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兴安盟科右中旗巴彦呼舒第三中学高二政治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1页
内蒙古兴安盟科右中旗巴彦呼舒第三中学高二政治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2页
内蒙古兴安盟科右中旗巴彦呼舒第三中学高二政治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3页
内蒙古兴安盟科右中旗巴彦呼舒第三中学高二政治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4页
内蒙古兴安盟科右中旗巴彦呼舒第三中学高二政治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卷 一、选择题(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2分,共60分)1扬剧出自江淮,江南的清柔与江北的朴实,孕育出双下山种大麦般的清新风格。川剧出自巴蜀,重庆的火辣味道和云贵的奇谲风俗催生出“变脸”“喷火”般的瑰丽色彩。这最能说明( )a.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b.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c.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文化生活 d 文化现象无处不在无时不有2.“竖大拇指”在北美一般被认为是“做得好”的意思,但在澳大利亚就成了无礼的肢体语言;吃面条时发出声音,日本人和韩国人觉得很正常,而英国人可能感到不舒服。这类现象表明( )a各地的文化几乎没有共同性 b一种行为是否影响人们的交往取决于特定的文化背景c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同一行为的评价是不同的d同一行为在不同的文化中会有不同的含义3同名书籍舌尖上的中国在很短时间内在当当网上的销量就突破了20万册。不仅如此,由此书引发的“吃货”效应将其他餐饮美食类书籍也带入了销售高峰。这说明()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文化是经济繁荣发展的基础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文化是第一生产力 a b c d4.某些发达国家借助跨国公司,通过向世界各国输出产品、以产品为载体的文化和附加条件的科技等手段,在全球推行“软征服”,以达到影响或改变其他国家国民价值观的目的。该材料告诉我们( )文化与经济、政治是相互交融的 世界多极化发展充满了矛盾斗争必须警惕国际交往中的文化霸权主义 跨国公司促进了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流动a b c d5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中秋节,许多东南亚国家也将这一天作为传统节日。中华文化对东南亚地区的影响,主要来自于中国唐代向东南亚地区的持续不断的移民。这反映了( )a.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b.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c.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d.中国人移居境外,入乡随俗6我国古代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现代,却出现了许多至今罕有其匹的大作家、大诗人、大书画家。这说明()先进的文化源于发达的经济 文化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并不是亦步亦趋的 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经济是文化发展的基础a b c d7.从1999年的“神舟一号”到2013年的“神舟十号”,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把伟大的航天精神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更看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材料说明()文化的力量可以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航天精神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的重要精神动力只要发扬航天精神就没有做不成的事情a b c d8就送礼而言,美国人认为单数是吉利的,他们认为只送三个梨也不少,中国人则讲究成双成对。美国人收到礼物,一定要马上打开,当着送礼人的面欣赏或品尝礼物,并立即向送礼者道谢;中国人则认为当面打开礼物是不礼貌的。这种差异表明()美国人的思维方式优于中国人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文化环境决定处事态度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a b c d9读一本好书就仿佛和一位高尚的人谈话。我们要有选择地读书,在有限时间里读更多的书。我们可以通过读一些优秀文学作品、人物传记、科普类书籍等,感悟人生道理,了解领袖、爱国先贤、科学家等人物的高尚情操和执著追求,开阔视野,增长知识。这主要说明了()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b文化在有些时候对人是没有影响的c不同性质的文化对人的影响是不一样的d人们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是积极主动的10.礼仪是交往的产物。“客随主便”是我们中国人待人接物时有礼貌、有涵养的表现,可在欧洲人看来,“客随主便”却是令人十分困惑的思维方式,他们最怕听中国人对他说“up to you!(随您的便吧)”。这主要说明了( )a.文化素养是逐步培养起来的 b.