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院外基础生命复苏技术.doc_第1页
各种院外基础生命复苏技术.doc_第2页
各种院外基础生命复苏技术.doc_第3页
各种院外基础生命复苏技术.doc_第4页
各种院外基础生命复苏技术.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院外基础生命复苏技术第一节 现场急救的原则与步骤一、现场急救的概念指在发病的现场,对病人实施及时有效,先进的初步救护 因为在发病的现场:如家庭,马路,工作场所及其他医院外的种种环境中,几分钟,十几分钟,是抢救危重病人最重要的时刻,医学上称之为救命的黄金时刻在此时间内如果抢救及时正确,生命有可能被挽救;反之则生命丧失或病情加重,所以,现场及时正确的救护,将会为患者的进一步救治创造条件,能最大限度地挽救病人的生命和减轻伤残二.出车前应该注意的事项1、尽量让患者家属或呼救人员说清楚病人目前情况及严重程度,伤病人数及存在的危险,需要那类急救,以便准备急救器材 2、记清楚呼救者的姓名及联系电话 3、问清楚病人所在的确切地点,行走路线,到达地点的显著标志。或者认让人在路边等候 4、救护车开出大门后,马上与对方进行电话联系,避免错路。 三.急救原则、首先应保持镇定,沉着大胆,细心负责理智科学的判断、评估现场,确保自身与伤病人的安全、分清轻重缓急,先救命,后治伤,果断实施救护措施、可能的情况下,尽量采取减轻病人的痛苦等措施不强调急,否则能抢救活的活不了,不一定致残的残废了。、充分利用可支配的人力,物力协助救护、现场早期治疗,早期高级生命支持,早期除颤,早期心肺复苏 四步骤、判断意识:喂,你怎么了?或你叫什么名字?或轻拍肩膀,或针刺看有无疼痛反应通过这些简单的检查看患者是否清醒,意识障碍还是丧失。、检查气道,清除异物,打开气道、检查呼吸,一看二听三感觉,正常次危重者呼吸变快,变浅,甚至不规则、检查循环体征,心脏,脉搏,皮肤温度色泽、瞳孔反应脑部受伤,脑出血者瞳孔扩大,脑水肿或脑疝一大一小,哪侧出血则那侧扩大。严重药物中毒,可能缩小,有机磷中毒者如针尖样大、测血压,高者速尿,低者迅速补充血容量、检查有无出血,如有立即止血、检查头颈部,怀疑椎颈骨折,上颈托、检查胸腹10、检查骨盆,脊柱及四肢第二节院外呼吸骤停复苏技术一、急救原则 、 1.呼叫:立即呼叫病人姓名,以能否应答,确定是否存在意识。 2.呼救:高专用呼唤周围的人们“快来救人”,以求援救。 3.体位:迅速将病人置于仰卧位,头后仰,颌抬起。 4.气道:将病人口鼻的异物掏出。 5.人工呼吸:先口对口对鼻呼吸(婴儿口对口鼻呼吸)。人工呼吸持续到有自主呼吸为止。 6.换人:人工呼吸持续时间长时,应有人接替,但中断不能超过5秒钟。 7.频率:同时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常在一个病人身上同时进行。每15次胸外按压做2次人工呼吸,按压频率80100次/分。 8.呼吸器:有条件时用简易呼吸器。 9.气管切开:有条件时做气管切开。 二、院外呼吸复苏技术 人工呼吸是抢救伤病者的重要措施之一。凡是呼吸困难、呼吸衰竭、呼吸暂停者,用人工或机械协助病人吸入必需的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直到恢复自主呼吸。 (一)人工口对口呼吸法口对口人工呼吸(图1),是用急救者的口呼吸协助伤病者呼吸的方法。它是现场急救中最简便最有效的方法。 图1图1图2、 (二)口对口鼻人工呼吸法(图3):将婴儿头后仰,轻抬下颌部。使病人口鼻都张开。急救者深吸一口气,用口唇全包住病儿的口鼻用力向里吹气,观察胸廓有否起伏。 图3 (三)口咽管吹气法(图4) 急救用的口咽管用无毒的化工原料制成。 图4 1.将管的粗端含在口腔(儿童用细的一端)。 2.把管中段椭圆形突出部,正好压在病人口唇上,再用手密封病人口鼻,急救者通过咽管将气吹入。 3.吹气时,对成年伤病者5秒钟要用力吹一次,对儿童伤病者3秒钟轻吹一次。 4.观察到病者胸部有起伏时,放开口鼻停止吹气,让病人自动呼吸。 (四)挤压呼吸法 1.第一步是使伤病者仰卧平地或床上,颈、肩垫枕头或衣物,使颈部伸直,头仰,抬下颌,松解衣扣,领带、腰带等。 2.第二步是急救者跪于病伤者头前,两手据伤病者前臂中部,将其直拉向头两侧并使其伸直,使肋骨上移,胸部扩张,使空气顺利吸入肺内。 3.第三步是持续23秒钟后,将其两臂紧贴伤病者的左右胸廓,以肘部挤压23秒钟,挤压应均匀有力,但不能用力过猛过大,以防肋骨骨折。幼儿更应注意。借助挤压的力量,使胸廓缩小,压出肺内气体,形成呼气。每分钟1618次,反复进行,直至病人有自主呼吸为止。 (五)人工推压呼吸法 1.伤病者取仰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松解衣扣、领带、腰带。 2.术者采取跑式位,两膝分别跑在伤病者大腿外侧中部位置,两手分别放在其两胸廓部,拇指与四指分开,四指并拢,肘关节伸直,身体向前倾,借此力使胸廓缩小,挤压出肺内之气,暂停23秒钟,如此反复推压,每分钟1520次为宜,不能中断,直至病人有自主呼吸为止。 (六)人工压背呼吸法 人工压背呼吸法适用于溺水者,有加速肺与胃内液体排出的作用。伤病员取俯卧位,彻底清除口鼻内泥沙等异物,松解衣扣、领带,腰带,头偏向一侧。急求者的两手掌置于伤者的背部两侧的下部。具体方法和注意事项与人工挤压呼吸法相同,压背频率为1620次/分。 (七)其他人工呼吸法 人工协助病伤者呼吸通气,尚有口咽通气管、气管内插管,环甲膜穿刺、环甲膜切开和气管造口术。这些方法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才能进行。 据报导:Mcswain是指出用一粗针头作经皮穿刺气管通气,为一快速、安全而有效的方法。其适应症为全喉堵塞、喉异物、异物梗阻、急性喉头水肿。标准通气法是将肺吹胀1秒钟,减压4秒钟。 在抢救呼吸停止时,建立通畅的呼吸道是非常重要的。Copass报告一组数字,3年内诊治了5761例伤员,其中131多发性创伤伤员,到达医院前,做了心肺复苏,并静脉输液,其结果如下:病例娄建立了通气道复苏(分)输液量(ml)到医院时(H)存活 30291222007.50死亡 101882028007.15该氏结论是,多发性创伤病员的存活率,与现场是否成功地建立通气道有密切关系。第三节 心跳骤停院外复苏技术 、 一、心跳骤停主因 心跳骤停是指由各种原因致使心跳突然停止正常收缩和供血功能,使全身所需血液中断,导致各个组织器官严重缺血缺氧和代谢障碍的情况。院外(临场)的伤病员常表现为突然意识丧失,触不到大动脉搏动的垂危症候,如果抢救不及时,会文盲死亡。 心跳骤停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类型。前者可以发生在原来没有任何疾病征象,或原有的心脏病处于稳定状态而突然发生心跳骤停;而继发性心跳骤停是指已患有心脏病,以及其他原因引起的心跳骤停,其原因甚为复杂。常见的心跳骤停原因有冠心病,心肌梗塞,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病,脑出血,严重外伤,严重中毒,严重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麻醉,外科手术意外,低温,休克,自缢,触雷电以及先天性心脏病等。 二、复苏技术 人工循环是挽救心跳骤停的首选复苏技术,是指用人工方法促使血液在血管内流动,供应各组织器官养分和氧气以维持生命,是目前复苏急救普遍采用的方法。 (一)如何判断心跳停止 1.触膜颈动脉法:触摸颈动脉是简便易行的方法。采用正确位置,未触到搏动即证实心跳停止。疑有错误时,应检查有无意识、呼吸、瞳孔散大、面紫绀,苍白,再加上,触不到颈动脉搏动,才可判断心跳是否停止。检查时间不超过10秒钟。 方法:病伤者仰卧位。颈动脉在男性喉结下23cm处,即气管旁软组织得。触摸时,急救者一手轻按病者前额,一手触摸颈动脉。如能触到搏动,则收缩压还不低于8kPa(60mmHg),证明心跳未停止。触摸颈动脉压力不易过重过大,禁止同时触摸两侧颈动脉,以防影响血液循环。