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doc_第1页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doc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单元是学生在学习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其他的长度单位,包括分米、毫米和千米。本章的主要内容是认识分米、毫米和千米;掌握分米、毫米和千米等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感受1分米、1毫米和1千米的实际长度,能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来表示物体的长度。学生已经认识了米和厘米,掌握了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并且能进行简单的估计和测量,这些都为进一步了解和认识其他长度单位奠定了基础。1. 借助具体的测量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加强动手操作的能力。2. 通过测量活动,实际感受1分米、1毫米和1千米有多长,并知道千米、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换算关系,能根据具体情境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3. 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进一步提高估测能力。1. 在实际测量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教材安排了“量一量铅笔有多长”的活动,使学生体会到引入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的必要性,并感受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教师要引导学生总结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让学生通过手拉手站成一排的活动,认识10米,想象100米、1000米有多长,借助学校操场的跑道认识千米这一较大的长度单位。2. 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由于估测是测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现实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估测的活动应贯穿整个测量的教学过程之中。1铅笔有多长1课时21千米有多长1课时铅笔有多长。(教材第34、第35页)1.通过测量铅笔长度的活动,让学生感受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加强动手操作能力。2.通过实际测量,了解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换算关系。3.通过“估一估”“量一量”等活动,提高学生的估测能力。重点:知道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了解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难点:发展空间观念,加强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估测能力。课件、尺子。师:同学们,我们每名同学写字用的铅笔是不是都一样长呢?你们是怎么知道的?学生可能会说:新铅笔一般都是一样长的。用过的铅笔不一定一样长,我们可以把两支铅笔放在一起比一比,就知道哪支铅笔长了。师:你想知道用过的铅笔究竟还有多长吗?那就好好学习今天的新课铅笔有多长。(板书课题)【设计意图:借助学生熟悉的“铅笔有多长”引入新课,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师:看看图中的铅笔有多长,先猜一猜。(出示课件:教材第34页第一支铅笔图)学生猜测铅笔的长度。师:看看测量的结果是多少,你猜对了吗?生:正好是10厘米。师:这支铅笔正好是10厘米,10厘米也就是1分米。分米也是我们常用的长度单位之一,用字母“dm”表示。再看这支铅笔有多长呢?猜一猜。(出示课件:教材第34页第二支铅笔图)学生猜测铅笔的长度。师:看看测量的结果是多少,你猜对了吗?生:比6厘米还多3个小格。师:拿出你手中的尺子看一看,1厘米中有几个小格?生:1厘米中有10个小格。师:这就是我们要认识的另一个新的长度单位毫米。这样的1小格长就是1毫米,用字母“mm”表示。那么这支铅笔的长度就可以说是6厘米3毫米。师:找一找,说一说,我们生活中或我们周围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毫米?生1:我的拇指和食指张开,这样(比画出来)大约是1分米。生2:一枚2分硬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生3:小棒的长大约是1分米。师:在尺子上找出1毫米、1厘米和1分米,并完成下面的填空。(出示课件:教材第34页“填一填,想一想”)学生自己观察思考并完成填空,教师巡视了解情况,指导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组织学生交流汇报,并板书: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1米=10分米(如果学生不能答出1米=10分米,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1米=100厘米去思考,或引导学生在尺子上实际数一数1米包括几个1分米的长度)师:根据这些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你能完成下面的练习吗?(出示课件:教材第34页“填一填,说一说”)学生尝试独立完成练习。师:谁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和结果告诉大家?生1:我想1分米等于10厘米,3分米就是3个10厘米,也就是30厘米,所以3分米=30厘米。生2:我想10毫米等于1厘米,40毫米里面有4个10毫米,也就是4厘米,所以40毫米=4厘米。【设计意图: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进行教学,为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提供机会。在教学中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的例子,帮助学生加深理解知识点的同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师: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呢?