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c.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实践活动 d.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11.徐悲鸿的八骏图以中国的水墨为主要表现手段,参用西方的透视方法,用笔刚健有力;毕加索的斗牛似中国的写意画,用笔奔放洒脱。以下选项最符合题意的是:( )a 两幅作品成功实现了中西文化和艺术的融合 b两幅作品以不同风格表达了共同的审美感受c艺术的创作具有独特的创造性因而不可承袭 d艺术的形式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因而不可复制12“胸藏文墨虚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这体现了( )文化决定人们的思维方式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优秀文化塑造人生a. b. c. d.13.图书漂流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的欧洲,读书人将自己读完的书,随意放在公共场所,如公园的长凳上,捡获这本书的人可取走阅读,读完后再将其放回公共场所,任其漂流,让下一位读者阅读,继续一段漂流书香。图书漂流( )a.是文化传播与交流的过程 b.是大众传媒的一种重要形式 c.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d.能够最大程度地跨越时空的局限,传播文化14“公期”是海南的传统民俗节日。以前每逢“公期”,人们都要拜祭“公祖”,举行“过火山”“上刀梯”“贯铁杖”等仪式。今天,人们移风易俗,利用这一民俗节日“赛红歌”“赛书法”“赛技能”,建设和谐文化,倡导文明新风。这表明民俗节日()体现了民族心理和情感,富有民族文化韵味是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具有相对稳定性集中展示了本区域文化,是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长期社会实践的产物,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动力a b c d15自利玛窦把四书翻译成拉丁文,至今的400多年间,中国几乎所有的文史经典都被翻译成了各国文字,成为全人类的财富。同时,中国也翻译出版了大量国外书籍。这说明()任何民族的文化都是世界文化的一部分 世界各民族的文化渐趋融合不同民族文化有差异,但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有利于推动人类文明进步a b c d16目前,中国进口的国外电视剧中,来自东盟国家的作品约占1/3,每年有大量东盟国家的演艺人员来华参与电视剧和综艺节目的制作,东盟各国也成为中国电视作品的重要市场。印尼、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等东盟国家的华文媒体也呈现出快速发展势头。这充分说明()a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b大众传媒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c电视已经成为大众传媒的唯一手段 d中国与东盟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172013年3月24日上午,以“同根同祖同源,和平和睦和谐”为主题的癸巳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在河南新郑举行,来自海内外24个国家和地区的上万名炎黄子孙,共同祭拜人文始祖。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a祭拜黄帝是海内外炎黄子孙对祖国先进文化的认同和坚守b海内外炎黄子孙每年祭拜黄帝说明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c2013年祭拜黄帝的主题体现了传统文化具有与时俱进的时代性d2013年祭拜黄帝的主题体现了传统文化具有普世价值18对于传统艺术或者老一辈艺术家的艺术成果,是“把自己掰碎了做成别人”进行复制,还是“把别人掰碎了成为自己”再加以提高?我们无疑应该选择后者。这是因为()a没有继承就没有创新 b继承和发展是统一的c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d文化具有继承性19某制鞋公司成立初期收集了300多件上至先秦下讫民国、不同时期不同民族具有代表性的鞋,并认真研究“张良跪履”“谢公屐”等典故所代表的文化经典,然后把鞋与民俗、鞋与小说、鞋与民间美术、鞋与文学等结合起来,制作出独具特色的文化鞋。从“鞋文化”到“文化鞋”说明( )a.新的文化形态取代旧的文化形态,是对传统文化的全面否定b.每个人都应该根据自己的需要对传统文化采取不同的态度c.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d.对传统文化,首先是继承,其次要发展20在文化生活中,下列选项中“基础”一词用的正确的是( )文化是由人所创造的,社会实践是基础文化具有民族性和世界性,世界性是基础文化的发展需要创新,继承是基础文化是对经济、政治的反映,政治是基础a. b. c. d.21古代孝有“卖身葬父”“弃官寻母”等之说。国家有关部门发布的新版“24孝”不仅包括“教父母学会上网”等行动准则,还包括“支持单身父母再婚”等观念突破和对老年人的心理关怀。由材料我们可以感受到( )文化在发展的基础上继承 践行孝道的方式要顺应时代的变迁传统文化是现代文明发展的源头 “孝道”的内涵具有相对稳定性a. b. c. d.22所谓“传统文盲”是与“现代文盲”相对应的。打不开电脑,不会上网,不会讲英语,被称为“现代文盲”。目前,大学生中“现代文盲”越来越少,然而,不懂传统文化和文史知识,不能正确读写文章的“传统文盲”却越来越多。