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颜色检查法的发展及应用.doc_第1页
溶液颜色检查法的发展及应用.doc_第2页
溶液颜色检查法的发展及应用.doc_第3页
溶液颜色检查法的发展及应用.doc_第4页
溶液颜色检查法的发展及应用.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溶液颜色检查法的发展及应用余立 北京市药品检验所药品溶液的颜色可反映其纯度.一 溶液颜色检查法的变化趋势1 “无色或几乎无色”的定义还将明确。品种项下规定的“无色或几乎无色”,其“无色” 系指供试品溶液的颜色相同于所用溶剂,“几乎无色” 系指供试品溶液的颜色浅于用水稀释1倍后的相应色调1号标准比色液。因为定义是正确的,明确的,具有科学合理性的,是与国际接轨的,暂时被勘误去掉只是要协调还未与之匹配的品种各论项下的规定。例如:硫酸奈替米星注射液【性状】 本品为无色或几乎无色的澄明液体。【检查】颜色 本品应无色;如显色,与黄色或黄绿色2号标准比色液(附录 A第一法)比较,不得更深。2 拟将分光光度法不再作为溶液颜色检查的第二法。原因有3:(1)因为它被称为“杂质吸光度”更形象贴切(2)用吸光值的变化来体现溶液颜色的变化不如用色差值来体现更灵敏(3)一种药品的溶液色调是有变化的,吸光度测定波长却是固定的。杂质吸光度更适宜检测一种特定杂质。3 表达方式还会更准确、简洁、恰当。(1) 与溶液的澄清度分项书写(2) “应无色”的要求视品种而定,不应所有品种一概要求。(3) 溶剂种类不必放在项目名称中以达到简洁的目的。二质量标准中设立溶液颜色检查项应注意的问题 1. 凡药品溶液的颜色可反映其纯度的品种,或稳定性较差的原料药和非口服制剂(除膜剂、贴剂、栓剂等),如供注射用的无菌原料药、注射剂和滴眼剂等,可设置溶液颜色检查项。2. 检查的方法有目视比色法和色差计法。大多数药品都可首选目视比色法,即:首先将供试品溶液与规定的标准比色液进行目视比较,如能明确辨别二者深浅时即得,如遇供试品溶液与规定的标准比色液颜色深浅非常接近或色调不尽一致,使目视辨别困难时则借助色差计进行判断。实际上,目视比色法中也包含有色差计法的使用,且是用色差计法作为最后的判定依据。3. 溶液色调不稳定,可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色调变化的品种,质量标准中也应规定出相应的两种或两种以上色调的标准比色液与之进行比较。当药品溶液的色调超出药典附录收载的5种色调范围时,可另外制订对照液的配制方法,但应尽量使用药典附录所用的三原色标准溶液配制。4. 溶液呈现的色调经常介于两种标准比色液之间,使目视难于判定的品种,应选用色差计测定其溶液的颜色,限度规定为两种色调相应色号标准比色液与水的色差值的平均值。5. 进行本项检查时,制备供试品溶液的溶剂首选水。当由于溶解度或稳定性等原因使得水不适用时,也可改用该药品在临床使用时的溶解溶剂。6. 供试品溶液的浓度应设计为当该药品处于合格边缘时,供试品溶液的颜色应不太深,一般应浅于相应色调标准比色液的7号。因为在深色区,人眼对颜色变化的分辨能力远低于浅色区。7. 当供试品溶液的颜色与水或所用溶剂颜色相同时,用“无色”表示;如供试品溶液颜色浅于用水稀释1倍后相应色调1号标准比色液的颜色时,可用“几乎无色”表示。8. 溶液颜色稳定性较差、对温度或时间敏感的品种应在经过考察后,在质量标准中标明适宜的测定温度和时间范围。三色差计法在药物质量控制中的应用1 色差法最基本的应用就是替代目视法测定药品溶液的颜色。大量试验已经证明,这是毫无疑问的,且结果更准确、更精密、更稳定、更易于表示和理解。这是药品溶液颜色检查方法的一个进步,它使得这项检查更具科学性和准确性,同时仪器的量化测定结果也相对客观,可避免目视检验主观误差。所以,利用色差计法测定的结果来作为最后的判定依据。2 药品溶液的颜色与药品本身的性质、纯度和杂质的含量有着密切的关系,但目视方法只能对颜色进行主观的粗略检查和描述,无法进行溶液颜色和样品纯度的定量研究,由于色差计对药品溶液颜色的测定较灵敏和精确,且是量化表达的,因此,就有望通过它对二者的关系进行定量或半定量的探索。目前,我们已经着手对一些药品,如沙星类、头孢类、维生素C等颜色变化随纯度、杂质含量变化较为明显的药品进行系统考察,研究它们的色差值变化与杂质含量之间的相关性。另外,可以尝试进行生产过程中的控制。3 在药品的质量标准中,溶液的颜色检查项是对药品内在质量的间接检测,其限度规定应与药品内在质量相结合,目视法的主观、粗糙会使结合的紧密性、科学性受到局限。因此可以借助色差计使限度的制订更科学合理(见例1)。4 不同药典标准规定的转换。