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珠海市文园中学中考语文二模试题.doc_第1页
广东省珠海市文园中学中考语文二模试题.doc_第2页
广东省珠海市文园中学中考语文二模试题.doc_第3页
广东省珠海市文园中学中考语文二模试题.doc_第4页
广东省珠海市文园中学中考语文二模试题.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珠海市文园中学2013年中考二模语文试题一、基础(25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1)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传不习乎。”论语(2分)(2)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王磐朝天子 咏喇叭(1分)(3)卒之为众人,。(王安石伤仲永1分)(4) 约客中,含而不露地表达诗人因候客时长而无聊、寂寞的情绪的句子是:,。(2分)(5) 请将韩愈左前蓝关示侄孙湘默写完整。(4分)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2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1) 做一个公民,我们要k jn zh shu( )。(2) 紫色大条幅上,泛着银光,就像bng jin( )的水花。 (3) 他shn su( ) 的眼睛略带灰色,有一种凝重不可逼视的光。 (4) 都不能记起我心中的wi ji( )的幻梦。3下面一段话中,选出画线部分有语病的一项并修改。(3分)a“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向来是人们踏青赏花、祭奠亡者的时节。b而今年的清明小长假正适合一次短途自驾游是最好的休闲方式。c缙云仙都的黄帝祠宇是中国南方黄帝文化的辐射中心。d清明祭祖寻访黄帝祠宇,既可以感受中华民族的历史变迁,又可以领略祖国的大好山川。( )修改: 4. 从a组中至少选用两个词语,b组中至少选用一组关联词语,以“校运会”为话题写一段话。(80字之内)(4分)a:嘈杂 忐忑 胸有成竹 随机应变 长吁短叹 迫不及待 怏怏不乐 回味无穷b:虽然但是 ; 不但而且 5.综合性学习(4分)材料一: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 4月23日确定为“世界读书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社社长米拉格罗斯德尔科罗尔多次强调,“我们必须能够让每一个地方每一个人都获得图书。”材料二:自世界读书日宣布以来,每年的这一天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政府支持下,把读书日宣传活动变成一场热闹的欢乐节日。 在英国,当地往往把“读书日”庆祝活动提前到3月举行,据统计,每年单是学校、图书馆、书店所举办的庆祝活动便已超过1000项。每年3月20日至24日,在法国等13个国家里,会由一个从4岁到94岁读者组成的评审会,分成 6种阅读阶层,给“时间文学奖 ”投票。评选结果将在4月23日揭晓。日本政府颁布法令,定4月23日为儿童阅读日,以培养儿童在语言、想象和敏感度各方面的能力,以助他们更深刻地“体验人生”为长远目标。韩国政府在 4月23日会发行“世界读书日”纪念邮票,把阅读和写作的风气,透过一枚枚精美邮票,随信件传遍世界每个角落。材料三:英国有公共图书馆5183家,即每一万居民,有一家图书馆,德国每6600人有一家图书馆;芬兰5000人;奥地利、挪威4000人;瑞士每3000人享用一家公共图书馆。中国平均45.9万人拥有一所公共图书馆。中国人每人每月读书不到一本。 (1)请从以上三则材料中提炼出至少两条信息。(2分) (2)针对材料三的内容,请你就读书问题,向珠海市政府提出两条可行的建议?(2分) 二、阅读(45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第6-18题(一)邹忌讽齐王纳谏 (12分)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日:“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日“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日:“吾孰与徐公美?”