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威市田坝镇简介.doc_第1页
宣威市田坝镇简介.doc_第2页
宣威市田坝镇简介.doc_第3页
宣威市田坝镇简介.doc_第4页
宣威市田坝镇简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宣威田坝镇概况田坝镇地处乌蒙山系,位于宣威市东南部,在东经10419501043310、北纬 26 0330261530之间,东与贵州省盘县特区四格、柏果、洒基等乡镇隔清水河相望,南与宣威市海岱镇接壤,由西至东北沿格香河与宣威市东山镇、格宜镇、宝山镇分界,东西最大跨距 22.2 公里,南北最大跨距 22.1公里;有国土面积270.4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4224.6亩,有林地面积 211075.13亩,森林覆盖率52.03。镇政府所在地(猪场街)距市区66公里,海拔高度1783米,境内最高海拔(米田村俄卓戛梁子)2533.9米,最低海拔(石塘村万家口子岔河口)1300米。 资源环境境内气候适宜,立体气候明显,农作物种植分布较为合理。风向常年以西南风为主导风向,年均气温 14,年均最高温为23.4, 年月均最低气温为2.2,年平均日照时数 20002100小时,无霜期长为 240260 天,立体气候明显。属南温带气候,夏不热、冬不冷、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干湿分明,对农作物生长极为有利。 境内地质构造复杂,地貌特征显著,山脉走向延伸线长,土壤呈现多样性,土地肥沃。东部地质构造较西部复杂,断层、褶皱均有发育,还有“山”字型构造出现,而以褶曲发育最好。各种地质构造混杂,形成了各种构造体系。二迭系下统栖霞组、茅口组,以灰岩、白云质灰岩为主,厚 337760 米,上统峨眉山玄武岩组,其岩性为杏仁状或斑状玄武岩夹多层黄绿、紫红色凝灰岩,厚 387 米,上统宣威群。岩性为灰色、灰黄色粉砂岩、砂质泥岩、砂岩,含煤层多,厚 22323 米。三迭系下统飞仙关组,其岩性为紫、紫红色、灰紫色为主的泥岩、砂岩、页岩、粉砂质泥岩,夹灰绿、黄、灰等杂色,长石岩、泥岩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厚 28 669 米。侏罗系分布于田坝等地,沿向斜轴发育为侵蚀河谷。岩性为陆相沉积 的紫红色泥岩、粉砂岩,夹有灰绿、黄色杂砂岩和泥砂岩,厚681145米。第四系的岩性为红色粘土,底部黄褐色粘土夹灰岩及燧石角砾,厚052米。东部北盘江上游的马摆河、围仗河、可渡河、木冬河、清水河及西部牛栏和小流域河谷,包括田坝等地,由于沟河深切,从谷底至高山,呈“”字形状。相对高差 7601380米。镇境中有田坝、石坝、新民3个小坝子,四周群山环抱。山脉属乌蒙山东列山系。西部俄卓戛梁子分成两支:一支连光山、龙树梁子,西南向东北走向,长约 20 公里;另一支由西南向东北,长约 20 公里。东部是海岱向北延伸的山脉,境内长约 25 公里。受地形和气候的影响,全镇50左右的土壤是红壤,主要有红土、羊肝土、瘦红土、棕红土、紫色土5个土种,适宜多种作物种植。 境内矿产资源丰富,有煤、铁、铜、高岭土、石灰石、粘土等,其中煤、铁储量大,品位高。已探明煤炭存储量4000万吨,境内有省属国有大型企业田坝煤矿,17对乡镇有证矿井,拉动着地方经济的发展。龙家村杨梅山铁矿石和高岭土的存储量较大,现有2个采矿厂。 境内水系属北盘江水系,较大河流有3条。格香河上游为盘龙河,由西北流入,向东北经新民、联盟、石塘等,境内长约 30 公里;清水河由盘县特区自南向北经腊家、龙家、新发、石塘与格香河汇合,境内长约22公里;赤那河上游为海岱的羊场河,经镇西流入格香河,境内长约10公里。全镇年平均降雨量1100毫升,年平均总量为1.2亿立方米,其中径流量为1万立方米/小时,地下水资源量平均为200万立方米。 全镇有林地面积211075.13亩,其中经济林果地面积1545亩,桔子、黄果、苹果、板栗、核桃等水干果,植物品种繁多,植被覆盖率 58.6 。野生动物兽类有岩羊、鹿子、野免、野鸡等几十种。 基层组织全镇有行政村16个,自然村264个,村民小组287个,村干部54名,其中女干部5名,村小组干部287名;有28个党(总支)支部,有党小组164个,其中有1个党总支,27个党支部,2个企业党支部,农村党小组113个;有党员1311人,其中男性党员1132人,占总数的86.3%,女性党员179人,占总数的13.7%,少数民族党员93人,占总数的7.1%,农村党员961人,占全镇总数的73.3%,农村男性党员839人,农村女性党员122人,农村少数民族党员86人;全镇有基层团委1个,团总支22个,团支部87个,有团员3820人,其中农村团总支16个,农村团支部41个,女团员1509人,少数民族团员292人,农村团员1284人。 农村经济农村经济稳步增长。2007年,全镇粮食总产达2232.7万公斤,人均有粮346公斤,比上年增1.2%,烤烟收购100万斤,产值614万余元;农村经济总收入28788.3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789.32元左右。