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角形内角和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教材第八册第二单元三角形内角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使学生在提出猜想、操作验证、归纳总结的学习活动中,得出“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这一结论,并能在具体情境中灵活的运用。2、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和作风。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交流和合作,培养组织协调能力和数学交流及表达能力2、经过动手操作、合作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小组交流和合作讨论,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和集体荣誉感。2、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和勇于质疑的科学精神。3、培养积极数学观和数学价值观。 教材分析三角形内角和是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三角形的概念及特征之后进行的,它是掌握多边形内角和及其他实际问题的基础,因此,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这一规律具有重要意义。学生分析有的学生可能从各种渠道已经对“三角形内角和是180”有所了解,所以本课的重点是通过数学活动体验,理解为什么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使学生对这个知识的掌握更深刻。经过近四年的课改实验,孩子们已经有了一定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他们喜欢在实践中感悟,在实践中发表自己的见解,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知识方面:学生已经掌握了三角形的概念、分类,熟悉了钝角、直角、锐角、平角这些角的知识。2能力方面:已具备了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探究能力。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三角形内角和是180”这一知识形成、发展和应用的过程。教学难点:能在具体情境中灵活运用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准备:电脑课件、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各2个。教学过程:同学们,今天来了这么多的老师听课高兴吗?愿不愿意把你最精彩的一面展示出来?那老师给大家提个小小的要求:上课认真听,而且要积极地回答问题,如果在听课中你觉得别人的发言很精彩,就请送上你最热烈地掌声;如果你觉得他的发言不能让人信服,就请你举手发言补充完整好吗?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堂。一、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猜谜语。大家喜欢谜语吗?形状似座山,稳定性能坚。三竿首尾连,学问不简单。(打一图形名称)师:最近我们一直在研究三角形,谁能说说我们学过三角形的哪些知识呢?师:就这么简单的三角形就有这么多的知识,你们说数学知识神奇不神奇? (1)设疑,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心理。师:接下来,老师想请同学们画个三角形能做到吗?(能)请听要求:画一个有两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开始。(预设)生1:不能画。生2:师:看来三角形的内角和一定有秘密,想不想知道?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三角形的内角和。(设计意图:利用猜谜语、画三角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引出课题。)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认识三角形的内角。师:什么是三角形的内角呢? (课件出示)三角形里的三个角就是三角形的内角。师:那内角和是什么呢?生:三个内角的度数加起来就是内角和。(多请几个学生说说)2、猜一猜:师:猜一猜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180)师:那三角形内角和究竟是不是180。我们得想办法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你们打算用什么方法来验证呢?(设计意图:为了让学生的探究活动开展的更加有效些,活动之前的充分讨论是必不可少的,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做出补充,使探究前的准备更加充分。)师:请同学们以小组拿出我们准备好的各种三角形,先商量用什么方法,然后开始验证吧,如果用量角器的话,请把量得的结果写在号号学具上。3、动手操作,小组汇报。(1)、学生汇报。师:谁愿意把你验证的结果汇报一下?说说你量的是什么三角形,结果是多少度?(抽生汇报)师:同学们量下的内角和有的是180,有的不是,想想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生:师:实际上在测量的过程中出现一些误差也是正常的,因为同学们画的角不够标准,量角器的不同,还有本身测量的原因都有可能导致误差.出现误差并不可怕,能让我们去发现问题,思考更为科学的方法进行验证.那么既然量一量出现了误差,还有其他的办法进行验证吗?(预设)生:我是用撕的方法。(上台演示:这位同学真细心,为了不混淆每个角,还标出了1、2、3)师:这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拼在一起是个平角,所以说这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现在请同学们看一下电脑的演示。(课件演示)(演示完后请学生动手拼一拼各种三角形,进行验证)师:还有别的方法吗?我在电脑里收索到了折的方法,请同学们看看它是怎么折的?(课件演示)其实,直角三角形还可以这样折,(课件演示)看折了几次(2次)想想为什么只折了两次就能证明?生:因为它是个直角三角形,已经有一个是直角了,另外两个锐角只要能拼成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就是180了。(演示完后请学生动手折一折各种三角形,进行验证)师:说得真清楚。刚才我们用量、剪、拼、折等等方法证明了无论什么样的三角形内角和都是180,现在让我们用自豪肯定的语气读出我们的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设计意图:1通过小组交流和合作,探讨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和数学交流及表达能力。2、经过动手操作、合作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本课所要达到的“过程与方法”中的各种能力在这得到充分的体现。)4、质疑:(1)(拿出一个三角形)问:内角和是多少度?(2)(用剪刀从中剪下一个小的三角形)问:内角和是多少度?为什么?(3)(再从剪下的三角形中再剪下一个小三角形)问:它的内角和又该是多少度?为什么?(设计意图:教师通过提出两个具有思考性的问题,层层设疑,使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波澜起伏,时刻处在紧张而又兴奋的学习状态中。)5、二度质疑: (1)一个三角形内角和是180,两个同样大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大三角形内角和是多少呢?为什么?(2) 那把一个大三角形平均分成两份,它的(指均匀分成的三角形)内角和是多少呢?小结:三角形不论位置、大小、形状如何,它的内角和总是180。(设计意图:设疑引趣。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中启动思维的点。在数学教学中,作为教师要善于提出具有引发学生思考的问题,使学生见疑生趣,产生有趣解疑的求知欲和求成心。)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学会了知识,就要懂得去运用。下面请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来解决一些问题。1、求三角形中一个角的度数。在三角形中,1=50、2=70、3=?在三角形中,1=20、2=90、3=?2、刚才是知道了2个角,求另一个角的度数,如果一个角也不知道或只知道一个角,你能求出三角形各角的度数吗? 