妾日:“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日:“吾与徐公孰美?”客日“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日:“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日:“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皆以美于徐公/ 于舅家见之 b. 时时而间进/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c.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此诚危急存亡之秋 d. 孰视之/ 孰若孤7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3分)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译文 : 8选文先叙写了邹忌与徐公比美的情形,然后“暮寝而思之”,悟出直言不易的道理,接着写邹忌入朝见威王,由己及君,说明“”的事实;再写齐王纳谏的态度和措施;最后写齐王纳谏后在诸侯之间产生的巨大效果“,”。(3分)9下面对本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本文语言简练,如“于是入朝见威王曰”,几个字就交代了朝见的过程,省去了进见的描写,直陈其事。 b本文第段运用两组排比句式增强了说理气势,给人以无可辩驳之感。 c邹忌和诸葛亮都苦口婆心地劝谏他们的君主广开言路,但是他们劝谏的艺术不同。诸葛亮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循循善诱,谆谆告诫,不失人臣身份。邹忌设喻说理,以小见大,委婉动听,具有启发性和说服力,令人乐于接受。 d邹忌从妻、妾、客说话的语气中明白了他们出于礼貌和尊重,用假话逢迎自己,以达到自己的目的,维护自己的利益。(二)(10分)与真理为友 佚名美国哈佛大学前任校长拉里萨莫斯,在清华大学演讲时,曾说:“在哈佛,一个刚进大学的新生可以对校长说你错了,这就是哈佛的文化:思想胜于权威。”思想与权威,其实是对立的两面。思想崇尚的是自信与平等,激荡与创新,始终追求突破与变革。相反权威,则信奉服从与控制,传统与秩序,绝不允许任何批评与挑战。一个世界倘若没有思想,那便是一个黑暗的世界。如果没有思想而又充斥权威,那黑暗将永无尽头。思想胜于权威,是哈佛的文化,也是人类进步的文化。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我们常能看到思想的火花在强大的权威面前,勇敢地跳跃、闪光,直至熊熊地燃烧。思想胜于权威,靠的是科学与真理。16世纪著名的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以毕生精力写成了不朽著作天体运行论,向延续了一千多年的“地心说”,发起了颠覆性的挑战,教会为之震怒,世界为之震动。坚信科学与真理的哥白尼,以一句“我不会在任何责难面前退缩下来”做了回应。哥白尼的“日心说”理论毫不留情地终结了被中世纪封建神学奉为至宝的“地心说”理论的地位。歌德说:“哥白尼的学说撼动人类意识之深,自古以来无一种创见、无一种发明可与之相比。”哥白尼以自己的思想和学说,依靠科学,依靠真理,将人类的世界观整个颠覆。思想胜于权威,靠的是理想与激情。美国独立宣言起草者托马斯杰佛逊,面对强大的英国殖民势力,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把“人人平等”写入独立宣言,被美国第二届大陆会议一致通过,并以此作为美国的立国之基、独立之魂。它像照耀黑暗王国的一线光明,点燃了美国人民的激情之火。诚如马克思所说“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份人权宣言”。杰弗逊以自己的理想和激情,战胜权威,将人人平等的思想作为了独立的灵魂,立国的根本。思想胜于权威,靠的是胆略与勇气。曾经因闭关锁国导致危机重重的日本,至19世纪中叶,决意“维新”求变。1868年,明治政府发表维新誓文,昭告天下:万机决于公论,破旧有之陋习,求新知于世界。日本以这种胆略与勇气,将维新成为全民的统一意志,绝处求生,走出灾难,迈上了现代强国之路。思想胜于权威,究其因果,这思想实质上是一种积极进取的新思想、大思想、科学思想,代表了真理,代表了进步,代表了创新。而权威败于思想,这权威看似强大,似乎不可一世,实际上代表了传统,代表了落后,代表了守旧。