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渔药厂家=甲鱼及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doc_第1页
河南渔药厂家=甲鱼及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doc_第2页
河南渔药厂家=甲鱼及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doc_第3页
河南渔药厂家=甲鱼及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甲鱼的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 鳖俗称甲鱼,学名中华鳖。鳖在动物分类学上属爬行纲,鳖科。鳖蛋白质含量高,不饱和脂肪酸、矿物元素含量丰富,具有显著的防癌和抗癌作用,是优质低胆固醇食品。它是超级药食同源的功能性保健食品。一、中华鳖的主要生物学特性鳖是一种利用肺呼吸的爬行变温动物,适宜生长温度20-35,最适生长温度27-33。自然界,水温降至20,食欲和活动逐步减弱,15左右停食,12左右冬眠。有晴天“晒盖”习性。鳖属杂食性,以动物性食物为主。人工配合饲料的稚幼鳖饲料蛋白质含量必须达到50%,成鳖45%。人工养殖密度过大或饵料不足时会相互撕咬、残食。二、中华鳖生态养殖基本要求1、选择的鳖种必须来自长江中下游洞庭湖、太湖流域的原种亲鳖或子一代良种鳖。2、采用的养殖模式及环境条件,能满足中华鳖的生活习性,使之正常生活、生长发育和繁殖。3、养成的商品鳖不受任何污染,也无药物残留,其口感和风味接近野生鳖,符合绿色食品要求。三、生态养鳖的内容和方法(一)建址选择水源良好,无污染,环境安定。建筑防逃设施。(二)鳖种养殖1、苗种应选择“江南花鳖”等品系,规格要求出壳4克以上,活动能力强,体形丰润有光泽。通过放养早苗、加盖塑料簿膜,当年底或次年5月中下旬可养至150克左右。放养密度10-50只/平方米。鳖种放养前用5%食盐水浸洗3-5分钟或50毫克/升的高锰酸钾浸洗1-2分钟。2、在鳖种养殖阶段以配合饲料为主,配以10-20%鲜活鱼(冰鲜鱼)和2-3%的新鲜蔬菜。当鳖规格长至50克以上时,逐渐过渡到全天然饵料投喂。3、根据鳖的生长,水位从10-50厘米作相应调节,水质要求肥、活,透明度20-30厘米,水色呈黄褐色,经常加注新水。(三)成鳖养殖1、鳖种放养。5月中下旬,外界水温稳定在26以上,选择晴好天气放养,规格150克左右的放养3-5只/平方米;规格250-350克的放养1-2只/平方米。放养前必须消毒处理。2、自我配套的吃天然饵料的鳖种仍继续投喂天然饵料;如鳖种尚吃配合饲料的,仍然需要逐渐过渡到全部吃鲜活饲料的驯化。鲜活饲料日投喂量为鳖体重的10-20%。3、成鳖池中栽培占总面积25-50%水草,均匀条状分布,既可调节水质,又为鳖提供栖息场所。4、保持稳定的水环境,要求水质肥、活、嫩、爽,透明度在25-35厘米。水色褐绿色为宜。5、适当放养花白鲢鱼种和抱卵青虾,有利于调节水质,为鳖提供活饵料,又提高养殖效益。亩放活螺蛳30-100千克。四、鳖病防治1、鳖池、工具、鳖体消毒。2、每隔10-20天在鳖池中泼洒超能活性碘或二氧化氯消毒。3、每隔一个月左右口服广谱性中草药(大黄、板蓝根、穿心莲等)一次,每次3-5天。五、中华鳖生态养殖中几种添加剂的应用,在中华鳖生态养殖中,适当应用一些无公害添加剂可以促进生长,提高抗病能力。1、鳖用中药添加剂。可促进鳖对饲料中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提高饵料利用率。添加量为饲料量的0.2%。2、大蒜素(或大蒜)。对病原微生物有较强的抑制和杀灭作用。大蒜用量一般按饲料量的2-4%左右。大蒜素,其饲料中的有效含量25-55毫克/千克。3、活力促长素。是优良的水质改良剂和饲料添加剂,有促生长、提高抗病能力的作用。外用全池泼洒,间隔15天左右一次,在使用中不能与抗菌素、氯制剂等混用;内服为饲料量的2g拌料1kg。促进有益微生物的繁殖和抑制有害微生物,可激活鳖体免疫功能,直接吸附病原菌,起到清洗肠壁上病原菌作用。