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及口服降血糖药ppt课件_第1页
胰岛素及口服降血糖药ppt课件_第2页
胰岛素及口服降血糖药ppt课件_第3页
胰岛素及口服降血糖药ppt课件_第4页
胰岛素及口服降血糖药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十二章胰岛素及口服降血糖药 糖尿病 由于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和 或 胰岛素生物学效应降低引起的以碳水化合物 蛋白质 脂肪代谢紊乱为特征的综合征 其临床的典型症状为慢性高血糖 糖尿病的类型 1型 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 insulin dependentdiabetesmellitus IDDM 2型 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 non insulin dependentdiabetesmellitus NIDDM 胰岛B细胞破坏胰岛素绝对缺乏 胰岛素抵抗 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反应降低 胰岛素 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一 糖尿病血管病变 二 糖尿病性心脏病 三 糖尿病性肢端坏疽 微血管病 糖尿病视网膜病 糖尿病肾病大血管病变 动脉粥样硬化 冠状动脉疾病 心肌缺血 心肌梗死心脏自主神经病 心动过速心肌病 充血性心力衰竭 一 胰岛素 按照起效快慢 活性达峰时间及作用持续时间分类按照制剂来源 给药途径分类 注射用普通胰岛素基因重组人胰岛素口服胰岛素 第一节胰岛素及胰岛素类似物 临床应用 IDDM NIDDM经饮食控制或用口服降血糖药未能控制者 糖尿病发生各种急性或严重并发症者 合并重度感染 消耗性疾病 高热 妊娠 创伤以及手术等的各型糖尿病 细胞内缺钾者 胰岛素与葡萄糖 氯化钾合用可促使钾内流 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 低血糖症 为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反应性高血糖变态反应胰岛素抵抗脂肪萎缩 如何处理 胰岛素抵抗 insulinresistance 是指正常量的循环胰岛素产生低于正常的生物学反应 发生 胰岛素剂量过大 未按时进餐 肝肾功能不全 升血糖反应有缺陷者 早期症状表现短效制剂 饥饿感 心跳加快 出汗 焦虑 震颤等 严重者引起昏迷 惊厥及休克 甚至脑损伤及死亡 长效胰岛素 以头痛和精神 运动障碍为主要表现 预防及缓解措施 应教会病人熟知反应症状 以便及早发现和进餐 或饮用糖水等 抢救 严重者应立即静脉注射50 葡萄糖 二 人胰岛素类似物 一 速效胰岛素类似物优点 便于灵活应用 快速起效并快速恢复 药物吸收较稳定 门冬胰岛素 insulinaspart 药理作用 本药是将人胰岛素氨基酸链B28位的脯氨酸由天门冬氨酸替代而成 通过电荷排斥效应阻止胰岛素单体或二聚体的自我聚合过程 从而达到比药用胰岛素起效快的目的 通过与脂肪和肌肉细胞上的胰岛素受体结合 促进葡萄糖的摄取 抑制葡萄糖从肝脏的释放 进而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 临床应用 用于糖尿病患者的皮下持续性泵入治疗 二 超长效胰岛素类似物 作用时间更长 主要用于24h长期控制血糖与速效胰岛素类似物联合应用 能很好的模拟正常人的生理性胰岛素分泌 使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得到24h理想控制 甘精胰岛素 insulinglargine 