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 连续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学习目标1.理解0_和0+时刻系统状态的含义,并掌握冲激函数匹配法2.理解冲激响应、阶跃响应的意义,掌握其求解方法3.掌握系统全响应的两种求解方法:自由响应和强迫响应4.熟练掌握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的定义和求法;5.会分辨全响应中的瞬态响应分量和稳态响应分量;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掌握卷积积分的定义、代数运算规律和主要性质,并会用卷积积分法求解线性时不变系统的零状态响应。教学内容2.1 引言线性连续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就是一个建立和求解线性微分方程的过程。一、建立数学模型建立数学模型就是根据力学、电学等物理学规律,得到输入和输出之间满足的数学表达式。数学模型的建立过程与应用系统的特性有关。例如,对于经典力学理论,主要是依赖于牛顿定律;对于微波和电磁场而言,组要依赖于麦克斯韦方程;本课程主要研究的是由电阻、电容、电感等器件构成的集总参数电系统,它的数学模型的建立主要有依赖于KCL 和KVL方程。在物理课程和电路分析课程中已经提供了相应的理论和方法。连续时间系统处理连续时间信号,通常用微分方程描述,若输入输出只用一个高阶的微分方程相连系,而且不研究系统内部其他信号的变化,这种描述系统的方法称为输入输出或端口描述法。系统分析的任务就是对给定系统模型求系统的输出。系统时域分析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微分方程的求解,另一方面是已知系统单位冲激响应,将冲激响应与激励信号进行卷积,求出系统的响应;同时引入近代系统时域分析方法,将建立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两个重要的基本概念。本章还将说明微分方程的算子符号表示法,它使微分方程的表示及运算简化。最后,简单介绍“分配函数”的概念。2.2 微分方程的建立与求解为建立线性系统的数学模型,需列出描述系统特性的微分方程表达式,现举例说明微分方程的建立方法。一、复习R,L,的电压电流关系。+ +C+例2-1 :如下图所示为RLC并联电路,求并联电路的端电压与激励源间的关系。+由KCL得: (1)将以上三式代入上方程(1)得:若组成系统的文件都是参数恒定的线性元件(且无储能),则构成的系统是线性时不变系统。对于复杂系统,设激励信号为,响应为,则可用一高阶的微分方程表示 (2)若方程(2)的及其各阶导数都为零,则方程称为齐次方程 (3)由经典法可知,方程(2)的解由齐次方程和特解两部分组成。齐次解是齐次方程的解。齐次方程解的形式为函数的线性组合,将代入方程(3)得 (4)方程(4)称为方程(2)的特征方程,对应的n个根称为微分方程的特征根。若特征根无重根,则若是K阶重根,则例1求的齐次解例3求的齐次解解其特征方程为 特解的函数形式与激励函数形式有关求解方法是将激励代入方程(2)右端,化简右端函数式称为“自由项”,根据自由项选特解函数式,代入方程后,求得特解的待定系数,即可求出特解激励函数与特解的对应关系,见P46表2-2。例:2-4给定方程若(1),(2)分别求两种情况下此方程的特解解:(1)将代入方程得:自由项为故设特解代入方程得对比系数得:(2)当,可选,代入方程后得于是特解于是完全解若给定微分方程和激励信号,在给出一组求解区间内的边界条件,便可确定待定系数。若是在t=0时刻加入,则把求解区间定为,通常取这样对应的一组条件称为初始条件。微分方程的齐次解称为系统的自由响应,特征方程称为系统的“固有频率”(自由频率,自然频率);特解称为系统的强迫响应,强迫响应只与激励函数的形式有关,完全响应由系统的自身特性决定的自由响应和与外加激励信号有关的强迫响应组成的。