其中种植业收入6369万元,经济作物收入407.15万元,畜牧业收入6532万元,渔业收入25万元,林业收入54万元,第二、三产业收入983.7万元,工资性收入6815万元。其他收入8009.61万元。 科技推广成效明显。全镇共完成优质稻推广600亩,专用型及特色玉米良种推广32000亩;生物多样性优化种植技术示范推广28000亩,脱毒马铃薯及加工型品种推广23000亩,马铃薯双垄高墒栽培10000亩;土壤测土配方施肥及专用肥推广8200亩,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治6500亩。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在狠抓粮、烟的基础上,注重发展薯类经济、生猪养殖、经济林果和蔬菜种植,加大农业内部结构、农产品结构调整力度,走好产业化发展的路子,实现了农业、林业、畜牧业的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农业产业结构得到了合理的调整。2006年种植蔬菜7000亩,种植烤烟5500亩、小春马铃薯2000亩、秋马铃薯2000亩、烤烟前作绿肥2500亩;完成造林3000亩,改造低产果园400亩,新增水干果面积300亩。 文化教育全镇有文化站1个,图书室7个,阅览室7个,图书藏量9853册,文艺、科教业余宣传队1支;有广播站 1个,广播室1个,电视录像设备2套(可自办节目);有老年活动室4个,敬老院2个。全镇16个村建有“民兵之家”和“妇女之家”活动室。举办“知荣辱、树新风”演讲比赛,并推荐1人参加市级比赛;7月1日组织 “缅怀先烈、永葆先进、入党宣誓、重温誓词”活动;积极开展文明单位(村)、“十星级文明户”、“333”九星工程创建活动;广泛开展“扶贫救助,尊老敬老”活动和法制宣传活动, 全镇有中学3所,完小16所,教学点56个,教师536人,小学教师306人,小学校舍面积32252平方米。2006年,在校学生11531人,小学生7774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5,初中生3757人,入学率达100;全镇免书费42万余元、免学杂费119万元;中考再创佳绩,上高中线557人,其中700分以上高分人数达14人。 教育基础设施得到强化,学校危房改造力度加大。20032005年,共投入校舍建设资金157.8万元,新建校舍2878平方米;购入250万元的教学设备;争取危房改造资金113万元,改造危房2193平方米;投资70余万元建设镇三中运动场,大门围墙及附属工程;社会各界投资90余万元,新建政协启智小学、翠峰小学,修缮里乐小学。2006年以来,投资120万元兴建联盟明德小学,投资175万余元对兴迤小学、阿迤完小等7所学校1505平方米D级危房进行改造;顺利完成田坝煤矿子弟学校与镇二中撤并工作,成立了中心完小和新二中。 基础设施境内交通便利,运输业蓬勃发展,乡村公路环网状基本形成。境内有省道鸡(街)至田(坝)二级公 路直通田坝,贵昆铁路(格以头喜鹊乐)支线直通田坝,海岱密德至贵州五一桥柏油路于2007年上半年开工建设,田坝至宝山柏油路正处在计划建设中;与贵州盘县隔清水河相望的新发、石塘、龙家等村均通出省便道公路,与海岱、东山、宝山等镇隔格香河相望的红岩、米田、新民、四坪等村均通出镇公路;以集镇为中心,辐射各村的乡村公路均已通达,各村之间的通村公路基本连通,全镇通村公路环网状基本形成。境内有四级客运站1个,大小客运汽车126辆,分别发往昆明、曲靖、宣威;有各种货运车辆420余辆,摩托车1400余辆,其中农用运输车126辆。 境内电力设施齐全,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基本结束,实现了村村通电。2000年以来实施了12500余户的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农民用电实现了“一降两改”;境内有降压站1座,田坝煤矿矸石发电厂1座,米田猫跳石水电站建设已经竣工,四坪达开水电站建设正在施工,石塘万口水电站建设正在进行房屋拆迁和土地征收等测量工作。 2007年,全镇有小一型水库1座(土木水库),塘坝13个,水池500个,小水窖1500个,饮水管路50余万米;已通自来水的农户有8360户,饮用井水的农户4430户,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农户6103户;水利工程有新进展,全年累计投资240余万元、投工48万个完成各类水利工程25件,其中沟渠1件,长4.75公里,田间沟渠2件4.05公里,新建设饮水管道5.8公里,修复水毁工程5件,加高加固堤防1.5公里,清淤河道2.5公里,加固水库1座,建小水池120个、水地窖369个,新增蓄水能力2.5万立方米,新增高山灌溉面积1500亩,改造中低产田2800亩,治理水土流失2平方公里,解决了600人、500头牲畜的饮水困难。 境内通讯网络覆盖全镇各村组,实现了村村通邮政,村村通电话。