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感冒新医学_第1页
流行性感冒新医学_第2页
流行性感冒新医学_第3页
流行性感冒新医学_第4页
流行性感冒新医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流行性感冒Influenza 定义 由流感病毒引起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潜伏期短 传染性强临床表现特点 急起高热 全身症状重而呼吸道症状相对较轻 惨痛的历史 历史上的流感流行事件 1918年西班牙流感 H1N1在1918 1919年曾经造成全世界约10亿人感染 2500万到4000万人死亡 当时世界人口约17亿人 其全球平均致死率约为2 5 5 和一般流感的0 1 比较起来较为致命 其名字的由来并不是因为此流感从西班牙爆发 而是因为当时西班牙有约8百万人感染了此病 甚至连西班牙国王也感染了此病 所以被称为西班牙型流行性感冒 死亡人数最多的是印度1918年 1919年约1250万人1957年亚洲流感 H2N21968年香港流感 H3N21977年俄罗斯流感 H1N12009年墨西哥流感 H1N12014年中国大陆 H7N9 西班牙流感 死亡之最 历史上的流感流行事件 1918年西班牙流感 H1N11957年亚洲流感 H2N21968年香港流感 H3N21977年俄罗斯流感 H1N12009年墨西哥流感 H1N12014年中国大陆 H7N9 2009年A H1NI流感 墨西哥于3月起出现 猪流感 病例并形成疫情确认为A H1NI病毒 甲型 H1N1流感病毒 感染 杂交 全新流感病毒 猪流感 禽流感 人流感 2009年A H1N1病毒 新型甲型 H1N1流感病毒 4月25日 5月13日 确诊9例 确诊484例确诊死亡13例 5月1日 5月7日 确诊2368例确诊死亡44例 确诊6462例确诊死亡65例 来源 BBC网站 WHO将流感警戒等级提升至第六级 WHO把流感流行警戒级别从3级提高到6级 意味着21世纪的首次 流感大流行 已经到来 历史上的流感流行事件 1918年西班牙流感 H1N11957年亚洲流感 H2N21968年香港流感 H3N21977年俄罗斯流感 H1N12009年墨西哥流感 H1N12014年中国大陆 H7N9根据WHO最新数据 截止2014年10月19日 我国总共报告455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实验室确诊病例 其中包括176例死亡病例 内容 电镜下的流感病毒 结构 正粘液病毒科RNA病毒 分型 分亚型 核心 负单股RNA 7 8个节段 易变异原因 内层 核衣壳核蛋白 NP RNA多聚酶 中层 基质蛋白 M蛋白 外层 包膜 双层脂质其上有刺突 血凝素HA神经氨酸酶NA 流感病毒的结构组成 生物学性状 分型 根据核蛋白 NP 和基质蛋白 MP 分型 A型 甲型 最常见 可广泛流行 人畜共患 易变异B型 乙型 也会流行或散发 症状较A型轻 只感染人 无再分亚型C型 丙型 主要以散发病例出现 只感染人 无再分亚型 分亚型 根据血凝素 H 与神经氨酸酶 N 进行分类 血凝素 hemagglutinin HA H1 H16 H1 2 3 H5 7 9 神经氨酸酶 neuraminidase NA N1 N9 识别受体 水解释放 抗原变异 周期大流行 抗原漂移 antigenicdrift 小幅度 相同亚型 中小型的流行抗原转换 antigenicshift 大幅度 形成新的亚型 世界性大流行 抗原漂移 人肺细胞 人流感病毒 鸡流感病毒 新病毒株 抗原转换 理化性质 病毒不耐热 酸 乙醚100 1分钟或56 30分钟灭活对1 甲醛 紫外线等敏感 流行病学 传染源 传播途径 空气飞沫或气溶胶 呼吸道传播接触传播 直接 间接 流感的不同类型 季节性流感由以往已存在的流感病毒引起流行具有季节性 冬春季多发人群存在一定免疫力流行常局限于一定范围 新型流感由流感病毒变异毒株引起出现时间无明显规律人群缺乏特异免疫力 普遍易感可造成多地区甚至全球大流行 流行特征 InfluenzaATransmissionCycle Circulateswithlimitedpathology 致病过程 病毒 飞沫 致病过程 飞沫 病毒 趋化因子促炎性因子抗病毒因子等 血 全身症状 柱状上皮 致病性 病毒 飞沫 致病过程 致病过程 病毒 趋化因子促炎性因子抗病毒因子等 血 全身症状 细胞变性 