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节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 1 2011 高考大纲全国卷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 然后回答问题 8分 关河令周邦彦 秋阴时晴渐向暝 变一庭凄冷 伫听寒声 云深无雁影 更深人去寂静 但照壁孤灯相映 酒已都醒 如何消夜永 注 周邦彦 1056 1121 字美成 号清真居士 钱塘 今浙江杭州 人 寒声 指秋声 如风声 落叶声 虫鸣声等 雁 古人认为雁能传书 1 从上 下两阕的首句看 这首词是以什么为线索来写的 请简要说明 答 2 简要分析作者在这首词中所表现的心情 答 解析 词开篇推出了一个凄清的秋景 而且已近昏暮 这很像是物化了的旅人的心境 在此境中 孤独的旅客 默立在客舍庭中 承受着一庭凄冷的浸润 忽然 一声长鸣隐约地从云际传来 似乎是鸿雁声声 然而 四望苍穹 并无大雁的踪影 更深人去寂静 承上启下 将词境更推进一步 夜已深 临时的聚会酒阑人散 了 只有一盏孤灯摇曳的微光把自己的影子投射在墙壁上 此时此刻 多么希望自己尚在酣醉之中啊 可悲的是 偏偏酒已醒 清醒的人是最难熬过漫漫长夜的 答案 1 是以时间推移为线索来写的 上阕写的情景发生在日间 渐向暝 时 下阕写作者难以入眠的情景已经推移至更深 人去 夜寂静时 2 作者在词中表现了思家 孤寂的心情 上阕写作者站在庭院等候亲人的消息 但盼来的只是 无雁影 下阕写作者本想借酒浇愁 酒醒之后 却愁上加愁 于是感叹不已 使孤栖之愁更深一层 2 2010 高考全国卷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 然后回答问题 梦中作 欧阳修夜凉吹笛千山月 路暗迷人百种花 棋罢不知人换世 酒阑 无奈客思家 注 本诗约作于皇祐元年 1049 当时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新政而被贬谪到颍州 传说晋时有一人进山砍柴 见两童子在下棋 于是置斧旁观 等一盘棋结束 斧已烂掉 回家后发现早已换了人间 酒阑 酒尽 1 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答 2 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 答 解析 这首诗一句一景 分别描绘了秋夜 春宵 棋罢 酒阑四个不同的意境 然而又以诗题的一个 梦 字贯通组合在一起成为一幅构思完整 意境连绵的图画 因为是梦 故在这首诗中 既有景色的凄清与绚丽 又有情感的悲伤和喜悦 既有空间的无由转移 又有时间的莫名变幻 末句是全 诗之关键 一个 客 字便是梦的缘由 主旨和归宿 客愁 贯穿于始终 令人抑郁不展 愁苦难去 日有所思则夜有所梦 联系当时作者遭贬谪的背景 就可以看出这 客愁 中隐含的官场失意 渴望回家的心情 答案 1 表现了 因仕途失意而对前途忧虑和无可奈何的心情 希望脱离官场返回家乡的心情 2 一句一个场景 拟景写情 情景交融 对仗十分工巧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是在对诗歌形象 语言 表现手法等鉴赏到位的基础上的一个综合评价 包括把握情感 简析作品思想意义 理解诗人的精神品格 政治态度 理想抱负 生活情趣 审美趣味 考查的形式为 1 概括诗歌的主要内容 2 分析诗歌的思想情感 3 评价诗歌中蕴含的观点态度 复习本考点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了解诗人的生平 思想 创作风格 有助于 知人论世 有利于对诗人作品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2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点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诗歌 适当了解某个时代的风貌 同样有助于准确把握这个时代的诗歌风貌 3 注意诗歌内容的类型化和特殊性 比如 思乡诗中多表达诗人的孤独寂寞 思乡之苦 掌握这一特点有助于我们快速把握诗歌内容 但也要注意 有的思乡诗还 可以表达快要归家的欣喜 在复习时要注意到这一点 可以找一些这样的 特例 来做训练 一 古诗题材的常见类型怀古诗怀古诗也叫咏史怀古 主要是以历史事件 历史人物 历史陈迹为题材 借登高望远 咏叹史实 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 寄托哀思 托古讽今等目的 这类诗由于多写古人往事 且多用典故 手法委婉 如刘禹锡的 石头城 苏轼的 念奴娇 赤壁怀 古 