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砂与机制砂混合用于混凝土制备.doc_第1页
旱砂与机制砂混合用于混凝土制备.doc_第2页
旱砂与机制砂混合用于混凝土制备.doc_第3页
旱砂与机制砂混合用于混凝土制备.doc_第4页
旱砂与机制砂混合用于混凝土制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旱砂与机制砂混合用于混凝土制备 随着混凝土用量的不断提高,用砂量也在不断增加,下面是搜集的一篇相关论文范文,欢迎阅读参考。 1引言 由于对天然砂的长期开采,导致天然砂的资源日趋枯竭,质量越来越差,价格越来越高。将廉价的石灰石或者卵石进行破碎、筛分,生产机制砂,不仅可以确保产量与质量,还可降低生产成本;若适当加入旱砂,经济效益会更加显着。经前期调研,在河南地区,若河砂作为混凝土中的细骨料,C30混凝土的主材成本240元/m3,而市场销售单价305元/m3。 其中,骨料占主材成本的54.1%,要降低主材成本,必须引进新骨料(机制砂与旱砂替代河砂的技术),本文结合项目施工部位,拟在C40及C40以下标号中推广使用。 2工程概况 2.1工程建设概况 本工程位于河南省郑州市,距市区25km,郑州新郑机场航站区东侧,T1航站楼的东北处,本次招标的郑州新郑国际机场二期扩建工程T2航站楼工程施工T2SG-04标段包括:T2航站楼主楼部分(22轴以北部分)、T2航站楼指廊部分、信息中心及动力中心。其中T2航站楼地下两层,地上四层,东西长407m,南北长1128m,主楼建筑高度为38.732m(屋面结构上弦杆件中心),建筑面积约为47万m2。 动力中心和信息中心均位于T2航站楼西侧,新建交通换乘中心(GTC)的北侧。 动力中心总建筑面积为8075.73m2,建筑高度6.85m,地下一层,地上部分一层。 信息中心总建筑面积为9050.11m2,建筑高度38.3m,地上八层。 2.2技术与生产组织难点 2.2.1技术难点 河南地区机制砂的细度模数3.5,级配差,导致混凝土粘聚性差,须提高粉料用量来改善其粘聚性;而石粉含量过高,导致混凝土流动性差,须提高单方用水量和外加剂掺量来改善其流动性。旱砂的细度模数0.8,且含泥量3.0,导致混凝土坍落度损失过快,须提高单方用水量和外加剂掺量来改善其性能。难点攻克:经过反复试配,将机制砂与旱砂按照一定比例,可以改善砂子颗粒机配,并调整出专用外加剂,从而可以改变混凝土的和易性。 2.2.2生产组织难点 生产上需要专门清空一个料仓使用旱砂,加之旱砂含泥量大、含水高,容易堵住下料斗。难点攻克:对砂仓下料斗进行技改,保证旱砂下料顺畅;加强骨料验收力度,严控含砂的含泥量;设立封闭料仓,保证旱砂的含水在可控范围内。 3混凝土原材料及配合比设计 3.1原材料质量要求 水泥:普通混凝土采用天瑞(荥阳)P.O42.5水泥。 粉煤灰:山西阳城电厂级粉煤灰,净浆检测流动度220mm,颜色一致。 矿粉:晋钢S95矿粉。 粗骨料:525mm(碎石1)、516mm(碎石2)的碎石按照7:3的比例进行配制。 细骨料:普通混凝土采用机制砂(细度模数=3.6):细砂(细度模数=0.8)=8:2进行配置;清水混凝土采用细度模数=2.6的水砂。 外加剂:江苏博特聚羧酸高效减水剂(PC)。 纤维膨胀剂:聚丙烯纤维、纤维膨胀剂等。 3.2混凝土配合比 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的配合比如表2所示。【2】 4生产组织与现场施工 4.1生产组织 生产组织按如下流程进行: 站内召开生产动员,对司机、前台、调度等相关人员进行专项技术交底。 为防止搅拌机清理积块残留,每次在清理完毕后,要求质检员对搅拌机内清理情况进行目测检查,完成后再进行后续生产。站内对平皮带处大块卵石筛网间隙进行加密,辅助工须及时对大块卵石进行清理。 生产混凝土期间,每两周对粉料、清水、外加剂称进行校核,每月对骨料称进行校核,对于设备故障、计量称数据异常等情况,修复后应立即组织校称。 前台客服人员应及时了解施工现场情况、车辆行驶路线及场地情况,如采用车泵施工,要求项目方必须确认车泵准备完毕后,再通知站内开始生产。 开盘前1h调度安排车辆,通知司机,确保罐内无积水、无余料、车况正常,浇筑过程中,密切关注现场车辆情况,确保车辆不掉档、不压车。 集中生产混凝土,开盘前2h,质检员应测试砂石的含水率,确定用水量。 开盘时,由站技术负责人或实验室主任组织开盘鉴定,质检员对每车混凝土进行取样,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180200mm之间,扩展度450500mm之间,和易性良好,按照标准要求留置试块。 