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金榜】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通史概论之中国古代史课件.ppt_第1页
【世纪金榜】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通史概论之中国古代史课件.ppt_第2页
【世纪金榜】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通史概论之中国古代史课件.ppt_第3页
【世纪金榜】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通史概论之中国古代史课件.ppt_第4页
【世纪金榜】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通史概论之中国古代史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附录 一 通史概论之中国古代史古代中国的断限是从170万年前的元谋人时代到1840年的鸦片战争前夕 中国古代文明的连续性是中国历史发展的最突出特点 通常情况下 中国古代史分为先秦 秦汉 三国两晋南北朝 隋唐 五代辽宋夏金元 明清 鸦片战争前 六个时期 一 先秦时期 170万年前 公元前221年 祖国历史的开篇指中国大地上开始有了人类活动至秦统一前的历史 其间经历了100多万年的原始社会和夏商周时期 西周建立了完备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 如世袭制 宗法制 分封制 井田制 礼制等 成为疆域空前的文明古国 春秋战国时期 公元前770 前221年 是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时期 具体表现在 1 政治 诸侯争霸 实现局部统一 奴隶社会瓦解 封建社会形成 分封制逐渐瓦解 经过商鞅变法的一些法令 推动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初步形成 2 经济 铁器牛耕的使用 生产力提高 井田制逐步瓦解 封建土地所有制逐步建立 封建经济形成和初步发展 3 文化 哲学思想流派纷呈 百家争鸣 文学艺术 百花竞艳 科学技术 世界领先 独具特色的中华传统文化开始形成 二 秦汉时期 公元前221 公元220年 封建社会初步发展的时期1 政治 国家的大一统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官僚体制逐渐代替贵族体制 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础 2 经济 封建经济初步恢复和发展 如二牛一人耕作法 耦犁 耧车等 中外的经济交往频繁 商业发展 但受重农抑商政策等影响 3 文化 儒学思想成为封建正统思想 更能适应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秦汉科技发达 造纸术的发明改进以及 九章算术 伤寒杂病论 等 汉代在文学上出现了新的文体 赋 三 三国 两晋 南北朝时期 220 589年 封建国家分裂和民族大融合时期1 政治 长期分裂 北魏孝文帝改革推动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九品中正制维护士族的政治特权 2 经济 精耕细作农业技术成熟 南方经济发展并开始赶上北方 3 文化 佛教盛行 佛教文化突出 儒学面临严峻挑战同时取得新发展 4 民族 由于战争等因素影响 人口迁徙较为频繁 呈现民族大融合趋势 四 隋唐时期 581 907年 封建社会昌盛繁荣时期1 政治 国家再次统一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完善 出现了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 2 经济 封建经济继续发展和繁荣 如曲辕犁的出现 对外开放 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如瓷器销往国外 3 文化 科技文化世界领先 全面辉煌 形成了以中国为中心的 中华文化圈 如唐诗等 五 五代 辽 宋 夏 金 元时期 907 1368年 封建社会的继续发展和民族政权并立时期1 政治 由分裂逐步走向统一 宋元进一步完善了中央集权 2 经济 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南宋时南方已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 商业繁荣 如出现纸币 交子 城市经济繁荣 例如 市和坊的界限被打破 海外贸易兴盛 封建经济又进入一个高峰 王安石变法推动了经济发展 3 文化 程朱理学成为官方哲学 科技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四大发明出现并外传 宋词和元散曲成为当时主要文学体裁 元杂剧表明古代戏曲艺术的成熟 六 明清 鸦片战争以前 时期 1368 1840年 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和封建社会由盛而衰时期1 政治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封建社会由盛转衰 封建专制制度空前强化和日趋腐朽衰落 例如 内阁制 军机处等机构设置 2 经济 农耕经济高度繁荣 农业 手工业发展超过前代水平 商品经济空前活跃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并缓慢发展 重农抑商政策严重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例如 闭关锁国和海禁政策等 3 思想 出现反封建色彩的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