辛弃疾的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刘禹锡的 乌衣巷 等 咏史怀古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是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的思考 就史论史 诗人自己并不置身其中 第二种是把史实和现实扭结借题发挥 或感慨个人遭遇 或感伤社会现实 其中 第二种更为常见 2012 南安市诗山中学专题训练 阅读下面这首诗 然后完成问题 经炀帝行宫刘沧此地曾经翠辇过 浮云流水竟如何 香销南国美人尽 怨入东风芳草多 残柳宫前空露叶 夕阳川上浩烟波 行人遥起广陵思 古渡月明闻棹歌 1 首联中的 此地 指什么 诗人写 浮云流水 的目的是什么 答 2 乐府指迷 说 结句须要放开 含有余不尽之意 以景结情最好 请对本诗的尾联加以赏析 答 答案 1 首联 此地 即指炀帝行宫 浮云流水 转眼而逝 但却赶不上隋炀帝败亡的速度 嘲弄了这个昏君的亡国速度之快 2 本诗的尾联 以景结情 它既切合咏 炀帝行宫 之意 又讽晚唐当世之旨 作者写得含而不露 只写诗人 遥起广陵思 的情怀 所思内容 却留待读者去想 象 诗人沉思之际 在这古渡明月之下 又传来了琅琅渔歌 棹歌的内容是什么 作者亦不明言 本诗的尾联将咏古和讽今融为一体 以景语完成了诗的题旨 对于咏史怀古诗 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弄清作品所涉及的历史事实 有关的人物和用典 作为咏史诗 不少篇章在吟咏的人和事外 还会引用一些典故 对这些典故 一定要有所了解 并体会作者用典的目的 用典有明用的 也有暗用的 有正面用的 也有反其意而用的 应注意辨别 2 揣摩作者写这段历史 这个古人的意图所在 后代作家对尘封的往事发思古之幽情 一定有现实的原因或者触发感慨的媒介 如辛弃疾作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时京口北固亭就是触发诗人感想的媒介 南宋朝廷的苟且偷安 自己的报国无门 也就是诗人引发诗思的现实原因 3 推敲作者对这段历史 这个古人的态度 归纳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由于不同的历史观和人生观 诗人们对于历史事迹会有自己独特的看法 甚至对于同一历史题材 由于不同的艺术技巧 也可能从不同角度去反映 我们在鉴赏古诗时 要仔细推敲作者的态度和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怀古诗常见的思想感情有 抒发朝代兴亡 昔盛今衰 物是人非的感慨 怀古 伤时 伤国 对统治者进行委婉地劝谏 怀古伤己 抒发自己怀才不遇 壮志难酬的感慨 对历史人物 事件进行冷静 深入的评价 4 分析诗中所用的艺术手法 怀古诗常用的艺术手法有 对比 通过昔日的繁盛与今日的凄凉对比 从而突出今日的凄凉 融情入景 诗人善于将感情融入景 物描写中 不着痕迹 用典 使用典故 能用少量文字传递丰富思想 增强诗歌表现力 拟人 以物作证 这个物都是具有永恒时空意义如月亮或长江等 它们已被人化成为见证历史盛衰变迁的见证人 送别诗古代由于交通不便 通讯极不发达 亲人朋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 故古人特别看重离别 离别之际 人们往往设酒饯别 折柳相送 有时还要吟诗话别 因此离情别绪就成为古代文人一个永恒的主题 送别诗一般以描写景物表达离愁别绪 或者直接抒写离情别绪 或者借以一吐胸中积愤或表明心志 或者重在写离愁别恨 或者重在劝勉 鼓励 安慰 或者以上几个方面兼而有之 送别诗大多写得情真意切 感人肺腑 余味深长 令人击节叹赏 阅读下面这首诗 然后回答问题 送魏二王昌龄醉别江楼橘柚香 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 愁听清猿梦里长 1 找出诗中点明送别季节的词语 由送别季节可以联想到柳永 雨霖铃 中直抒离别之情的哪两个句子 答 2 一 二两句诗中 醉别 江风引雨 表达了惜别深情 请作简要说明 答 3 三 四两句诗 明人陆时雍 诗镜总论 云 代为之思 其情更远 请作具体分析 答 解析 1 橘柚香 具有时令特征 代表秋天 由此可联想到柳永的 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之句 2 既为送别诗 又点出 别 当有惜别之意 又因 醉 字 可推出 愁 情 即借酒消愁 江风引雨 为景语 起烘托此刻悲凉心境的作用 3 鉴赏表达技巧 思想感情 根据诗句内容和 代为之思 一句可知表达技巧 为想象 然后结合情感分析将想象的内容具体化 其情更远 意为将情感表达得更为深切 意思对即可 答案 1 橘柚香 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2 