权威在思想面前最终败下阵来,则是必然的,也是历史的规律。如果我们都能“与真理为友”,思想胜于权威还会远吗?(有修改)10. 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a第段引用美国哈佛大学前任校长的话,其作用是引出本文的观点,使文章更有说服力,同时也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b第段画线句子可以理解为“许多思想家,面对传统势力的权威,毫不畏惧,勇于抗争,最终战胜了权威,他们的思想成为后世信奉的真理。”c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与真理为友”。d本文在论证作者观点时,运用了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11.请分析第段的论证思路。(5分) 12举出你在学习与生活中经历过的,能与此文观点相照应的一个事例。(2分) (三)15分他是一名货运司机,年前的一个月,准备跑完这最后一趟就回家过年。6岁的儿子闹着要和他一起去广州,他答应了。 他开了三天两夜的车,终于到了广州,带着儿子买了一身衣服和一些年货,然后驱车往家走。一路上新闻广播不停地说,南方的很多城市遭遇了罕见的暴雪。他的心担忧起来。 他的车刚入安徽,就被从高速公路上赶了下来。因为安徽下起暴雪,暴雪和冻雨封住了高速路。他连忙拐进国道,但国道也被积雪封住了。他在国道上堵了一夜后,清晨的积雪更多了。他开始后悔带儿子出来,儿子也哭闹起来:“爸爸,我要回家!这里太冷了!”儿子的脸被冻得有些发白,车上空调早就坏了。他用大棉袄裹住儿子,心想必须离开这里,不能把儿子冻坏。他问了路上的好多司机,终于打听到附近的深山有一条老山路,可以走出这个冰天雪地的地方。 于是,他出发了,开车沿着一条颠簸的小路往深山走。那是一个漆黑的夜,雪越来越大,他完全凭着多年的驾驶经验往前开,开得极慢极慢 “砰”车猛地一震,陷入了一个塌方的深坑里。他下意识地掏出手机看,天啊!居然没有信号。他想,这里的电网一定也断了。(a)天下着鹅毛大雪,他却像热锅上的蚂蚁。整整一夜,他在车前的道路上徘徊着。 天亮后,他到周围去探路,希望能看到一个村庄或者一户人家。可是,四周全是白茫茫的山,他踩着厚厚的雪,精神恍惚,不留神摔了一跤,把脚扭伤了。他回到车里,忍着疼安慰恐慌的儿子,然后默默地祈祷。整整一天,都没有一辆车从这里经过。 又是一个无眠夜,他决定走出去,找到人来救自己和儿子,干粮被儿子吃得只剩一点点。而他,已经一天多没有吃东西了。 早上,他决定独自上路,他要儿子待在车里,乖乖地等他回来。他将车窗都紧锁了,然后沿着一条岔路一瘸一拐地往外走,才走了两步,便回头去看,儿子正趴在车窗前张望。他扭头继续前行,再也没有回头,他怕自己涌出的眼泪被儿子看见。 他走过一个弯道,开始脱下自己的外套,拿出刀子,将一只袖子割下,撕成几条碎布,然后抽出一条挂在路旁大树的枝头。 他深深地明白,自己不知道走到哪里,才能让人找到,而那时,是否还有力气回去救儿子。他必须留下标记,哪怕自己倒下了,或许还能给别人指明一条寻找儿子的路。每走过一段路,他便将一条碎布挂在枝头做标记。身上的衣服一件一件被他脱下,然后一刀一刀划开,一块一块被撕下来。先是外衣的另一只袖子,之后从夹层剖开,一块块撕下来。再后来,就是羊毛衫。 他拖着受伤的脚,不知走了多远,越走越绝望,绝望到连眼泪都没有了。 他穿着最后一件贴身的内衣,冻得浑身发麻;饿得头昏眼花,脑子里一片空白。但是,当他再走了一段路之后,却坚定地脱下内衣,将袖子撕开。 他感觉几乎没有力气了,但是却告诉自己不能倒下。当他又一次攀上一个山头时,猛然听到那熟悉的汽车喇叭声。他不顾一切地向山下走去,不断地用干涸的喉咙喊叫,那钻心的脚痛也感觉不到了 当正在疏通公路的武警战士发现,一个浑身只穿着一条短裤的男人出现在面前时,他们都惊呆了。还没来得及扶住这个男人,他就倒下了。 战士们用军袄裹住他,然后把他放上担架抬着往回走,沿着路上的标记,每看到一条飘舞的碎布,年轻的战士眼中就有泪光在闪动。(b)当他们顺利地找到他泪水涟涟的儿子时,他猛地从担架上跳了下来,紧紧地抱住儿子。儿子不哭了,摇着他的肩膀问他:“爸爸,你的衣服怎么不见了?”他笑着回答说:“撕掉了,过年了,爸爸也想穿新衣服了!”他的话音刚落,山野里回荡起一阵笑声,只是所有人的眼中都盈满了泪花。(选自青年文摘)13请简要梳理父亲的心理变化过程。(4分)( )-( )- ( )-( )14本文语言富有表现力,请赏析文中画曲线的句子。(6分)(a)天下着鹅毛大雪,他却像热锅上的蚂蚁。(b)当他们顺利地找到了他泪水涟涟的儿子时,他猛地从担架上跳了下来,紧紧地抱住儿子。