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范文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学习,我们对工程地质与土力学有了深刻的认识与了解,掌握了关于工程地质与土力学中的基本知识,但是书本上的知识与实际情况往往有很大的差距,所以为了更好点的认识地质现象,加深对其了解,我们08级土木工程专业在六月三号在刘传孝老师的带领下开始我们的地质实习。一、地质实习的目的1、 学会对岩石的肉眼判别2、 了解馒头山沉积岩的每一层的岩石组成及其颜色、厚度等3、 学会地质罗盘的使用方法4、 用地质罗盘测量实地测量岩层的产状(走向、倾向、倾角)5、 掌握褶皱的基本知识和判断背斜、向斜的能力6、 现场认识断层、滑坡、岩层,背斜、向斜等地质现象二、地质实习的过程 我们的实习分为两天(六月三、四号),六月三号实习地点是长清张夏镇满寿山和灵岩寺, 实习项目是满寿山的岩层构成和滑坡、断层现象,六月四号的实习地点是苏庄,实习项目是背斜构造和地质罗盘的实习,六月四号下午我们结束地质实习,返回学校。三、实习的内容1、认识满寿山的岩层馒头山,海拔408米,位于济南市长清区张夏镇境内,当地老百姓习惯称此山为“馍馍山”、“满寿山”,或者高雅的称为曼寿山。2003年,馒头山被世界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世界第三地质名山,当年又被列入省级地质自然遗迹保护区。馒头组主要由紫红色、黄绿色等杂色页岩及泥质、白云质灰岩组成。底部不整合于泰山杂岩的肉红色片麻状花岗岩之上。下部灰岩中含磁石结核和条带,上部页岩中具微细水平层理,中部页岩含有三叶虫化石中华莱德利基虫。厚度119米。在开始实习前,刘老师将此次实习分为三组-馒头组(十层)、毛庄组(六层)、徐庄组(五层)。一、 馒头组第一层是由页岩组成,厚约两米,岩层呈现黄绿色,局部呈现灰色,风化程度非常的严重,裂隙发育大,我们在工程中应尽量避开第二层是由石灰岩组成,该层岩石深入山体,厚约四米,岩石呈灰绿色,此处的裂隙极有可能发育成溶洞,所以工程中应注意勘探。第三层是页岩,厚约八米,岩石呈现黄绿色,局部呈现褐色第四层是由页岩组成,厚约十三米,颜色显紫色第五层是由石灰岩组成,厚度约六米,颜色呈现土黄色,裂隙发育轻微,有利于工程实施, 第六层是由页岩组成,厚度约四米,颜色呈现黄绿色。第七层是由石灰岩组成,厚度约两米,颜色呈现绿色,空隙发育,石灰岩表面覆盖物为填充在裂隙中的杂质。 第八层为页岩,厚度约七米,颜色为紫红色风化程度比较大 第九层为石灰岩,厚度约两米,颜色为灰白色,纵向裂隙发育比较大,但是横向裂隙发育小,前度较高。 第十层是由页岩组成,厚度约五米,颜色呈鲜红色,由于该层位于山顶,所以此处岩石风化严重。二、毛庄组 第一层是由页岩组成,厚度约四米,颜色为紫红色,页岩中含有云母 第二层是由页岩组成,厚度约为十三米,颜色呈现紫红色 第三层是由页岩组成,厚度约为四米,颜色为紫红色,由于该处地势高以及各种外力因素,使得该岩层水土流失严重,表面基本无植被覆盖 第四层:灰色鲕状石灰岩,厚零点八米。第五层:灰色石灰岩,厚零点二米。第六层:灰色鲕状石灰岩,厚零点三米。二、 徐庄组 由于徐庄组地势陡峭,我们不能继续前行,所以未能近距离观察徐庄组的岩层组成。2、认识滑坡与断层下午我们到达灵岩寺附近,开始下午的实习,主要是认识滑坡,断层以及一块花岗岩。首先老师将我们带到实习地点,指着远处的山体让我们找出断层的上盘,下盘,断层线,断层面以及滑坡体,然后详细讲解了该处滑坡和短层,在山路的一边同学们边听边记,最后老师带我们去看了一块花岗頒岩,三号的实习结束,3、认识苏庄断 六月四号,我们开始了第二天实习,首先是一处断层,这处断层比昨天的更有价值与意义,因为该处断层断距小,我们能看的很清楚上盘,下盘等,而且该处断层低。加深了对断层的认识。4、地质罗盘的实习及背斜的判定地质罗盘仪是进行野外地质工作必不可少的一种工具。借助它可以定出方向,观察点的所在位置,测出任何一个观察面的空间位置(如岩层层面、褶皱轴面、断层面、节理面等构造面的空间位置),以及测定火成岩的各种构造要素,矿体的产状。 岩层走向是岩层层面与水平面交线的方向也就是岩层任一高度上水平线的延伸方向。测量时将罗盘长边与层面紧贴,然后转动罗盘,使底盘水准器的水泡居中,读出指针所指刻度即为岩层之走向。岩层倾向是指岩层向下最大倾斜方向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恒与岩层走向垂直。