2.3 起始点的跳变从到的转换在系统分析中,把响应区间确定为激励信号加入后,系统变化区间,一般在t=0时刻加入,这样系统的响应时间为,若系统在激励信号加入之前瞬间有一组状态,这组状态称为系统的起始状态(状态),它包含了为计算未来响应的全部“过去”信息。在加入之后,这组状态从到时刻可能发生变化。完全响应表达式中常数是由响应区间内时刻的一组状态确定的。这组状态称为初始条件(简称状态)。由此可见,用时域经典法求解系统的响应时,为确定自由响应部分常数,还必须根据系统的状态和激励情况求出状态。对于具体电路,状态就是系统中储能元件的储能情况,一般情况下,先求出电容上的起始电压和电感中的起始电流, ,。当电路中没有冲激电流(或阶跃电压)强迫作用于电容及没有冲激电压(或阶跃电流)作用于电感,则换路期间电容两端电压和流过电感中的电流不会发生突变,即,然后根据元件特性约束和网络拓扑约束求得时刻的其他电流或电压值,下面以具体例子,说明这种情况下电路响应的求解方法。例:如图所示+i+2v4v而将(2)式代入(1)式子得令则代入方程得 而 的电压不能突变,故将代入,得A=-2 2-5 例如图所示电路,开关S处1位置且已达到稳定,当t=0时,由1转向2,建立电流的微分方程并求解在时的变化。解: (1) (2) (3)消去,得 (4).求齐次方程特征方程: a) 求特解:当时,代入(4)式得故方程 (5)令 代入(5)式得故系统的完全解为 (6)c确定待定系数由于无冲激电压,故电容电压不能突变 ,而d.求在时的完全响应将代入(6)式得 当系统已经用微分方程表示时,系统的0-状态到0+状态有无跳变,取决定于微分方程在右端自由项中是否包含d(t)及其各阶导数.若包含有d(t)及其各阶导数,说明相应的变量从0-到0+状态发生了跳变,即此时为确定等,可以用冲激函数匹配法。其原理根据t=0时刻微分方程左右两端的d(t)及其各阶导数应该平衡相等。下面举一例子说明:已知解:由分析可知:方程右边含,由此可推断,而方程右端无项,故由于得出r(t)在t=0时刻有存在,若表示到相对单位跳变函数,即上述方程可用数学方法描述设积分一次有:将代入原方程得解得:表示从0-到0+相对单位发生跳变函数 即例2-6 用冲激函数匹配法求解例2-5的完全响应r(t)已知:用冲激函数匹配法求42t解:考虑方程右端冲激函数项最高次是因而设 将其代入原方程得解得至此可将求解微分方程流程图见p52图2-52.4 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由于时域经典法求解系统完全响应是把响应分成自由响应和强迫响应,为确定完全响应中的常数,往往利用冲激函数匹配法,把给定的状态转换成状态以便求解。另一种分解方法是将总响应分为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我们先考察一个实例例2-7,如图2-6 所示RC电路,电容两端起始电压,激励源为e(t),求t0时电容两端电压。将上式两端同乘以得两边求积分得:的第一项只和电容两端的起始储能有关,与输入无关。被称为零输入响应。第二项与起始储能无关,只与输入有关,称为零状态响应。一般情况下,设系统是线性时不变的,把输出响应分成由激励信号e(t)引起的响应He(t),和由系统起始状态引起的响应两者叠加,由此可分别定义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He(t)(0-)r(t)=He(t)+H(0-) 零输入响应:没有激励作用,只有起始状态所产生的响应。记为,它满足方程及起始状态的解。可见它是齐次解的一部分。由于没有外界激励作用,因而即Azik可以由确定。零状态响应:起始状态等于零时,由系统的外加激励信号所 产生的响应,记为。它满足方程及起始状态其形式为下题讲授时为便于学生接受,可先将去掉使问题简化例 给定方程当,求=?解: 1.先求rzi(t)因为零输入响应,故e(t)=0,原方程兑变为其特征方程为,a1=-1 ,a2=-2 ,代入起始状态得2再求将代入原方程得设 代入上方程得:得:当时,满足方程设特解 代入上方程得 代入得注意:为使计算思路清晰,可将求解与求初始条件的顺序对调一下。对响应的另一种区分是瞬间响应和稳态响应。零状态响应的另一种求法:求的零状态响应。解:由于零状态,故又由于解的区间为,故当时,上方程蜕变为设代入方程(2)得求分析:含有,含有,含有对方程(1)从积分得将初始条件代入(3)式:注:直接用代入方程此方法是不正确的。