【设计意图:课末总结帮助学生对课堂知识进行梳理,回顾知识点的同时让学生学会数学思考的方法。】铅笔有多长10厘米就是1分米(dm)尺子上1个小格是1毫米(mm)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1米=10分米1.数学是人类经过曲折的探索过程建构起来的,但它在呈现时,常常省略了产生发展的曲折过程,以非常概括、严谨的形式展现出来。而小学生由于感性认识还不够丰富,抽象思维能力还未形成,所以学习起来会感到困难。因此作为教学内容的数学,在呈现时,应该按照儿童学习数学的特点,还原数学生动活泼的建构过程,让学生亲身经历类似的创造过程,建立起对已有的数学知识的理解。2.让学生在亲身经历创造活动的过程中,建立起对长度单位的理解。通过学生参与活动过程中的每一环节,让学生在活动中既获得了知识,又体会了学习的乐趣。A类选择合适的长度,在()里画“”长3厘米3分米3米() ()()长7厘米7分米7米() ()()高16厘米16分米16米() ()()(考查知识点:长度单位的认识;能力要求: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B类量一量下面两个图形中每一条边的长度。(考查知识点:测量;能力要求:会简单地测量图形的实际长度。)课堂作业新设计A类:3米 7分米16厘米B类:略教材习题第35页“练一练”1、2. 略3. 7030 96 50 74. 床的长度“2分米”改为“2米”;牙刷的长度“1毫米”改为“1分米”;毛巾的长度“70米”改为“70厘米”;学校离家“900厘米”改为“900米”;凳子高度“5米”改为“5分米”;语文书的厚度“7厘米”改为“7毫米”。5. 略1千米有多长。(教材第36、第37页)1.通过“手拉手”等活动,体会1千米有多长,知道千米和米之间的关系。2.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加强动手操作能力。重点:体会1千米有多长,知道千米和米之间的关系。难点: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加强动手操作能力。尺子。师:同学们,能说说我们已经学过哪些长度单位吗?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生: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毫米、厘米、分米和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师:谁能比画出1米的长度?学生展开双臂比画1米的长度。师: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下长度单位家族里的新朋友千米。谁来告诉老师,你们最想了解有关千米的什么知识?学生可能会说:1千米有多长?千米和以前学过的长度单位有什么关系?【设计意图:“温故而知新”,既加强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又引导学生思考新课涉及的知识点,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师:请每个小组的四名同学手拉手站成一排,测量一下队伍有多长,然后告诉老师。学生分小组进行手拉手测量活动,然后汇报数据。师:同学们,仔细看这些不同小组上报的数据,你们发现了什么?生:四名同学手拉手站成一排测量的数据都在4米左右。师:请大家想一想,站成大约10米长的队伍大约需要几名同学?为什么?生:站成大约10米长的队伍大约需要10名同学,因为刚才的测量证明了每名同学伸开双臂大约长1米。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或周围哪些物体的长度是10米?生1:我们的教室长大约是10米。生2:我走20步的距离大约长10米。师:全班同学手拉手站成一排够不够100米长?生:不够,因为我们班只有50名同学,所以手拉手站成一排大约长50米。师:那么到底100米有多长呢?想一想,说一说。生1:需要100名同学手拉手站成一排。生2:我们体育课上进行的50米跑,跑到50米再跑回来就是100米。师:1000米有多长呢?先想一想,再和同伴说一说。学生在小组里交流,教师巡视了解情况。组织交流,学生可能会说:10个100米跑道的长度是1000米。1000名同学手拉手站成一排大约就是1000米的长度。师:1000米的距离远不远?像这样表示比较远的距离时,用“千米”作单位,千米用字母“km”表示。知道1千米是多少米吗?生:1千米=1000米。【设计意图:层层深入,引导学生感受1千米的距离比较远,了解“千米”是比较大的长度单位,帮助学生建立表象,发展空间观念。】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长度单位:千米;知道了表示较远的距离时用“千米”作单位,要记住1千米=1000米。【设计意图:课末总结帮助学生对课堂知识进行梳理,回顾知识点的同时让学生学会数学思考的方法。】1千米有多长千米(km)表示较远的距离1千米=1000米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分析、归纳等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主动建构、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A类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高约8()长约3()高约2()长约9()(考查知识点:长度单位;能力要求: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B类工人叔叔测量公路时,先在起点插一根标杆,然后每隔500米再插一根标杆。有一段公路共插了9根标杆,想一想这段公路长多少千米?(考查知识点:长度的测量;能力要求:能进行简单的长度计算。)课堂作业新设计A类:米 米米 厘米B类:4千米教材习题第37页“练一练”1. 米 千米 千米 千米 米米2. 4000 290 53703. 略4. (1)10千米(2)上午10:30(3)下午4:00数学质量检测试题命题说明一、命题指导思想: 依据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及小学数学教学大纲的相关要求,本学期所学教材所涉猎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为切入点,贯彻“以学生为本,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的教育思想,旨在全面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二、命题出发点: 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不同层面学生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