爸给小红买了一个风筝,它的底角是70,它的顶角是多少度?交通警示牌“让”字为等边三角形,求其中一个角的度数。3、点将台。下面哪三个角是同一个三角形的内角?(1)30604590(2)52465480(设计意图:练习题易到难,力求做到有坡度、有深度,多种形式的练习,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加深了学生对新知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数学能力。)4、生活中的数学小明不小心将镜框上的一块三角形玻璃摔成了两半,玻璃裂成了两块。一块只有原来的一个角,另一块有原来的两个角。他想重新买一块玻璃安上,小明非常聪明,只带了其中的一块到玻璃店去,就配到了和原来一模一样的玻璃了。你知道他带的是哪一块吗?(设计意图: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教学时可适当选编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有点情节又贴进学生生活经验以及日常生活中应用较广泛的题目,通过少量的趣题和多种形式的题目,使学生变知之为乐知。)5、人物介绍,启迪心灵。提到三角形的内角和,我们就不得不提到一位科学家,它名字叫帕斯卡。(课件介绍)他是法国著名的科学家,300多年前,12岁的他就发现了“任何三角形内角和都是180。(设计意图:适当引入课外知识,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又有机的渗透了向帕斯卡学习,做一个善于思考、善于发现的孩子。)四、拓展创新。帕斯卡这么了不起,我们千万别逊色于他。下面请看一道难题,看有没有信心?你能求出下面四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吗?除了量、拼、折以外,还有别的方法吗?五边形、六边形内角和是多少,你会求吗?(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举一反三,探索并发现求多边形内角和的规律,体现知识的拓展性) 五、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我们这节课用量、拼、折等方法,验证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但是数学的推理是很严谨的,这样是不足以的。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会进一步用数学推理的方法来验证三角形内角和是否是180。(设计意图:在最后给学生留有悬念,让学生产生求知的欲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达到课虽下,却意犹未尽的效果。)。三角形内角和一课,是在学生前两课时认识了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种类之后进行的,探究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并运用这一特性解决一些数学题。它是掌握多边形内角和及其他实际问题的基础,因此,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一规律具有重要意义。教材通过引导学生量一量、拼一拼等多种方法探究三角形3个角的度数和,真正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这一课时通过量、剪、拼、折等数学活动,让学生亲自实践操作,发现规律,主动推导并得出“三角形内角和是180”的结论,会应用这一规律进行计算。在操作、验证三角形内角和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发展空间观念,提高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学完了三角形的种类之后,我布置学生做出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每类大小不等的图形各三个,我特别强调了大小不等,目的之一是巩固所学的各种三角形的特点,目的之二是在第三课时用来研究三角形的内角和。我估计我的学生准能做出大的、较大的、小的各种三角形来,可是等我检查作业时却令我大失所望,学生做的最大的也大不过一只小手掌。将就吧!我设计了两个活动:我的设计意图是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亲身体验,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分组合作,用量角器量一量、拼一拼、折一折,通过多种感官参与比较、分析从而自主探索得出结论,得到的不仅是三角形内角和的知识,也使学生学到了怎样由已知探索未知的思维方式与方法,培养他们主动探索的精神。活动一是学生分组合作,用量角器量一量。本活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从自己的已有经验出发,积极地进行操作、测量、计算,并对自己的结论进行思考、分析。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放手让学生开展探究的同时,教师也要恰到好处的发挥引导作用。整个探究过程学生应该是自主的、有积极性的,在获得数学结论的同时学习了科学探究的方法,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学生们根据我的要求从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中各取一个量一量三个内角的和,看你发现了什?学生们动手忙起来,费了很多时间,才有几个同学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在量的过程中,由于误差,有的学生可能算出内角和在180左右,这时教师要相机诱导:在测量的过程中出现一些误差是正常的,因为同学们画的角不够标准,量角器的不同,还有本身测量的原因都可能导致误差。尽管有所发现的学生少,但总算有条窄路勉强往下走。眼看时间不多我来了个生拉硬拽,告诉大多数还没有发现的学生,“你之所以没有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是因为你做的三角形不规范。”这一过程用我们校长的话说就是“烧鸡还没烤到火候就出锅了”。这一活动若是改为教师指定图形让学生量就容易了。活动二是拼一拼进一步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问题更严重了,当学生将三个角剪下来后竟找不到1、2、3了。好容易有两个学生将三个角拼成一个平角,可贴到黑板上又太小了。小也吧!其实只要让学生在剪角之前先将1、2、3涂上不同的颜色不就解决了吗?在我设计教案时,这一过程我想学生顶多用15分钟足够了,没想到操作过程足足用了26分钟,而且是非常勉强地得出结论。尽管后面的练习题是我分层次精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科技行业人工智能应用前景研究报告
- 2025年智能交通系统的市场前景研究报告
- 2025年区块链行业区块链技术应用与数字货币发展前景研究报告
- 屏山县2025四川宜宾市屏山县发展和改革局第二次招聘编外聘用人员1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国家事业单位招聘2025中国地质科学院招聘拟聘人员(第二批)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流动资金借款合同标准版5篇
- 吉安市江西吉安市峡江县2025年县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高层次人才【37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南宁市2025广西南宁中心血站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鲁控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招聘20人(山东)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浙江杭州西湖康养有限公司招聘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GB/T 11021-2007电气绝缘耐热性分级
- 元数据教学讲解课件
- CCP与备货0403 (华为培训)课件
- ASCVD时代总体心血管风险评估工具的更新ppt参考课件
- 人工智能导论-课件-第2章知识图谱
- 华中8型数控系统设备连接与参数配置
- 防突管理制度汇编
- 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开题报告
- 医疗器械GMP文件PUR-OP-001 Rev 01采购控制程序
- 精选商务礼仪情景模拟情景
- 男生青春期健康教育(我)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