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散文类文章阅读(时间:45分钟满分:60分)一、(2013湖北七市(州)高三联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19分)自纪篇东汉王充充书既成,或稽合于古,不类前人。或曰:“谓之饰文偶辞,或径或迂,或屈或舒。谓之论道,实事委琐,文给甘酸,谐于经不验,集于传不合,稽之子长不当,内之子云不入。文不与前相似,安得名佳好,称工巧?”答曰:饰貌以强类者失形,调辞以务似者失情。百夫之子,不同父母,殊类而生,不必相似,各以所禀,自为佳好。文士之务,各有所从,或调辞以巧文,或辩伪以实事,必谋虑有合,文辞相袭,是则五帝不异事,三王不殊业也。美色不同面,皆佳于目;悲音不共声,皆快于耳。酒醴异气,饮之皆醉;百谷殊味,食之皆饱。谓文当与前合,是谓舜眉当复八采,禹目当复重瞳。充书文重。或曰:“文贵约而指通,言尚省而趋明,辩士之言要而达,文人之辞寡而章。今所作新书,出万言,繁不省,则读者不能尽;篇非一,则传者不能领。被躁人之名,以多为不善。语约易言,文重难得。玉少石多,多者不为珍;龙少鱼众,少者固为神。”答曰:有是言也。盖寡言无多,而华文无寡。为世用者,百篇无害;不为用者,一章无补。如皆为用,则多者为上,少者为下。累积千金,比于一百,孰为富者?盖文多胜寡,财寡愈贫。世无一卷,吾有百篇;人无一字,吾有万言,孰者为贤?今不曰所言非,而云太多;不曰世不好善,而云不能领,斯盖吾书所以不得省也。今失实之事多,华虚之语众,指实定宜,辩争之言,安得约径?夫形大,衣不得褊;事众,文不得褊。事众文饶,水大鱼多;帝都谷多,王市肩磨。书虽文重,所论百种。按古太公望,近董仲舒,传作书篇百有余,吾书亦才出百,而云泰多,盖谓所以出者微,观读之者不能不谴呵也。(选自论衡自纪篇有删节)【注】文给甘酸:此处疑有脱误,大意是:文章中尽是杂七杂八的东西。子长、子云:司马迁,字子长;杨雄,字子云。八采:传说尧的眉毛有八种颜色。参见白虎通义圣人。重瞳:传说舜的每只眼中有两个瞳仁。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饰貌以强类者失形强:强求b文人之辞寡而章 章:同“彰”,鲜明c被躁人之名,以多为不善 被:遭受d按古太公望 按:根据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按:考察。答案:d2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属于王充阐述自己写作主张的一组是(3分)()文不与前相似,安得名佳好,称工巧调辞以务似者失情文辞相袭,是则五帝不异事文贵约而指通,言尚省而趋明为世用者,百篇无害今失实之事多,华虚之语众abc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考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是世人对王充的置疑;也是世人对文章的评价标准;是王充对当时一般文章中现在的问题的陈述。答案:b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王充的书写成后,世人予以否定,因为世人认为王充的书不符合前人的经验,既不像司马迁的文章,也不像杨雄的文章。b面对世人对自己文章不似前人的指责,王充运用饰貌、禀赋、美色、悲音、酒醴、百谷等形象的比喻批驳了世人,把深奥的理论说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c世人劝王充“文贵约”“言尚省”,而王充则认为写书就像积累财富一样,多比少好,他所出的新书多达万言,且篇幅长分量很大。d本文在写作上的确“不类前人”。