惜别知音 借酒浇愁 凄凄风雨烘托悲凉的心情 3 由眼前情景转为设想对方抵达后的孤寂与愁苦 通过想象拓展意境 使主客双方惜别深情表达得更为深远 对于送别诗 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把握送别诗中常用的意象 送别诗中常用的意象有 1 春草 这一意象在古典诗歌中多喻离恨 2 杨柳 杨花或柳絮 表达好友送别的离愁别绪 3 流水 4 美酒 许多离别诗 都飘散着醇醇的酒香 酒里充盈着亲情 友情 故园之情 感时之情 5 明月 6 行舟 7 班马 多用以抒发惜别之情 8 落日 抒发离别时的感伤 9 浮云 秋蓬 比喻离别后漂泊无依 此外 中国古典诗歌中有许多地方表示送别 此后就成为专有的送别之地 这些地名如 长亭 劳亭 渡口 江边 柳岸 南浦 谢亭 阳关 古道 灞陵 灞桥 等 2 把握送别诗的思想感情 送别诗常见的思想感情有 1 表达离愁别绪 2 表达对 深情厚谊的留恋和赞美 3 表达对朋友的劝勉和鼓励 4 表达诗人豁达的胸襟和豪放的气度 3 分析诗中所用的艺术手法 送别诗常用的艺术手法有 1 直抒胸臆 2 借景抒情 3 烘托渲染 不直接写人的离情心绪 而是通过写眼中物有伤离之意来烘托 言下有 物犹如此 人何以堪 的意思 4 以乐景衬哀情 写凄风苦雨固然可以烘托别离之苦 写良辰美景又何尝不能反衬离人的懊恼 思乡诗思乡诗也称羁旅诗 主要写客居他乡的游子漂泊凄凉孤寂的心境以及对家乡 亲人的思念 这类诗 或描述个人游历见闻感受 或表现思亲怀乡之情 或将叙事与抒情相结合 大多抒发绵绵的乡愁 对亲人无尽的思念和郁郁不得志的苦闷 凝聚了诗人的人生感叹 飘泊愁苦 表达了古人对亲情 友情的重视 有极高的人文价值 2011 高考重庆卷 阅读下面这首诗 然后回答问题 渡江 明 张弼扬子江头几问津 风波如旧客愁新 西飞白日忙于我 南去青山冷笑人 孤枕不胜乡国梦 敞裘犹带帝京尘 交游落落俱星散 吟对沙鸥一怆神 1 客愁 在诗中表现在哪些方面 请加以概括 答 2 指出 吟对沙鸥一怆神 中 沙鸥 意象的作用 答 解析 沙鸥 是诗人们常常用来抒发内心因漂泊无依而伤感之情的意象 本诗正是用沙鸥的到处飞翔衬托作者的孤单漂泊 答案 1 奔波忙碌 几问津 忙于我 孤身在外 孤枕 思念家乡 乡国梦 朋友零落 交游落落 2 以到处飞翔的沙鸥衬托作者的孤单漂泊 对于思乡诗 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抓住诗中意象 思乡诗中常见的意象有 明月 高楼 归雁 芦管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 羌笛 胡笳声 寒山吹笛唤春归 迁客相看泪满衣 角声 故园黄叶满青苔 梦后城头晓角哀 柳 长亭 鹧鸪 杜鹃 也叫子规 蟋蟀 明月皎皎光 促织鸣东墙 等 在诗中 诗人往往借助这些意象来抒发思乡之情 2 把握思乡诗的思想感情 思乡诗常见的思想感情有 1 表达漂泊在外的孤独寂寞 2 抒发对家乡 亲人的深深思念 思乡诗中常常包含这两种情感 3 分析常用的艺术手法 思乡诗常用的艺术手法有 1 借景抒情 寓情于景 情景交融 诗人在描摹细微婉曲 隐秘难言的情感或浓情密意时 往往通过景物来 渲染衬托 所以鉴赏时要注意写景中的动与静 视觉与听觉 色彩的变化等等 2 虚实结合 实景是诗人描写的眼前景象 虚景是诗人回忆或想象远方的景象 虚实结合更能表达出一种浓郁的情思 咏物诗咏物诗是以自然界的事物为主要写作对象 在事物的描写中寄寓诗人的情感或志向 自然界中的万物 大至山川河岳 小至花鸟虫鱼 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的对象 在诗人笔下 花鸟虫鱼皆有品 一草一木总关情 他们或咏物寄兴 或借物明志 2010 高考全国卷 阅读下面这首诗 然后回答问题 咏素蝶诗刘孝绰 注 随蜂绕绿蕙 避雀隐青薇 映日忽争起 因风乍共归 出没花中见 参差叶际飞 芳华幸勿谢 嘉树欲相依 注 刘孝绰 481 539 南朝梁文学家 彭城 今江苏徐州 人 文名颇盛 因恃才傲物 而为人所忌恨 仕途数起数伏 这首咏物诗描写了素蝶的哪些活动 是怎样描写的 答 解析 这首 咏素蝶诗 是南朝梁有 神童 兼 彭城才子 之誉的刘孝绰所作 此诗采用了白描手法描写蝴蝶在风中 花中飞舞的情态 同时运用了对比 动静结合等手法将蝴蝶飞舞的姿态描写得十分形象逼真 时而绕绿蕙 时而隐青薇 时而映日舞 时而因风回 时而花中见 时而叶际飞 联系刘孝绰恃才傲物 仕途数起 数伏的遭遇 可见本诗是托蝶以言志 尾联 芳华幸勿谢 嘉树欲相依 借希望芳华不谢 欲依嘉树来点明主旨 表现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和向往 答案 这首诗描写了素蝶随蜂悠游 遇雀躲藏 映衬日光腾起 顺着风势返回 在花丛中时出时没 于树叶间上下翻飞 是通过素蝶和周围事物的关系 对不同情况的反应来描写的 对于咏物诗 