15结合上下文,用第一人称写出 “正趴在车窗前张望”的儿子的心理活动。(2分) 16请选出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3分)a. 文中的“他”是一位关爱孩子,处事果断,面对困境不放弃,坚强幽默的父亲。b. 本文记叙了一位父亲在大雪天为救儿子出困境撕碎全身衣服做路标并最终获救的故事。c. “新闻广播不停地说,南方的很多城市遭遇了罕见的暴雪”为下文情节的发展做铺垫。d. 因为怕找不到回来的路,促使他在”穿着最后一件贴身的内衣,冻得浑身发麻”的情况下,仍把内衣脱下,将袖子撕开。(四)(8分)听得有人说我是仇猫的。那根据自然是在我的那一篇兔和猫;但倒也毫不介意。一到今年,我可很有点担心了。我是常不免于弄弄笔墨的,写了下来,印了出去,对于有些人似乎总是搔着痒处的时候少,碰着痛处的时候多。万一不谨,得罪了名人或名教授,或者得罪了“负有指导青年责任的前辈”之流,可就危险至极。为什么呢?因为这些大角色是“不好惹”的。怎地“不好惹”呢?就是怕要浑身发热之后,做一封信登在报纸上,广告道:“看哪!狗不是仇猫的么?鲁迅先生却自己承认是仇猫的,而他还说要打落水狗!”即在用我的话,来证明我倒是狗,我于是就间或留心着查考它们成仇的“动机” 。后来,在覃哈特博士(dr.o.dahmhardt)的自然史底国民童话里,总算发现了那原因了。其实人禽之辨,本不必这样严。在动物界,虽然并不如古人所幻想的那样舒适自由,可是噜苏做作的事总比人间少。它们适性任情,对就对,错就错,不说一句分辩话。虫蛆也许是不干净的,但它们并没有自命清高;鸷禽猛兽以较弱的动物为饵,不妨说是凶残的罢,但它们从来就没有竖过“公理”“正义”的旗子,使牺牲者直到被吃的时候为止,还是一味佩服赞叹它们。人呢,能直立了,自然是一大进步;能说话了,自然又是一大进步;能写字作文了,自然又是一大进步。然而也就堕落,因为那时也开始了说空话。说空话尚无不可,甚至于连自己也不知道说着违心之论,则对于只能嗥叫的动物,实在免不得“颜厚有忸怩”。假使真有一位一视同仁的造物主,高高在上,那么,对于人类的这些小聪明,也许倒以为多事,正如我们在万生园里,看见猴子翻筋斗,母象请安,虽然往往破颜一笑,但同时也觉得不舒服,甚至于感到悲哀,以为这些多余的聪明,倒不如没有的好罢17鲁迅在文中说发现狗和猫成了仇家的原因,这原因是什么?(4分) 18联系全文,说说作者在文中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4分) 三、作文(50分)19.以“倾听 的 ”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附加题(10分)初,王敦之举兵也,刘隗劝帝尽除诸王,王导率群从诣阙请罪,值周顗将入,导呼顗谓曰:“伯仁,以百口累卿!”顗直入不顾。既见帝,言导忠诚,申救甚至,帝纳其言。顗喜饮酒,致醉而出。导犹在门,又呼顗。顗 不 与 言 顾 左 右 曰 今 年 杀 诸 贼 奴 取 金 印 如 斗 大 系 肘。既出,又上表明导,言甚切至。导不知救己,而甚衔之。敦既得志,问导曰:“周顗、戴若思南北之望,当登三司,无所疑也。”导不答。又曰:“若不三司,便应令仆邪?”又不答。敦曰:“若不尔,正当诛尔。”导又无言。导后理检中书故事,见顗表救己,殷勤款至。导执表流涕,悲不自胜,告其诸子曰:“吾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幽冥之中,负此良友!”(选自晋书列传三十九)王导:王敦的弟弟。周顗:y,字伯仁1.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分)顗直入不顾 : (2)导后理检中书故事: 2.请用“/”给文中划线句断句。(2分)顗不 与 言 顾 左 右 曰 今 年 杀 诸 贼 奴 取 金 印 如 斗 大 系肘3.结合文段分析文中王导的性格特点。(3分) 4. 你从“伯仁“的悲剧中获得到怎样的启示?(3分) 珠海市文园中学20122013学年度初三语文二模测试卷答案说明:1.全卷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3.答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的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透明胶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 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20分。