备注触摸颈动脉时,不能压迫气管,以防造成呼吸道阻塞。颈动脉处有创伤或因颈肌肥厚(包括儿童),可改为触摸肱动脉或股动脉。 2.触摸肱动脉法:在肘窝上,于肱二头肌腱上内侧可摸到肱动脉的搏动,此处亦是测量血压时的听诊部位。 3.触摸股动脉法:在腹股沟韧带稍内侧的下方,能摸到搏动则收缩压在9.33kPa(70mmHg)。 4.触摸桡动脉法:桡动脉在腕部的桡骨头的外侧,腕横纹的外上侧,能摸及桡动脉搏动,收缩压在12kPa(92mmHg),但还注意脉率,如120140次/分时,提示有大量出血。必须立即采用制止出血措施。 (二)心跳骤停复苏技术 1.胸外心脏按压术(图5):本法是现场抢救时首选方法。使伤病者平卧于硬板床或平地上,注意保暖。急救者以左手掌根置于胸骨中下1/3交界处,右手压于左手背上,借操作者的体重向脊柱方向带有冲击性地按压,但绝不能用力过猛过大,因暴力可引起肋骨骨折、心包积血,以能使胸骨与其相连肋骨下降34厘米为宜,以间接压迫心脏,接着迅速放松,使胸骨复原,心脏舒张。挤压与放松之间的百分比,前者占60%,后者占40%。按压速度不能过快过慢,成人为80100次/分,小儿为100120次/分。按压必须持之以恒,直到有效的心跳恢复为止。小儿只用一掌根的压力即可,新生儿只用23指的压力即达目的。近来提倡新的心肺复苏术,即在胸外按压的同时,旅行呼吸道加压,其压力5.9kPa(60cm水银柱),或人工呼吸,可增加颈动脉血流量。 图5 图6 2.人工呼吸(图6):口对口,口对鼻人工呼吸与胸外心脏按压同时进行。有条件时应尽快进行气管插管,加压给氧。插管如超过48小时,最好做气管切开,接上人工呼吸机。实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时频率为1416次/分。若胸外心脏按压与口对口人工呼吸二人操作时,需按45:1的比例进行,如单人操作,则其比例为15:2。 3.胸内心脏按压术:适应症:有血胸、张力性气胸、心脏损伤、脊柱畸形而影响胸外心脏按压者,心包积液及胸外心脏按压无效而又认为值得继续进行复苏者。本法优点是可直接观察心脏情况,按压效果确切。缺点是必须具备高级人员和设备,还要开胸手术,对心肌易损伤,易感染。一般情况下院外急救即现场急救难以实现,急救站、医院派人前来可能实现。 ShimaZu报告,5年内抢治267例呼吸心跳停止病人,长期存活率2.6%,仅1.5%为真正功能恢复者。 4.心前区捶击法;适用于室性心动过速或室颤早期,呼吸心跳骤停1分钟内和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伤病者仰卧硬板床或平地上。急救者用握拳的尺侧(小指侧)距患者胸壁2030cm处,迅速捶击胸骨中部12次,如无效应立刻放弃。 通过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复苏后,有效的标志是,除可触摸到大动脉开始搏动外,同时也应出现下列脑复苏的征象: 瞳孔由大变小或出现对光反射。 出现睫毛反射。 有吞咽反射。 挣扎的出现。 自主呼吸恢复。第四节脑复苏院外技术 、 脑组织需要氧供应量很大,而对缺氧耐受性很差,心跳停止10秒钟脑内可利用的氧已将耗尽,会出现神志不清,随之呼吸停止24分钟,低能的无氧代谢也会停止。45分钟内供应脑能量的ATP(磷酸腺苷)也将耗竭,所有反应均停止,导致脑细胞缺氧、肿胀、损伤,引起水肿,出血、坏死,最终引起脑死亡。 常脑血流(CBF)每百克脑组织每分钟为4560ml,低于20ml/100g即有脑功能损伤,而低于810ml/100g可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脑缺氧与心跳、呼吸骤停密切相关,只要临场迅速做好呼吸跳复苏应是促进脑复苏。 立即恢复血压,并维持在1213.33kPa(90100mmHg)为宜。突然高者用血管扩张剂,如丙咪嗪,每次12.525mg,一日3次口服;或服硝普钠,每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