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体察物态 描摹物态是咏物的共同特征 因此 赏析咏物诗可以从体察物态开始 要抓所咏之物的形态 色泽 特征 或所处环境 同时 要了解一些常见事物的寓意 如 莲 高洁 花 美好 松 坚忍不拔 梅 坚韧 孤高 不同于流俗 菊 坚强 高洁 当然 要结合诗中所描绘的事物特点具体分析 不能一概而论 2 品味寄托 要由所咏之物的外在特征分析其内在品性 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 联系诗人的情趣爱好 人生态度 价值取向等 揣摩诗人所托之情 所言之志 咏物诗借所咏之物表达自己的志向或品质 或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思考 对人事的评价 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主要有 怀才不遇 报国无门 壮志难酬的苦闷和愤慨 知音难觅 无人理解的孤独与寂 寞 不怕打击 不畏艰险的坚强勇敢 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人格 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追求 3 明辨技巧 咏物诗重寄托 所以常常运用托物言志 象征手法 在描写事物上常常运用比喻 拟人 对比 借代等修辞 从描写角度看 除了正面描写之外 还常用侧面烘托的手法 或三言两语勾勒事物形态 不求形似 只求神似 山水田园诗山水诗源于南朝谢灵运 田园诗源于晋代陶渊明 以唐代王维 孟浩然为代表 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 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 诗境隽永优美 风格恬静淡雅 语言清丽洗练 清新自然 平淡质朴 如陶渊明的 归园田居 王维的 山居秋暝 山水田园诗较多地通过对大自然山水田园的描写 表现静谧美丽的自然环境 诗人往往从山水中体验人生的真谛或借山水来阐释其人生观 价值观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完成后面的题目 酬张少府王维晚年惟好静 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 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 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 渔歌入浦深 1 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答 2 尾联以 渔歌入浦深 回答张少府的询问 它的深远含义是什么 答 答案 1 这首诗写作者对官场的失望和隐居山林之乐 表现出作者恬静淡泊 乐山好水的情怀 2 山水之乐是不可言传的 只有亲自尝试才能懂得困窘和通达的道理 领悟人生的真谛 对于山水田园诗 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 通过描写景物来抒发感情 是山水田园诗的一大特色 自然景物一经诗人摄入笔端 就必然带上诗人的感情色彩 为表达诗人的特定情感服务 2 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的情感 一般的写景诗 字里行间透出的情感都是比较容易把握的 但一些表面上纯粹是写景的山 水小诗 就不那么好理解了 这就要求我们对作者的身世 当时的时代背景有一定的了解 即知人论世 才可能准确地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出的情感 山水田园诗常见的思想感情有 1 对宁静 恬淡归隐生活的向往 抒发闲适自得的心情 2 表达自己遗世独立的高尚情怀和隐居生活的幽寂高雅 3 表达对污浊现实的不满 表现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人 格 4 抒发怀才不遇 壮志难酬的苦闷 5 歌颂劳动生活 以及在劳动中与农民的深情厚意 3 分析诗歌的写作技巧 山水田园诗写景的方法很多 鉴赏时应注意 1 留意作者观察景物的立足点和描写景物的角度 如高低 远近 动静 明暗的变化 2 把握和分析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 如绘形 绘声 绘色 如 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3 分析描绘景物常常运用的比喻 拟人 借代 对比 反衬 白描等表现手法 边塞诗从先秦就有了以边塞 战争为题材的诗 发展到唐代 