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一、基础(25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1)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2分)(2)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身价。(王磐朝天子 咏喇叭(1分)(3)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王安石伤仲永1分)(4) 约客中,含而不露地表达诗人因候客时长而无聊、寂寞的情绪的句子是: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2分)(5) 请将韩愈左前蓝关示侄孙湘默写完整。(4分)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2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1) 做一个公民,我们要k jn zh shu( 恪尽职守 )。(2) 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bng jin(迸溅)的水花。 (3) 他shn su( 深邃 ) 的眼睛略带灰色,有一种凝重不可逼视的光。 (4) 都不能记起我心中的wi ji( 慰藉)的幻梦。3下面一段话中,选出画线部分有语病的一项并修改。(3分)a清明向来是人们踏青赏花、祭奠亡者的时节。b而今年的清明小长假正适合一次短途自驾游是最好的休闲方式。c缙云仙都的黄帝祠宇是中国南方黄帝文化的辐射中心。d清明祭祖寻访黄帝祠宇,既可以感受中华民族的历史变迁,又可以领略祖国的大好山川。b句子杂糅,改为“而今年的清明小长假正适合一次短途自驾游,这是最好的休闲方式。”或“而今年的清明小长假最好的休闲方式是来一次短途自驾游。” 4. 从a组中至少选用两个词语,b组中至少选用一组关联词语,以“ 校运会”为话题写一段话。(80字之内)(4分)a:嘈杂 忐忑 胸有成竹 随机应变 长吁短叹 迫不及待 怏怏不乐 回味无穷b:虽然但是 不但而且答案示例:男子1500米决赛即将开始,选手们忐忑不安,或胸有成竹,发令枪一响,他们迫不及待地冲了出去,如脱缰野马一般,虽然最后的结果有输有赢,但是这挥洒汗水的一幕令人回味无穷。 5.综合性学习(4分)材料一: 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 4月23日确定为“世界读书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社社长米拉格罗斯德尔科罗尔多次强调“我们必须能够让每一个地方每一个人都获得图书。”材料二:自世界读书日宣布以来,每年的这一天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政府支持下,把读书日的宣传活动变成一场热闹的欢乐节日。 在英国,当地往往把“读书日”庆祝活动提前到3月举行,据统计,每年单是学校、图书馆、书店所举办的庆祝活动便已超过1000项。每年3月20日至24日,在法国等13个国家里,会由一个从4岁到94的读者组成的评审会,分成 6种阅读阶层,给“时间文学奖 ”投票。评选结果将在4月23日揭晓。日本政府颁布法令,定4月23日为儿童阅读日,以培养儿童在语言、想象和敏感度各方面的能力,以助他们更深刻地“体验人生”为长远目标。韩国政府在 4月23日会发行“世界读书日”纪念邮票,把阅读和写作的风气,透过一枚枚精美的邮票,随信件传遍世界每个角落。材料三:英国有公共图书馆5183家,即每一万居民,有一家图书馆,德国每6600人有一家图书馆;芬兰5000人;奥地利、挪威4000人;瑞士每3000人享用一家公共图书馆。中国45.9万人拥有一所公共图书馆。中国人每人每月读书不到一本。 (1)请从以上三则材料中提炼出至少两条信息。(2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重视阅读,力图在世界范围内普及读书活动。世界各国政府重视读书日活动。欧洲国家图书馆多,人均占有量高,而中国图书馆人均占有率偏低,而且中国人阅读量很低。 (2)针对上文中的信息,请你就读书问题,向珠海市政府提出两条可行的建议?(2分) 丰富珠海市图书馆和少儿图书馆的藏书量;在珠海市多建几所小型公共图书馆;大力发展社区型图书馆;每年的“世界读书日”进行阅读征文比赛加大中小学校图书馆建设允许开放大学图书馆。 