蚀作用强烈 c 4 图中 环境问题的分布区主要是 a 经济发达地区b 经济不发达地区c 资源丰富地区d 海洋运输航线附近 d 5 环境问题 主要在我国的分布是 a 西北 东北b 华北 东南c 西南 西北d 华南 西南 a 6 环境问题除在图中分布外 哪个国家也较为严重 a 澳大利亚b 巴西c 加拿大d 秘鲁 b 1 6 解析 从图中可看出 分布在回归线附近和内陆地区 特别是撒哈拉沙漠和中亚沙漠区 只能是沙漠化问题 分布在西欧发达国家最多 很可能是酸雨问题 分布在非洲的原始林区和亚洲的横断山区 只能是原始森林破坏问题 分布在中国的黄土高原至云贵高原一带较多 可能是水土流失问题 分布在沿岸海域 应是海域污染问题 西欧的酸雨主要是人类活动排放的废气造成的 土地沙漠化的自然原因是在沙漠周围由于气候干旱 在风力作用和沙丘运动下造成的 海域污染的分布区主要位于世界海洋航线附近 我国的荒漠化问题严重区分布于西北 东北 华北地区 以西北地区为主 巴西由于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及外国的伐木活动 导致热带雨林破坏非常严重 由于雨季的到来 巴基斯坦 图中甲国 出现了特大暴雨 截止到2009年7月19日 沿海城市卡拉奇的降水量已达到150毫米 由于排水系统老化 导致了城市内涝 多处房屋被毁 造成了严重的财产和生命损失 据此及下图回答7 8题 7 在世界淡水资源丰缺状况分布中 巴基斯坦属于 a 淡水资源缺乏地区b 淡水资源缺欠地区c 淡水资源基本满足地区d 淡水资源丰富地区 a 8 城市雨水若能收集 储存 可以大大缓解城市雨水洪涝状况 关于城市雨水利用 错误的是 a 可用来洗车b 可用于园林灌溉c 可直接饮用d 可用于喷泉景观用水 c 7 8 解析 本题结合课本中世界淡水资源丰缺状况图 可判断巴基斯坦位于淡水资源缺乏地区 城市雨水不能直接饮用 需要净化处理 二 综合题 9 读 人类与环境相关模式图 回答下列问题 1 在我国南方山区广泛修建梯田 直接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 答案 森林减少 生物多样性减少 水土流失加剧 生态环境变的脆弱 解析 在我国南方山区广泛修建梯田 直接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森林减少 生物多样性减少 水土流失加剧 生态环境变的脆弱 2 列举一例中国古代不利于生态环境平衡的农业生产活动 答案 围湖造田 解析 注意回答的是不利的农业生产活动 3 图中 表示人类通过 活动 把 输送给环境 环境对其具有一定的清除和容纳能力 解析 考查学生读图能力和分析 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 人地关系是对立统一的 消费 废弃物 课外能力检测 四十五 环境与环境问题 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一 单项选择题下图是我国海拔3800米某内陆湖的水位变化情况 读图回答1 2题 1 图中湖泊水位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 地形影响b 风沙影响c 降水影响d 气温影响 d 2 近年来 该湖泊的面积不断减少 其主要原因是 a 围湖造田b 人类生产 生活用水增加 减少了湖水的补给水源c 全球气候变暖 蒸发加剧d 水污染严重 b 1 2 解析 该湖泊位于海拔3800米的内陆地区 其主要补给水源是高山冰雪融水 影响其水位高低的主要因素是气温高低 内陆湖泊萎缩的主要原因是人类生产 生活用水量增加 导致流入湖中的水量减少 阅读我国1957年 1990年人口数量柱状图和我国1957年 1990年耕地面积柱状图 据此完成3 4题 3 1990年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大约是1957年的 a 2 5b 1 3c 1 2d 3 5 c 解析 本题组主要考查我国耕地的变化及耕地减少的原因 第3题 主要是依据图中数据进行计算 1990年人均耕地 0 96 11 33 1957的人均耕地 1 12 6 46 因此1990年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大约是1957年的 0 96 11 33 1 12 6 46 约等于0 488倍 最接近c项 4 20世纪80年代以来 我国保护耕地的力度在加大 但耕地总面积减少的趋势未变 不是导致我国耕地总面积减少的原因是 a 人口的增加b 城市化速度的加快c 土地沙化和水土流失d 