由于战争频仍 统治者重武轻文 士人邀功边塞以博取功名比由科举进身容易得多 加之盛唐那种积极用世 昂扬奋进的时代气氛 于是奇情壮丽的边 塞诗便大大发展起来了 形成一个新的诗歌流派 其代表人物是高适 岑参 王昌龄 因为每个朝代的不同时期或盛或衰 诗词中所表现出来的情调或高昂或低沉 还因为每个诗人前往边塞的原因不同 目的不同 所抒发出的感情也千差万别 情况较为复杂 2010 高考安徽卷 阅读下面这首诗 完成后面的题目 8分 岁暮 唐 杜甫岁暮远为客 边隅还用兵 烟尘犯雪岭 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 朝廷谁请缨 济时敢爱死 寂寞壮心惊 注 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 763 末 时杜甫客居阆州 今四川阆中 雪岭 又名雪山 在成都 今四川成都 西 雪岭临近松州 维州 保州 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 杜甫作本诗时 三州已被吐蕃攻占 1 诗人为什么会发出 寂寞壮心惊 的感慨 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4分 答 2 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 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 4分 答 解析 1 解答此题时要注意知人论世 根据注释得知安史之乱 755 763 虽已结束 但山河又遭吐蕃袭扰 而作者又是 穷年忧黎元 叹息肠内热 的杜甫 诗文主旨由此可知 首句写作者年终之时还在远地客居 可见其思乡之情 而此时边疆还在用兵打仗 忧国忧民的情感跃然纸上 相比之下 自己的飘零憔悴又算得了 什么呢 战事紧急 局势艰危 朝中无人请缨 救民于水火 作者一腔匡时济世之志 报效家国之心 可怜无处施展 怎能不惊呢 2 颔联 烟尘 代指边境战事 已经延及雪岭 军中鼓角声声撼动江城 可见局势危急 且对仗工整 颈联 天地 极言范围之广 程度之深 作者不写将士流血 不写百姓流血 而是天地在流 血 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愤慨 忧戚 请缨 运用了 汉书 终军传 中 终军请缨 的典故 丰富了诗文的内涵 作者有一腔报国热情 哪里会贪生怕死呢 反问句式加强了作者报效朝廷 建功立业的感情表达 答案 1 边境发生战事 时局艰危 朝廷中无人为国分忧 岁末暮年 漂泊异地 政治上被冷落 孤独寂寞 诗人崇高的责任感 强烈的爱国感情与其艰难的处境 报国愿望的难以实现形成巨大反差 2 借代 如 烟尘 代指边境战事 与后文 鼓角 相应 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突 出了战争的紧张 渲染了时局的艰危 用典 如 请缨 典出 汉书 终军传 在诗句中暗示朝中无人为国分忧 借以表达诗人对国事的深深忧虑 对于边塞诗 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把握诗歌创作的社会背景 对作者所处的时代应有所了解 如李颀的 古从军行 此诗写当时之事 由于怕触犯忌讳 所以题目加上一个 古 字 借汉皇开边 讽玄宗用兵 对当时帝王好大喜功 穷兵黩武 视人民生命如草芥的行径加以讽刺 悲多于壮 了解诗歌时代背景 有助于我们准确把握诗歌的主题 与诗人取得感情上的共鸣 2 注意区别各自的思想感情 在边塞征战的大题材下 边塞征战诗的思想内容异彩纷呈 1 表达杀敌报国和渴望建功的雄心 2 表现出征士兵的乡愁和家中妻子的离恨 3 表现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残酷 4 表现对帝王黩武的不满和对将军贪功的怨恨 5 抒发对塞外雄奇风光的赞美 6 对沙场战士英勇气概的歌颂 3 分析诗歌的不同艺术风格 边塞诗的艺术风格也是丰富多彩的 有的豪放旷达 有的雄壮悲慨 有的委婉清丽 只有通过对诗歌字句的细细体会 才能准确地领会到由于不同时代 不同内容 以及不同艺术素养 不同生活遭遇的不同诗人在边塞战诗这个大主题下所表现出来的异彩纷呈的艺术风格 4 了解边塞诗常用意象 金鼓旌旗 烽火羽书 边关戍楼 戈矛剑戟 斧钺刀铩 长云秋月 雪山孤城 雁飞鹰扬 箭飞马走等 投笔表示弃文从武 长城表示守边的将士 楼兰表示边境之敌 吴钩表示武器或有勇武豪情 闺怨诗闺怨诗指的是以闺中思妇的情怀或愁绪为主要写作内容的诗歌 反映了或悲悼 或悔恨 或失落 或惆怅的复杂心理情感 闺怨诗的内容情感主要有 表现妇女独守闺房的孤独寂寞 忧愁伤感 对出征在外的丈夫的思念 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鼓励丈夫建功立业的情怀 表现宫中女子对自由被禁锢 