二、阅读(45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第6-18题(一)邹忌讽齐王纳谏 (12分)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日:“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日“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日:“吾孰与徐公美?”妾日:“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日:“吾与徐公孰美?”客日“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日:“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日:“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c )a. 皆以美于徐公/于舅家见之(比;在)b. 时时而间进/中间力拉崩倒之声(间或;夹杂)c.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此诚危急存亡之秋(确实)d. 孰视之/ 孰若孤(通“熟”仔细;谁)7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译文 :满一年之后,即使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一句一分,没有译出“期年”扣0.5分,“虽”0.5分)8选文先叙写了邹忌与徐公比美的情形,然后“暮寝而思之”,悟出直言不易的道理,接着写邹忌入朝见威王,由己及君,说明“王之蔽甚矣”的事实;再写齐王纳谏的态度和措施;最后写齐王纳谏后在诸侯之间产生的巨大效果“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3分)9下面对本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d )a本文语言简练,如“于是入朝见威王曰”,几个字就交代了朝见的过程,省去了进见的描写,直陈其事。 b本文第段运用两组排比句式增强了说理气势,给人以无可辩驳之感。 c邹忌和诸葛亮都苦口婆心地劝谏他们的君主广开言路,但是他们劝谏的艺术不同。诸葛亮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循循善诱,谆谆告诫,不失人臣身份。邹忌设喻说理,以小见大,委婉动听,具有启发性和说服力,令人乐于接受。 d邹忌从妻、妾、客说话的语气中明白了他们出于礼貌和尊重,用假话逢迎自己,以达到自己的目的,维护自己的利益。(二)(10分) 与真理为友 佚名美国哈佛大学前任校长拉里萨莫斯,在清华大学演讲时,曾说:“在哈佛,一个刚进大学的新生可以对校长说你错了,这就是哈佛的文化:思想胜于权威。”思想与权威,其实是对立的两面。思想崇尚的是自信与平等,激荡与创新,始终追求突破与变革。相反权威,则信奉服从与控制,传统与秩序,绝不允许任何批评与挑战。一个世界倘若没有思想,那便是一个黑暗的世界。如果没有思想而又充斥权威,那黑暗将永无尽头。思想胜于权威,是哈佛的文化,也是人类进步的文化。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我们常能看到思想的火花在强大的权威面前,勇敢地跳跃、闪光,直至熊熊地燃烧。思想胜于权威,靠的是科学与真理。16世纪著名的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以毕生精力写成了不朽著作天体运行论,向延续了一千多年的“地心说”,发起了颠覆性的挑战,教会为之震怒,世界为之震动。坚信科学与真理的哥白尼,以一句“我不会在任何责难面前退缩下来”做了回应。哥白尼的“日心说”理论毫不留情地终结了被中世纪封建神学奉为至宝的“地心说”理论的地位。歌德说:“哥白尼的学说撼动人类意识之深,自古以来无一种创见、无一种发明可与之相比。”哥白尼以自己的思想和学说,依靠科学,依靠真理,将人类的世界观整个颠覆。思想胜于权威,靠的是理想与激情。美国独立宣言起草者托马斯杰佛逊,面对强大的英国殖民势力,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把“人人平等”写入独立宣言,被美国第二届大陆会议一致通过,并以此作为美国的立国之基、独立之魂。它像照耀黑暗王国的一线光明,点燃了美国人民的激情之火。