瞬态响应:当 时,响应趋于零的那部分响应分量,稳态响应:保留下来的那部分响应分量。在建立了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的概念后,进一步说明系统的线性和时不变问题。由下图可知,对外加激励信号e(t)和它对应的响应的关系而言,若,则用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描述的系统是线性和时不变的,若起始状态,由于响应中零输入分量的存在,导致系统响应对外激励e(t)不满足叠加性和均匀性,也不满足时不变性,因而是非线性时变系统,同时由于零输入分量的存在,使响应的变化不可能发生在激励之后,因而系统又是非因果的。He(t)x(0-)r(t)=He(t)+Hx(0-)然而,若把起始状态等效成系统的激励, 则对零输入响应而言,也满足叠加性和均匀性。(1) 响应的可分解性:系统响应可以分解为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2) 零状态线性:当起始状态为零时,系统的零状态响应对于外加激励信号呈线性,称为零状态线性。例1某LTI系统,其初始状态一定,当激励为时,其全响应为;若初始状态不变,激励为,其全响应,求初始化状态不变,激励为时系统的全响应。LTIe(t)x(0-)解:根据线性不变的性质例2某LTI系统,初始状态为,。已知当,时,其零输入响应为当,时,其零输入响应为当,时,而输入为e(t)时,其全响应求当,时,输入为2e(t)时的全响应解: LTI e(t)X1(0-),X2(0-)当,时,而输入为e(t)时,其全响应根据线性时不变系统的性质(3) 零输入线性:当外加激励为零时,系统的零输入响应,对于各起始状态呈线性关系,称为零输入线性。2.5 冲激响应与阶跃响应对于线性时不变系统,冲激响应h(t)的性质,可以表征系统的因果性和稳定性,h(t)的变换域表示更是分析时不变系统的重要手段,因而冲激响应h(t)的分析是系统分析中极为重要的问题。1. 冲激响应h(t)定义:系统在单位冲激信号的作用下,产生的零状态响应。阶跃响应g(t)定义:系统在单位阶跃信号u(t)作用下,产生的零状态响应。,若将e(t)作用下冲激响应为h(t)的线性时不变系统,则系统的响应。即:零状态响应是激励e(t)与冲激响应h(t)的卷积积分LTI 对于LTI系统,它的h(t)满足下微分方程及起始状态,由于及其各阶跃导数在时都等于零,因而在时方程(1)的自由项恒等于零,因此冲激响应h(t)与齐次解的形式相同,且在nm时,h(t)可以表示为若,则表达式还将含有及其相应阶的导数等,其中,常数,可以通过冲激函数匹配法,求出值,从而求得各值。例:由例2-5求得微分方程表示为,求h(t)=?当故当时,方程自由项为0,上方程蜕化为齐次方程利用冲激函数匹配法求,和,由于方程右端自由项最高阶导数为,所以设代入方程后得:代入h(t)得由分析可知,h(t)含有方法2:根据方程可设代入上方程可得 具体解法用此方法必须注意,齐次解后必须带u(t),否则结果不正确。方法3:利用LTI系统的线性微分性,先求的解h1(t)再利用求出h(t)解:由当t0时,上方程为将h1(t)代入方程(2)得由对比系数法得:方法4:分析:由于方程等号右端含,故对上方程两端同时由进行积分得由于,由于,将初始化条件代入中得: 系统的阶跃响应g(t)微分方程及起始状态,可以看出方程右端的自由项含有及其各阶导数,同时还包含阶跃函数u(t),因而阶跃响应中,除含齐次解形式之外,还应增加特解项。例:求系统的阶跃响应 g(t)=?解:当e(t)=u(t)时,则i(t)=g(t), g(t)满足的方程为及。当,上方程蜕化成其解的形式为设特解为gp(t)=B,对代入方程利用冲激函数匹配法求常数A1,A2代入原方程得代入方程得当然g(t)也可由求得。2.6 卷 积卷积的定义:任意两个信号f1(t)和f2(t)的卷积定义为设系统的激励信号为e(t),冲激响应为 h(t),则系统的零状态响应为卷积的几何解释:卷积的运算有5个步骤。(1) 换自变量:将两信号的时间变量t换为t(2) 反折:把其中的一信号反折(3) 移位:将反折后的信号做位移,移位量是t,t0时,图形右移;t0时图形左移(4) 相乘:两信号重叠部分相乘(5) 积分:完成相乘后图形的积分计算积分的方法有1.