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自然辩证法(论文) 题 目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分析院 系 学 号 指 导 老 师 姓 名 电 话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分析摘要转基因食品的研究和应用只有短短几十年,其优质、高产、抗病虫等优点较为明显,早已为广大消费者所接受,但转基因食品对人类和生态环境也存在已经产生的或潜在的危害。转基因食品真的安全吗?食用转基因食品对人体是否会有损害呢?就目前而言,关于安全性许多问题都没有定论。关键字: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生态环境;1.转基因食品的发展历史与现状1.1 转基因技术与转基因食品转基因作物研究开发的分子生物学技术主要包括重组DNA、导入异源/同源基因、基因代谢调控、改变基因位置等,转基因技术即是利用上述手段从目的供体物种内获得带有特定优良遗传物质的 DNA片断(目的基因),直接或通过载体导入被改造物种(受体物种)的胚胎内,培养出在性状、营养、消费品质等方面符合人们需要的优良新品种的一种分子生物学技术1。转基因食品是指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变基因组构成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生产的食品和食品添加剂。1.2 转基因食品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转基因植物问世以来,基因工程技术在食品工业的应用,大大提高了食品的产量和质量,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2。1994年美国培育的耐贮转基因延熟番茄获准进入美国市场,开创了转基因食品商业应用的先河。此后几年间,转基因作物发展十分迅速,到1999年,全球转基因农作物种植面积达4000万公顷,较1998年增长 40 %,其中发达国家占全球的82 %3。目前,转基因食品中多为转基因农作物,大豆和玉米分别占种植面积的 54 %和 30%。1997年以来,我国已有包括抗病毒延熟番茄、抗病毒甜椒两个品种转基因食品在内的六项转基因植物被批准投入商品化生产。我国还将加快转基因食品研究开发与商品化应用4。1.3全球关于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认识与争议 FAO3认为可能带来的危害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对人类和动物健康的影响,其焦点是外源基因的表达产物是否安全,包括产品有无过敏性、有无毒性以及抗生素抗性标记基因的安全性;过敏性物质在物质间转移导致没有预料的过敏反应的发生。其次是环境释放安全性即生态安全性方面,转基因技术可能通过基因改造给植物造成污染,“基因逃逸”会损害自然环境和人类健康。例如这些基因可能使植物繁殖失去控制,发生变异,从而严重影响食物链等;转基因作物及食品的标记基因还可能会通过生物间进行基因转移,逃逸到人体和环境中。而且其长期影响如何及可能的风险有多大等问题,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来考验。可见,转基因食品由于其技术及产品本身可能确实存在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的威胁,其安全性受到全球各国人们关注、担忧和争议是合理的。在英国,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的关注和争议,始于 1999年初媒体和柳叶刀刊登了 Pusztai 转基因马铃薯喂养大鼠试验的文章,描述其对大鼠免疫系统有害及增加癌症和其他疾病的危险性,但该研究的实验设计存在诸多异议。英国医学会呼吁 :在不能证实安全性之前,转基因植物不应被允许商业化,强调转基因农作物用于食品,可能会给健康和环境带来危险。同时希望英国政府坚持对含转基因成分的进口食品严格实行标签管理,使未来“病人”能了解自己是否吃过转基因食品。在对转基因的研究和应用方面实行“封锁”政策:即必须首先取得卫生安全机构的批准,在特定的封闭的环境下方可进行,如绿屋内为负压、封闭的经氯化处理的给排水系统等。英国及其它欧盟主要成员国反对并极力抵制此类食品在其国内上市5。以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为主的转基因作物种植大国,赞成并乐于接受该新兴食品,然而这种态度近来也发生了较大变化,美国 FDA 近来主持的一次关于转基因食品公众评判会上专家、公众、消费者争论激烈,抗议不断。日本、俄罗斯则强调该类食品应贴上特殊标签,而东欧的其他部分国家持既不赞成又不反对的态度。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认为应对此类食品加强监控。2.