作者用“或曰”摸拟世人的不解与质疑,通过对比辨别,更加充分地论述了自己的写作主张。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王充认为“有用于世”的文章,多比少好,并不是认为只要多就是好。答案:c4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美色不同面,皆佳于目;悲音不共声,皆快于耳。(3分)译文:_(2)为世用者,百篇无害;不为用者,一章无补。(3分)译文:_(3)今不曰所言非,而云太多;不曰世不好善,而云不能领,斯盖吾书所以不得省也。(4分)译文:_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和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句子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字字落实,达到“信、达、雅”的标准。同时注意以下采分点:(1)面,面孔;佳,漂亮;快,感到快乐;(2)害,害处;补,帮助、补益;不为用,被动句式,不被采用;(3)善,形容词作名词,好文章;所以,的原因;判断句式。答案:(1)貌美的人面孔长得并不一样,看起来都很漂亮;动人的歌声音不相同,听起来都很悦耳。(2)只要能被社会采用,即使写一百篇也没有害处;如果不被社会采用,即使只写一篇也没有补益。(3)现在不说我的文章有什么不对,而说我的文章太多;不说世人不喜欢好文章,却说他们不能接受我的文章,这正是我写的书不能简略的原因。【参考译文】王充的书写成以后,有人拿它与古人的书核对,认为它不同于古人的著作。于是有人就说:“说你是在卖弄辞藻吧,你的文章却又有的直截了当,有的迂回曲折;有的拐弯抹角,有的平铺直叙。说你是在论述大道理吧,讲的又都是些琐碎的事情,文章中尽是杂七杂八的东西,对照经书既不符合,与传书对比也不相称,和司马迁的著作比不适当,和杨雄的著作归为一类也格格不入。文章不与前人的相似,怎么说得上好,称得上巧呢?”王充回答说:修饰容貌强求与别人类似,便失去了自己的本来面目。修辞造句力求与前人相似,便损害了自己原来要表达的意思。众人的儿子,是不同的父母,不同的族类所生的,他们不一定长得一样,他们各自承受了父母的精气,形成了各自的长处。文人所做的事,各有各的路子,有人善于雕琢辞句使得文章很精妙,有人爱好辨别真伪以证论事情的真相。如果认为文章的构思必须与前人相同,文章的辞句必须互相沿袭,那就等于要求五帝做同样的事情,三王建立同样的功业。貌美的人面孔长得并不一样,看起来都很漂亮;动人的歌声音不相同,听起来都很悦耳;普通的酒和甜酒的气味不同,喝起来都会醉人;各种粮食的味道不同,吃了都可填饱肚子。如果认为写文章都必须和前人一个样,那就等于说舜的眉毛也应该是八采,禹的眼睛也该是有两个瞳仁了。王充的著作篇幅多分量大。有人说:“文章以字句简练主题明确为好,说话以语言简要思想清楚为高,长于辩论的人,他的话必然扼要周到;善于写文章的人,他的文辞必然简洁鲜明。现在你所著的新书,超出了万言,繁琐而不省略,读者没有耐心读完;篇幅太多,注释者不能一一领会。你所以落了个“躁人”的名声,是因为文章写得过多就不好。说话简短容易说好,文章长了就不容易写得恰当。玉少石头多,多的就不珍贵;龙少鱼多,少的就必然神奇。”王充回答说:确有这样的说法。内容充实的文章再多也不嫌多,华而不实的文章,再少也不算好。只要能被社会采用,即使写一百篇也没有害处;如果不被社会采用,即使只写一篇也没有补益。如果全都对社会有用,那么就越多越好,少了就不好。积累了千金,和只有百金的相比,谁是富者呢?所以文章多胜过文章少,钱财多胜过钱财少。世人拿不出一卷,而我有百篇;别人没有写一个字,我却写了上万字,哪一个好呢?现在不说我的文章有什么不对,而说我的文章太多;不说世人不喜欢好文章,却说他们不能接受我的文章,这正是我写的书不能简略的原因。