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市范集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doc_第1页
江苏省淮安市范集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doc_第2页
江苏省淮安市范集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doc_第3页
江苏省淮安市范集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范集中学2015年10月考高二历史试卷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0分。第i卷(选择题 共69分)1、 选择题:本大题共23小题,每小题3分,合计69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主要原因是a私学发展,涌现出大量人才 b诸侯争斗激烈,各种治国观点层出不穷c阶级阶层间关系复杂,矛盾众多 d社会处在划时代的重大变革时期2.荀子是战国时期的著名思想家,他广泛吸收各学派思想的精华。下列各项中,属于荀子提出的主张是 a“弱者道之用” 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c“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d“不期修古,不法常可”3.为响应党中央厉行节约的号召,许多学校加入到反对“舌尖上的浪费”的“光盘行动”中。早在战国时期,某一思想流派在提出“兼爱”、“非攻”的同时,就倡导“节俭”、“节用”。该思想流派的创始人是a老子 b墨子 c荀子 d韩非子4.有人根据汉书艺文志记载,统计制作出下表。据此可看出当时西汉主要思想派别及其作品篇数表派别儒家(六艺)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支派103372110761220篇数31239933692173686107403a儒学地位明显提高 b“百家争鸣”趋于结束c活字印刷术广泛采用 d科举制度逐渐完善5.汉武帝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与“大一统”局面出现之间的关系是a、用政治上的统一保证思想上的统一 b、用思想上的统一巩固政治上的统一c、为政治上的统一赋予神权色彩 d、儒家思想开始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6. 2010年1月15日下午15时31分左右(北京时间)出现号称“千年最长日环食”天象奇观。历史上,西汉宣帝年间发生一次日食时,宣帝即刻下诏说:“皇天见异,以戒朕躬,是朕之不逮、吏之不称也。”汉宣帝的认识和做法体现了哪种主张?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大一统 c天人感应 d君权神授7西方有学者认为:“促成中国文明的内聚性的最重要因素,也许是通称为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和文学、思想方面的遗产。”材料中的“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是指 a民贵君轻 b天人感应 c三纲五常 d和谐中庸8.“二程”是北宋时期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下列不属于他们基本主张的是 a“天理”是万物的本原 b“人伦者,天理也” c通过内心反省以“致良知” d只有对别人尊敬才能真正理解“仁 9.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 a天体运行法则 b社会发展规律c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d“天人感应”理论10.“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极力宣扬并践行这一主张的思想家是a程颐 b朱熹 c李贽 d王阳明11.宋代以后,最具权威性的科举考试教科书是 a春秋繁露 b五经正义 c四书章句集注 d四库全书12.“他们竭力思索、探究前朝悲剧性的结局,将明朝皇帝的失败归咎于他们的专制统治和作为专制统治意识形态支柱的新儒家程朱学派将这群学者冠名为启蒙哲人是完全合理的。”下列学者中可以被冠名为“启蒙哲人”的是a朱熹 b程颐 c王阳明 d黄宗羲13.顾炎武主张“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保国者,其君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矣。”近代著名思想家梁启超将其概括为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b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c三人行,必有我师 d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14.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是明清之际著名的思想家,他们的思想实质上是 a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 b宋明理学的深化和发展c前秦儒家民本思想的复兴 d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兴起15.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坚持德育为先,提出加强道德教育,强化道德修养,培养良好品质。下列历史人物中,特别重视道德修养的是a但丁 b苏格拉底 c马丁路德 d克利斯提尼16.古希腊人崇尚人体美,他们认为人体的比例是最完美的,干什么都必须按照人体各部分的式样制定严格比例。这充分体现了古希腊人强调 a数的对称是艺术的价值取向 b万事不以神的尺度为标准c以人的尺度来衡量世间万物 d外在的美胜于内在的美德17.德国学者雅斯贝斯在分析世界历史的结构时提出了广为流行的“轴心时代”理论。“轴心时代”主要指公元前800年至前200年,人类文明由质朴宁静的远古神话时代进入到人性的、伦理的、理性的时代。中国的孔子和希腊的苏格拉底就生活在这个时期,他们思想的共同之处在于其 a对哲学进行了人文主义的阐释 b对人性作出了“性本善”的论断c对人生提出了“舍利取义”的追求 d成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主流思想18.