在口岸药检所的进口检验和进口药品质量标准复核中,常常遇到国外药品标准做溶液颜色检查时,要求与美国药典、欧洲药典或英国药典的标准比色液比较,它们的标准比色液由于配制原料和方法与中国药典不同,以前用目视法也难以确定它们与中国药典标准比色液的对应关系,给工作带来诸多不便,需要配制各国药典的多套标准比色液,以适应各国产品检验的需要。而利用色差计,只要测定各国药典的各种比色液的颜色参数,就可从中找出一些有对应关系的色号,为国外药典标准比色液转用中国药典标准比色液检验提供科学依据(见例2)。5 药品溶液的颜色千差万别,可标准比色液的数目却是有限的,药典中有几十种药品就靠不上现有的标准比色液,需要摸索专用的比色液利用色差计,就可以根据它的颜色参数方便地订出它的限度。6 考察标准比色液的稳定性、适宜的存贮条件和效期。例1:中国药品标准2004年第5卷第4期注射用粉针溶液颜色限度的制订王国兰 寇晋萍 余立 胡昌勤1 任重远2(北京市药品检验所 100035)摘要:本实验采用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首次收载的溶液颜色检查第三法(色差计法),同时结合经典的目视法对一种抗生素注射用粉针的10批具有代表性的样品进行了溶液颜色的考察测定,并对测定数据进行置信区间的计算,从而较为科学合理地制订出其溶液颜色检查项的限度规定。关键词:溶液的颜色 色差计法 置信区间 药品溶液的颜色是药品内在质量的一个客观表征,各国药典都用以作为药品质量控制的一个重要检查项目,但长期以来由于检验技术的局限,大多仅采用人工目视法进行粗略的描述和比较,限度的制订通常也缺乏足够的科学依据。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首次收载了溶液颜色检查的第三法,利用色差计,通过比较供试品溶液、标准比色液与水的色差值来较为客观、准确且能够量化地比较和描述药品溶液的颜色。色差计的使用,也为合理地制订药品溶液颜色检查项的限度提供了更加翔实、科学的数据。本实验就充分利用此新方法和色差计,对一种抗生素注射用粉针的10批具有代表性的样品进行了溶液颜色的考察测定,并对测定数据进行置信区间的计算,从而能够较为科学合理地制订出其溶液颜色检查项的限度规定。对制订新药质量标准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实验具体操作如下:1仪器与试剂、试药WB-80型色差计(北京康光光电子联合公司生产)某抗生素注射用粉针10批 规格为1g/瓶 有效期为18个月(出厂时间及放置条件见表12)市售注射用水标准比色液 自配 符合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规定1胡昌勤: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2任重远:北京卫标药品标准研究发展中心2.实验方法与结果列表2.1. 供试品溶液的测定:取10批供试品,每批取3瓶,每瓶加水10ml,分别振摇使内容物溶解,立即(3分钟内)依法测定(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 A第三法)色差值,同时用人工目视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 A第一法)与标准比色液比较。考察结果见表1和表2。表1. 3批在正常贮存条件下放置的样品的考察结果样品 出厂时间 放置条件 目视法 E* 95%置信区间 99%置信区间1 12个月 25以下 Y2Y3 4.24 4.024.46 3.834.652 12个月 25以下 Y3 4.63 4.584.68 4.554.713 11个月 25以下 Y2Y3 3.87 3.704.04 3.564.18表2. 7批在不同贮存条件下放置的样品的考察结果样品 出厂时间 放置条件 目视法 E*4 17个月 25/60%RH(14个月) Y3Y4 5.4030/60%RH(14个月) Y4 6.11(Max)5 17个月 25/60%RH(14个月) Y3 4.7630/60%RH(14个月) Y3Y4 5.396 16个月 25/60%RH(13个月) Y3Y4 5.1230/60%RH(13个月) Y3Y4 5.577 12个月 25/60%RH(10个月) Y3 5.01 30/60%RH(10个月) Y3Y4 5.328 8个月 25/60%RH(4个月) Y2Y3 4.36 30/60%RH(4个月) Y3 4.439 7个月 25/60%RH(5个月) Y3Y4 5.68 30/60%RH(5个月) Y3Y4 5.6410 7个月 25/60%RH(5个月) Y3Y4 5.20 30/60%RH(5个月) Y3Y4 5.62注: 1)E*为3瓶测定的平均值 2)本品色调以黄为主微带绿色,目视法是与黄色标准比色液进行的比较。