甘精胰岛素在pH4的环境下呈澄清溶液状态 注射到皮下 pH为7 4 后形成细小的胰岛素微沉淀 这些微沉淀在较长的时间里持续稳定地释放胰岛素单体 皮下注射后1 2h起效 作用可维持24h以上 用于治疗NIDDM患者和6岁以上儿童及成人IDDM患者的高血糖症 每天只需给药1次 保持在24h内持续释放而无峰值变化 一 磺酰脲类 第二节口服降糖药 药理作用与机制 l 降血糖作用机制 刺激胰岛素释放 药物与磺酰脲类受体结合 阻滞ATP敏感的钾通道 阻止钾外流 细胞膜去极化 电压依赖性钙通道开放 胞外钙内流 触发胞吐作用 胰岛素释放 降低胰岛素的代谢 增强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增加胰岛素与其受体的结合与及受体的结合能力 对胰岛功能尚存的病人有效 2 对水排泄的影响氯磺丙脲抗利尿作用 治疗尿崩症3 对凝血功能的影响为第三代磺酰脲类的特点 临床应用 糖尿病尿崩症只用氯磺丙脲 不良反应 胃肠不适皮肤过敏嗜睡 眩晕 神经痛黄疸和肝损害 氯磺丙脲尤较多见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及溶血性贫血持久性的低血糖症长其应用可能引起甲状腺功能减退动物致畸作用 药物相互作用 血浆蛋白结合率高水杨酸类 保泰松 吲哚美辛 香豆素类 磺胺类 青霉素 二 双胍类 二甲双胍作用机制 促进脂肪组织摄取葡萄糖增加肌肉组织中糖的无氧酵解降低葡萄糖等在肠道吸收减少肝内糖原异生 减少葡萄糖的生成改善胰岛素与其受体的结合和受体后机制 增强胰岛素的作用抑制胰高血糖素释放 降血糖降血脂降体重 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主要用于轻症糖尿病患者 尤适用于肥胖及单用饮食控制无效者严重不良反应 乳酸性酸血症 酮血症等 三 胰岛素增敏剂 噻唑烷酮类化合物 罗格列酮 rosiglitazone 吡格列酮 pioglitazone 曲格列酮 troglitazone 药理作用与机制 罗格列酮与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 结合 增强一系列改善胰岛素敏感性的蛋白和基因的表达1 促进骨骼肌葡萄糖的摄取 糖原合成和葡萄糖氧化2 增加脂代谢合成相关基因和酶的表达 调节脂肪细胞信号分子的贮存和释放3 增加外周组织的胰岛素的敏感性 改善胰岛B细胞功能 主要用于胰岛功能尚存的胰岛素抵抗的糖尿病病人和其他降糖药疗效不佳的2型糖尿病者 临床应用 不良反应 副作用主要有嗜睡 水肿 血液稀释 肌肉和骨骼痛 头痛 消化道症状 腹泻 恶心 呕吐 等 胰高血糖素样肽 1激动剂 胰高血糖素样肽 1激动剂 依克那肽是长效GLP 1受体激动剂 通过长效激动GLP 1受体 在不引起低血糖和体重增加的基础上治疗2型糖尿病 其适应证 单用二甲双胍 磺酰脲类制剂或两种药物联合治疗达不到目标血糖水平的糖尿病患者 脂肪酸代谢干扰剂 脂肪酸代谢干扰剂依托莫司通过抑制肉碱脂酰转移酶 而明显减少NIDDM患者的脂肪酸氧化 增加葡萄糖的利用 降低血糖 还可降低血脂和对抗酮血症 对1 2型糖尿病均有效 阿卡波糖 acarbose 机制 在小肠上皮刷状缘与碳水化合物竞争水解碳水化合物的糖苷水解酶 glycoside hydrolase 从而减慢水解及产生葡萄糖的速度并延缓葡萄糖的吸收 单独应用或与其他降糖药合用 降低餐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 HbA1C 主要副作用为胃肠道反应 四 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瑞格列奈 repaglinide 作用机制 与磺酰脲类同模仿胰岛素的生理分泌 有效降低餐后血糖主要适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 老年糖尿病患者也可服用 且适用于糖尿病肾病者 五 促胰岛素分泌药 