现在失实的事情多,华而不实的言论多,那么指明真实情况判断是非,进行争辩的言辞,怎么能够简短呢?体形大,衣服就不能瘦小;事情多,文章就不能简短。事情多文章就多,水大鱼就多;都城粮食多,街市人就很多。我的书虽然篇幅多,但讨论的问题有上百个。考察一下古代的太公望,近代的董仲舒,他们写的书都在百篇以上,我写的书也才超过一百篇,有人就说太多了,这是因为作者地位低,所以读我书的人,不能不指责我啊!二、(2013山东省滨州市高考模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22分)金石录后序李清照金石录三十卷,取上自三朝、下迄五季,凡见于金石刻者二千卷。余建中辛巳,始归赵氏。侯年二十一,在太学作学生。每朔望谒告出,质衣取半千钱,步入相国寺,市碑文果实归。后二年,出仕宦,日就月将,渐益堆积。后或见古今名人书画,一代奇器,亦复脱衣市易。尝记崇宁间,有人持徐熙牡丹图,求钱二十万。当时虽贵家子弟,求二十万钱岂易得耶?留信宿,计无所出而还之。夫妇相向惋怅者数日。连守两郡,竭其俸入以事铅椠。每获一书,即同共勘校,整集签题。得书画彝鼎,亦摩玩舒卷,指摘疵病,夜尽一烛为率。令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叶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甘心老是乡矣!收书既成,归来堂起书库大橱,簿甲乙,置书册。如要讲读,即请钥上簿,关出卷帙。至靖康丙午岁,侯守淄川,闻金人犯京师,既长物不能尽载,凡屡减去,尚载书十五车。青州故第,尚锁书册什物,金人陷青州,已皆为煨烬矣。建炎己酉夏五月,被旨知湖州,过阙上殿。途中奔驰,冒大暑,感疾。八月十八日,遂不起,取笔作诗,绝笔而终。葬毕,余无所之。念侯有妹婿任兵部侍郎,从卫在洪州,遂遣二故吏先部送行李往投之。冬十二月,金人陷洪州,遂尽委弃。余搬在卧内者,岿然独存。时驻跸章安,从御舟海道之温,复赴越,又赴杭。尽将家中所有铜器等物,欲赴外廷投进。到越,已移幸四明。不敢留家中,并写本书寄剡。后官军收叛卒,取去。所谓岿然独存者,无虑十去五六矣。惟有书画观墨可五七麓,常在卧榻下。在会稽,卜居士民钟氏舍,忽一夕,穴壁负五簏去。所谓岿然独存者,乃十去其七八。或者天意以余菲薄,不足以享此尤物耶?抑亦死者有知,犹斤斤爱惜,不肯留在人间耶?何得之艰而失之易也?然有有必有无,有聚必有散,乃理之常。所以区区记其终始者,亦欲为后世好古博雅者之戒云。(选自李清照金石录后序,有删节)【注】侯:古时士大夫平辈之间的尊称,这里李清照用以指称自己的丈夫赵明诚。铅椠:铅:文字;椠:记录文字的木片。这里指文字的校勘工作。跸:帝王出行的车驾。麓:筐。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质衣取半千钱 质:抵押b簿甲乙,置书册 簿:书籍c被旨知湖州 知:任知州d已移幸四明 幸:封建帝王到达某地解析:考查正确理解文言实词的能力。簿:登记。答案:b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计无所出而还之李牧连却之b夜尽一烛为率 如今人方为刀俎c以中否角胜负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d乃十去其七八 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解析:考查正确理解文言虚词的能力。a项都是第三人称代词“他”;b项前一个“为”是“作为”的意思,第二个“为”是“是”的意思;c项第一个“以”是“用、凭借”的意思,第二个“以”是“因为”的意思;d项第一个“其”是“其中的”的意思,第二个“其”是“他们”的意思。