诚如马克思所说“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份人权宣言”。 杰弗逊以自己的理想和激情,战胜权威,将人人平等的思想作为了独立的灵魂,立国的根本。思想胜于权威,靠的是胆略与勇气。曾经因闭关锁国导致危机重重的日本,至19世纪中叶,决意“维新”求变。1868年,明治政府发表维新誓文,昭告天下:万机决于公论,破旧有之陋习,求新知于世界。日本以这种胆略与勇气,将维新成为全民的统一意志,绝处求生,走出灾难,迈上了现代强国之路。思想胜于权威,究其因果,这思想实质上是一种积极进取的新思想、大思想、科学思想,代表了真理,代表了进步,代表了创新。而权威败于思想,这权威看似强大,似乎不可一世,实际上代表了传统,代表了落后,代表了守旧。权威在思想面前最终败下阵来,则是必然的,也是历史的规律。如果我们都能“与真理为友”,思想胜于权威还会远吗?(有修改)10. 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c 中心论点是思想胜于权威)(3分)a第段引用美国哈佛大学前任校长的话,其作用是引出本文的观点,使文章更有说服力,同时也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b第段画线句子可以理解为“许多思想家,面对传统势力的权威,毫不畏惧,勇于抗争,最终战胜了权威,他们的思想成为后世信奉的真理。”c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与真理为友”。d本文在论证本文在论证作者观点时时,运用了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11.请分析第段的论证思路。(5分)答案示例:首先提出本段的观点“思想胜于权威,靠的是理想与激情”,(1分)然后运用举例论证,(0.5分)举杰弗逊将人人平等写入独立宣言,成为美国立国之基的事例,有力论证本段观点(1分),接着运用引用论证(0.5分),引马克思的对独立宣言的赞叹的语句,强调人权宣言的历史意义(1分),最后运用道理论证,再次强调本段观点,从而有力地论证中心论点(1分)。12举出你在学习与生活中经历过的,能与此文观点相照应的一个事例。(2分)答案示例:在课堂上对老师的观点质疑,经过查阅资料、争论,证明了自己观点的正确性,这是不在权威面前低头,坚持正确认识的做法。(事件与观点吻合1分,叙述简洁1分)(三)15分他是一名货运司机,年前的一个月,准备跑完这最后一趟就回家过年。6岁的儿子闹着要和他一起去广州,他答应了。 他开了三天两夜的车,终于到了广州,带着儿子买了一身衣服和一些年货,然后驱车往家走。新闻广播不停地说,南方的很多城市遭遇了罕见的暴雪。他的心担忧起来。 他的车刚入安徽,就被从高速公路上赶了下来。因为安徽下起暴雪,暴雪和冻雨封住了高速路。他连忙拐进国道,但国道也被积雪封住了。他在国道上堵了一夜后,清晨的积雪更多了。他开始后悔带儿子出来,儿子也哭闹起来:“爸爸,我要回家!这里太冷了!”儿子的脸被冻得有些发白,车上空调早就坏了。他用大棉袄裹住儿子,心想必须离开这里,不能把儿子冻坏。他问了路上的好多司机,终于打听到附近的深山有一条老山路,可以走出这个冰天雪地的地方。 于是,他出发了,开车沿着一条颠簸的小路往深山走。那是一个漆黑的夜,雪越来越大,他完全凭着多年的驾驶经验往前开,开得极慢极慢。“砰”车猛地一震,陷入了一个塌方的深坑里。他下意识地掏出手机看,天啊!居然没有信号。他想,这里的电网一定也断了。(a)天下着鹅毛大雪,他却像热锅上的蚂蚁。整整一夜,他在车前的道路上徘徊着。 天亮后,他到周围去探路,希望能看到一个村庄或者一户人家。可是,四周全是白茫茫的山,他踩着厚厚的雪,精神恍惚,不留神摔了一跤,把脚扭伤了。他回到车里,忍着疼安慰恐慌的儿子,然后默默地祈祷。整整一天,都没有一辆车从这里经过。 又是一个无眠夜,他决定走出去,找到人来救自己和儿子,干粮被儿子吃得只剩一点点。而他,已经一天多没有吃东西了。 早上,他决定独自上路,他要儿子待在车里,乖乖地等他回来。他将车窗都紧锁了,然后沿着一条岔路一瘸一拐地往外走,才走了两步,便回头去看,儿子正趴在车窗前张望。嘴似乎一撇一撇的,他扭头继续前行,再也没有回头,他怕自己涌出的眼泪被儿子看见。 他走过一个弯道,开始脱下自己的外套,拿出刀子,将一只袖子割下,撕成几条碎布,然后抽出一条挂在路旁大树的枝头。他深深地明白,自己不知道走到哪里,才能让人找到,而那时,是否还有力气回去救儿子。他必须留下标记,哪怕自己倒下了,或许还能给别人指明一条寻找儿子的路。每走过一段路,他便将一条碎布挂在枝头做标记。身上的衣服一件一件被他脱下,然后一刀一刀划开,一块一块被撕下来。先是外衣的另一只袖子,之后从夹层剖开,一块块撕下来。再后来,就是羊毛衫。 