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S-11A电导率仪使用说明书.doc_第1页
DDS-11A电导率仪使用说明书.doc_第2页
DDS-11A电导率仪使用说明书.doc_第3页
DDS-11A电导率仪使用说明书.doc_第4页
DDS-11A电导率仪使用说明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DDS-11A型电导率仪说明书一、概述DDS-11A电导率仪是一种数字显示精密台式电导率仪。仪器广泛适用于科研、生产、教学和环境保护等许多学科和领域。用于测量各种液体介质电导率,当配以0.1、0.01规格常数的电导电极时,仪器可以测量高纯水电导率。 仪器主要设计特点:高可靠性、高稳定性先进的电路结构输出测量讯号高清晰度数码显示(字高20mm 31/2位)二、技术性能1、 仪器使用条件供电电源:AC220V10%V,50 Hz /60Hz为保证仪器测量值精确可靠,测量时请在下列环境条件下使用:环境温度040;空气相对湿度85%; 无显著的振动、强磁场干扰。2、主要技术参数测量范围 02105(S/cm)准确度 1% F*S仪器稳定性 0.5%温度补偿范围 1535()输出测量讯号 020(mV)仪器外形尺寸 27018060(mm)仪器重量:1.5(Kg)消耗功率:3(W)可配电极规格常数:0.01、0.1、1、10 四种三、使用和维护1、 电导电极规格常数和电导池常数常用电导电极规格常数(J0)有四种:0.01、0.1、1和10。其实际电导池常数(J实)允差为20。即同一规格常数的电导电极,其实际电导池常数的存在范围为J实=(0.81.2)J0。测量液体介质,选用何种规格的电导电极,应根据被测液介质电导率范围而定。一般地,四种规格电导电极,适用电导率测量范围参照表1。表1选用电极规格常数对应被测液介质电导率量程电极规格常数0.010.11(光亮)1(铂黑)10适用测量范围S/cm030.130110010030001000以上本仪器配套供应(标准套)电导电极(光亮、铂黑)各一支,其规格常数J0=1。其它规格常数电极,用户根据需要另配。2、仪器量程显示范围本仪器设有四档量程。当选用规格常数J0=1电极测量时,其量程显示范围如表2。表2 J0=1时仪器各量程段对应量程显示范围序号量程开关位置仪器显示范围对应量程显示范围 (S/cm)120S019.99019.992200S0199.90199.932mS01.99901999420mS019.99019990注:量程1、2档,单位S;量程3、4档,单位mS。其关系:1S=10-3mS=10-6S选用其他规格常数电极时,其量程显示范围如表3。表3 选用其他规格常数电极时,其量程显示范围序号量程开关位置仪器显示范围选用电极各规格常数对应量程显示范围(S/cm)J0=0.01J0=0.1J0=10120S019.99(019.99) 0.01(019.99) 0.1(019.99) 102200S0199.9(0199.9) 0.01(0199.9) 0.1(0199.9) 1032mS01.999(01999) 0.01(01999) 0.1(01999) 10420mS019.99(019990) 0.01(019990) 0.1(019990) 10K测=D表J0K测:被测液体电导率;D表仪器显示值;J0:电导电极规格常数。3、 使用操作第一种情况:不采用温度补偿(基本法)11. 常数校正同一规格常数的电极,其实际电导池常数的存在范围J实=(0.81.2)J0。为消除这实际存在的偏差,仪器设有常数校正功能。操作:打开电源开关,适时等温。温度补偿钮置25刻度值。将仪器测量开关置校正档,调节常数校正钮,使仪器显示电导池实际常数(系数)值。即当J实=J0时,仪器显示1.000;J实=0.95J0时,仪器显示0.950;J实=1.05J0时,仪器显示1.050。如表4所示。表4规格常数J0J实=0.950J0J实=1.050 J0J实常数校正显示J实常数校正显示0.010.00950.9500.01051.0500.10.0950.10510.951.05109.5010.5电极是否接上,仪器量程开关在何位置,不影响进行常数校正。新电极出厂时,其J实一般标在电极相应位置上。1-2、测量选择合适规格常数电极,根据电极实际电导池常数,仪器进行常数校正。经校正后,仪器可直接测量液体电导率。将测量开关置“测量”档,选用适当的量程档(参照表2、表3),将清洁之电极插入被测液中,仪器显示该被测液在溶液温度下之电导率。