答案:a7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说明家藏文物典籍“得之难”“失之易”的一组是(3分)()见古今名人书画,一代奇器,亦复脱衣市易竭其俸入以事铅椠归来堂起书库大橱,簿甲乙,置书册既长物不能尽载,凡屡减去金人陷洪州,遂尽委弃不敢留家中,并写本书寄剡abcd解析:本题考查分析综合的能力。讲的是对所收藏的文物典籍的整理和存放,讲的是对文物及抄本的寄放,都未直接表现“得之难”或“失之易”。答案:b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文既小中见大,由家庭而见国家,又因物及人,由典籍文物的得失聚散而见人世的悲欢离合,所以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和认识意义。b文中记灯下校书赏画,已是兴致淋漓,饭后指述典故,比赛胜负,以致茶倾怀中,更见夫妇融洽的雅趣,一时欢愉气氛,跃然纸上。c丈夫辞世后,其生前珍爱之物遇乱尽失,给作者以沉重的打击;但“有有必有无,有聚必有散,乃理之常”一句表明她已最终想通,不再为外物所累。d本文叙事清晰,层次分明,文情跌宕,达到了文由情生、情由文见的“自然而工”的境地,极易拨动读者的心弦。解析:考查筛选信息和概括作者的观点。“遇乱尽失”绝对化,不准确;“有有必有无,有聚必有散,乃理之常”一句是作者无可奈何,对自己的宽慰。答案:c9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后或见古今名人书画,一代奇器,亦复脱衣市易。(3分)译文:_(2)闻金人犯京师,既长物不能尽载,凡屡减去,尚载书十五车。(4分)译文:_(3)忽一夕,穴壁负五簏去。(3分)译文:_解析:考查文言文的翻译。(1)注意几个词:或,有时,偶尔;复,再一次,还是;市易,“易”,卖掉;市,买,名词用做动词。(2)注意几个词:既,已经;长物,多余的东西、贵重的东西;凡屡,多次。(3)注意几个实词:穴,打洞,名词用做动词;负,背;去,离开。答案:(1)之后偶尔看到古今名人书面,当世难得一见的奇器,也还是脱下身上的衣服卖掉把它买下来。(2)听说金军进犯京师汴梁,贵重的东西已不能全部运走,经过多次舍弃,还装了十五车书籍。(3)突然一天夜里,不知谁(有人)在墙壁上打洞偷盗,背走了五筐。【参考译文】金石录三十卷,选取上自夏、商、周三朝,下至五代末,收录在金石镂刻中见到的文字共二千卷。我在徽宗建中辛巳年间,嫁到了赵家。明诚当年才21岁,正在太学当学生。每月初一、十五,明诚都请假出来,把衣服抵押在当铺里换取500铜钱,步行到相国寺,买些碑文和一点水果回家。两年之后,明诚外出做官,日积月累,他搜集的资料越来越多。之后偶尔看到古今名人书画,当世难得一见的奇器,也还是脱下身上的衣服卖掉把它买下来。我还记得崇宁年间,有人拿徐熙的牡丹图来,要价20万钱。当时就算是富贵人家的子弟,要筹备20万钱又谈何容易呢?我们把它留了两夜,终因没法子筹到钱,而还给了原主人。我们夫妻两人为此惆怅好几天。明诚又接连做了两任郡守。明诚把他全部的薪水都用来进行金石书籍的校订工作。每得一本书,我们便一同校勘,整理成集,题上书名。得到书画彝鼎,也摩挲把玩或展开来欣赏,指摘上面的毛病,每晚以烧尽一只蜡烛为准。我天性适合博闻强识。那时候,每天吃完饭,我和明诚在归来堂喝茶,指着堆积的书卷,说某一典故出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猜中与否较量胜负,作为喝茶的先后。猜中了,便举杯大笑,以至于茶都倒到怀里了,反而弄得喝不到一口茶倒要起身。真情愿在这里过一辈子啊!收集书籍完成后,就在归来堂建起书库大橱,将书分类编号,放置书册。如需讲读,就取出钥匙打开柜锁,再在簿子上登记,然后,取出所要书籍。到了靖康丙午年,明诚在淄川做太守。听说金军进犯京师汴梁,贵重的东西已不能全部运走,经过多次舍弃,还装了十五车书籍。这时青州老家,还锁有书册什物。金军攻陷了青州,尽化为灰烬了。