一、病毒性增生物1病原:疱疹病毒2症状:患病鳖身体各处(以背甲为严重)可见白色的石蜡状增生物。患处最初呈白雾状,以后逐渐增大、增厚,甚至布满整个背甲,病鳖食欲下降,甚至不食,伏于食台,不怕惊。内脏呈现败血症,肠内无食物。3流行情况:本病主要流行在夏、春、秋季,冬季温室亦可发生。难治疗、死亡率高,特别是稚鳖,死亡率可达90%以上,幼鳖、成鳖均可感染。4诊断方法:本病与白斑病类似症状,所不同的是石蜡状增生物易脱落,脱落处皮肤渗血。白斑不可能有那么厚,面积也不会如此大。养殖水藻类丰富、透明度很低时也会发生该病。5防治方法:正确诊断是治疗的关健。由于病因为病毒,因此防治中主要是体表消毒处理、增加营养、提高抗病力。外用药:二氧化氯等含氯防毒剂,每日一次,连用710天。内服药:增加鲜活饵料(如猪肝、鱼等),同时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及鱼畅欢或磺胺药等,连用710天。二、出血病1病原:如果把输入苗种的咽喉、肠、肝脏等的组织磨碎,并经过滤的液体进行接种时,发生了跟出血病的症状相同的鳖。因此,病毒可能是病原体。同时,亦有细菌的并发。2症状与病理变化:患出血病的鳖,死前口鼻流血,将躯体拿起时,头颈和四肢软弱下垂。解剖发现:鳃状组织出血糜烂,肠出血,肠粘膜败坏,肝肾均出血。最显著的特点是:腹腔充满极淡的粉红色血水,跳动的心室呈白色,腹甲部出现血斑或出血点,脖子不红肿。3流行情况:目前不仅在日本流行该病,在我国长江流域和东南沿海一带也有流行。发病季节是5月9月。出血病以稚鳖的死亡率最高。4防治方法:发现病鳖后,立即与其他临近池隔离,病鳖在被隔离的池中治疗,死鳖深埋;改良水质,pH值保持在7.2以上,溶氧保持在每升水3毫克4毫克;加强饲养管理;投喂3O的动物肝脏加强营养,增强病鳖的抗病力;注射土法疫苗,作好防疫工作;注意水体消毒,发病后第一天用二氧化氯,每二天用碘王,第三天用0.0O1的高锰酸钾联合对水体消毒;抗菌素治疗继发感染病。同时用氟苯尼考内服。三、红斑病1病原:红斑病病毒为一种球状病毒,大小60纳米70纳米,无囊膜,表面有颗粒样结构,呈不规则排列。通过滤除菌回归试验,成功地复制了该病。2症状与病理变化:鳖的背甲和腹甲出现不同程度红斑和糜烂。人工感染病例在接种3天后表现为反映迟钝,翻身困难;4天后其腹部皮肤出现明显充血;6天后腹甲出现红斑,中心开始出现糜烂;7天后症状加重。肝明显肿胀、充血,呈上灰色。超薄片镜检发现肝细胞的细胞核明显肿胀,核孔扩大,内织网断裂,线粒体肿胀。3流行情况:红斑病是鳖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近几年在江苏某些鳖场间流行,有的地方发病率达1060,个别鳖场达到8O以上。4防治方法:内服氟苯尼考,外用超能活性碘。四、腮腺炎病1病因与病原:把腮腺炎病鳖的胃、肠、肝等组织磨碎过滤,滤液接种健康鳖,人工感染的病鳖虽然没有看到肿到头部,但可以看到肠内大出血。所以说病原体应该是病毒,但需进一步作病毒分离研究。2症状与病理:患腮腺炎的鳖,全身呈现浮肿,颈部红肿,有时口鼻出血,腹甲部没有出血斑和出血点,成为纯白色的贫血状态。由患腮腺炎的病鳖解剖所见:腮腺炎病与出血病的症状非常相似,鳃状组织的群毛状小突起的出血和坏死非常严重。由于肠内大出血的缘故,肠管内充满凝固的血,底板出现贫血状态。腮腺炎病与出血病不同的地方是:腮腺炎病鳖鳃状组织相对应的脖子腹面及两侧面红肿,出血部位主要表现在消化道。而出血病则表现为全身广泛性充血,撕开前后肢皮肤,肌肉有发炎、充血现象,口鼻出血较常见,腹水血性,底板可见出血点。腮腺炎与出血病相同之处是:肝、脾、肾均充血、发炎、肿大、变黄和变脆。腮腺炎病与红脖子病相同之处均是脖子红肿,但后者表现为整个脖子均红肿,严重时脖子肿的缩不进体内,显然与前者所介绍的鳃状组织相对应处皮肤红肿是不同的。第二点不同的是底板表现症状不一样,腮腺炎多表现为白板,红脖子病多表现为红板。腮腺炎病与白底板病均表现为白底板,但白底板病的脖子不红;腮腺炎病属急性病,白底板病根据病因不同,急慢不一,并且慢性占多数。3流行情况:流行季节为6月9月。该病目前在我国主要是发生在体重10100克(以2030为常见)的由台湾等地进来的进口鳖苗。这种病不仅有强烈的传染性,而且一旦发病,几乎全部鳖窒息,死亡率极高,是一种可怕的灾害性疾病。