他拖着受伤的脚,不知走了多远,越走越绝望,绝望到连眼泪都没有了。 他穿着最后一件贴身的内衣,冻得浑身发麻;饿得头昏眼花,脑子里一片空白。但是,当他再走了一段路之后,却坚定地脱下内衣,将袖子撕开。 他感觉几乎没有力气了,但是却告诉自己不能倒下。当他又一次攀上一个山头时,猛然听到那熟悉的汽车喇叭声。他不顾一切地向山下走去,不断地用干涸的喉咙喊叫,那钻心的脚痛也感觉不到了 当正在疏通公路的武警战士发现,一个浑身只穿着一条短裤的男人出现在面前时,他们都惊呆了。还没来得及扶住这个男人,他就倒下了。 战士们用军袄裹住他,然后把他放上担架抬着往回走,沿着路上的标记,每看到一条飘舞的碎布,年轻的战士眼中就有泪光在闪动。(b)当他们顺利地找到他泪水涟涟的儿子时,他猛地从担架上跳了下来,紧紧地抱住儿子。儿子不哭了,摇着他的肩膀问他:“爸爸,你的衣服怎么不见了?”他笑着回答说:“撕掉了,过年了,爸爸也想穿新衣服了!”他的话音刚落,山野里回荡起一阵笑声,只是所有人的眼中都盈满了泪花。13请简要梳理父亲的心理变化过程。(4分)(担忧)-(后悔 )- ( 绝望 )-(兴奋或激动或欣喜)14本文语言富有表现力,请赏析文中画曲线的句子。(6分)(a)天下着鹅毛大雪,他却像热锅上的蚂蚁。(a)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0.5分)将父亲比作蚂蚁,(0.5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父亲在车陷深坑,通讯中断时内心的焦急万分而又无计可施的情形,(1分)表现了父亲对深陷困境的担忧之情和对儿子深深的爱。(1分)(b)当他们顺利地找到了他泪水涟涟的儿子时,他猛地从担架上跳了下来,紧紧地抱住儿子。(b)运用动作描写,(0.5分)用“跳”抱住”等词(0.5分),生动地写出了父亲因为把儿子救出困境,骨肉终于重逢的欣喜、兴奋之情。(1分)也表达了作者对父亲深沉的爱的赞美。(1分)(也可以从形容词:猛地、紧紧来赏析)15结合上下文,用第一人称写出 “正趴在车窗前张望”的儿子的心理活动。(2分)答案示例:“爸爸,我想和您一起去,别丢下我一个人,我害怕啊!” 16请选出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d因为对儿子那超越生命的伟大的爱 )(3分)a. 文中的“他”是一位关爱孩子,处事果断,面对困境不放弃,坚强幽默的父亲。b. 本文记叙了一位父亲在大雪天为救儿子出困境撕碎全身衣服做路标并最终获救的故事。c. “新闻广播不停地说,南方的很多城市遭遇了罕见的暴雪”为下文情节的发展做铺垫。d. 因为怕找不到回来的路,促使他在”穿着最后一件贴身的内衣,冻得浑身发麻”的情况下,仍把内衣脱下,将袖子撕开。(四)(8分)听得有人说我是仇猫的。那根据自然是在我的那一篇兔和猫;但倒也毫不介意。一到今年,我可很有点担心了。我是常不免于弄弄笔墨的,写了下来,印了出去,对于有些人似乎总是搔着痒处的时候少,碰着痛处的时候多。万一不谨,得罪了名人或名教授,或者得罪了“负有指导青年责任的前辈”之流,可就危险至极。为什么呢?因为这些大角色是“不好惹”的。怎地“不好惹”呢?就是怕要浑身发热之后,做一封信登在报纸上,广告道:“看哪!狗不是仇猫的么?鲁迅先生却自己承认是仇猫的,而他还说要打落水狗!”即在用我的话,来证明我倒是狗,我于是就间或留心着查考它们成仇的“动机” 。后来,在覃哈特博士(dr.o.dahmhardt)的自然史底国民童话里,总算发现了那原因了。其实人禽之辨,本不必这样严。在动物界,虽然并不如古人所幻想的那样舒适自由,可是噜苏做作的事总比人间少。它们适性任情,对就对,错就错,不说一句分辩话。虫蛆也许是不干净的,但它们并没有自命清高;鸷禽猛兽以较弱的动物为饵,不妨说是凶残的罢,但它们从来就没有竖过“公理”“正义”的旗子,使牺牲者直到被吃的时候为止,还是一味佩服赞叹它们。人呢,能直立了,自然是一大进步;能说话了,自然又是一大进步;能写字作文了,自然又是一大进步。然而也就堕落,因为那时也开始了说空话。说空话尚无不可,甚至于连自己也不知道说着违心之论,则对于只能嗥叫的动物,实在免不得“颜厚有忸怩”。假使真有一位一视同仁的造物主,高高在上,那么,对于人类的这些小聪明,也许倒以为多事,正如我们在万生园里,看见猴子翻筋斗,母象请安,虽然往往破颜一笑,但同时也觉得不舒服,甚至于感到悲哀,以为这些多余的聪明,倒不如没有的好罢。17鲁迅在文中说发现了狗和猫成了仇家的原因,这原因是什么?(4分)答案示例;动物们因为要商议要事,开了一个会议,鸟、鱼、兽都齐集了,单是缺了象。大家议定,派伙计去迎接它,(1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