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转基因食品是利用新技术创造的产品,也是一种新生事物,人们自然要问,食用转基因食品安全吗?其实,最早提出这个问题的人是英国的阿伯丁罗特研究所的普庇泰教授。1998年,他在研究中发现,幼鼠食用转基因土豆后,会使内脏和免疫系统受损。这引起了科学界的极大关注。随即,英国皇家学会对这份报告进行了审查,于1999年5月宣布此项研究“充满漏洞”。1999年英国的权威科学杂志自然刊登了美国康乃尔大学教授约翰罗西的一篇论文,指出蝴蝶幼虫等田间益虫吃了撒有某种转基因玉米花粉的菜叶后会发育不良,死亡率特别高。目前尚有一些证据指出转基因食品潜在的危险6。但是,据信息时报报道, 直到目前为止, 转基因食品在推出市场前都没有经过长远的安全评估, 人类长期食用是否安全仍然存疑, 而科学界对这些食品是否安全也没有共识。世界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及经济合作组织这些国际权威机构都表示, 人工移植外来基因可能令生物产生“非预期后果”。即是说我们到现在为止, 还没有足够的科学手段去评估转基因生物及食品的风险。国际消费者联会 ( 成员包括全球115个国家的250个消费者组织) 表示,“现时没有一个政府或联合国组织会声称转基因食品是完全安全的。”三、转基因食品安全性分析3.1转基因食品对人体的危害3.1.1转基因食品的毒性提供基因的生物很可能是不能作为食物的有毒生物,其基因转入作为食品的生物后,产生有毒物质;新基因的转入,打破了原来生物基因的“管理体制”,使一些产生毒素的沉默基因开启,产生有毒物质。自然界中任何生物的存在与繁衍,都不是以作为人类食物为目的的,而是根据生存的需要和规律生长及代谢。目前已知的植物毒素有1000余种,如生物碱、酶类、过敏物质、天然致癌物等;微生物毒素主要有细菌毒素、霉菌毒素和真菌毒素等。科学家对获准在西班牙和美国商业化种植的转基因玉米和棉花进行针对性研究后认为,转基因作物可能引起脑膜炎及其他新病种。也有资料证实,转基因食品可能导致生物体系统失调、诱发癌症并传递给下一代,此过程可能需要30年或更长的时间6。3.1.2转基因食品产生过敏原食物过敏是1个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全世界约有2的人群对某些食品产生过敏性反应。1996年美国先锋种子公司将巴西坚果某基因转入大豆中,结果对巴西坚果过敏的人群也对该大豆过敏,该大豆种子最终没有被批准商业化生产。3.1.3使人体产生抗药性将1个外来基因转入植物或动物中,该基因将会与其他基因连接在一起。人们在食用了这种改良食物后,食物会在人体内将抗药性基因传给致病细菌,使人体产生抗药性。2002年英国进行了转基因食品DNA的人体残留试验,7名做过切除大肠组织手术的志愿者,食用过用转基因大豆做成的汉堡包之后,在其小肠肠道的细菌中检测到了转基因DNA的残留物。转基因食品对人体健康的严重影响,可能需要经过较长时间才能逐渐表现和检测出来。3.1.4改变食品的营养品质人为转入外源基因极有可能使原有的基因发生缺失和错码等突变,从而使所表达的蛋白质发生变化,这有可能降低食品的营养价值。美国生产的1种耐除草剂转基因大豆的抗癌成分异黄酮就比一般大豆低12-14。3.2转基因食品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破坏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群,很多转基因生物具有较强的生存能力或抗逆性,这样的生物一旦进入环境中,就会间接伤害生态系统中的其他生物;释放到环境中的抗虫和抗病类转基因植物,除对害虫和病菌致毒外,对环境中的许多有益生物也产生直接或间接的不利影响,甚至导致一些有益生物死亡。另外,转基因生物将增强目标害虫的抗性;破坏生物多样性;基因漂移产生不良后果。3.3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更多的科学家的试验表明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赞同这个观点的科学家主要有以下几个理由。首先,任何一种转基因食品在上市之前都进行了大量的科学试验,国家和政府有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约束,而科学家们也都抱有很严谨的治学态度。另外,传统的作物在种植的时候农民会使用农药来保证质量,而有些抗病虫的转基因食品无需喷洒农药。还有,一种食品会不会造成中毒主要是看它在人体内有没有受体和能不能被代谢掉,转化的基因是经过筛选的、作用明确的,所以转基因成分不会在人体内积累,也就不会有害。比如说,我们培育的一种抗虫玉米,向玉米中转入的是一种来自于苏云金杆菌的基因,它仅能导致鳞翅目昆虫死亡,因为只有鳞翅目昆虫有这种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的特异受体,而人类及其它的动物、昆虫均没有这样的受体,所以无毒害作用。3.4转基因食品对免疫力的影响就在奥地利政府8月12日发布最新科学研究,首次证实转基因玉米会导致小白鼠繁殖能力下降后,美国化学学会的农业与食品化学杂志又发表科研论文,证实了转基因玉米对于小白鼠免疫系统的威胁。