4防治方法:养殖池用二氧化氯彻底清毒,内服氟苯尼考。五、白底板病1病原与病因:嗜水气单胞菌、迟缓爱德华氏菌和普通变形杆菌感染。2症状与病理变化:症状:患病鳖外观较厚,腹甲呈纯白色,故名白底板病。鳖的其他部位完好无损。解剖:肝肿大呈土黄色或青灰色,胆肿大、色淡,肾贫血,脾脏变黑小或呈淡红色肿大,腹腔往往有积水或淡红色血水,整只鳖是严重贫血、缺血状态。大部分病例,肠后段有柏油样积血。3流行情况:白底板病流行面很大,危害非常严重。该病一般发生在体重10O克以上的鳖。4防治方法预防:作好水质管理,每7天用二氧化氯消毒池水一次,可防止此病的发生。治疗:用头孢拉定与肝肾病毒康内服。也可用扶正去邪、利水解毒和加强营养的中药方剂长期服用。六、白点病1病原:白点病的病原为苏伯利产气单胞菌(传统名称是温和气单胞菌)。2症状与病理变化:在小鳖的颈部、背部、腹部、四肢的角质皮下有粟米、绿豆大小的白色或淡黄色斑点,病灶略向外突出,刮去病灶可见干酪样物(彩图8)。3流行情况:发病季节为8月10月,控温养殖全年均可患病;病程为5天15天。温度不适宜时,可达30天。该病呈暴发流行。通常水质偏酸,溶氧偏低,放养密度每平方米大于5O只较易患白点病。发病水温为253O,流行范围为全国性,若不及时治疗,死亡率可达到1O0。稚鳖易患此病,病程一般为7天15大,个别可达月余。4防治方法:预防:适宜的放养密度是每平方米内前期稚鳖不应超过6O只,饲养时间不应超过30天。改良水质,pH值保持72以上,溶氧保持每升水3毫克4毫克。稚鳖水体可用碘王或水产保护神来调节全池遍洒,治疗;用超能活性碘全池遍洒,内服参福康。七、白眼病(红眼病)1病因:据1996年水产养殖第3期报道,白眼病是由于放养过密、饲养管理不善、水质恶化、尘埃等杂物入眼等诱因引起。该病原菌初步认为是一种副大肠杆菌。2症状与病理变化:病鳖眼部发炎充血,眼睛肿大,眼角膜和鼻粘膜因炎症而糜烂、眼球外表被白色分泌物盖住、继续发展,病鳖眼睛失明,最后瘦弱而死。3流行情况:发病季节是春季、秋季和冬季,而以越冬后的鳖出温室一段时间为流行盛期。发病率一般为2O3O,病程较长,死亡缓慢。4防治方法:预防:(1)加强饲养管理。越冬前后喂给动物肝脏,加强营养,增强抗病力。(2)池塘消毒。每7天用二氧化氯一次,内服肝肾病毒康。八、鳖肺炎克雷伯氏菌病1病原:病原为肺炎克雷伯氏菌。2症状与病理变化:病鳖体表无明显特征。3流行情况:鳖肺炎克雷伯氏菌病为传染病,感染轻者影响吃食和生长,感染严重的鳖可致死亡。1995年7月在福建省某鳖场首例发现,以后未见其他地方报道。4防治方法:用止痢肠炎宁,头孢噻肟钠内服。九、鳖红肿病(又名肝水肿病)1病原:从病鳖的肝、肌肉、心血分离到病原菌,为豚鼠气单胞菌。2症状与病理变化:患病鳖的腹甲、四肢基部、尾部、颈部有或多或少的点状或斑状出血,体表多无明显破损,绝大多数病鳖后期出现不同程度的肿胀。肿胀严重者,后肢因肿胀而难于活动,部分雄鳖的生殖器脱出,有少数病鳖颈基部两侧流出淡绿色液体。剖检发现体腔内具血性液体,肝肿大、黄白色、偶见小点出血。脾肾肿大,胃肠无明显病变。少数病鳖的胃肠粘膜有点状出血,但肠内无积血。3流行情况:该病发病季节为6月9月,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在2O左右,若不及时控制,发病率可达60,感染鳖的致死率约达90。发病鳖多为幼鳖和成鳖,稚鳖和亲鳖较少发生。4防治方法:病鳖要隔离治疗,原饲养池要彻底消毒,死鳖要妥善处理。另外要防止水质恶化和水温剧变,防止滥用药物,防止外伤。治疗;用头孢曲松钠或庆大霉素内服,二氧化氯消毒。十、出血性败血症1病原:病原为嗜水气单胞菌。2症状与病理变化:症状:心包相对应的腹甲部有明显的充血现象,充血的色泽可是鲜红、大红、暗红至黑红色,相当容易诊断。心包处充血的同时,颈基部、四肢基部、趾(指)端有鲜红色的血泡(彩图1O)。病理:肝脾肿大,肝呈花斑状,有坏死病灶。血管内以及器官组织中大量红细胞变形、溶解,血细胞数量极少;菌侵入肺、脾、肾和肌肉等器官组织中,菌聚集成团,在其周围无白细胞浸润现象,组织细胞出现水样变性、颗粒变化、玻璃样变性和坏死。小血管壁受损,内皮细胞坏死脱落引起出血。病鳖心包严重充血,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