第二种情况:采用温度补偿(温度补偿法)2-1、常数校正调节温度补偿旋钮,使其指示的温度值与溶液温度相同,将仪器测量开关置校正(温补)档,调节常数校正钮,使仪器显示电导池实际常数值,其要求和方法同第一种情况(基本法)一样。2-2 、测量操作方法同第一种情况(基本法)一样,这时仪器显示被测液之电导率为该液体标准温度(25)时之电导率(温度自动补偿)。说明:一般情况下,所指液体电导率是指该液体介质标准温度(25)时之电导率。当介质温度不在25时,其液体电导率会有一个变量。为等效消除这个变量,仪器设置了温度补偿功能。仪器不采用温度补偿时,测得液体电导率为该液体在其测量时液体温度下之电导率。仪器采用温度补偿时,测得液体电导率已换算为该液体在25时之电导率值。本仪器温度补偿系数为每度()2%,所以在作高精密测量时,请尽量不采用温度补偿。而采用测量后查表或将被测液等温在25时测量,来求得液体介质25时之电导率值。4、 仪器维护和注意事项 电极应置于清洁干燥的环境中保存。 电极在使用和保存过程中,因受介质、空气侵蚀等因素的影响,其电导池常数会有所变化。电导池常数发生变化后,需重新进行电导池常数测定(测定方法见本说明书“四、电导池常数常用测定方法”一节)。仪器应根据新测得的常数重新进行 “常数校正”。 测量时,为保证样液不被污染,电极应用去离子水(或二次蒸馏水)冲洗干净,并用样液适量冲洗。 当样液介质电导率小于1S/ cm时,应加测量槽作流动测量。 选用仪器程档应参照表2、表3。能在低一档量程内测量的,不放在高一档测量。在低档量程内,若已超量程,仪器显示屏左侧第一位显示1(溢出显示)。此时,请选高一挡测量。四、电导池常数常用测定方法1. 标准溶液测定法配制电导率标准溶液。电导率溶液标准物质取氯化钾,按附录1要求配制。清洗、清洁待测电极。并接入仪器,插入溶液。 仪器操作:温度补偿钮置25刻度线。测量开关置“校正”档,调节常数校正钮,使仪器显示1.00。测量开关置 “电导”档,读出仪器读数D表。计算:J待=K标/D表:J待=待测电极的电导池常数,单位cm-1K标:标准溶液电导率,由附录1查得,单位S/cm(计算时,应统一单位。用S/cm或mS/cm)D表:仪器显示读数,单位S或mS,由仪器所用量程档得。2.与标准电极(已知常数电极)比较法用一已知常数电极与未知常数电极测量同一种溶液的方法求得未知电极电导池常数。公式:J待*D待= J标*D标D标得:J待= J标*D待J待:未知电极待测常数D待:未知电极测得仪器读数J标:标准电极(已知电极)常数D标:已知电极测得仪器读数注意:已知电极电导池常数要正确可靠。附录电导率标准溶液浓度及其电导率值(1535)溶液编号标准溶液克KCI/1000ml溶液(20室温)电导率(S*cm-1)518202535174.24570.092120.097800.101700.111310.1311027.43650.0104550.0111620.0116440.0128520.01535330.74400.00114140.00122000.00127370.00140830.00168764将3号溶液100ml稀释至1000ml0.00011850.00012670.00013220.00014650.0001765注:应用上述标准溶液时应遵守如下条件:1. 电导率标准物质需在110下烘4小时后才能配制标准溶液。2. 配制标准溶液要用去离子水或二次蒸馏水。电导率仪的测定原理及操作步骤电导率是物体传导电流的能力。电导率测量仪的测量原理是将两块平行的极板,放到被测溶液中,在极板的两端加上一定的电势(通常为正弦波电压),然后测量极板间流过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电导率(G)-电阻(R)的倒数,由导体本身决定的。电导率的基本单位是西门子(S),原来被称为欧姆。因为电导池的几何形状影响电导率值,标准的测量中用单位电导率S/cm来表示,以补偿各种电极尺寸造成的差别。单位电导率(C)简单的说是所测电导率(G)与电导池常数(L/A)的乘积.这里的L为两块极板之间的液柱长度,A为极板的面积。水溶液的电导率直接和溶解固体量浓度成正比,而且固体量浓度越高,电导率越大。电导率和溶解固体量浓度的关系近似表示为:1.4S/cm=1ppm或2S/cm=1ppm(每百万单位CaCO3)。利用电导率仪或总固体溶解量计可以间接得到水的总硬度值,如前述,为了近似换算方便,1s/cm电导率=0.5ppm硬度。电导率是物质传送电流的能力,与电阻值相对,单位Siemens/cm(S/cm),该单位的10-6以S/cm表示,10-3时以mS/cm表示。