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重申其警告:转基因技术的安全性存在巨大的健康隐患,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政府需立即停止任何转基因粮食作物的商业化审批和种植,并同时应加强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研究。美国化学学会农业与食品化学杂志11月14日发表了意大利国家食品和营养研究所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论文断奶幼鼠与年迈鼠对MON810转基因玉米的肠和外周免疫反应,表明在食用含50%转基因玉米(Mon810)饲料后,断奶幼鼠(出生21天)和年迈鼠(出生18-19个月)的肠和外周免疫反应出现异常。其中,断奶幼鼠在连续30天食用含转基因玉米饲料后,淋巴细胞、脾和血淋巴细胞的免疫表型都出现异常。年迈鼠也在连续90天食用含转基因玉米的饲料后,淋巴细胞和血淋巴细胞的免疫表型也出现异常。“近期的科学研究不断证实转基因技术对于健康的巨大隐患。在目前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毫不明朗的情况下,所有国家都需立即警惕起来,进一步加强对对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研究,特别是独立的第三方机构的科学研究。我国对于转基因水稻的安全性研究和商业化审核需要更为谨慎,因为这关系到我国十三亿人的健康与未来。”绿色和平食品与农业项目主任方立锋说。就在两周前,奥地利科学家也发布研究,表明长期喂食转基因玉米对小白鼠的繁殖能力有影响。而早在2005年,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CSIRO)发表的一篇研究报告显示,一项持续4个星期的实验表明,被喂食了转基因豌豆的小白鼠的肺部产生了炎症,小白鼠发生过敏反应,并对其他过敏原更加敏感,并据此叫停了历时10年、耗资300万美元的转基因项目6。据悉目前在中国已经有转基因水稻和转基因玉米在等待农业部商业化种植资格审批。方立锋指出:“多例的研究表明转基因食品危害小白鼠的健康,这说明转基因作物也可能会给人类健康带来不良影响。中国在对待转基因农作物,特别是对转基因水稻的商业化审批必须慎之又慎。”4.结语:转基因生物一旦释放到环境中,就会在自然界中继续繁衍,人类将无法控制,因此应慎重对待转基因问题。通过分析转基因食品对人类和生态环境已产生的或潜在的危害,提醒人们应持谨慎态度,对转基因食品的危害性不能视而不见,但也不能因为存在风险而全面否定转基因食品,应建立科学的开发体系,做好安全性评价和风险性评估。参考文献1.李淑侠,齐凤兰,李柏林,等. 基因食品的研究进展J. 食品科学,2000,21(3) :6-82.郑铁松,何国庆,应铁进. 基因工程技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绿色建筑与能源整合-洞察及研究
- 基于新课标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创新
- 2025年城市绿化提升工程生态环保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供应链金融风险预警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品牌计划品牌形象国际化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老龄化社会养老服务创新模式研究报告
- 2025年产业政策调整对人工智能在物流行业的应用可行性研究报告
- 深圳市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 油墨厂附着力检测细则
- 广东省广州各区2026届数学八上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年度社区工作者真题题库及答案
- 2025年9月 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工作的经验总结报告
- 2025年中国硅灰石超细粉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幼儿园班级管理考试题及答案
- 鞘内药物输注技术
- 2025年物联网领域射频识别(RFID)技术创新与产业融合发展报告
- 2025年工会财务知识竞赛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军队伤病员管理暂行办法
- 上海婚恋婚介培训课件
-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解读课件
- 基层应急管理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