遭人冷落的处境的怨恨 表达对自由和幸福生活的向往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 完成后面的题目 春宫怨杜荀鹤早被婵娟误 欲妆临镜慵 承恩不在貌 教妾若为容 风暖鸟声碎 日高花影重 年年越溪女 相忆采芙蓉 请从内容上对本诗进行分析 答 答案 诗的首联 用寥寥十个字 就生动地表现了宫女希望恃貌取宠而结果却幽闭深宫的怨愤情绪 她正在后悔不迭啊 原以为自己长得漂亮 进宫可以获宠的 哪晓得于今竟过着这样清冷寂寞的生活 真是误人青春啊 所以对着镜子 也无心去梳妆打扮了 是真的怨恨自己长得漂亮吗 不是 而是怨恨那有眼无珠 不识美丑的皇帝 这一句真是石破天惊之语 第二联说 既然不能以容貌取悦于君王 那还要去修饰什么仪容呢 而第三联 则对春天悦耳的鸟鸣 浓密的花影进行描绘 既起到了春怨点题作用 更重要的是把宫 女的幽怨和这美好的春光进行强烈的对比 从而突出了宫女的寂寞和凄凉 鸟儿是这样的欢欣 花儿是这样的盛开 而宫中美女呢 竟是如此的哀怨和忧伤 这该是怎样的不幸和不平啊 尾联 以过去对比现在 以往日的欢乐反衬出今日的愁苦 哲理诗哲理诗是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述 议论 来寄寓或阐发某种哲理的诗歌 有的点明主题 有的含而不露 引人思考 如苏轼的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朱熹的 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此外 有 些诗虽不是哲理诗 但其中有的诗句富有哲理 如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青山遮不住 毕竟东流去 等 也应注意 简析下面诗歌所蕴含的哲理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杨万里莫言下岭便无难 赚得行人错喜欢 进入万山圈子里 一山放出一山拦 答 答案 诗人借助景物描写和生动形象的比喻 通过写山区行路的感受 说明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深刻道理 人们无论做什么事 都要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作好充分的估计 不要陶醉于一时一事的成功 当然 上面所分的八类诗歌并非绝对的 有些类别是可以交叉的 如边塞诗中也有写思乡的 送别诗中也有写边塞内容的 只要根据诗歌的具体内容来理解把握就可以了 二 快速把握诗歌内容情感的方法1 从诗词的标题突破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 有的标题概括了作品的重要内容 有的标题揭示了作品的线索 有的标题奠定了作者的感情基调 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李益微风惊暮坐 临牖思悠哉 开门复动竹 疑是故人来 时滴枝上露 稍沾阶下苔 何当一入幌 为拂绿琴埃 标题中的 闻风 二字是全诗的线索 也是理解全诗内涵的关键 首 颔两联写临风而思友 闻风而疑友来 颈联写风吹叶动 露滴沾苔 用意还是写风 尾联入幌拂埃 也是说风 是遐想 期望风至寄思友之意 可见 全篇紧紧围绕 闻风 进行艺术构思 通过微风形象 表现诗人孤寂落寞的心情 抒发思念故人的情怀 2 从诗词描写景色的 冷 暖 色调突破 古人写诗作词 常常是借景抒情 寓情于景 因此 鉴赏时首先要找出写景的词句 再体味所写之景的 冷 暖 进而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水槛遣心二首 其一 杜甫去郭轩楹敞 无村眺望赊 澄江平少岸 幽树晚多花 细雨鱼儿出 微风燕子斜 城中十万户 此地两三家 这首诗中的写景主要是在二 三联 诗人 先用 澄江平少岸 幽树晚多花 写出开阔而幽美的草堂四周环境 再用 细雨鱼儿出 微风燕子斜 勾画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景图 你看 鱼儿在毛毛细雨中摇曳着身躯 燕子在微风的吹拂下轻盈地飞翔 多么欢快 多么自由啊 诗人正是通过绘制这样的 暖 色之景 抒发了一种历经战乱之后暂得安身的闲适而喜悦的心情 3 从诗词所选取的意象突破 古诗词中的许多意象都有特定的含义 诗人常常通过选取特定的意象来表达内心独特的情感 通过分析意象 可以迅速把握作者的感情脉搏 如月亮这个意象 常用来表达思乡怀人之情 苏轼的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杜甫的 望月 都借明月表达对亲人的思念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诗中作者用了杨花 子规 