坏死 脱落 致病性 飞沫 病理特征 流感病毒侵入呼吸道的纤毛柱状上皮细胞内 并在细胞内进行复制 受病毒感染的上皮细胞发生变性 坏死与脱落 露出基底细胞层 引起局部炎症 同时引起全身中毒反应 如发热 身痛和白细胞减少等 其主要病变损害有呼吸道上部和中部气管 此外 病毒可侵袭全部呼吸道 整个呼吸道发生病变 致病毒肺炎 其病理特征为全肺暗红色 气管与支气管内有血性液体 黏膜充血 纤毛上皮细胞脱落 并有上皮细胞再生现象 黏膜下有灶性出血 水肿和轻度白细胞浸润 肺泡内有纤维蛋白与水肿液 其中混有中性粒细胞等 肺下叶肺泡出血 肺胞间质可增厚 肺泡与肺泡管中可有透明膜形成 如有继发感染 则病变更复杂 临床特征 临床表现 起病急 潜伏期1 3天 高热全身中毒症状重呼吸道卡它症状轻微 常有咽痛胃肠道症状 少数有恶心 呕吐 食欲不振 腹泻等 临床分型 并发症 肺炎 病毒性肺炎多发生在免疫力低下人群多叶段 斑片状渗出性病灶部分进展迅速 呼吸衰竭易并发细菌感染 重症流感肺炎判断标准 神志改变 反应迟钝 嗜睡 躁动 惊厥等 呼吸困难和 或呼吸频率加快 成人及5岁以上儿童 30次 min 严重呕吐 腹泻 出现脱水表现少尿 成人尿量 400ml 24hr 或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 动脉血压 90 60mmHg 动脉血氧分压 PaO2 60mmHg或氧合指数 PaO2 FiO2 300 胸片显示双侧或多肺叶浸润影 或入院48小时内肺部浸润影扩大 50 肌酸激酶 CK 乳酸脱氢酶 LDH 等迅速增高 原有基础疾病明显加重 出现脏器功能不全或衰竭 实验室检查 病原学诊断 咽拭子 鼻拭子 鼻咽或气管分泌物 诊断标准 流感和感冒的区别 内容 治疗原则 一般对症治疗 呼吸道隔离 注意休息 适宜饮食 高热烦躁者可予解热镇静剂 儿童避免使用阿司匹林等 适当补液支持治疗2 尽早使用抗病毒药物 48小时内 抗流感病毒药物 H1N1耐药 预防 疫苗接种 接种时间 每年在流感高发季节前接种1剂 一般10月前开始 以后每年一剂接种对象 老人 儿童 严重慢性病患者 免疫力低下及可能密切接触患者 内容 禽流感疫情 1997年5月香港3个农场发生家禽H5N1流感 该月在当地一位3岁男孩死于不明原因的多器官功能衰竭 并分离到H5N1病毒2003年2月开始在部分东南亚国家禽类中广泛循环 数月内迅速波及8个国家截至2007年12月全球共报道328例确诊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 死亡200例2013年3月在上海出现H7N9首次感染人类报道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特点 传染源鸡 鸭 鹅等病禽或带病毒的活禽 不排除有限的非持续性的人传人的可能 人类不易感 散发病例 症状重 主要表现重症肺炎 死亡率极高 各类型流感比较 ECDC May12 SCIENCE May11 Publishedonline 临床特征 李 病情介绍 男 87岁 因 咳嗽咳痰1周 发热3天 入院入院日期2013 2 26死亡日期2013 3 04入院诊断 1 重症肺炎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2 慢性气管炎 3 高血压病 入院查体 神志清 口唇红润 气管居中 颈静脉无怒张 两肺叩诊呈清音 听诊呼吸音两肺粗 可闻及少许干湿罗音 右位心 心率85次 分 心律齐 各瓣膜区无杂音 腹平软 无压痛 无反跳痛 肝脾肋下未触及 双下肢无水肿 主要化验检查 D 二聚体 2013 03 01 5 73 mg L 2013 03 03 27 41 mg L心肌酶 2013 02 27 肌酸激酶 501 U L 肌酸激酶同工酶 27 U L 乳酸脱氢酶 480 U L 2013 03 01 肌酸激酶 311 U L 肌酸激酶同工酶 28 U L 乳酸脱氢酶 1929 U L 2013 03 03 肌酸激酶 236 U L 肌酸激酶同工酶 17 U L 乳酸脱氢酶 1751 U L 血气分析 动脉 2013 02 26 PH 7 48 BEb 0 1mEq L PO2 54 mmHg PCO2 29 mmHg 2013 02 27 PH 7 42 BEb 4 8 mEq L PO2 26 mmHg PCO2 45mmHg 2013 02 28 PH 7 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