公式法2.图形法例1用公式法求以下两个函数的卷积t例2:用图形法求以下两个函数的卷积t2211t22t22t11t11t-t11tt(1)当t0时,与无交叠,故(2)当0t1时,(3)当1t2时,(4)当2t3时, t2123tt2.7 卷积的性质卷积运算具有某些特殊性质,这些性质在信号与系统分析中有重要作用,利用这些性质可以使卷积运算简化。一、卷积代数1、交换律:h(t)e(t)2、分配律:h(t)e(t)+3、结合律:结合律用于系统分析,相当于串联系统的总的冲激响应,系统组成串联系统的各子系统冲激响应的卷积。h1(t)h2(t))4、卷积的微分与积分即两函数卷积后的导数,等于其中一函数之导数与另一函数之卷积证明:5、与冲激函数或阶跃函数的卷积。 函数与单位冲激函数卷积结果仍是本身。注意与的区别与信号相卷积的结果,相当于把函数本身延迟利用卷积的微分,积分特性不难得到下结论式中表示求导或取重积分的次数,取正整数时表示导数阶次,取负整数时为重积分的次数。2.8 用算子符号表示微分方程在连续系统时域分析法中,求解的是一个高阶微分方程或一组联系微分方程,如果把经常出现的微分,积分用下述算子符号表示 , 则 (1)可表示为:或简化为: (2)若令 则(2)式可化为: (3)这是高阶微分方程的算子符号表示。二、算子符号的基本规则。算子多项式仅是一种运算符号,代数方程中的运算规则,有的适用于算子多项式,有的不适用。1.算子多项式可以进行因式分解,但不能进行因子相消。 (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鱼类生殖内分泌干扰机制-洞察及研究
- 2.1《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
- 4.3相似多边形教学设计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 湖南天壹名校联盟2025年下学期高三9月联考物理(含答案)
-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二 商鞅变法 二 秦国的崛起(2)教学说课稿 人民版选修1
- 2025年中级电工技师证取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贵州国企招聘2025贵州盐业(集团)遵义有限责任公司招聘15人考试历年参考题附答案详解
- 绵阳市五八机器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外部公开招聘工作人员(2025年第三批次)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湖南中南黄金冶炼有限公司2025届招聘考试历年参考题附答案详解
- 浙江国企招聘2025宁波市名山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4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鄂教版六年级生命安全教育教案(武汉出版社)
- 运动学练习题库及参考答案
- 沈阳2025年辽宁沈阳辽中区四家事业单位面向区内事业单位遴选18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中国内河码头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 《国际贸易术语》课件
- 小学生美术素养的综合评价体系构建与实践
- 化学反应中的表示课件九年级化学(2024)上册
- T-CSUS 69-2024 智慧水务技术标准
-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教程:二级WPS Office高级应用与设计》全套教学课件
- 专题种猪性能测定
- 纺织厂员工劳动合同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