2型糖尿病早期起始胰岛素治疗 胰岛素抵抗和胰岛 细胞功能减退是引发2型糖尿病的两个重要因素 2型糖尿病早期以胰岛素抵抗为主 胰岛 细胞代偿性分泌胰岛素 使血糖维持在正常范围 随病情进展 当胰岛 细胞不能分泌足够的胰岛素时 便出现高血糖 持续的高糖毒性可刺激 细胞持续分泌胰岛素 进而致使 细胞数量减少 直至功能衰竭 如果此时通过某种治疗使 细胞得到暂时休息 将有可能部分或全部恢复 细胞的功能 六 胰淀粉样多肽类似物 醋酸普兰林肽 pramlintideacetate 醋酸普兰林肽是胰淀粉样多肽的类似物 普兰林肽可以延缓葡萄糖的吸收 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减少肝糖生成和释放 具有降低糖尿病患者体内血糖波动频率和波动幅度 改善总体血糖控制 主要用于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的辅助治疗 但不能替代胰岛素 七 醛糖还原酶抑制剂 醛糖还原酶抑制剂依帕司他 epalrestat 可有效改善机体聚醇代谢通路异常 从而预防和延缓糖尿病并发症 依帕司他可以改善糖尿病病人尾部神经和坐骨神经的传导速率 并可抑制坐骨神经中神经纤维密度的下降 该药可以有效预防并改善糖尿病并发的末梢神经障碍 振动感觉异常等症状 保护胰岛功能的可能机制 早期使用胰岛素治疗 可使2型糖尿病患者尽快达到良好的血糖控制 消除葡萄糖毒性作用 部分恢复早时相胰岛素分泌 保护胰岛 细胞 并延缓并发症的发生 因此在临床 胰岛素的治疗不应认为是口服药物治疗失败后的最终手段 大纲要求 掌握胰岛素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熟悉其常用制剂与用法 掌握口服降血糖药的分类及降血糖的作用机制 不良反应及临床应用 A型题 1 关于胰岛素的作用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A 促进脂肪合成 抑制脂肪分解B 抑制糖原分解 促进糖原的合成C 促进葡萄糖转运 加速葡萄糖的氧化和酵解D 促进钾离子进入细胞 降低血钾E 抑制蛋白质合成和氨基酸的转运 2 胰岛功能丧失时 仍具降血糖作用的药物有A 苯乙双胍B 甲磺丁脲C 瑞格列奈D 格列本脲E 胰高血糖素样肽 1 答案 答案 3 既可用于2型糖尿病治疗又可用于尿崩症的治疗的药物是A 垂体后叶素B 氢氯噻嗪C 氯磺丙脲D 甲苯磺丁脲E 苯乙双胍 4 磺酰脲类降血糖作用的主要机制是A 促进葡萄糖分解B 增强胰岛素的作用C 刺激胰岛B细胞释放胰岛素D 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E 使细胞内cAMP减少 答案 答案 5 格列本脲降血糖的主要作用机制是A 拮抗胰高血糖素的作用B 增强糖的无氧酵解C 抑制葡萄糖的肠道吸收D 刺激胰岛B细胞释放胰岛素E 升高血清糖原水平 6 容易造成乳酸血症的药物是A 甲福明B 优降糖C 氯磺丙脲D 依克那肽E 胰岛素 答案 答案 7 以胰高血糖素样肽 1 GLP 1 为靶点的降血糖药物是A 醋酸普兰林肽B 依克那肽C 氯磺丙脲D 阿卡波糖E 罗格列酮 8 抑制 葡萄糖苷酶的降糖药是A 格列本脲B 磷酸西他列汀C 阿卡波糖D 胰岛素E 二甲双胍 答案 答案 9 可增强磺酰尿类降血糖作用的药物是A 双香豆素B 口服避孕药C 异丙肾上腺素D 糖皮质激素E 噻嗪类利尿药 10 格列本脲的适应证是A 重型糖尿病B 尿崩症C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 糖尿病昏迷E 2型糖尿病单用饮食治疗无效者 答案 答案 B型题 A 胰岛素B 阿卡波糖C 氯磺丙脲D 二甲双胍E 罗格列酮 11 可用于尿崩症治疗的是12 糖尿病人妊娠时应选用13 属于胰岛素增敏剂的是14 肥胖和超重患者用饮食疗法控制血糖不佳时宜选用15 抑制寡糖分解的药物是 答案 答案 X型题 16 