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总复习 中国现代史 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科技、教育、文化与社会生活课件.ppt_第1页
中考历史总复习 中国现代史 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科技、教育、文化与社会生活课件.ppt_第2页
中考历史总复习 中国现代史 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科技、教育、文化与社会生活课件.ppt_第3页
中考历史总复习 中国现代史 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科技、教育、文化与社会生活课件.ppt_第4页
中考历史总复习 中国现代史 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科技、教育、文化与社会生活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现代史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科技 教育 文化与社会生活 1 知道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 简述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的史实 2 我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和中美建交等史实 3 知道 两弹一星 的成功研制 籼型杂交水稻 的培育推广等标志性成果 以及 863计划 的制订 4 以人们衣 食 住 行 用等方面的变化为例 说明改革开放对人们生活方式所产生的影响 本单元有两个主题 一是国防与外交 二是科技教育文化 在中考中考查的形式以选择题为主 从内容上看 比较常考的知识点集中在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科技成就上 如第一颗原子弹爆炸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袁隆平与杂交水稻等相关内容都在考试中频繁出现 2012年中考 我们同样应该把重点放在新中国的外交成就与科技成就上 并且我们要注意知识点的纵深联系 比如将我们的科技成就与我国举办的一些国际盛事如深圳大运会等联系起来 以达到提高能力的目的 一 新中国的外交成就1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 2 1955年 在 上提出 的方针 3 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 4 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1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2 周恩来万隆会议求同存异3 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4 1979年1月1日 二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一星 东方红一号 人造地球卫星 1970年 2 研制成功的 被称为 袁隆平被称为 2 袁隆平籼型杂交水稻东方魔稻杂交水稻之父 3 经中国科学院科学家提议 国务院制定 简称 三 社会生活改革开放以来 人们的衣 食 住 行 用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从 到 3 1986年3月 高新技术研究开发计划纲要 八六三计划 三 追求温饱全面迈进小康社会 2011年广东 八六三计划 的制定与实施主要是为了 a 发展现代农业 解决温饱问题b 跟踪世界先进水平 发展高新技术c 发展基础教育 提高全民素质d 研制 两弹一星 增强国防实力解析 本题的考点是 八六三计划 的制定 此题是基础题 只要知道 八六三计划 的目的是为了跟踪世界先进水平 发展高新技术这一内容 此题可解 答案选b 答案 b 2011年茂名 这美妙的一瞬间 定格成永恒的纪念 你知道右图这幅照片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吗 a 中国顺利完成社会主义改造b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c 香港回归祖国d 中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解析 本题的考点是我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根据上图中的时间1971年分析 中国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时间是在1956年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在1971年 香港回归祖国在1997年 中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在2001年 故选择b 答案 b 乔冠华仰天大笑 1971年 2011年湛江 新中国成立以来 外交成就举世瞩目 下列哪一事件反映了20世纪70年代我国的重大外交成就 a 中国在上海举办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b 中美建交c 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d 周恩来访问印度解析 本题的考点是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成就 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在a选项中 中国是在2001年在上海举办apec会议 b 中美建交 发生在1979年 c d选项都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 故答案选择b 答案 b 2011年清远 20世纪90年代以来 我国积极参与地区和全球性的经济组织活动 下列属于我国参与全球性经济组织活动的是 a 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b 成立中国 东盟自由贸易区c 积极加强与欧盟的合作d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世界贸易组织的理解 难度较小 抓住关键词 参与全球性的经济组织活动 在四个选项中 a b c都是区域性的经济组织 只有d选项的世界贸易组织是全球性的 故答案选d 答案 d 2011年潮州 20世纪70年代 有位美国驻联合国代表曾就一件大事发表感慨 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 结合下图 五星红旗在联合国大厦前飘扬 判断 这个 转折点 是 五星红旗在联合国大厦飘扬 a 1955年万隆会议召开b 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c 1972年中日建立外交关系d 1979年中美建立外交关系解析 本题的考点是我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史实 根据题干中的时间 20世纪70年代 可以将a排除 再结合上图 五星红旗在联合国大厦前飘扬 容易得出答案b 答案 b 一 选择题1 20世纪70年代 能说明中国对外关系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历史事件是 a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 参加万隆会议c 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d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 2 有人用 梅开三度 来形容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你认为 梅开三度 不包括 a 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b 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c 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d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解析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20世纪50年代 答案 d 3 1971年11月8日美国 时代 周刊将周恩来总理作为封面人物 是因为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a 万隆会议的召开b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c 中美关系正常化d 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解析 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答案 b 4 20世纪中后期 中国的外交事业取得新发展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在回忆录中说道 宣读公告只用了三分钟 但却成了本世纪最出人意料的外交新闻之一 这 出人意料的外交新闻 为下列哪件事情奠定了基础 a 1955年万隆会议召开b 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c 1972年中日建立外交关系d 1979年中美建立外交关系解析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中美双方在上海签署了 中美联合公报 为此中美关系开始由对抗走向正常化 这为1979年中美建立外交关系打下基础 答案 d 5 2008年9月 神舟七号 成功发射 我国宇航员首次实现太空行走 这是我国在空间技术领域取得的又一突破 追溯历史 上世纪70年代 我国在同一领域取得的成就是 a 第一颗原子弹实验成功b 第一颗氢弹实验成功c 东方红一号 发射成功d 中近程地地导弹试飞成功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题干的理解与我国空间技术领域取得的成就的识记 通过对题干中的 空间技术领域取得的又一突破 上世纪70年代 这几个有效信息进行分析 可以得出这一成就是 东方红一号 发射成功 答案 c 6 美国经济学家唐 帕尔伯格曾赞誉一位世界名人 他 引导我们走向一个丰衣足食的世界 被赞誉的是 a 邓稼先b 袁隆平c 爱迪生d 达尔文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题干材料的理解与袁隆平 杂交水稻之父 知识的识记 从题干 他 引导我们走向一个丰衣足食的世界 可以得出被赞誉的是袁隆平 答案 b 7 下列与右图所反映的科技成就有关的是 a 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 1970年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东方红一号 发射成功c 2003年中国成功发射第一艘载人飞船 神舟五号 d 1997年11月顺利实现三峡大江的截流 a 8 2008年9月27日16点43分 翟志刚成功实现了中国首次太空行走 标志着中国的航天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中国进入航天时代的重大标志是成功发射了 a 东方红一号 b 试验通信卫星c 神舟五号 d 嫦娥一号 解析 1970年我国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东方红一号 答案 a 二 非选择题16 阅读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50年代 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 参加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国际政治舞台上开始有了 中国声音 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 我国外交取得了显著成就 其中之一就是西方世界许多国家与中国建交 如 美国 意大利 加拿大 联邦德国 澳大利亚 英国等 材料三 改革开放以后 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 中国政府开展了务实的 全方位的外交活动 发展同所有国家的友好关系 积极参加国际及区域性组织 在双边与多边外交领域内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 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了和平有利的国际环境 1 20世纪50年代 国际政治舞台上的 中国声音 主要指什么 2 20世纪70年代 为中国外交新局面的出现创造了良好国际环境的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