月亮这几个意象 杨花常用来表达飘零之感 子规即杜鹃 古人有杜鹃啼血之说 常用来表达伤感之情 加上月亮 这一组意象和在一 起 营造了凄凉的氛围 表达李白对朋友的深深牵挂 4 从诗词中所暗示的关键词突破 诗词是诗人 缘情而发 的产物 有时如能捕捉到诗词中那些最能显现诗人感情的字眼 便找到了鉴赏该诗词的钥匙 江楼感旧赵嘏独上江楼思渺然 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 风景依稀似去年 首句中一个 思 字奠下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也成为我们窥视诗人内心世界的窗口 诗人为何而 思 思的对象又是什么 联系下文方知 诗人是由于见到与去年相似的景物而触发了对友人的思念 5 从作品中含有诗眼的句子突破 古人写诗词 尤其注重炼字炼句 力求一字传神 而这些含有诗眼的句子往往最能体现作品的内蕴及表达技巧 常用动词或形容词表示 抓住了诗眼 便抓住了解构诗歌主题的钥匙 咸阳城西楼晚眺许诨一上高楼万里愁 蒹葭杨柳似汀州 溪云初起日沉阁 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 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 故国东来渭水流 诗人起句用一 愁 字 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 愁 就是这首诗的诗眼 围绕 诗眼 作者在文中抒发了思念家乡的愁思 昔盛今衰的苍凉伤感 6 从作者的人生经历突破 诗言志 作者的人生经历不同 他们通过诗词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也就不同 因此 鉴赏时不妨从作者所处的时代环境及其生活经历突破 如 生逢安史之乱的杜甫 多借助诗歌表达关心民生疾苦 忧国忧民的情怀 一生屡遭贬谪的苏轼又多抒发逆境中的乐观豁达之情 而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的诗作又多抒写抗金救国 收复中原之志 孤桐王安石天质自森森 孤高几丈寻 凌霄不屈己 得地本虚心 岁老根弥壮 阳骄叶更阴 明时思解愠 愿斫五弦琴 联系作者 王安石是北宋著名改革家 为变法忍受重重打击 粉身碎骨在所不惜 这首诗就是王安石借孤桐抒发心志 表达自己为国为民鞠躬尽瘁的决心 7 从诗词中典故的含义突破 古代诗人创作时 有时借助一些典故来表现广泛而深刻的主题 如果我们关注这些典故 了解这些典故 无疑会有助于把握作品的主题 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何处望神州 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 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 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 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读过历史的人都知道 末三句用了两个典故 其一是曹操煮酒论英雄 但在这里 作者进行了改造 将孙权作为三国时代第 一流叱咤风云的英雄来赞扬 而让曹刘当配角 其实是借凭吊千古英雄之名 慨叹当今南宋无大智大勇之人执掌乾坤 其二是曹操一褒一贬的典故 曹操与孙权第一次对垒 见孙权之威严仪表 发出如下喟叹 生子当如孙仲谋 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 作者在这里引用了前半句 没有明言后半句 实际上是借曹操之口 讽刺当朝主议的那些大臣们都是刘景升儿子一 类的猪狗 这种别开生面的表现手法 真是曲尽其妙 而又意在言外 令人叫绝 8 从诗词的注解突破 有的诗词鉴赏在原诗之后附有注解 阅读这些注解 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作者 作品的有关情况 以便更准确把握诗作内容 武夷山中 宋 谢枋得 十年 无梦得还家 独立青峰野水涯 天地寂寥山雨歇 几生修得到梅花 注 谢枋得 宋末信州 今属江西 人 曾力抗元军 兵败后隐居福建 后被胁迫至燕京 绝食而死 十年 宋德祐元年 1275 诗人抗元失败 弃家入山 次年妻儿被俘 家破人亡 至作此诗时将 近十年 这首诗后的注解 提供了一些重要信息 结合注解 可知该诗抒发了作为绝世孤臣的诗人的亡国破家之痛 前两句主要写出了自己抗元失败 弃家入山 次年妻儿被捕而独自隐居深山的孤独 后两句主要表达了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情操 诗人借景托物以抒怀言志 以 青峰 梅花 自喻 显露了自己卓拔不群 坚贞高洁的人格 