全镇电视覆盖率39.5,有5个村(田坝、石坝、土木、力行、新民)通有线电视,有线电视用户3800余户,拥有电视机农户9889户,其中安装有线电视农户3284户;全镇有固定电话2700余部,移动电话12000余部,移动基站13个,电信基站3个,联通基站6个,其中拥有固定电话或移动电话农户6991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6129户),广电、电信宽带光缆已通田坝。 境内集镇服务功能逐步完善,建设步伐加快。2005年,兴田街500米街道建设工程完工;2006年集镇电网改造工程结束;2007年9月,集镇街道路面改造工程完成,2008年下半年投入使用。据不完全统计,集镇内有工商户200余个,涵盖商品批发、零售等销售业,农副产品加工业,餐饮、住宿、娱乐、机动车维修等服务业,商品运销等运输业。 特色产业烤烟产业稳步发展。2007年,全镇共投资64万元新建水池3个200立方米、小地窖163个、管引6.8公里,建成基本烟(农)田1140亩。种植烤烟面积5000亩,全面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下达的烤烟生产任务。 “双百工程”实施成效明显。2007年,全镇生猪、牛、羊防疫密度达96%,W苗强制免疫密度达100%;禽流感免疫13万只,免疫密度达100%;推广青贮饲料9500吨,氨化饲料4500吨,工业饲料800吨,推广人工受精5246窝(头),生猪存栏6.3万头,禽出栏5万只,发展户均出栏肥猪2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户225户,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49%。 以煤炭为主的乡镇企业发展势头良好。2007年,全镇13对煤矿(井)生产原煤50.04万吨,生产焦煤2.6万吨,实现销售收入7560万元,同比增长13.8%;生产铁矿石1.2万吨,产值268万元,全年乡镇企业共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4000余人,工业实现营业收入6.25亿元,工业总产值达3.12亿元,工业化进程步伐加快。 人文地理境内居住着彝族、回族、白族、哈尼族、壮族、纳西族、傈傈族、藏族等8种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在30%以上的村1个,占30%以上的村民小组31个。龙家村委会属于彝族民族村,当地民俗民风淳朴,清明、端午节、六月二十四火把节等传统节日期间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民间活动,主要活动场地在龙家杨梅山。1997年7月28日在龙家村杨梅山鬼统箐举办了大型的彝族火把节,镇党委政府与龙家村主办,贵州盘县松鹤乡的彝族村民和田坝腊家村、龙家村分别组建1支代表队参加文艺节目表演,云贵邻近乡镇群众2万余人共庆彝家火把节。 境内文化历史悠久,自然风光秀美,民俗民风淳朴,乡风文明,生产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当地居民勤劳朴实,团结和睦,和谐共存。 一、人工建筑物 (一)四里座石桥:在宣威田坝镇新民四里座村北的格香河上,为单孔石桥,桥身以两岸的石灰岩峭壁为基础用一层五面平青石条拱砌而成。跨度 22.6 米,宽 4.6 米, 桥面距水面 28 米。两头无引桥。清同治时在此建桥,光绪时改石桥,民国10年(1921)毁于兵灾,13年重建现存石桥,是两岸数十里居民过河的唯一通道。1987年,宣威市人民政府又在石桥上空建了长60米,宽7米,距水面34米,跨度32米的钢筑混凝土公路大桥,形成“桥上桥”的壮美景观。1984 年市人民政府将其列为文物保护单位。 (二)格卓大桥:位于新发村南面清水河上,长30米,宽4.5米,承重1吨,石拱人行桥,民国十一年(1922)建,云贵边境交通桥。后94年重建。 (三)天生桥:位于四坪村驻地东北格香河上,两岸岩石挤近距离仅2米,搭木板可通行人。 (四)清水桥:位于云南省田坝镇与贵州省盘县特区四格乡接界处清水河上,于1993年6月1日竣工,大桥投资22万元。 (五)云贵渡船口大桥:位于云南省宣威市田坝镇腊家村与贵州盘县洒基镇、柏果镇接界处的清水河上,是农民自行设计,自己建造的钢架驿道桥。桥全长58米,高5.5米,宽1.88米,总投资20.23万元。于1999年4月建造,10月16日竣工。 (六)新民桥:位于新民村的新民小河上,是该村投资11万元建造,桥长25米,宽5.5米,于2001年4月22日竣工。 (七)滴水桥:位于力行村与中和村的女儿河上,该村在有关单位的援助下,投资28万元建造的,桥跨8米,高6.5米,宽5米,于2004年6月竣工。 (八)土木水库 (背阴田水库):位于土木村驻地东北背阴田村旁,1959 年建,蓄水 16 万立方米,灌溉面积 400 亩。99年列为市级水利扩建工程,由曲靖市,宣威市和田坝镇三级共同投资扩建,占地120亩,总投资680万元,扩建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