建炎己酉年五月,赵明诚受旨任湖州知州,需上殿朝见。因着急赶路,冒着酷暑,感染成疾。八月十八日,他便无法起身,取笔做诗,写完而死。安葬完毕,我无处可去。想到明诚有个妹婿任兵部侍郎,此时正在洪州(南昌)护卫皇帝。于是我派两位老管家先安排把行李投放到他那里。冬季十二月,金贼攻陷洪州,那些东西就全部丢失了。我原先搬放在卧室里的,依然完好的保存着。这时皇帝正暂驻在章安镇,于是我跟随御船从海道到温州,又到越州,又奔赴杭州。把家里的所有的铜器古物全部拿出来,准备到外廷进献。我赶到越州,皇帝已移驾到四明去了。我不敢将这些东西留在家中,就把这些铜器连同手写书一起寄放在剡县。之后官军在搜捕叛兵时,将那些东西取了去。原先那些所谓“岿然独存”的东西,大约也已丢失十分之五六了。只有书画和砚墨,大约有五七筐,常常藏在床榻下。在会稽时,我借住(租住)在当地居民钟氏的家里。突然一天夜里,不知谁(有人)在墙壁上打洞偷盗,背走了五筐。原先那些所谓“岿然独存”的东西,这时已丢失十分之七八了。或许是上天之意,认为我低贱无福,不能够享受这些世间最好的东西吧?又或者是,明诚泉下有知,爱惜他们,不愿他们飘零人间呢?为什么得来极其艰难,而失去又是如此容易呢?然而,有“有”必有“无”,有聚就会有散,这是人间的常理。我之所以怀着诚挚之心记述这本书完成的始末,也是想以此作为后世喜好古物兴趣广泛志趣高雅的人的戒鉴。三、(2013黄冈高三模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19分)游桂林诸山记清袁枚凡山离城辄远,惟桂林诸山离城独近。余寓太守署中,晡食后即于于焉而游。先登独秀峰,历三百六级诣其巅,一城烟火如绘。北下至风洞,望七星岩,如七穹龟团伏地上。次日过普陀,到栖霞寺。山万仞壁立,旁有洞,道人秉火导入。初尚明,已而沉黑窅渺。以石为天,以沙为地,以深壑为池,以悬崖为幔,以石脚插地为柱,以横石牵挂为栋梁。未入时,土人先以八十馀色目列单见示,如狮、驼、龙、象、渔网、僧磬之属,虽附会亦颇有因。至东方亮,则洞尽可出矣。计行二里余,俾昼作夜,倘持火者不继,或堵洞口,如三良殉穆公之葬,永陷坎窞中,非再开辟不见白日。吁,其危哉!所云亮处者,望东首正白,开门趋往扪之,竟是绝壁。方知日光从西罅穿入,反映壁上作亮,非门也。世有自谓明于理、行乎义,而终身面墙者,率类是矣。次日往南熏亭。堤柳阴翳,山淡远萦绕,改险为平,别为一格。又次日游木龙洞。洞甚狭,无火不能入。垂石乳如莲房半烂,又似郁肉漏脯,离离可摘。疑人有心腹肾肠,山亦如之。再至刘仙岩,登阁望斗鸡山,两翅展奋,但欠啼耳。腰有洞,空透如一轮明月。大抵桂林之山,多穴,多窍,多耸拔,多剑穿虫啮。前无来龙,后无去踪,突然而起,戛然而止,西南无朋,东北丧偶,较他处山尤奇。余从东粤来,过阳朔,所见山业已应接不暇,单者,复者,丰者,杀者,揖让者,角斗者,绵延者,斩绝者,虽奇鸧九首、獾疏一角,不足喻其多且怪也。得毋西粤所产人物,亦皆孤峭自喜,独成一家者乎?记丙辰余在金中丞署中,偶一出游,其时年少,不省山水之乐。今隔五十年而重来,一丘一壑,动生感慨,矧诸山之可喜可愕者哉?虑其忘,故咏以诗;虑未详,故又足以记。【注】晡食:晚餐。于于:行动悠然自得的样子。窅(yo)渺:深远广袤。郁肉漏脯:不新鲜或腐败的肉。斩绝:陡峭壁立,犹如被刀斩过一样。10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历三百六级诣其巅诣:达到b计行二里余,俾昼作夜 俾:使c吁,其危哉 危:高d其时年少,不省山水之乐 省:明白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危:危险;结合上下文语境看,这里的危,不作“高”讲。