测量时,将罗盘北端或接物觇板指向倾斜方向,罗盘南端紧靠着层面并转动罗盘,使底盘水准器水泡居中,读指北针所指刻度即为岩层的倾向。背斜是褶皱的一种,为岩层向上拱起的拱形褶皱,经风化,剥蚀后露出地面的底层,分别向两侧成对称出现,老地层在中间,新地层在两侧,另外褶皱也包括向斜,其为岩层向下弯曲的槽型褶皱,经风化、剥蚀后,露出地面的地层分别向两侧成对称出现,新地层在中间,老地层在两侧。自然界的背斜和向斜相互连接、相间排列,常是多个连续出现。正常情况下背斜呈背形向斜呈向形是褶皱的两种基本形式。褶皱要素:褶皱要素是指褶皱的各个组成部分,主要有:核、翼、转折端、枢纽、轴迹、脊线和槽线、褶轴。 结束断层的实习,我们继续登山,开始褶曲的认识与实习,首先,老师将我们带到一个牙口让我们判断一下该处是向斜还是背斜,同学都说是向斜,老师说过一会就知道答案了,咱们慢慢的揭露它,然后我们在刘老师的指导下对地质罗盘进行了实习,同学们分组测量,我所测得岩石产状如下:走向NE35,倾向NE360,倾角45 。 在结束了罗盘的实习,我们继续上行,在途中老师不时停下给我们讲解背斜与向斜的判定方法,我们从中知道背斜与向斜不能简单通过直观的感觉来判断,就像这个山他就是一个背斜构造,虽然在途中非常像向斜,当我们走到最后一个山头的时候,结果就出来了,这就是一个背斜构造,是由于地质运动的时候,两侧受力不均造成背斜的一翼陡峭,而另一翼缓,所直观看上去容易造成错误判断。 在看完了,这个背斜构造后, 我们的实习全部结束,下午返校。四、实习的结论 1、我们在实习过程中学到了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缩小了书本与实际的差距2、学会了地质罗盘的使用,测得岩层产状,3、掌握了背斜与向斜的基本判定4,、对断层与滑坡等地质现象有了进一步认识,理论联系实际。5,、了解了馒头山的岩层构造,对沉积岩有了更深的认8九龙山组九龙山组属于中侏罗世早期地层,是长山峪群下部的一个组,主要出露于中国河北尚义、下花园、丰宁、滦平、承德、平泉、阳原、蔚县及北京西山等地。岩性为灰绿、紫红色砂岩、凝灰岩夹灰褐色砾岩及砖红色泥岩,厚551520米。含植物化石、石膜蕨型锥叶蕨、侧羽叶、小异羽叶,瓣鳃类化石:Ferganoconchacorta,鱼类化石Ptychole-poides,介形虫Darwinulasarytimensis等。本组与下伏门头沟群下花园组呈角度不整合接触,与上覆髫髻山组呈平行不整合接触。 摘要 请用一段简单的话描述该词条,马上添加摘要。 地层名称:九龙山组 地层名称(英文):Jiulongshan Fm 地层单位编码:05-11-0028 地层地质年代:J2 命名: 叶良辅,1920年。北京西山地质志。地质专报,甲种1。 特征: 层型:正层型 北京市门头沟区岳家坡南山九龙山组剖面。北京市地质调查所,1989,15万石景山幅、良乡幅区调报告。 特征:为一套灰紫和灰绿色陆相碎屑及含火山碎屑沉积岩。包括砾岩、砂岩、粉砂岩、粘土岩,以及凝灰质砾岩、凝灰质砂岩和凝灰质粉砂岩。下与龙门组平行不整合接触,上与髫髻山组不整合接触。 分布:津、京、晋、冀。龙门组龙门组(Longmen Fm)的时代属中侏罗世。分布于北京西山地区。命名剖面位于北京西山门头沟龙门村北山坡。为灰黑、黑色粉砂岩、炭质粉砂岩与灰、绿灰色砂岩、含砾粗砂岩互层,夹灰色砾岩及煤线,底砾岩普遍发育(210米),且较稳定,与下伏窑坡组和上覆九龙山组均呈假整合接触。厚160395.5米。含植物化石Todites denticulata、T williamsoni、Clathropteris pekingensis、Cladophlebis aff scariosa、Pterophyllum sp.、Anomozamites sp.、Nilssoniopteris vittata、Elatocladus manchurica、Podozamites sp.等。双泉组层型:正层型 北京天台山天台寺剖面。特征:为一套砂岩、页岩夹砾岩。下部为紫红色、灰绿色,上部为灰绿色灰白色。与下伏石盒子组为整合接触,和上覆杏石口组为平行不整合接触。分布:北京。备注: 又称双泉统、双泉系。马家沟组原称“马家沟石灰岩”,属中奥陶世早期,最初命名地点在中国河北开平盆地马家沟,故名。分布于华北及东北南部,在河北,广泛分布于尚义平泉以南的山区。