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a 解析 人口的增加会导致我国人均耕地减少 不是导致我国耕地总面积减少的原因 也要同时注意d项 近年来 我国实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一部分耕地生态退耕 也是我国耕地总面积减少的原因之一 2010年1月15日 日环食从非洲中部的乍得开始 跨过印度洋后 经过印度 缅甸等国家 最后进入中国 在我国主要经过四川 重庆 湖北 河南 山东等省 除黑龙江部分地区外 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可观测到这次天象 下图为网友拍摄的照片 据此回答5 6题 5 在我国境内 这次日食所经主要省级行政区最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是 a 酸雨b 森林破坏c 土地荒漠化d 水土流失 a 解析 注意题目中的 污染 二字 酸雨属于环境污染问题而森林破坏 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均属于生态环境问题 6 上图是网友在昆明市内拍摄的 图中的鸟是从西伯利亚飞到昆明南郊滇池越冬的红嘴鸥 近些年冬季 天刚亮 红嘴欧就从滇池飞到昆明城里翠湖公园 大观楼等地 等候游人喂食 最根本的原因是 a 滇池水体富营养化严重 水体缺氧b 昆明市游客众多 便于红嘴欧觅食c 昆明市民爱鸟意识强d 昆明市内水质优良 鱼虾众多 a 解析 受工农业和生活污水的影响 滇池污染十分严重 生态环境也遭到破坏 水中鱼类大量死亡 导致鸟类 如红嘴鸥 食物缺乏 二 综合题 7 阅读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世界能源消费构成比例变化图 材料二 日本能源安全状况 1973年 2000年 材料三 中东地区的动荡局势和美国对中东石油的垄断使得日本开始重视从其他地区进口石油 日本如果能够争到铺设通往俄罗斯的石油管道 那么俄罗斯每天向日本出口100万桶石油 日本对中东石油的依赖度就可以降到65 1 从材料一可看出30年后天然气的消费比重将超过石油 其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案 石油对环境污染较重 天然气对环境污染较轻 2 材料三是日本针对什么能源安全问题而做出的努力 答案 石油进口渠道单一 3 读材料二和材料三 从地理角度思考 我国可以从日本能源安全状况的变化中得到哪些启示 答案 能源来源多元化 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节约能源 提高能源利用率 4 列举日本本国有哪些能源优势 答案 水能 地热能较丰富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和理解能力及解决能源短缺所采取的措施 从材料一图中可以看出2000年以后 木材 煤炭 石油的消费比重下降 天然气 核能 太阳能的消费比重上升 并且大致在2000年 2030年期间 石油的消费比重最高 2030年之后 天然气消费比重超过石油而居首位 其原因是天然气相对于石油 对环境的污染较轻 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日本能源进口依赖率较高 石油消费比重2000年和1973年相比较有所下降 进口石油主要从中东地区进口 说明日本能源短缺 主要依赖进口 并且进口渠道单一 材料三说明了日本为拓宽进口渠道 争取铺设通往俄罗斯的石油管道 从俄罗斯进口石油 减少对中东石油的依赖程度 我国石油进口依赖程度也不断升高 参照日本的经验 我国应该对外开拓石油进口渠道 使能源来源多元化 对内节约能源 提高能源利用率 8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2008年6月25日 是第18个全国 土地日 宣传主题是 坚守耕地红线 节约集约用地 构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的新机制 材料二 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变化趋势图 材料三 我国省级行政区人均耕地差异分布图 1 材料二中 表示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变化趋势的是 a或b 线 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