“人文精神”简而言之,即关心人,尤其是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尤其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内涵。下列能反映文艺复兴时期人文精神内涵的是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c“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 d“思维者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19. 某位思想家认为,使人得到“救赎”的,不是教会所称的诸如祈祷、施舍、圣餐、圣洁生活等“善行”,而是内心的信仰,这是上帝直接授予每个灵魂的一种内在精神皈依。 这位思想家是a苏格拉底 b但丁 c马丁路德 d伏尔泰20.某高三学生在阅读康德的什么是启蒙一文时遇到了两个字迹模糊的文字:“必须永远有公开运用自己_的自由,并且唯有它才能带来人类的启蒙。”依据所学知识可知“_”必定是 a知识 b信仰 c理性d权利21.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的学说奠定了资产阶级有关国家和法的理论基础,其学说是a“天赋人权” b“人民主权” c“三权分立” d“社会契约”22.伏尔泰研究了牛顿的科学成就,孟德斯鸠写过多篇自然科学的论文,康德在46岁之前的著述也集中在自然科学方面,他们“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审视自然、人类与上帝的关系,形成了自然法论中具有新精神的人文主义”。据此可见启蒙运动时期的“人文主义”a划清与自然科学的界限 b汲取了理性思考的精神c偏离了文艺复兴的轨道 d开启近代思想解放序幕23同属于欧洲近代的思想解放运动,启蒙运动有别于文艺复兴,主要表现在 a发展人文主义b批评天主教会 c主张“教随国定” d抨击封建专制第ii卷(非选择题 共31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合计31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4、阅读下列相关材料回答有关问题。(10分)材料一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粮食充足),足兵(军事力量充足),民信之(百姓信任)矣。”子贡曰:“三者何先?”子曰:“民无信不立(不取得百姓信任是立不住脚的)。” 论语颜渊材料二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得到百姓的拥护)而为天子,得乎天子而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 孟子尽心章句下材料三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荀子王制请回答:(1)材料一中孔子认为治理国家最关键的一条是什么?(2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认为要达到这一目的,统治者应怎么做?(2分)(2)材料二主要反映了孟子的哪一观点?(2分)(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荀子是怎样认为君民关系的?(2分)后世不少统治者都以此为鉴,举出一典型事例。(2分)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1分)材料一 “根据自然,我们大家在各方面都是平等的,并且无论是蛮族人,还是希腊人,都是如此。在这里,应当适时地注意,所有人的自然需求都是一样的。” 古希腊某哲学家材料二 “要想成为有教养的人,就应当应用自然的禀赋和实践;此外还宜于从少年时代就开始学习。”“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有许多东西是我们认识不了的;问题是晦涩的,人生是短促的。” 古希腊某哲学家材料三你,我的朋友,伟大、强盛而且智慧的城市雅典的一个公民,像你这样只注意金钱名位,而不注意智慧、真理和改进你的心灵,你不觉得羞耻吗? 古希腊某哲学家材料四美德即知识。美德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些观念和准则,任何美德都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无知的人不会真正有美德。每一种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本质。 古希腊某哲学家(1)材料一、二体现了古希腊哪一学派的思想?(2分)(2)上一问中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是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学派的主张有何局限性。(3分)(3)归纳材料三、四的主要思想,并分析该哲学家最有可能是谁。(4分)(4)在当时思想家的眼中,优秀的个人具备的必要素质有哪些?(2分)26.阅读下列相关材料回答有关问题。(10分)材料1:马丁路德说:“我的良心,是出于上帝的命令,我不能也不愿意撤回任何意见。”材料2:以下是启蒙运动时期的一些思想家的言论。孟德斯鸠:这个禁欲的职业(神职)摧残了许多人,即使瘟疫与最惨烈的战争也从来不至于如此。伏尔泰:人类第一个国王乃是一名成功的士兵,国家的功臣无需有荣耀的祖先。卢梭: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处不在枷锁之中。自以为是其他一切的主人的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康德: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请回答:(1)结合材料1及所学知识回答马丁路德的“意见”是什么,并指出其实质。(4分)(2)列举一例,说明孟德斯鸠思想的实践。(2分)(3)据材料2概括启蒙运动时期人文主义的基本内涵。(4分)范集中学2015年10月考高二历史试卷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dcbabccccdcdaab1617181920212223 cabcccbd24.(1)取信于民。(2分)“为政以德”,关心爱护百姓。(2分)(2)“民贵君轻”的观点。(2分)(3)君舟民水(2分)唐太宗君臣以此为鉴,出现了“贞观之治”。(2分)25. (1)智者学派。(2分)(2)普罗泰格拉。局限:忽视了制度、法律和道德对人行为的约束力,不利于建立正常的社会秩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