3)本品规定的贮藏条件为“25以下,”有效期为18个月。2.2.标准比色液色差值(E*)的测定:按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的方法配制相关标准比色液(黄色调和黄绿色调17号),以水为空白,用色差计分别测定各标准比色液与水的色差值(E),结果见表3。表3. 有关标准比色液与水的色差值标准液色号 Y1 Y2 Y3 Y4 Y5 Y6 Y7E* 1.57 3.12 4.73 6.26 7.72 9.20 13.64标准液色号 YG1 YG2 YG3 YG4 YG5 YG6 YG7E* 1.48 3.02 4.58 6.09 7.56 9.00 13.17 2.3.供试品溶液稳定性的考察:取样品代号为13的三批供试品,每批分别取3瓶,每瓶加水10ml;另取代号为1的样品3瓶,每瓶加0.9%氯化钠溶液10ml振摇使内容物溶解,分别于3分钟内(立即)、10分钟、30分钟、120分钟时测定溶液的色差值,结果见表4。表4. 溶液的稳定性考察结果样品 E*立即 E*10分钟 E*30分钟 E*120分钟1 4.24 4.29 5.17 6.702 4.63 4.68 5.49 7.393 3.87 3.90 4.65 6.131(NaCl溶液) 4.11 4.42 4.99 5.44(E*60分钟)3.结果与结论:3.1考察结果3.1.1本品溶液的色调与标准比色液有些不同,介于黄色与黄绿色之间。3.1.2目视和色差计考察结果基本一致。3.1.3在25以下放置了12个月的代号为13号的三批样品,按上述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并采用色差计立即测定,结果其与水的色差值(E*立即)均小于或接近Y3/YG3的E*,包括其99%的置信区间上限。3.1.4.代号为410的7批样品,出厂时间均在半年以上(最长17个月)、且在25/60%RH条件下及30/60%RH条件下放置时间均在4个月以上(最长14个月),它们制成溶液后立即测定的E*立即均介于Y3Y4之间;在这些样品中,出厂时间17个月,在30/60%RH条件下放置了14个月的4号样品的E*立即为6.11,是所有测定值中的最高值,基本相当于Y4与YG4的E*的平均值(E*Y4E*YG4)/2=(6.26+6.09)/2=6.18。3.1.5.本品采用水做溶剂或采用0.9%的氯化钠溶液做溶剂结果无显著性差异。3.1.6.两种溶剂制成的溶液的稳定性均较差,配制完成后10分钟时测定结果与立即测定的结果相比还无显著性差异,但超过30分钟后就会有显著性差异了,2小时后几乎变深了1个色号。4.制订的质量标准: 溶液的颜色 取本品5瓶,分别加水溶解并制成每1ml中含0.1g的溶液,在10分钟内依法检查(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 A第一法),均不得比黄色5号或黄绿色5号标准比色液更深。若供试品溶液的颜色接近限度或色调偏离标准比色液较多,采用目视法不易判断时,可采用色差计(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 A第三法)测定,供试品溶液与水的色差值(E*)不得过黄色5号和黄绿色5号标准比色液与水的色差值的平均值E*(E*Y4E*YG4)/2。5讨论:根据前述实验结果,制订标准时选用了最方便的水作为供试品溶液配制用溶剂;首选简便易行的目视方法检查,但当供试品溶液的颜色接近限度或色调偏离标准比色液较多、采用目视法不易判断时,就改用色差计测定;无论目视或用色差计,均要求于配制后10分钟内立即比色或测定。由于正常样品的颜色基本接近Y3/YG3的水平,考虑到试验误差-计算了3批样品中最高值的99%的置信区间上限,又考察了放置时间较长,放置温度较高的样品,其颜色最深样品测定的最高值,已基本与Y4与YG4的E*的平均值一致。因此,综合考虑试验误差和药品在效期内放置质量自然下降的合理幅度,标准将限度订为目视法“不得比黄色5号或黄绿色5号标准比色液更深”,色差计法则为“供试品溶液与水的色差值(E*)不得过黄色5号和黄绿色5号标准比色液与水的色差值的平均值E*(E*Y5E*YG5)/2”。例2:企业标准对溶液的颜色规定为“与BY2号标准比色液(BP2003)比较,不得更深” 。由于英国药典的BY标准比色液与中国药典的各标准比色液色调不完全相同,经试验,此次提供的三批样品的溶液颜色均为黄色并微偏绿色,与英国药典BY系列标准比色液及中国药典黄色或黄绿色标准比色液色调也不一致,为方便今后的进口检验,经过一定的摸索对比试验,现改用中国药典的比色用溶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