前台客服人员、技术服务人员应随第一车混凝土到达施工现场,及时反馈现场浇筑及混凝土质量情况,与项目试验员进行交货验收。 4.2现场施工 现场施工需要注意的问题如下: 及时与厂站客服人员联系,下达混凝土订户通知单(浇筑前812h),确认本次浇筑的部位、混凝土强度等级和相关注意事项。 现场混凝土的等待时间不宜超过1.5h,否则混凝土工作性能劣化,流动性较差,不能满足施工要求。 厂站前台或技术人员与现场技术人员一起进行交货验收,对混凝土性能进行检测,现场混凝土应具有良好的匀质性,入模前将罐车快转120s,现场混凝土坍落度应控制在180200mm之间,扩展度450500mm之间,混凝土出现质量异常情况时,按照以下方式进行处理,如退回厂站,厂站会及时安排备用车辆运输,在40min内抵达现场,确保顺利浇筑。 根据该工程情况,在施工中模板体系主要是以木模为主,需要确保模板的强度和刚度要求,便于重复使用,表面光滑,同时也要具有较好的抵抗变形能力和密封性能。 混凝土下料时,两侧须对称进行,在两侧均下料完成后再进行振捣,除常规要求外,合理振捣还须做好以下几点: 振动棒采用“快插慢拔”、均匀的“梅花形”布点,并使振捣棒在振捣过程中上下略有抽动,上下混凝土振动均匀。 凝土浇筑时,需用铁锤敲击模板底部,尤其是波纹管下部,检查是否存在空洞;下棒时尽量紧挨箍筋内侧下棒振捣,避免柱根角部出现漏振烂根现象。 控制好每层混凝土浇筑的间歇时间,保证不出现施工缝,做到连续而有序的作业。为使上下层混凝土结合成整体,上层混凝土振捣要在下层混凝土初凝之前进行,并要求振捣棒插入下层混凝土50100mm。 使用附着式振捣器要在振捣棒振捣完成后进行,振捣时间控制在1015s,两侧交替进行,附着式振捣器仅能振捣一次。 混凝土拆模时间控制在24h以上,避免拆模过早对石屑混凝土后期质量产生缺陷。 5成本分析 厂站原材料平均单价如表4所示,机制砂与旱砂在C30普通混凝土中的成本比对如表5所示。 由表5可见,机制砂与旱砂组成的混合砂与普通河砂相比,在C30强度等级的普通混凝土中可达到技术创效约11.8元/m3。【3】 6产品质量保证措施 6.1原材料进场质量控制 鉴于该项目混凝土质量高标准的特殊性,各种原材料遵循专门备料、专门验收、专门堆放的原则,使得材料的准备与组织会有一定的周期,所有的原材料必须提前进场备用。 根据原材料的特点,制定了专项质量控制措施,针对质量波动较大的粉煤灰及减水剂、膨胀剂每车抽验关键指标,对质量相对稳定的水泥、砂、石则按照国家标准监督质量。 有效分配质量监测人员,使混凝土的原材料稳定性能得到良好的控制,进而生产出优质稳定的高性能混凝土。 6.2混凝土出厂质量控制 开盘前2h,安排专职试验员对砂石堆场分上、中、下三部位进行含水率测试,求出平均值,然后由技术负责人或试验室主任提供生产配合比。生产配合比一经确定,未经技术负责人或试验室主任同意不得进行调整。 开盘时,由技术负责人或试验室主任组织开盘鉴定,按照国家标准留置混凝土试件。第一车混凝土,检测混凝土坍落度以及损失,生产稳定后要求对每车混凝土进行取样观测,避免分层、离析混凝土出站,确保混凝土质量合格后方可出站。 6.3混凝土浇筑现场质量控制 混凝土到现场后,现场客服人员应立即组织泵送浇筑,确保每车混凝土从出站到浇筑完毕不能超过3h。浇筑过程中应保证连续性,浇筑时间间隔不得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梁板混凝土浇筑时宜采用分层推进,分层振捣,每次推进控制在1m左右。 7结论 基于机制砂(细度模数=3.6):细砂(细度模数=0.8)=8:2的比例关系,确定了机制砂与旱砂组成的混合砂取代河砂制备不同强度等级普通混凝土的生产配合比。 考虑到生产安全以及混凝土产品质量等问题,生产组织要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现场浇筑时,须严格控制混凝土的质量,当混凝土质量出现异常,须迅速按照应急处理方式进行处理。 根据原材料平均单价报表,机制砂与旱砂混合和河砂相比,混合砂配制的C30普通混凝土可创效11.8元/m3;混凝土产品质量控制措施包括:原材料进场质量控制、混凝土出厂质量控制以及混凝土浇筑现场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1刘桂兵,潘伟杰.机制砂在混凝土中的应用J.科技风,xx(21):18. 2曹芹,王清波,徐金伟,等.机制砂在预拌混凝土中的应用J.建筑经济,xx(S1):22-25. 3张冬,刘文高,李洪金,等.机制砂在混凝土中的应用技术试验研究J.山东建材,xx(02):65-68. 4王跃松,周崇强,辛德胜,等.机制砂在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