有关降血糖药正确的描述应该是A 胰岛素慢性耐受与免疫反应有关B 肝功能不良者禁用氯磺丙脲C 双胍类可以引起乳酸血症D 低血糖症是胰岛素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不良反应E 胰岛素与碱性蛋白结合可延缓吸收 17 对下列药物正确的描述应该是A 甲福明不被肝脏代谢 大部分以原型经肾脏排出B 胰岛素主要在肝 肾灭活 也可被肾胰岛素酶直接水解C 甲苯磺丁脲在肝内被氧化成羟基化物 并迅速从尿中排出D 氯磺丙脲因排泄慢 作用维持时间最长E 胰岛素急性耐受者与血中拮抗胰岛素的物质增多有关 答案 答案 18 胰岛功能丧失仍有降血糖作用的药物是A 胰岛素B 优降糖C 甲福明D 氯磺丙脲E 甲苯磺丁 19 具有促进胰岛素分泌作用的药物是A 格列美脲 B 依克那肽C 磷酸西他列汀D 二甲双胍E 阿卡波糖 答案 答案 20 下列属于人胰岛素类似物的是A 诺和灵RB 鱼精蛋白锌胰岛素C 门冬胰岛素D 赖脯胰岛素E 甘精胰岛素 21 胰岛素常见不良反应有A 胃肠反应B 低血糖症C 胰岛素抵抗D 脂肪萎缩E 过敏反应 答案 答案 22 非胰岛素类降糖药包括A 餐时血糖调节剂B 葡萄糖苷酶抑制剂C 诺和灵RD 磺酰脲类E 双胍类 23 下述需首选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是A 合并高热的各型糖尿病B 合并妊娠的糖尿病C 合并消耗性疾病的各型糖尿病D 轻或中度糖尿病E 合并重度感染的糖尿病 答案 答案 简答题 1 试述胰岛素的生理作用 2 磺酰脲类降糖药的临床应用及作用机制3 噻唑烷二酮类化合物药理作用 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 选择题答案 1E 6A 7B 8C 9A 10E 2A 3C 4C 5D 11C 16ABCDE 17ABCDE 18AC 19ABC 20CDE 12A 13E 14D 15B 21BCDE 22ABDE 23ABCE 简答题答案 1 胰岛素可增加葡萄糖的转运 加速葡萄糖的氧化和酵解 促进糖原的合成和贮存 抑制糖原分解和异生 能增加脂肪酸的转运 促进脂肪合成 抑制脂肪分解 可增加氨基酸的转运 促进核酸 蛋白质的合成 抑制蛋白质的分解 促进K 内流 增加细胞内K 的浓度 降低血钾 2 临床应用 糖尿病 用于胰岛功能尚存的2型糖尿病 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且单用饮食控制无效者 治疗尿崩症 仅可选用氯磺丙脲 作用机制 刺激胰岛B细胞释放胰岛素 当磺酰脲类药物与受体结合后 可阻滞钾通通 减少钾外流 致使细胞膜去极化 促使电压依赖性钙通道开放 胞外钙内流 触发胞吐作用及胰岛素的释放 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提高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增加靶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的数目和亲和力 3 药理作用 改善胰岛素抵抗 降低高血糖提高细胞对葡萄糖的利用而发挥降低血糖的疗效 改善脂肪代谢紊乱 对2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具有防治作用 改善胰岛B细胞功能 临床应用 主要用于治疗胰岛素抵抗和2型糖尿病 作用机制 活化的PPAR 与几种核蛋白形成杂化二聚体复合物 导致脂肪细胞分化产生大量小脂肪细胞 增加了脂肪细胞总量 提高和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 同时使脂肪组织上胰岛素介导的葡萄糖转运蛋白4 GLUT 4 的表达增加 增强胰岛素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