但是需要注意:(1)以电导率间接测算水的硬度,其理论误差约20-30ppm(2)溶液的电导率大小决定分子的运动,温度影响分子的运动,为了比较测量结果,测试温度一般定为20或25(3)采用试剂检测可以获取比较准确的水的硬度值。水的电导率与其所含无机酸、碱、盐的量有一定关系。当它们的浓度较低时,电导率随浓度的增大而增加,因此,该指标常用于推测水中离子的总浓度或含盐量。不同类型的水有不同的电导率。新鲜蒸馏水的电导率为0.2-2Scm,但放置一段时间后,因吸收了CO2,增加到24S/cm;超纯水的电导率小于0.10/S/cm;天然水的电导率多在50500S/cm之间,矿化水可达5001000S/cm;含酸、碱、盐的工业废水电导率往往超过10000S/cm;海水的电导率约为30000S/cm。电极常数常选用已知电导率的标准氯化钾溶液测定。不同浓度氯化钾溶液的电导率(25)列于下表。溶液的电导率与其温度、电极上的极化现象、电极分布电容等因素有关,仪器上一般都采用了补偿或消除措施。水样采集后应尽快测定,如含有粗大悬浮物质、油和脂,干扰测定,应过滤或萃取除去。1)先将铂黑电极浸在去离子水中数分钟。2)调节表头螺丝M,使指针指在零点。3)将校正、测量开关K2扳到“校正”位置。4)打开电源开关K预热数分钟后,调节校正调节器Rw3使指针在满刻度上。5)将高周、低周开关K3扳向适当的档上。6)将量程选择开关R1扳到适当的档上。7)调节电极常数调节器Rw2,使其与所用电极的常数相对应(这样就相当于把电极常数调整为1,所测得溶液的电导率在数值上就等于溶液的电导)。8)用少量待测溶液冲洗电极后,将其插头插在电极插口Kx内,并浸入待测溶液中。9)调节校正调节器Rw3至满刻度后,将校正、测量开关K2扳到测量位置。读得表针的指示数,再乘上量程选择开关R1所指的倍数,即为此溶液的电导率。重复测定一次,取其平均值。10)将校正、测量开关K2扳到“校正”位置,取出电极。11)测量完毕,断开电源。电极用去离子水荡洗后,浸到去离子水中备用。电导率仪使用说明书电导率仪使用说明书一、概述本测试仪是我站技术人员吸收国内外相关技术开发设计的,主要部件选用进口材料组装,具有优良的性能。特点:量程切换、常数校验均可通过机芯后面板调节;具有自动温度补偿功能,直接显示25下的数值;运行温度、测量准确。广泛应用于纯水设备的在线测试。二、技术指标测量范围:0-20 0-200 0-2000s/cm准确度:1.5(FS)稳定性:210-3(FS)/24h配套电极:塑料结构,常数:1.0cm-1温补元件:NTC介质温度:5-50温度补偿:以25为基准,自动补偿供电电源:AC220V10 50Hz电源消耗:1W环境条件:温度0-50 湿度85RH三、后面板接线位置图及接线说明(1)白线接CELL(W) (2)绿线接NET(G) (3)黄线接CELL(Y) (4)红线接T(R) (5)(6)电流环接线端子,420mA对应每一量程0满度值(s/cm) (7)(9)内部无连接 (8)(10)AC220V10接入端ZERO-仪表调零钮(电极干燥状态,仪表显示不为零时,调节此钮使其指示为零)。CHECK-电极常数调节钮(将短路插片移至CHECK位,调节此电位器使仪表指示为电极常数值)。四、电极安装安装注意事项:(1)、电极应安装在管路中位置较低、流速稳定且不易产生气泡处;(2)、电导池平装和竖装都应深入到活动水体;(3)、测量信号属于微弱电信号,其采集电缆应独立走线,禁止和动力线、控制线连接在同一组电缆接头或端子板中,以免受潮干扰或击穿损坏测量单元;(4)、测量电缆需加长时,请与厂家联系或供货前约定。五、设置仪表安装完毕后,接通电源,请进行如下操作:1、常数校正:将后面板短路插片K1移至CHECK(校正位)置,显示屏显示的数据为电极常数值,如遇所配电极常数不符,可调节CHECK调节钮使其相符。2、量程选择:将后面板短路插片移至不同的量程档,可实现量程切换。为获得最佳分辨率请选择合适量程。量程太大,读数精度会有所降低。显示为“1”时,表示被测溶液的导电率超过该量程,此时应切换至高一档的量程。六、维护保养1、测量电极是精密部件,不可分解,不可改变电极形状和尺寸;不可用强酸、碱及机械方法清洗,以免改变电极常数,影响测量精度。2、定期使用中性清洗剂清洗或用10的稀盐酸短时浸泡,然后用纯水清洗干净,以保持电极表面清洁。3、测量电缆为专用电缆,不可更换,以免引起较大误差。4、仪表安装于干燥环境或控制箱内,避免因受潮引起仪表漏电或测量误差。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