这种现象的出现令人十分担忧,因为(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过程中创造的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离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民族文化就失去了存在的根基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就必须反对“历史虚无主义”a. b. c. d.23在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交界的地方,有一个“陕西村”。村民是一百多年前从中国的陕西、甘肃逃到这里的回民,已从当年的三千多人发展到现在的十二万人。他们对内依旧用陕西方言,仍然保留着一百多年前原汁原味的陕甘风俗。材料体现了文化生活中( )文化影响的潜移默化特点 他们继承了中华文化,并使之发扬光大文化影响的深远持久特点 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的一种途径a. b. c. d.24“石头、剪子、布”游戏起源于中国,然后传到日本,韩国等地,随着亚欧贸易的不断发展传到了欧洲,到了近现代逐渐风靡世界。这体现了( )要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传统文化有民族性和相对稳定性 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途径a. b. c. d.25“如果全世界都吃汉堡包,那将是人类的悲哀;如果全世界都看美国电影,那将是世界文化的毁灭。”下列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a.文化是世界性和民族性的统一b.要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c.经济全球化同民族文化相互交融d.维护文化的多样性,有利于促进世界文化繁荣发展26齐白石的一位朋友曾给他写信说:“无论作诗作文,或作画刻印,均须于游历中求进境,作画尤应多游历,实地考察方能得其中之真谛”这一观点启示我们()艺术创作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艺术创作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要充分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要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创新文化a b c d27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指出,要大力弘扬创新精神,文化引领时代风气之先,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这是因为()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文化创新能够推动民族文化的繁荣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a b c d28下图说明()a对传统文化要加以改造和剔除b优秀文化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c创造新文化必须推陈出新、革故鼎新d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29中国古老的扬琴与印度的桑图尔、塔布拉鼓相遇,会合奏出怎样的美妙旋律?当地时间2012年4月4日,在印度“文化大都”加尔各答,中印两国多位古典乐器演奏家齐聚一场名为“当东方与东方相遇”的音乐会,为当地民众奉上了一场神奇的视听盛宴。材料表明()民族文化的发展必须依赖外来文化外来文化是民族文化发展的动力文化创新必须坚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文化创新必须坚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a b c d30.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康龙武林大会”栏目,以其强大的媒体优势,通过创新节目的内容与形式将中华传统武术的精髓淋漓尽致地展现给了世界亿万观众,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它的收视率是nba常规比赛的3倍以上,并且韩国、欧洲很多电视台都纷纷与中央电视台洽谈购买播出版权事宜。这说明( )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 中华传统武术是民族精神的火炬a b c d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满分40分)31.“在生命的长河里,总有一段经历让你终生难忘;总有一份情感让你刻骨铭心;总有一种理想让你永不放弃;总有一种力量让你奋然前行。”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12分)32.从孔子的“不患寡而患不均”、老子的“损有余而补不足”、太平天国的“无处不均匀”和康有为的大同书,至新中国成立后的人民公社、“大锅饭”,都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中“平均”的文化基因。在“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阶级社会,极端贫困的人们企盼平均分享财富,企盼有尊严的生活,这种思想对摧毁和瓦解封建制度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今天对我们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仍有启示和警示意义。(1)材料反映了传统文化的哪一方面的内容?简述这种形式的作用。(6分)(2)结合材料,说明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这种传统文化。(10分)33.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诺贝尔文学奖,圆了中国作家的“诺奖”梦。莫言的作品植根于中国农村,反映农村生活,并深受民间故事或传说的影响,又吸收了拉美作家的魔幻现实主义表现手法。诺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