阅读下面这首词 然后回答问题 满江红 金 段克己 雨后荒园 群卉尽 律残无射 疏篱下 此花能保 英英鲜质 盈把足娱陶令意 夕餐谁似三闾洁 到而今 狼藉委苍苔 无人惜 堂上客 须空白 都无语 怀畴昔 恨因循过了 重阳佳节 飒飒凉风吹汝急 汝身孤特应难立 漫临风 三嗅绕芳丛 歌还泣 注 段克己 金末元初著名诗人 与弟段成己皆以文章擅名 被时人称为 二妙 金亡后终不仕元 律残无射 秋季九月 1 词中的 此花 是什么花 在上阕中作者主要用了什么手法来表现它的形象 答 2 这首词以花写人 借物言情 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 解析 开头交代花的生活环境 为全词定下了凄清的基调 接下来 写菊花的鲜嫩可爱和 雨后荒园 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此花能保 除了流露出花不逢时尚能自保的欣慰外 更隐含着岁月无情的担忧 作者又想到一生爱菊的陶渊明和屈原 显然是以他们高洁的情操来激励自己 来表达自己的精神追求 最后一收 由怀古自勉回到凄冷的现实之中 惜花以自惜 哀惋生不逢时 下片写人 叹岁月匆匆 少年书生已成白发衰翁 往事如烟 功名未就 自然引起对已逝岁月的追怀 极朴实的语言 表达的是难以言传的苦衷 使人觉得凄婉悲怆 答案 1 菊花 作者用雨后荒园的凄凉肃杀来反衬初开菊花的鲜嫩可爱 展现它生机盎然 蓬勃向上的神态 答 用典 或 对比 也可 作者巧用陶渊明和屈原的典故表现菊花的高洁 到而今 三句写菊花凋零衰败 与开头它的娇艳形成对比 2 作者首先表达了自己坚守高洁的愿望 他看到凄风苦雨中 此花能保 英英鲜质 不由得想起了陶渊明和屈原 为菊花生不逢时 却能自保而欣慰 从下阕中 汝身孤特应难立 等句也可看出作者在险恶的政治环境中对自己命运的深深忧虑 还用 堂上客 须空白 等句感叹岁月匆匆 功名未就 对已逝黄金年华无限怀念和遗憾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 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要揣摩作品的深层含义 诗歌创作讲究含蓄 讲究意蕴 因此 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思想和抒发的感情往往不是直露的 而是通过具体的意象来寄托 借助巧妙的艺术手法来传递 这就需要结合语境仔细推敲 透过字面意思挖掘深层含义 如 约客 中 闲敲棋子落灯花 一句 从字 面上看貌似闲适 实际上表达的是诗人内心的烦躁和焦虑 若不结合语境仔细揣摩 便很难看到字面后隐藏的这一深层含义 2 要整体把握作品的基调和主旨 就是说要在认真辨读诗词中的字句的基础上 体会作者如何遣词立意 品味作者如何营造意境 领悟出其中蕴涵的感情 比如说李 清照的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 我们可以透过疏雨 骤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教育行业数字化教材开发与智能应用深度研究报告
- 节能基础知识培训总结课件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考前冲刺测试卷讲解及参考答案详解(典型题)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真题及答案详解【基础+提升】
- 演出经纪人之《演出经纪实务》过关检测试卷及完整答案详解
- 基于2025年电商平台的本地生活服务行业政策影响报告
- 2025内蒙古呼伦贝尔农垦集团有限公司社会招聘笔试模拟及完整答案详解
- 押题宝典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考试题库附参考答案详解(轻巧夺冠)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通关考试题库及完整答案详解(网校专用)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考前冲刺测试卷附有答案详解(考点精练)附答案详解
- GA/T 594-2006保安服务操作规程与质量控制
- GA 979-2012D类干粉灭火剂
- 筑梦项目启动仪式PPT模板
- 发展对象培训班考试题库答案
- 开发区(园区)招商引资投资指南手册【超级完整版】课件
- 露天矿风险告知卡
- 防爆设备规格书
- 教学课件 金属学与热处理-崔忠圻
- 铁道概论全套课件
-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及反思
- 服装色彩设计(PPT57页)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