本组自下而上可分为四个组:北庵庄组(山东省新泰市的北庵庄):豹皮灰岩和薄层灰岩,含多泡角石、鄂尔多斯角石、五顶角石,厚约150米;马家沟组(经过厘定后的),块状灰岩,自上而下含四个化石带:东方古等称三叶虫带;假隔壁灰角石带;盘珠角石烟台脊旋螺带;少环豆房沟角石带。厚约150米。阁庄白云岩(山东省新泰市的阁庄),无化石,厚65米;八陡组(山东省淄博市八陡附近山坡),棕灰色厚层灰岩夹豹皮灰岩,含鹦鹉螺棱角石属、鞘角石属、八陡角石属等。厚90米,与下伏亮甲山组呈整合接触。在河北,本组从中厚至厚层泥质灰岩、白云质灰岩为主,底部常以角砾状灰岩、薄层钙泥质白云岩、钙质页岩与下伏亮甲山组分界(平行不整合或整合)。厚100350米,富含化石,其中以头足类最盛,此外,牙形石也很丰富,其中以Tangshanoduslangshanensis最为特征,可建立化石带。根据三叶虫及头足类发育特征,本组在河北自下而上建立三个化石带:Eoisotelus带;Polydesmoa-wutinoceras带;ordosoceras-Pseudoskimoceras带。 特征:层型:正层型 河北省唐山市赵各庄长山马家沟组实测剖面。周志毅、陈均远等,1983,唐山地区奥陶系的新观察。地层学杂志,7(1)。 特征:平行不整合于亮甲山组或三山子组之上、本溪组之下,灰色厚层巨厚层灰岩夹白云岩、角砾状灰岩、角砾状白云岩。灰岩与白云岩组成一至数个韵律层。 分布:冀、宁、甘、陕、豫、鲁、皖、苏、辽、内蒙古、晋、津、京、吉。 备注:原名Machiakou limestone,中国区域地层表,1958年称为马家沟统,一度曾被划分为上、下马家沟组,上、中、下马家沟组,因不符合命名原则被停用。本组为一明显穿时的岩石地层单位。 同物异名:同物异名 珠角石灰岩、峰峰组、磁县组、军山组;河南又称为同义村组;山东称为济南石灰岩(群)、阁庄组(段)、八陡组(段)、北厣庄组、东黄山组、纸房组、土峪组、五阳山组、石炭石灰岩等;苏、皖曾称为肖县组(段)、青龙山组(段)、老虎山组(段)、寨山组(段)、大泉组(段)、晁所组(段)、白土组、小家峪组;辽宁曾称豆房统、四眼统、五顶统、缸窑统;内蒙古称三道坎层(组)、卓子山石灰岩(组);宁夏曾称天景山组、麻川组、水泉岭组、下岭南沟组、前中梁子组、中梁子组、大南池组;甘肃曾称为三道沟组等。上述有的已停用,有的在省内作为段级地层单位仍在应用。 八奇洞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距著名的潭柘寺仅500米.八奇洞古洞幽深,全长1350米,以独一无二的褶皱“8”字以及八大奇观而著名,因此被誉为“天造地设,神洞奇观”。历史上素有“先有潭柘寺,后有幽州城”的说法。佛教在我国晋朝刚传入燕城时,许多高僧就是在潭柘寺这一带传经布道,因此,洞中有很多神似的佛祖像,和众僧修行图。 八奇洞有三个大厅,沿途28个景点,与古天文学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职场英语常用词汇自测版
- 公司薪资计算及福利设计
- 城市绿化项目养护技术方案
- 房产销售合同模板与注意事项
- 墨江安全员b证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七年级英语期末句子更正专项训练
- 职工宿舍安全问题库及答案解析
- 林业安全生产培训试题及答案解析
- 监理安全生产题库及答案解析
- 护理学专业结业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4-2030年全球汽车级智能座舱SoC芯片行业现状、重点企业分析及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解读
- 菇棚空调机组安装施工方案
- 劳务外包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标)
- 生鲜乳质量安全
- 建筑施工危险性较大工程验收表
- 新加坡《合成数据生成指南》
-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测试题试卷(含答案)
- 《加油站消防安全教育》培训
- 汽车智能制造技术课件
- 辽宁省沈阳市郊联体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数学试卷(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