答案:c11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直接表现桂林“山之奇”的一组是(3分)()一城烟火如绘望七星岩,如七穹龟团伏地上次日过普陀,到栖霞寺登阁望斗鸡山,两翅展奋,但欠啼耳突然而起,戛然而止矧诸山之可喜可愕者哉abcd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描写对象是“城市烟火”;交代作者行程;是作者的感慨。答案:d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桂林的山与其他地方不同,这里的山离城近,奇峰罗列,耸拔陡峭,诡异多姿;山多溶洞,迷幻绮丽。b作者抓住桂林山水特点,以写栖霞山洞为主,附带描写其他景点,随手刻画,下语不多而得山水之神髓。c作者在记叙与描写中穿插着议论,与苏轼“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诗中传达的理趣是相同的。d文章结尾补叙五十年前游览过桂林的经历,以年少时不识山水之乐,衬托今天对自然的深刻感悟。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作者在文中传达的理趣是“貌似明白了事理,而事实上并没有明白事理”,这与苏轼传达的理趣不同。答案:c13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方知日光从西罅穿入,反映壁上作亮,非门也。(3分)译文:_(2)世有自谓明于理、行乎义,而终身面墙者,率类是矣。(3分)译文:_(3)得毋西粤所产人物,亦皆孤峭自喜,独成一家者乎?(4分)译文:_答案:(1)才知道日光从西边的石缝中穿入,映照在石壁上发亮,不是门。(2)世上有以为自己明白道理、行为合乎礼仪的,但一辈子面对着墙壁的人,大概就是这种情况。(3)莫非西粤出生的人物,也都是孤高自赏,自成一家吗?【参考译文】凡是山,总是离城市较远,唯独桂林那些山峰离城市较近。我居住在太守的官府中,晚饭后,就悠然自得地游山。先攀登独秀峰,登三百六十级台阶,到达山顶,俯视城中,一城炊烟袅袅,灯火闪烁,如同画中一样。从北面下山到达风洞,远望七星岩如七只龟背隆起的大龟聚在一起趴在地上。第二天,经过普陀山,到栖霞寺。万仞高山如墙壁那样陡立,旁边有个山洞,僧人手持火把领着进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子商务法律风险防范-洞察及研究
- 付费订阅模式创新趋势-洞察及研究
- 生态设计在竹藤家具中的应用-洞察及研究
- 2021年中考英语完形填空模拟试题
- 2025-2030工业传感器智能化趋势与物联网节点建设规划报告
- 2025-2030工业传感器智能化升级与物联网终端市场渗透率预测研究报告
- 信息安全管理与风险控制模型-洞察及研究
- 2025年消防执业资格考试题库:消防技术规范与消防安全检查试题
- 2025-2030工业互联网平台标准化建设与垂直行业渗透策略
- 2025-2030工业互联网平台服务模式与中小企业接入成本分析报告
- DB11T 2440-2025 学校食堂病媒生物防制规范
- 高压氧的健康宣教
- 2025至2030中国硅单晶生长炉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子宫肌瘤麻醉管理
- 成人床旁心电监护护理规程
- 食用菌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立项申请报告范文
- 2025版技术服务合同协议
- 焦炉机械伤害事故及其预防
- GB 5768.1-2025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1部分:总则
- 江西红色文化考试试题及答案
- 苏州市施工图无障碍设计专篇参考样式(试行)2025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